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仪态魅力-《直播:带老祖宗看现世中华》

  『坏了,我不追星,快!姐妹们,给我推荐一个,永不塌房那种!』

  『哦,优点说完了,缺点呢?』

  『坏了坏了,我不嗑cp,快推荐一对,我往死里磕!』

  『女生讨厌的男生行为:活着

  回复:no,讨厌心灵丑外表丑的人活着。

  回复:姐妹,补充一下,讨厌的是丑的还以为自己很帅的人活着。』

  『坏了,从小说不会脏话,也不打游戏,毕不了业了。』

  『不敢想象完全符合标准的人该有多可怕。』

  ……

  嗯~有时候总感觉后世人和他们考虑的不一样。

  但想到后世安稳的生活,也释然了,有了安全感的国家,平日为了小事吵吵也无伤大雅。

  像那之前的南北区域,地方区县不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网上吵个不停。

  这与看过的那个加沙巴勒斯坦这些国家的战乱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大事了。

  【没有古人仪态就别尬演#步步惊心#明星#娱乐评论大赏】

  演戏?

  古人们颇有兴趣,演他们吗?

  之前的一些娱乐视频虽然有,但不怎么看得真切,能看到的还是那大清的装束。

  现在他们还真想看看,后世人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若连古人仪态都没有,还是别尬演古人了。

  步步惊心的阿哥群像至今都无人超越。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大清

  康熙看着天幕上悠闲踱步的几人,大为欣赏,这不就是他的儿子们嘛,个个英武不凡。

  其余朝代看到那身后的辫子就知道这是哪个朝代了。

  大明时期的朱元璋不禁嘟囔,后世人怎么看的还是那鞑子,不是挺厌恶大清的,但看了多少片段怎么都有这大清的身影。

  看到上面写的“九子夺嫡”,殿中的几人神色各异,要知道虽然都在争这个位置,但还没有人敢这么直言的说出来。

  毕竟,那老爷子还好好的坐在上面呢。

  有人看了看面容沉稳平静看不出神色的胤禛,未来的雍正帝,暗叹,不愧是最后的赢家,能在夺位之战中突出重围,这一份心性便非常人所及。

  康熙也想到被后人多加赞誉的四儿子,这段日子他也时常考察他,毕竟天幕明面上的偏好已经显露太多次了,但这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他这个皇帝。

  看到天幕说他的教育非常成功,康熙自豪不已。

  被后世点名过的几位老父亲有些苦恼,这养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太子更是一国储君,马虎不得,难啊。

  【当年华妃那么拽,都没将步摇甩在脸上。

  大家闺秀,膝盖双腿并着,头不能摆。】

  百姓们看着华贵的衣裳和玉器步摇,那感觉就不是平常人。

  虽然说这是后世人演的,但能演成这样也是十分厉害了。

  历史上的华妃本人:天幕这是夸她呢?还是说她嚣张跋扈?

  毕竟画面周围人都看得到,自己哥哥在外征战,皇上也是十分倚仗年家,希望天幕不要有什么意外惊喜带给她。

  有人互相交头接耳:“这皇帝的后宫还真是莺莺燕燕,后宫嫔妃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嘘~谁敢妄议后宫的娘娘,不要命啦!”

  “小声点,小声点。”

  皇帝们没多大感觉,虽然不是那么夸张的后宫佳丽三千,但或多或少的都有嫔妃,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他们是皇帝。

  【同样是下跪,老爹的妃子即使再急也规规矩矩的。

  都挺直腰板,下跪认错也跪的体面。

  安陵容跪出视死如归的感觉;眉姐姐下跪从不塌腰,端庄大气;华妃将门之女的风范,满蒙八旗都不及华妃娘娘凤仪万千;叶澜依虽不屑,但礼仪方面从未逾矩……

  各宫娘娘都是世家大族里出来的小姐,四大爷的每位嫔妃都很体面。】

  恭喜雍正帝喜提新号~

  雍正年间,胤禛少许欣慰,这次没怎么出丑,这电视剧倒是演得挺好,这样的人招进宫来看着也舒服。

  但自己常年批改奏折,怎么后世都注意到他的后宫,他的功绩呢,也看看啊。

  【如懿传的则像是过家家一样。

  高贵妃、豫妃、嘉贵妃……

  (越俎代庖)

  (歇斯底里)】

  乾隆僵住了,没看错最后那个男人代表的是他吧?

  宫妃的礼仪呢?都学到哪去了,看那一个个连滚带爬的样子,简直是在抹黑他!

  其余朝代则是笑出声了,该说这些妃嫔是来搞笑的吗,可前面的就演的不错啊。

  一个爹,一个儿子,他们可记得这乾隆是闭关锁国,害的最终华夏的大门被列强轰开。

  【焦恩俊光凭着一个出场就够小鲜肉学一辈子了。】

  正脸开门,哪个角度都看起来丰神俊朗,天界战神完全符合。

  武将们觉得,看起来这人很能打啊,摩拳擦掌。

  又是神仙,天上的神仙长这样啊!不少人双眼发亮,还有三只眼,帅啊!

  【谁懂陈情令的群像魅力!

  横看成侣侧成兄

  左手拎着三毒圣手,右手拎着夷陵老祖。

  身后都是世家未来的掌门人。

  刷了N遍的剧!

  王一博把含光君的雅正体现的淋漓尽致(那时候他才20岁!)

  不愧是姑苏蓝氏子弟,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他的气度,每一次的拱手行礼都是那么雅正。】

  古人们只觉得这怎么出现的除了大合照,就是这白衣抹额男子和这黑衣少年呢,想到后世不一样的接受程度,很好,懂了。

  不过仅仅这几个画面,也可以看出上面的人大多受过大家世族的礼教,毕竟这方面他们是老祖宗。

  就是这画面没有对话,哎,可惜~

  【当年陈道明八贤王的出轿惊艳了所有人。

  一眼万年,不怒自威。】

  【在刘诗诗身上看到了古人该有的仪态。

  天选古人,古装简直是她的舒适圈,一颦一笑都带着大家闺秀该有的底蕴。

  女医明妃传里的谭允贤和步步惊心里的若曦真的是惊艳到我了。】

  大明朝表示:终于有他们的份儿了!

  明明也算是靠近后世的朝代,但感觉都没有他们的戏份,大清出场那么多。

  秦汉唐:……

  【陈晓一拍戏就打开仪态开关,红衣官袍名场面。

  “臣世居东京,为己酉年,二甲第五名进士”

  乘竹筏时身体板正,打光都十分偏好。

  飘雪而下,他提衣摆上楼梯。

  风度翩翩】

  【让你们演古人,没让你们从书中走出来。

  像是从历史书中走出来一样,苍松劲柏、仙风道骨,心目中的文人墨客就长这样。

  忠贞的老太傅,对江山和皇室鞠躬尽瘁。】

  【儒雅的诗仙,文人风骨,好似从画里走出来似得,上马拉弓也不在话下。】

  后面朝代的文人:不好意思,他们给自己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