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得知西线战败的大汉国主张鹿安是暴怒不已,但是紧接着还有各种坏消息传来:
先是安庆守将张应举来报,清军的攻势强大,已经逐步放弃了外围县城,全军固守安庆城坚守,只要安庆城不下,江淮清军想要西进湖广或者顺江东进都会投鼠忌器。
张鹿安只好派水师对张应举所部进行支援,要求张应举所部务必守住安庆城。
然后是北方来信,清军主将岳乐所部,在沙俄新任远征军统领阿列克谢.托尔布津的配合下,进展顺利,大汉将领巴海、李军、伊拜等人被迫放弃了大面积的土地,退出草原,来到了锦州城坚守待援;
东北方面也是不太顺利,北上进攻沙俄匪军的大将沙尔虎达在北进中感染风寒,不幸病逝;
沙尔虎达的副将巴尔达奇被迫率兵向南撤向辽宁,沙俄匪军趁机再次占领了广阔的黑龙江流域。
朝鲜半岛也是不靖,原朝鲜国王、现任对马国王李淏趁着大汉军主力纷纷南下之际,悍然投靠日本,向日本称臣,从而借兵“恢复故土”。
日本德川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为了收复对马岛,命令家老大臣酒井忠清为大将,以土井利房为副将,以稻叶正休为正先锋,以仙台藩主伊达纲宗为副先锋,出兵两万,协助李淏进攻朝鲜半岛。
大汉扶余巡抚韩继本命令都指挥使李时白率领扶余省军迎战,李时白却连败十余战,丢失了扶余南部大面积的国土。
主持东北军务的于七不得不抽调苏勒贺为将,再调集长海吕详启、安东都指挥使金自点等部前往汉城。
好在不全是坏消息。
大汉女将苏勒贺到达汉城后,顾不上休息,率领麾下骑兵直接向南迎战嚣张的日本将领伊达纲宗所部。
日军伊达纲宗所部自从登陆朝鲜半岛以后,以不足五千兵力,先后击败李时白三次,阵斩扶余省军两千人,俘虏五千人。
不过伊达纲宗是出了名的狠辣,他命令将五千俘虏全部斩首,并且派兵抢劫附近的村落,将坏事做尽。
原本还在观望的朝鲜半岛老百姓们,立刻明白了到底谁才是“好人”,争相向大汉军政府传递消息。
大汉女将苏勒贺得知日军伊达纲宗孤军深入后,先是命令部下将领那日图截断日军前锋的退路,然后命令游击海塔带领少数兵马袭击日军,并在光教山南斩杀伊达纲宗的弟弟伊达宗规。
看到其弟弟的尸体,伊达纲宗暴跳如雷,立刻命令手下吹号集合部下,然后率领部下出城列阵,发誓要将杀弟仇人碎尸万段。
只是还未等日军全部列好阵势,大汉军的骑兵就犹如泥石流一般兵分三路汹涌而至,狂奔的骑兵杀的日军是鬼哭狼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刚刚交手,原本不可一世的日军副前锋伊达纲宗便身首异处,残余的日军由战死的伊达纲宗的兄长田村宗良和伊达光宗率领,向南面急速而逃。
溃逃的日军前锋却在利川一带被大汉骑兵游击那日图所截杀,包括田村宗良和伊达光宗在内,日本的前锋大军中有四千多人被斩杀,数百人被俘。
由于日军在扶余做尽坏事,朝鲜族人对日军是恨之入骨,负责看守俘虏的李时白所部将手无寸铁的日本俘虏全部杀掉。
事后报告给张鹿安,张鹿安也没有处罚李时白,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活该!”
苏勒贺接着带兵将战线稳定在利川以南,使得对马、日本联军无法寸进;
几乎与此同时,东北方面也冒出了一位杰出的将才,沙尔虎达病逝后,副将巴尔达奇南撤,但是沙尔虎达麾下的千总、宁古塔人富察.萨布素却带领部下数百人逆势出击,斩杀沙俄将领戈洛尔以下数百名匪军,并且带人不断袭杀沙俄军,使得沙俄匪军头目托尔布津不敢再贸然南下,为大汉军暂时控制住了北面的战线。
大汉国主张鹿安因此下令将女将苏勒贺升为朝鲜道行军总管,负责朝鲜半岛作战事宜;
将萨布素晋升为黑龙江游击将军,所部兵力扩大到1200人,全权负责袭击沙俄匪军。
做好上述安排后,张鹿安要求行军大总管令狐云湘亲自到浙江前线指挥,尽快打开缺口。
令狐云湘选择了索忠信所在的中路军,赶到徽州府,由王彦超所部人马袭击新安江永平口佯攻,清军严州副将折光秋和淳安游击折光殊率兵万余坚守永平小城,大汉军一时无法攻克;
再由索忠信亲自指挥大军进攻杭州府西面的关口昱岭关,以近卫镇将领马德率领千余突击队,从人迹罕至的山区翻山越岭绕道昱岭关之后,只是山间道路实在不好走,稍不留意就会掉入深渊,等到大汉将领马德所部到达昱岭关后的杨家塘时,所部士兵只剩下八百人。
马德就是率领这八百人装扮成清兵的模样,混入进昱岭关,内外夹击之下,斩杀昱岭关的清军守将总兵韩田禾以下七千人。
通过了昱岭关以后,大汉军得以长驱直入,很快便连续攻下了昌化和于潜两地,来到临安城下,清昌化副将何义、于潜游击魏明退往临安坚守。
清军满洲都统佟岱也从杭州赶到临安,直接指挥作战,汉清双方大军在临安城下混战。
与此同时,从广德南下的张鹿远所部人马也攻下了安吉和孝丰两地,斩杀清孝丰参将陈辉,击溃刘之源和李茂两部。
清军大败而逃,大汉将领张勇率领精兵在后猛追,双方在天目山山隘独松关大战。
很快,奉张鹿安之命,率领炮兵第二协支援张鹿远的大汉炮兵参将许不惑来到了安吉,使用了大量的人力将新式火炮给拉到了独松关下,一顿火炮输出后,将清军的关门和辅助性防御工事全部摧毁,大汉军顺势冲入,攻下了独松关。
清军汉军旗将领李茂阵亡,清军大将刘之源仅仅带领不足一百名亲兵逃回余杭。
眼看着北边出现了重大的纰漏之处,清军统帅李率泰正准备抽调部分兵马北上支援。
可是天降横祸,李率泰因为长久以来的积劳成疾,感染风寒后病倒在金华城。
(本章完)
先是安庆守将张应举来报,清军的攻势强大,已经逐步放弃了外围县城,全军固守安庆城坚守,只要安庆城不下,江淮清军想要西进湖广或者顺江东进都会投鼠忌器。
张鹿安只好派水师对张应举所部进行支援,要求张应举所部务必守住安庆城。
然后是北方来信,清军主将岳乐所部,在沙俄新任远征军统领阿列克谢.托尔布津的配合下,进展顺利,大汉将领巴海、李军、伊拜等人被迫放弃了大面积的土地,退出草原,来到了锦州城坚守待援;
东北方面也是不太顺利,北上进攻沙俄匪军的大将沙尔虎达在北进中感染风寒,不幸病逝;
沙尔虎达的副将巴尔达奇被迫率兵向南撤向辽宁,沙俄匪军趁机再次占领了广阔的黑龙江流域。
朝鲜半岛也是不靖,原朝鲜国王、现任对马国王李淏趁着大汉军主力纷纷南下之际,悍然投靠日本,向日本称臣,从而借兵“恢复故土”。
日本德川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为了收复对马岛,命令家老大臣酒井忠清为大将,以土井利房为副将,以稻叶正休为正先锋,以仙台藩主伊达纲宗为副先锋,出兵两万,协助李淏进攻朝鲜半岛。
大汉扶余巡抚韩继本命令都指挥使李时白率领扶余省军迎战,李时白却连败十余战,丢失了扶余南部大面积的国土。
主持东北军务的于七不得不抽调苏勒贺为将,再调集长海吕详启、安东都指挥使金自点等部前往汉城。
好在不全是坏消息。
大汉女将苏勒贺到达汉城后,顾不上休息,率领麾下骑兵直接向南迎战嚣张的日本将领伊达纲宗所部。
日军伊达纲宗所部自从登陆朝鲜半岛以后,以不足五千兵力,先后击败李时白三次,阵斩扶余省军两千人,俘虏五千人。
不过伊达纲宗是出了名的狠辣,他命令将五千俘虏全部斩首,并且派兵抢劫附近的村落,将坏事做尽。
原本还在观望的朝鲜半岛老百姓们,立刻明白了到底谁才是“好人”,争相向大汉军政府传递消息。
大汉女将苏勒贺得知日军伊达纲宗孤军深入后,先是命令部下将领那日图截断日军前锋的退路,然后命令游击海塔带领少数兵马袭击日军,并在光教山南斩杀伊达纲宗的弟弟伊达宗规。
看到其弟弟的尸体,伊达纲宗暴跳如雷,立刻命令手下吹号集合部下,然后率领部下出城列阵,发誓要将杀弟仇人碎尸万段。
只是还未等日军全部列好阵势,大汉军的骑兵就犹如泥石流一般兵分三路汹涌而至,狂奔的骑兵杀的日军是鬼哭狼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刚刚交手,原本不可一世的日军副前锋伊达纲宗便身首异处,残余的日军由战死的伊达纲宗的兄长田村宗良和伊达光宗率领,向南面急速而逃。
溃逃的日军前锋却在利川一带被大汉骑兵游击那日图所截杀,包括田村宗良和伊达光宗在内,日本的前锋大军中有四千多人被斩杀,数百人被俘。
由于日军在扶余做尽坏事,朝鲜族人对日军是恨之入骨,负责看守俘虏的李时白所部将手无寸铁的日本俘虏全部杀掉。
事后报告给张鹿安,张鹿安也没有处罚李时白,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活该!”
苏勒贺接着带兵将战线稳定在利川以南,使得对马、日本联军无法寸进;
几乎与此同时,东北方面也冒出了一位杰出的将才,沙尔虎达病逝后,副将巴尔达奇南撤,但是沙尔虎达麾下的千总、宁古塔人富察.萨布素却带领部下数百人逆势出击,斩杀沙俄将领戈洛尔以下数百名匪军,并且带人不断袭杀沙俄军,使得沙俄匪军头目托尔布津不敢再贸然南下,为大汉军暂时控制住了北面的战线。
大汉国主张鹿安因此下令将女将苏勒贺升为朝鲜道行军总管,负责朝鲜半岛作战事宜;
将萨布素晋升为黑龙江游击将军,所部兵力扩大到1200人,全权负责袭击沙俄匪军。
做好上述安排后,张鹿安要求行军大总管令狐云湘亲自到浙江前线指挥,尽快打开缺口。
令狐云湘选择了索忠信所在的中路军,赶到徽州府,由王彦超所部人马袭击新安江永平口佯攻,清军严州副将折光秋和淳安游击折光殊率兵万余坚守永平小城,大汉军一时无法攻克;
再由索忠信亲自指挥大军进攻杭州府西面的关口昱岭关,以近卫镇将领马德率领千余突击队,从人迹罕至的山区翻山越岭绕道昱岭关之后,只是山间道路实在不好走,稍不留意就会掉入深渊,等到大汉将领马德所部到达昱岭关后的杨家塘时,所部士兵只剩下八百人。
马德就是率领这八百人装扮成清兵的模样,混入进昱岭关,内外夹击之下,斩杀昱岭关的清军守将总兵韩田禾以下七千人。
通过了昱岭关以后,大汉军得以长驱直入,很快便连续攻下了昌化和于潜两地,来到临安城下,清昌化副将何义、于潜游击魏明退往临安坚守。
清军满洲都统佟岱也从杭州赶到临安,直接指挥作战,汉清双方大军在临安城下混战。
与此同时,从广德南下的张鹿远所部人马也攻下了安吉和孝丰两地,斩杀清孝丰参将陈辉,击溃刘之源和李茂两部。
清军大败而逃,大汉将领张勇率领精兵在后猛追,双方在天目山山隘独松关大战。
很快,奉张鹿安之命,率领炮兵第二协支援张鹿远的大汉炮兵参将许不惑来到了安吉,使用了大量的人力将新式火炮给拉到了独松关下,一顿火炮输出后,将清军的关门和辅助性防御工事全部摧毁,大汉军顺势冲入,攻下了独松关。
清军汉军旗将领李茂阵亡,清军大将刘之源仅仅带领不足一百名亲兵逃回余杭。
眼看着北边出现了重大的纰漏之处,清军统帅李率泰正准备抽调部分兵马北上支援。
可是天降横祸,李率泰因为长久以来的积劳成疾,感染风寒后病倒在金华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