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周围所有人都看出了不对劲。
如果说第一次肖志行在初轧机前停下,大家还以为他只是发现了什么小问题。
那么现在,肖志行再一次以完全相同的姿势,愣在这台锻压机前,所有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尤其是一同随行的那四位工程师,他们的内心所受到的冲击,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他们和肖志行认识多年,太了解这家伙了。
在工业部直属的钢铁研究所里,肖志行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
他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强得近乎妖孽。
无论多么前沿、多么复杂的课题,只要到了他手里,他总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最核心的本质。
其他工程师费尽心血搞出来的设计,拿给肖志行一看,他往往只需要扫上几眼,就能立刻明白个七七八八,至少也能明白其中的设计思路。
可今天,就在这红星轧钢厂的一号车间里。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
这位他们眼中无所不能的肖工......竟然,被连续难住了两次?!
“张工,你看......肖工这是......”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五级工程师,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惊骇,他压低了声音,凑到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四级工程师耳边。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颤抖,仿佛看到了什么颠覆认知的事情。
那位姓张的工程师,此刻也是眉头紧锁,眼神死死地盯着肖志行的背影。
他没有回头,只是用极低的声音回应道:“别说话,仔细看。肖工的表情......估计是又在这台机器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全新的课题?”
五级工程师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这小小的轧钢厂车间里?
在一台老旧的苏俄锻压机上?
开什么玩笑!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此时的肖志行,已经完全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眼前这个被拆开的液压阀组。
在沉思到研究工作之中后,他耳边工人们操作其他机器的轰鸣声,仿佛也渐渐远去。
不过,肖志行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仅仅依靠大脑去空想。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支削得极尖的铅笔。
然后,他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把折叠计算尺。
肖志行半蹲在满是油污的机器旁,把自己的笔记本摊开,开始在上面飞快地写写画画起来。
他的笔尖在纸上移动的速度极快,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个个复杂的力学公式、流体模型、还有精密的结构草图......全部在他的笔下不断浮现。
他的手指偶尔会在计算尺上飞快的拨动几下,进行关键数据的验算。
车间里的光线有些昏暗,肖志行把脸凑得离本子很近,神情专注到了极点。
他一边画,一边还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不对......这个旁通阀的设计,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损耗,这在液压系统设计里是绝对的禁忌,不合理......”
“除非......除非它的作用根本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泄压,而是......在蓄能?”
“难道是利用锻压锤头落下,那一瞬间产生的背压...进行蓄能?”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背压的能量极不稳定,充满了破坏性的高频脉冲,怎么可能被有效利用?”
他的笔尖在本子上重重一点,划掉了一整段刚刚建立的模型。
然后又另起一行,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推演。
“再看这里,这几个微型缓冲器的排列方式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矩阵式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一种类似声学领域的赫姆霍兹共振结构......”
“这是要做什么?疯了吧!难道是想用液压系统,去主动抵消锻压时产生的机械共振?!”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连肖志行自己都吓了一跳。
用液体去对抗钢铁的震动?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肖志行专注的计算和一次次的自我推翻中,时间悄然流逝。
这一次,他足足花了十分钟。
肖志行写完最后一笔,他看着自己本子上的最终的能量循环模型,整个人彻底愣住了。
这套模型是他用理论和计算反推出来的,经过验算,也完全成立。
肖志行的额头上,不知不觉的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握着铅笔的手,甚至都因为过度用力而有些微微发白。
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可正是因为想明白了,他才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震撼!
这套液压系统的改造,核心思路简直可以用“匪夷思索”四个字来形容!
锻压机床在工作时,每一次重锤落下,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反作用力。
这种力量,会通过机械结构传导,在机器内部形成一种高频的、破坏力极强的“机械共振”。
为了消除这种共振,全世界所有工厂的设计思路,都是在机床的框架结构上,用更厚更重的材料去硬扛!
用“刚性”去对抗“震动”!
可眼前这个设计呢?
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通过这套极其复杂的、如同声学共振腔一般的液压阀组,把破坏性的机械共振能量......给吸收了!
这是用柔性的液体,化解了刚性的冲击!
然后,再通过另一套巧妙的单向阀门结构,将这股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纯粹的液压能储存起来,作为下一次锻压的助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造了,这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这是一个将“破坏力”转化为“生产力”的绝妙设计!
这套系统,不仅能极大地降低机器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更是因为抵消了共振,让锻压的精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最可怕的是......
由于回收了一部分能量,它的锻压效率和速度,也必然会得到显着的提升!
“怪物......真是个怪物......”
肖志行在心里,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这已经不是设计,这是艺术!
这是工业领域的暴力美学!
他缓缓地合上笔记本,动作都有些僵硬了。
肖志行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摘下眼镜,仔仔细细地擦拭起来。
这个动作让他纷乱如麻的思绪,得到了片刻的缓冲。
重新戴上眼镜后,肖志行转身看向队伍中一脸淡然的陈宇凡。
他的声音都带上了略微的沙哑,这是极度震惊后的引发的干涩。
“这里的改造......构思之巧妙,已经超出了我目前所有的认知。这也是你做的?”
陈宇凡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他迎着肖志行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肖志行的脸上表情虽然变化不大,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是波涛汹涌,久久无法平息。
他之前,还是太小觑陈宇凡了。
这个年轻人的技术水平究竟有多高,现在还不好说。
但是他的设计思路......他的那种思维方式,绝对是超前的,是天马行空的!
是完全不拘泥于现有工业体系框架的!
这两处改造,如果把设计原理拿来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并不算顶尖深奥。
一个基础扎实的七级工程师,也能懂得这些技术原理。
但问题是......
在这之前,谁能想到过这种改造思路?!
谁能想到......把流体力学的涡流效应和精密润滑结合在一起?
谁又能想到,把声学领域的共振抵消理论,应用到一台傻大黑粗的锻压机上?
这就是他第一眼看去,完全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如何优化现有结构”的层面上。
而陈宇凡的思维,却已经跃升到了“如何从底层逻辑上,去颠覆现有结构”的全新维度!
这种差距,已经不是技术等级能够衡量的了。
这是一种......理念上的代差!
...............................
在一号车间检查结束之后,就到了中午饭点。
“肖工,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技术科长赵小伟看了看手表,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
“到饭点了,大家也都辛苦了一上午了。要不......咱们就先去食堂吃个便饭,休息一下?下午咱们再继续。”
肖志行从复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看了眼身边面露疲色的工程师们,点了点头。
于是,一行人便在赵小伟和陈宇凡的带领下,朝着工厂食堂走去。
“几位同志,我们轧钢厂的食堂,虽然比不上外面的大饭店,但后厨师傅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走在路上,赵小伟热情的介绍着,试图活跃一下有些沉闷的气氛。
“大家伙儿有什么爱吃的、或者有什么忌口,尽管跟我说。我这就去安排后厨,给大伙儿单开个小灶!保证让大家吃好喝好!”
“不用了。”
肖志行摆了摆手,语气平淡的拒绝了。
“我们是来检查工作的,不是来享福的,没必要搞特殊化。”
他看了一眼周围那些同样朝着食堂走去的工人们,沉声说道:“工人兄弟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这......好吧。”
赵小伟见他态度坚决,也只能点头同意。
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位肖工虽然严厉,但这作风,确实是没得说。
很快,众人就来到了空间宽敞、人声鼎沸的工厂食堂。
一股由饭菜香、汗水味和钢铁气息混合而成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充满了火热的生活气息。
赵小伟领着几人走近,一支排队队伍的工人们立刻招呼,让领导们先来打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打饭窗口后面,何雨柱穿着干净白色工作服,正在手脚麻利的给工人们打着饭。
“陈哥!你们来啦!”
何雨柱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陈宇凡,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笑容,热情的招呼了一声。
陈宇凡笑着点了点头,对他说道:“柱子,这几位是来咱们厂检查工作的领导和专家。”
“你给我们打十份饭菜,要最好的。”
这十人分别是......五位外来工程师,两位外来领导,以及赵小伟、陈宇凡和刘胜东。
“好嘞!没问题!”
何雨柱一听,腰板瞬间挺得笔直。
他胸膛拍得嘭嘭响,声音洪亮的说道:“几位领导、专家,今天就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我跟你们说,保证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
自从得了陈宇凡的指点,又被下放到车间磨练了几个月心性后。
何雨柱的厨艺和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重回食堂后厨...
他整个人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复工这几天,工人们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家伙都在传,傻柱这趟回来之后,跟换了个人似的,那烧菜的手艺简直是神了!
食堂的饭菜,比以前香了十倍不止!
只见何雨柱抄起大勺,动作干净利落。
他从身后那几个热气腾腾的大盆里,给每个人都打上了满满一饭盒的饭菜。
米饭是晶莹剔透的白米饭,堆得冒尖。
菜色也相当不错——土豆烧茄子,白菜炒肉片,酸辣土豆丝,还配了一点爽口的腌萝卜。
饭菜很快打好,一行人找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坐了下来。
肖志行端着沉甸甸的饭盒,却没有立刻动筷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个热闹非凡的食堂。
四处都是刚刚完成了上午工作的工人们,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边大口地扒拉着饭菜,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
笑声、交谈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曲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劳动交响曲。
肖志行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这种氛围了。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回到了他自己还是四九城第一钢铁厂里一个普通技术员的年代。
那个时候,国家更穷,条件更苦。
食堂的饭菜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好,通常就是一两个窝窝头,就着一碗几乎看不到油花的菜汤。
但是......这种精神头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伙食差而言丝毫的减少!
大家伙凑在一起,赤着膊、流着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火热劲头,和眼前这一幕是何其的相似!
肖志行的心里,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暖流。
这才是我们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最有力量的样子啊!
不是那些摆在会议室里的报告,也不是那些印在文件上的数字。
而是这成千上万的、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汗水,共同汇聚成的、一股足以推动国家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
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是......属于人民的力量!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喜欢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如果说第一次肖志行在初轧机前停下,大家还以为他只是发现了什么小问题。
那么现在,肖志行再一次以完全相同的姿势,愣在这台锻压机前,所有人的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尤其是一同随行的那四位工程师,他们的内心所受到的冲击,比任何人都要强烈。
他们和肖志行认识多年,太了解这家伙了。
在工业部直属的钢铁研究所里,肖志行就是神话一样的存在。
他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强得近乎妖孽。
无论多么前沿、多么复杂的课题,只要到了他手里,他总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最核心的本质。
其他工程师费尽心血搞出来的设计,拿给肖志行一看,他往往只需要扫上几眼,就能立刻明白个七七八八,至少也能明白其中的设计思路。
可今天,就在这红星轧钢厂的一号车间里。
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
这位他们眼中无所不能的肖工......竟然,被连续难住了两次?!
“张工,你看......肖工这是......”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五级工程师,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惊骇,他压低了声音,凑到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四级工程师耳边。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颤抖,仿佛看到了什么颠覆认知的事情。
那位姓张的工程师,此刻也是眉头紧锁,眼神死死地盯着肖志行的背影。
他没有回头,只是用极低的声音回应道:“别说话,仔细看。肖工的表情......估计是又在这台机器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全新的课题?”
五级工程师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这小小的轧钢厂车间里?
在一台老旧的苏俄锻压机上?
开什么玩笑!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此时的肖志行,已经完全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眼前这个被拆开的液压阀组。
在沉思到研究工作之中后,他耳边工人们操作其他机器的轰鸣声,仿佛也渐渐远去。
不过,肖志行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仅仅依靠大脑去空想。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一支削得极尖的铅笔。
然后,他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把折叠计算尺。
肖志行半蹲在满是油污的机器旁,把自己的笔记本摊开,开始在上面飞快地写写画画起来。
他的笔尖在纸上移动的速度极快,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个个复杂的力学公式、流体模型、还有精密的结构草图......全部在他的笔下不断浮现。
他的手指偶尔会在计算尺上飞快的拨动几下,进行关键数据的验算。
车间里的光线有些昏暗,肖志行把脸凑得离本子很近,神情专注到了极点。
他一边画,一边还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不对......这个旁通阀的设计,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损耗,这在液压系统设计里是绝对的禁忌,不合理......”
“除非......除非它的作用根本就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泄压,而是......在蓄能?”
“难道是利用锻压锤头落下,那一瞬间产生的背压...进行蓄能?”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背压的能量极不稳定,充满了破坏性的高频脉冲,怎么可能被有效利用?”
他的笔尖在本子上重重一点,划掉了一整段刚刚建立的模型。
然后又另起一行,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推演。
“再看这里,这几个微型缓冲器的排列方式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矩阵式的,而是呈现出一种......一种类似声学领域的赫姆霍兹共振结构......”
“这是要做什么?疯了吧!难道是想用液压系统,去主动抵消锻压时产生的机械共振?!”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连肖志行自己都吓了一跳。
用液体去对抗钢铁的震动?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肖志行专注的计算和一次次的自我推翻中,时间悄然流逝。
这一次,他足足花了十分钟。
肖志行写完最后一笔,他看着自己本子上的最终的能量循环模型,整个人彻底愣住了。
这套模型是他用理论和计算反推出来的,经过验算,也完全成立。
肖志行的额头上,不知不觉的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握着铅笔的手,甚至都因为过度用力而有些微微发白。
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可正是因为想明白了,他才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震撼!
这套液压系统的改造,核心思路简直可以用“匪夷思索”四个字来形容!
锻压机床在工作时,每一次重锤落下,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反作用力。
这种力量,会通过机械结构传导,在机器内部形成一种高频的、破坏力极强的“机械共振”。
为了消除这种共振,全世界所有工厂的设计思路,都是在机床的框架结构上,用更厚更重的材料去硬扛!
用“刚性”去对抗“震动”!
可眼前这个设计呢?
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通过这套极其复杂的、如同声学共振腔一般的液压阀组,把破坏性的机械共振能量......给吸收了!
这是用柔性的液体,化解了刚性的冲击!
然后,再通过另一套巧妙的单向阀门结构,将这股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纯粹的液压能储存起来,作为下一次锻压的助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改造了,这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这是一个将“破坏力”转化为“生产力”的绝妙设计!
这套系统,不仅能极大地降低机器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更是因为抵消了共振,让锻压的精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最可怕的是......
由于回收了一部分能量,它的锻压效率和速度,也必然会得到显着的提升!
“怪物......真是个怪物......”
肖志行在心里,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这已经不是设计,这是艺术!
这是工业领域的暴力美学!
他缓缓地合上笔记本,动作都有些僵硬了。
肖志行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摘下眼镜,仔仔细细地擦拭起来。
这个动作让他纷乱如麻的思绪,得到了片刻的缓冲。
重新戴上眼镜后,肖志行转身看向队伍中一脸淡然的陈宇凡。
他的声音都带上了略微的沙哑,这是极度震惊后的引发的干涩。
“这里的改造......构思之巧妙,已经超出了我目前所有的认知。这也是你做的?”
陈宇凡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他迎着肖志行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肖志行的脸上表情虽然变化不大,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是波涛汹涌,久久无法平息。
他之前,还是太小觑陈宇凡了。
这个年轻人的技术水平究竟有多高,现在还不好说。
但是他的设计思路......他的那种思维方式,绝对是超前的,是天马行空的!
是完全不拘泥于现有工业体系框架的!
这两处改造,如果把设计原理拿来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并不算顶尖深奥。
一个基础扎实的七级工程师,也能懂得这些技术原理。
但问题是......
在这之前,谁能想到过这种改造思路?!
谁能想到......把流体力学的涡流效应和精密润滑结合在一起?
谁又能想到,把声学领域的共振抵消理论,应用到一台傻大黑粗的锻压机上?
这就是他第一眼看去,完全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如何优化现有结构”的层面上。
而陈宇凡的思维,却已经跃升到了“如何从底层逻辑上,去颠覆现有结构”的全新维度!
这种差距,已经不是技术等级能够衡量的了。
这是一种......理念上的代差!
...............................
在一号车间检查结束之后,就到了中午饭点。
“肖工,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技术科长赵小伟看了看手表,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
“到饭点了,大家也都辛苦了一上午了。要不......咱们就先去食堂吃个便饭,休息一下?下午咱们再继续。”
肖志行从复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看了眼身边面露疲色的工程师们,点了点头。
于是,一行人便在赵小伟和陈宇凡的带领下,朝着工厂食堂走去。
“几位同志,我们轧钢厂的食堂,虽然比不上外面的大饭店,但后厨师傅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走在路上,赵小伟热情的介绍着,试图活跃一下有些沉闷的气氛。
“大家伙儿有什么爱吃的、或者有什么忌口,尽管跟我说。我这就去安排后厨,给大伙儿单开个小灶!保证让大家吃好喝好!”
“不用了。”
肖志行摆了摆手,语气平淡的拒绝了。
“我们是来检查工作的,不是来享福的,没必要搞特殊化。”
他看了一眼周围那些同样朝着食堂走去的工人们,沉声说道:“工人兄弟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这......好吧。”
赵小伟见他态度坚决,也只能点头同意。
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位肖工虽然严厉,但这作风,确实是没得说。
很快,众人就来到了空间宽敞、人声鼎沸的工厂食堂。
一股由饭菜香、汗水味和钢铁气息混合而成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充满了火热的生活气息。
赵小伟领着几人走近,一支排队队伍的工人们立刻招呼,让领导们先来打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打饭窗口后面,何雨柱穿着干净白色工作服,正在手脚麻利的给工人们打着饭。
“陈哥!你们来啦!”
何雨柱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陈宇凡,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笑容,热情的招呼了一声。
陈宇凡笑着点了点头,对他说道:“柱子,这几位是来咱们厂检查工作的领导和专家。”
“你给我们打十份饭菜,要最好的。”
这十人分别是......五位外来工程师,两位外来领导,以及赵小伟、陈宇凡和刘胜东。
“好嘞!没问题!”
何雨柱一听,腰板瞬间挺得笔直。
他胸膛拍得嘭嘭响,声音洪亮的说道:“几位领导、专家,今天就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我跟你们说,保证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
自从得了陈宇凡的指点,又被下放到车间磨练了几个月心性后。
何雨柱的厨艺和心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重回食堂后厨...
他整个人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复工这几天,工人们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家伙都在传,傻柱这趟回来之后,跟换了个人似的,那烧菜的手艺简直是神了!
食堂的饭菜,比以前香了十倍不止!
只见何雨柱抄起大勺,动作干净利落。
他从身后那几个热气腾腾的大盆里,给每个人都打上了满满一饭盒的饭菜。
米饭是晶莹剔透的白米饭,堆得冒尖。
菜色也相当不错——土豆烧茄子,白菜炒肉片,酸辣土豆丝,还配了一点爽口的腌萝卜。
饭菜很快打好,一行人找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坐了下来。
肖志行端着沉甸甸的饭盒,却没有立刻动筷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个热闹非凡的食堂。
四处都是刚刚完成了上午工作的工人们,他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边大口地扒拉着饭菜,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
笑声、交谈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曲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劳动交响曲。
肖志行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这种氛围了。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回到了他自己还是四九城第一钢铁厂里一个普通技术员的年代。
那个时候,国家更穷,条件更苦。
食堂的饭菜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好,通常就是一两个窝窝头,就着一碗几乎看不到油花的菜汤。
但是......这种精神头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伙食差而言丝毫的减少!
大家伙凑在一起,赤着膊、流着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火热劲头,和眼前这一幕是何其的相似!
肖志行的心里,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暖流。
这才是我们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最有力量的样子啊!
不是那些摆在会议室里的报告,也不是那些印在文件上的数字。
而是这成千上万的、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汗水,共同汇聚成的、一股足以推动国家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
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这是......属于人民的力量!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喜欢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