第33章 团大换血,何家军-《民国少帅,我是西北的》

  1915年12月12日 袁大头称中华帝国大皇帝。

  12月13日称帝后第一道申令:捕杀乱党。

  与此同时,从京城逃离的蔡松坡回到了滇南,带着老同学蒋方震一起,成立了护国军。

  孙大炮得知袁大头这么牛逼,也从鬼子国跑了回来,参与制定讨袁战争。

  一时间,全国攻打袁大头。

  而何仿檀知道何子长的暗中谋划,并没有对华县一代的何晨光部围追堵截,而是派人冲天放枪。

  “啪啪啪。”

  “都她妈给我瞄准了,子弹都是钱买的。”

  何仿檀部,两个团并没有全部出动,而是只出动了一个29团,30团则是驻防潼关,以及商县。

  至于说大荔,还有华县一代,则是“围剿”何晨光呢。

  借着这个机会,何仿檀亲自坐镇29团。

  谁不服,就让他打头阵。

  你要是打头阵,那么得到消息的何晨光部可就来真的了。

  一时间随着何晨光的配合,何仿檀把何晨光的这个连,全部安排到了29团做军官。

  “咦,你是谁?王二狗呢?”

  29团的中校团长管金聚,看着又换了一个连长,心里充满了愤怒。

  从1915年12月12日开始,他的部队就被调来剿匪。

  本来他也没有在意,区区一个县城,能有多大的匪啊?

  你以为你是李自成,张献忠?

  却不知道,他还没有走,旅长何仿檀亲自坐镇,亲自指挥。

  他也没有在意,以为旅长想要掌握情况。

  谁知道,随着何仿檀的亲自指挥,他手下三个营长,十二个连长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何晨光手下独立连的三个排长加九个班长。

  也就是说,此时何晨光的独立连已经没有什么老底子,都是后来招募的。

  而独立连的原班人马,也就是李云龙等人,全部成了29团的营长,连长。

  比如李云龙担任一营长,丁伟担任二营长,楚云飞担任三营长。

  孔捷,张大彪,魏大勇,段鹏,邢志国,孙德胜,方立功,钱伯钧,孙铭上尉等九个人,目前全部都是29团的连长。

  29团,已经全部都是何家的人。

  此时何晨光还需要继续指挥独立营,副营长兼二连长赵刚,是他的军师加助手。

  连长魏大勇说道。“什么王二狗?”

  “你们连长王二狗,再说了你是谁?连王二狗都不认识?”

  管金聚感觉不妙,眼前这个秃顶和尚,不是个好人啊。

  魏大勇直接给他怼了一句。“去你奶奶的,这里没有姓王的连长,只有姓魏的连长。”

  “我是谁?我是你大爷的魏大勇。”

  “你。”

  管金聚受不了了,直接来到团部,发现大部分士兵都不认识。

  可是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旅长,我手下那些连长呢?”

  营长他都知道,由于何仿檀的设计,他们在进入华山就被击毙,轻而易举的换了何子长的人。

  “不是都在岗位上呢吗?”

  何仿檀也不怕他,区区一个团长,还是手下营长,连长都换成自己人。

  管金聚看他不以为意,生气了。“何乃中。”

  “怎么?你要造反不成?”

  “来人啊,把他拉出去毙了。”

  已经掌握住全部29团兵权的何仿檀,也不是吃素的。

  眼下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不能心慈手软。

  同时他问道自己身边的传令兵。“我的亲戚到哪了?”

  “回旅长,已经到了潼关。”

  “好,到了以后,你就传令给30团的王鸿恩,让他手下一个营长到29团当副团长,一个营长到旅部担任参谋长。”

  北洋军制,旅长少将,团长中校,参谋长一般是少校,最多中校。

  而中校参谋长,对一个营长来说算是升官了。

  最起码军衔升了,那么军饷也会多给。

  要知道少校只有一百块大洋,而中校则是三百块。

  传令兵连忙记录下来。

  而何仿檀的亲戚,就是他的几个兄弟,子侄。

  比如武探花何乃斌是,武举人何乃清、何乃益。

  其中何乃斌是大哥,出生于1870年,老二是何乃中,1872年。

  老三何乃清1874年,何乃益1876年。

  他们都是老一辈,像是下边的何子长这一代,还有五个兄弟,分别是1885年的何春何子伯,1889年出生的老二何夏何子仲,老三何昆何子长,1892年出生的老四何秋何子叔,1894年出生的老五何东何子季。

  这么说吧,老何家这些人也许不通文采,但是武术都是挺好的。

  而且都在粤军,新军,禁卫军当过差,都是家传的职业军人。

  军三代,说的就是他们何家。

  祖父辈的何佩林,也是武举人出身。

  随着和家人的到来,何仿檀把30团一个营长换成自己三弟何乃清。

  同时,又以剿匪名义,调动30团另外一个营过来,立刻就地缴械,营长换成何乃益,下边的四个连长,换成了何家四兄弟。

  三十团一共就三个营,一个营长是何乃清,一个营长连长都是何家人,只剩下一个营的王鸿恩,立刻意识到,人家这是要绝对掌控。

  “旅长,你就不怕我告到陆军部吗?”

  王鸿恩也算老北洋了,从小兵一步步上来。

  可惜袁大头都活不了几个月了。

  何仿檀直接命人杀了他。“三十团的团长王鸿恩战死沙场,请陆军部予以表彰。”

  此时十五混成旅下属的二十九团,三十团两个团全部换成了何家的人。

  但是何晨光那边,还得再敷衍一下。

  得知十五混成旅损失惨重,陆军部一边派人调查,一边把调令改为十六混成旅。

  原来,蔡松坡在滇南省起义,陆军部决定调十五混成旅入川。

  现在十五混成旅死了两个团长,多个营长,连长,军队损失惨重,战斗力急剧下滑,陆军部在没有查明之前,这个混成旅就不能动了。

  于是历史的车轮仍然前行,冯焕章的十六混成旅被调往川蜀。

  此时的陆郎斋并不知道,危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