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谕和乌鬼算是达成了共识。
十万乌奴,不日便会被运送到大武境内。
“韩常侍,送送乌鬼!”
乌鬼闻声,朝着徐谕微微行礼:“殿下,乌龟退了!”
韩常侍送乌鬼出了大殿,便转交门外禁卫,一路送他出了太和门。
与其说送,倒不如说是盯着。
毕竟是异邦人,万一有什么歹心,也说不准的。
韩常侍回到大殿,徐谕便皱着眉头开口,“韩常侍,让人去太医院弄些消杀的药粉,把刚才那乌奴到过的地方都消杀一番,免得带来什么疫病。”
韩常侍即刻传令下去。
而后他又折返,忍不住询问徐谕,“殿下,既然恐拂菻乌奴携带疫病,为何还要用他们的人?以殿下目前的布局,太子和四皇子可说是绝无生路。
退一万步说,就算两人活着回到了洛京,可如今的洛京已经是殿下您的天下,没有人支持太子继位,那太子之名便是虚有其名,再者,殿下手上的兵力,万全足够……”
“韩常侍,你的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了?”
徐谕冷漠的声音,让韩常侍不由颤了一下。
他伺候过三位君王,可没有谁像徐谕这般阴晴不定。
就连当初的天子,也没有他这般心思深和可怕。
“殿下,老奴知错了。”
韩常侍认错,同时开始自己掌嘴。
清脆的巴掌声在书阁大殿内回荡。
良久。
韩常侍的嘴角已经抽了鲜血,脸颊红的发紫。
直到这时,徐谕才开口道:“行了!”
听到徐谕开口,韩常侍才暗暗松了口气,脸上尽是劫后余生的神态。
徐谕轻叹,缓缓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手上的剑不嫌少,不但要够用,还要用不完,夺位之局已近尾声,本王对帝位势在必得,韩常侍,你可知本王的宏愿可不止于此呀!”
韩常侍双眼瞪大。
他当然知道。
只是他没有想到大武内部乱成这样,徐谕竟然还有这般野心。
其所谋,绝不次于先皇。
“殿,殿下所有,是诸天万国……”
徐谕轻笑而不语。
只留下韩常侍一个人震惊。
片刻后,徐谕才重新开口:“拂菻人这边是要到了十万黑奴,罗什人那边自然不能落后,韩常侍,去问问罗什人的代表什么时候能到。”
“是!”
韩常侍不敢多说。
尽管现在已经夜深,外面还下着大雪。
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打探消息。
而与此同时。
遥远的东边海域。
这里,是拂菻的疆土。
从大武乘船东行,不做任何停歇的情况下,至少半月的海程。
与大武不同的是,此刻的拂菻青天白日,也不见大雪降下。
如同另外一片世界般。
海上。
数十艘战船顺风而行,每艘战船上都配备了大量的火炮。
船上的将士,个个装备精良,魁梧的身姿,看得出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
这些人,正是拂菻人口中的赭羯兵。
首船甲板上,一众赭羯大将静立,他们面露恭敬之色。
而在他们的跟前,站着一个人。
一个女人!
“首领,前面就是我们最后一个目的地了。”
女人身后,一名大将进言。
女人微微转头,“动作快点,天黑之前解决战斗!”
“是!”
大将应声,连头都不敢抬,他害怕与女人对视。
在他们心中,这个女人是就是神,是不可亵渎忤逆的存在。
两个月前,女人横空出世,在北海一带迅速闯出名声,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她狠辣,她掠夺,她如一尊杀神。
北海很乱。
女人这样的人,很快就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那是一个雨夜。
数十个好手围攻女人,却惨遭反杀。
自此,女人在北海扬名。
后来女人销声匿迹一个月,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北海赭羯兵的首领。
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只知道赭羯兵从大将到小卒,个个敬她如神。
赭羯兵战船靠在了拂菻地界的海岸上。
众兵登岸,目的明确,那便是掠夺。
掠夺的东西,多为兵刃甲胄,黄金珠宝。
赭羯兵不滥杀,可若有人阻拦,便不会留情。
东海的天色渐渐暗下。
女人站在船头,大将躬身而来。
“首领,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女人微微转头:“老规矩,多余的食物分给食不果腹的平民,这片地界的兵阀尽数抹杀。”
大将应声,却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首领,我们为何要……”
话未说完。
女人充满杀意的目光,便锁定在了她的身上。
大将瞬间色变。
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恐惧瞬间涌上大将的心头,他颤颤巍巍开口:“首,首领,我错了,我下次不敢了。”
女人不语。
只是愣愣的盯着大将。
片许。
她才将充满了杀意的目光给收了回去。
至此,大将内心才重重的松了口气。
他忙道:“谢,谢首领!”
说完,大将便躬身退了下去。
女人负手而立,她眺望着海面上那一轮血阳缓缓落下,眼眸之中充满了思索的神色。
她低头呢喃:“算算时间,那边应该下雪了吧!是时候回去了……”
赭羯兵的战船起锚杨帆。
船舵调转,开始朝着西向行进。
……
拂菻夜幕降下。
北邙岐山,旭阳正是当空时。
经过一夜,风雪已经停了。
整个岐山被覆上一层白色的面纱,让它显得更加的神秘。
大雪下了一夜,也将所有道路封锁。
林间小溪、水洼,尽数结成了冰。
大树的树杈因为厚厚的积雪,被拦腰压垮。
徐元从营帐内走出。
不远处的四皇子徐璋,也恰好掀开了营帐的幕帘。
两人对视一眼,都来到了一处土丘山。
徐元用脚拨弄了上面的积雪,然后站在那里,眺望岐山下的虎啸军军营。
徐璋近前,缓缓开口:“雪下了一夜,山下的虎啸军怕是死伤惨重呢!”
“风寒扩散,军中无药,又没有水源,夜间东征军小队不断滋扰,睡也睡不好,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死伤是不可能的!”
徐元冷漠一笑,心中却有些惋惜。
岐山下的虽然是敌军,可毕竟是大武的将士,他们只不过是被徐谕当做了棋子。
可悲,可叹呐!
十万乌奴,不日便会被运送到大武境内。
“韩常侍,送送乌鬼!”
乌鬼闻声,朝着徐谕微微行礼:“殿下,乌龟退了!”
韩常侍送乌鬼出了大殿,便转交门外禁卫,一路送他出了太和门。
与其说送,倒不如说是盯着。
毕竟是异邦人,万一有什么歹心,也说不准的。
韩常侍回到大殿,徐谕便皱着眉头开口,“韩常侍,让人去太医院弄些消杀的药粉,把刚才那乌奴到过的地方都消杀一番,免得带来什么疫病。”
韩常侍即刻传令下去。
而后他又折返,忍不住询问徐谕,“殿下,既然恐拂菻乌奴携带疫病,为何还要用他们的人?以殿下目前的布局,太子和四皇子可说是绝无生路。
退一万步说,就算两人活着回到了洛京,可如今的洛京已经是殿下您的天下,没有人支持太子继位,那太子之名便是虚有其名,再者,殿下手上的兵力,万全足够……”
“韩常侍,你的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了?”
徐谕冷漠的声音,让韩常侍不由颤了一下。
他伺候过三位君王,可没有谁像徐谕这般阴晴不定。
就连当初的天子,也没有他这般心思深和可怕。
“殿下,老奴知错了。”
韩常侍认错,同时开始自己掌嘴。
清脆的巴掌声在书阁大殿内回荡。
良久。
韩常侍的嘴角已经抽了鲜血,脸颊红的发紫。
直到这时,徐谕才开口道:“行了!”
听到徐谕开口,韩常侍才暗暗松了口气,脸上尽是劫后余生的神态。
徐谕轻叹,缓缓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手上的剑不嫌少,不但要够用,还要用不完,夺位之局已近尾声,本王对帝位势在必得,韩常侍,你可知本王的宏愿可不止于此呀!”
韩常侍双眼瞪大。
他当然知道。
只是他没有想到大武内部乱成这样,徐谕竟然还有这般野心。
其所谋,绝不次于先皇。
“殿,殿下所有,是诸天万国……”
徐谕轻笑而不语。
只留下韩常侍一个人震惊。
片刻后,徐谕才重新开口:“拂菻人这边是要到了十万黑奴,罗什人那边自然不能落后,韩常侍,去问问罗什人的代表什么时候能到。”
“是!”
韩常侍不敢多说。
尽管现在已经夜深,外面还下着大雪。
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打探消息。
而与此同时。
遥远的东边海域。
这里,是拂菻的疆土。
从大武乘船东行,不做任何停歇的情况下,至少半月的海程。
与大武不同的是,此刻的拂菻青天白日,也不见大雪降下。
如同另外一片世界般。
海上。
数十艘战船顺风而行,每艘战船上都配备了大量的火炮。
船上的将士,个个装备精良,魁梧的身姿,看得出他们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
这些人,正是拂菻人口中的赭羯兵。
首船甲板上,一众赭羯大将静立,他们面露恭敬之色。
而在他们的跟前,站着一个人。
一个女人!
“首领,前面就是我们最后一个目的地了。”
女人身后,一名大将进言。
女人微微转头,“动作快点,天黑之前解决战斗!”
“是!”
大将应声,连头都不敢抬,他害怕与女人对视。
在他们心中,这个女人是就是神,是不可亵渎忤逆的存在。
两个月前,女人横空出世,在北海一带迅速闯出名声,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
她狠辣,她掠夺,她如一尊杀神。
北海很乱。
女人这样的人,很快就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那是一个雨夜。
数十个好手围攻女人,却惨遭反杀。
自此,女人在北海扬名。
后来女人销声匿迹一个月,再次出现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北海赭羯兵的首领。
没有人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只知道赭羯兵从大将到小卒,个个敬她如神。
赭羯兵战船靠在了拂菻地界的海岸上。
众兵登岸,目的明确,那便是掠夺。
掠夺的东西,多为兵刃甲胄,黄金珠宝。
赭羯兵不滥杀,可若有人阻拦,便不会留情。
东海的天色渐渐暗下。
女人站在船头,大将躬身而来。
“首领,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女人微微转头:“老规矩,多余的食物分给食不果腹的平民,这片地界的兵阀尽数抹杀。”
大将应声,却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首领,我们为何要……”
话未说完。
女人充满杀意的目光,便锁定在了她的身上。
大将瞬间色变。
嘴边的话,硬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恐惧瞬间涌上大将的心头,他颤颤巍巍开口:“首,首领,我错了,我下次不敢了。”
女人不语。
只是愣愣的盯着大将。
片许。
她才将充满了杀意的目光给收了回去。
至此,大将内心才重重的松了口气。
他忙道:“谢,谢首领!”
说完,大将便躬身退了下去。
女人负手而立,她眺望着海面上那一轮血阳缓缓落下,眼眸之中充满了思索的神色。
她低头呢喃:“算算时间,那边应该下雪了吧!是时候回去了……”
赭羯兵的战船起锚杨帆。
船舵调转,开始朝着西向行进。
……
拂菻夜幕降下。
北邙岐山,旭阳正是当空时。
经过一夜,风雪已经停了。
整个岐山被覆上一层白色的面纱,让它显得更加的神秘。
大雪下了一夜,也将所有道路封锁。
林间小溪、水洼,尽数结成了冰。
大树的树杈因为厚厚的积雪,被拦腰压垮。
徐元从营帐内走出。
不远处的四皇子徐璋,也恰好掀开了营帐的幕帘。
两人对视一眼,都来到了一处土丘山。
徐元用脚拨弄了上面的积雪,然后站在那里,眺望岐山下的虎啸军军营。
徐璋近前,缓缓开口:“雪下了一夜,山下的虎啸军怕是死伤惨重呢!”
“风寒扩散,军中无药,又没有水源,夜间东征军小队不断滋扰,睡也睡不好,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死伤是不可能的!”
徐元冷漠一笑,心中却有些惋惜。
岐山下的虽然是敌军,可毕竟是大武的将士,他们只不过是被徐谕当做了棋子。
可悲,可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