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大?藤原得悟在京都的时候从未思考过,他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子弟,父母都出身显赫,他只有一个同母的弟弟,且弟弟自幼身体孱弱,不似他这样健壮。
所有人都默认,他会是藤原氏下一任的家主,在他的父亲年老力衰之后,由他继续带领藤原氏把持朝廷。
甚至可以说的再直白一点,他才是倭国的下一任“皇帝”。
父母也从不松懈对他的教导,他从小就有汉人老师,不仅书法写的好,汉话也说的很流利,就像他说倭国话那样流利,他也很了解海另一边的大国——这是小国统治者的必修课。
或许大国的眼里没有他们,但他们眼里必须有这个庞然大物。
虽说他的亲信臣子们都告诉他,大国曾经来打过他们,那还是蛮族统治大国的时候,但蛮族没有成功,隔着大海,他们是安全的。
直到阮地的大船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藤原得悟永远记得那一天,从来伴着一张脸不苟言笑,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稳重自持的父亲,在那一日,这样的父亲却几乎站不稳。
那是一艘多么可怕的船,那样的船能承载多少货物,多少武士?
当那艘船的使者上岸,告诉他们需要补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说不送补给。
谁也不知道大国有多少艘这样的船,谁也不知道他们不送补给会有多么严重的结果。
从那以后,父亲对大国更关注,他的汉人老师也被父亲请走,从此不再教他,而是成了父亲的家臣,拥有了一片自己的领土。
也是那时候,他才开始思考,世界有多大。
父亲对他说:“大国出现了一位女王。”
女王——曾经也出过,这不出奇,所以藤原得悟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如果说我们的天皇是一只羊,那么她就是一头老虎。”父亲当时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她正值壮年,野心勃勃,她还有这样的船,或许有一天,她就会像曾经统治大国的蛮族一样来伤害我们,而我们没有反抗的办法。”
藤原得悟反对道:“不、父亲!我们有武士!武士们每天都要练习,他们有坚韧的信念!”
父亲:“信念是不够的!你要明白这一点!战争比拼的是谁的武器更锋利,谁的人数更多,谁赢了,谁就更有信念!”
父亲老了,藤原得悟那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
他的母亲出生的太晚了,藤原家为了等待他母亲的长成,让他的父亲等到了快三十岁才成婚,三十二岁才有了他,现在他十七岁,父亲却已经快要五十了。
平民很少能有活到五十的,而父亲不仅活到了,并且牢牢的把控着整个倭国。
可他仍然老了,他的眼中已经没了以前的神光,充满了忧虑,那是一个老人的忧虑,一种自己时日无多,已然不能控制一些的忧虑。
可父亲看着他,也像是看着一只羊:“她没有发动战争,你明白吗?她建起了这样大的船,却没有发起战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藤原得悟是看过汉家典籍的,他意识到了什么,艰涩地说:“卧薪尝胆。”
父亲:“一个会挥动刀剑的人并不可怕,但一个能等待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挥动刀剑的人才可怕,这位女王是个可怕的人,她挥下刀剑的时候,大国就会震动,大国一旦震动,就会殃及到我们,就像大海,一点小小的波动,到海岸的时候或许就是巨浪。”
而以前大国和倭国之间隔着的海就是礁石,能消弭巨浪。
现在呢?大国的船已经在海上横行无忌了,倭国却只有渔船。
“宋国不能抵抗她。”父亲说,“辽国也不能,这两个大国和她相比都太弱小了。”
藤原得悟不认可,他知道这位女王的地盘有多大:“她只有那么大的地,只有那么多的人,辽国和宋国的地盘比她的大得多,人也更多!您告诉过我,战争就是比人,比谁的士兵多。”
父亲:“那是两边的士气,武器,补给都一样的时候。”
藤原得悟不明白:“难道这三样,那位女王都比辽宋更强吗?”
“是。”父亲无奈地点头,“我相信我的眼睛,也相信赵先生,他虽然痛恨那位女王,但也告诉我,如果她没有早死,那么她会成就惊人伟业。”
“赵先生是汉人,祖上曾经出过大官,他当过你的先生,你应该知道他是不会说谎的。”
赵先生是个德行很好,并且博学的人,他似乎什么都知道,藤原得悟非常尊敬他,他奇道:“赵先生为什么痛恨女王?”
父亲:“因为那位女王说过,她不会当皇帝,如果她真的不当,那么大国将会没有皇帝。”
藤原得悟不明所以:“没有皇帝?怎么能没有皇帝?如果没有皇帝,朝廷该如何运转?官吏如何任命?这一切都依托于皇帝啊!”
“是啊。”父亲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没有皇帝,朝廷该如何运转呢?”
藤原得悟发现父亲并不恐惧这一点,相反,父亲似乎很兴奋,那种隐隐的感觉,却让藤原得悟不安极了。
父亲:“天皇恨藤原家吗?”
藤原得悟支支吾吾地说:“我们的忠心,天皇会知道的。”
父亲嗤笑:“如果你是天皇,你会觉得藤原家忠心?天皇还小,但他不是傻子。”
藤原得悟说不出话来了。
“我们父子俩,可以掌控这一位天皇,直到他死,但你能保证你的儿子能掌控下一位天皇吗?”藤原得悟,“天皇一代传一代,他们是没有尽头的,可只要有一个觉得藤原氏是威胁……”
天皇们可以和权臣慢慢磨,藤原氏也不可能谋朝篡位,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藤原氏付出惨痛代价。
“父亲……你的意思是……”藤原得悟咽了口唾沫,他几乎快要尖叫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父亲竟然会有这样的念头!
“大国可以没有皇帝,当大国没有皇帝的那一天,我们也可以没有天皇。”父亲看着藤原得悟的双眼,那双浑浊的眼睛此时又满是曾经的神光,深深地看进藤原得悟的眼中,“只有这样,天皇有了尽头,而我们藤原氏没有!”
父亲:“我希望那位女王能够成功,能告诉我们这条路该怎么走,平民是愚昧的,他们相信天皇是神,可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能让他们相信,我们才是神。”
“只要大国愿意支持我们。”
“父亲!”藤原得悟吓得魂不附体,“那是天皇!是天皇啊父亲!”
“那只是一个人!”父亲突然怒吼,他脸上青筋暴起,像老迈又凶残的野兽,“那只是一个无用的,平庸的人!”
藤原得悟低着头:“父亲、那毕竟、毕竟是天皇!”
父亲沉默了,他沉默的,如光如针的看着藤原得悟。
“你想不明白这一点,你就做不了藤原家的家主。”父亲,“过几天你再来找我,那个时候,我希望你能说出让我满意的话。”
父亲:“你的弟弟身体好了很多。”
父亲想杀了天皇……
藤原得悟甚至不敢去细想。
他不明白——父亲恨天皇吗?为什么?那只是个可怜的孩子,被关在宫中,别说接触朝政,他就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到,夜里哭泣的时候,谁都不能去安慰他。
而且、而且、即便再弱小,那也是天皇啊,流着皇族的血。
藤原得悟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是为了藤原家的未来,藤原家已经左右倭国朝政太多年了,即便藤原家没有把持朝政,各地的官员里,也有大半藤原家的人。
天皇们既依赖他们,又警惕他们。
而现在,一个变数出现了,那位女王出现了。
一旦天皇,或这一个,或下一个,比他们更先得到大国的支持。
藤原氏会是什么下场?
历任天皇难道不想对藤原氏下手吗?只是他们没那个能力,他们还需要藤原氏为他们治国。
藤原得悟同情这位天皇,那个可怜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抱离了母亲身边,在藤原家的授意下,宫中没有任何人敢于亲近他,只会给他吃喝,照顾他,但没有人会抱他,呵护他。
甚至已经快十岁了,天皇还不怎么会写汉字,他的先生都在敷衍他。
这一切只是因为,藤原氏希望天皇无知怯懦,只能依赖他们。
而现在,父亲连这样的天皇都不能容忍,想靠大国的力量让天皇彻底消失。
得悟并不相信天皇是神的血脉,如果天皇真的是神的血脉,那为什么降生在这样的一座岛上,又为什么无法让他的臣民吃饱肚子?
他只是可怜天皇,他希望能说服父亲回心转意。
可是……如果大国真的没有了皇帝……
即便他和父亲想维持现状,藤原家的其他人呢?
藤原家的官员遍布倭国的每个角落,这些官员们会希望一直保留一个可能会清算他们的天皇吗?
所有人都默认,他会是藤原氏下一任的家主,在他的父亲年老力衰之后,由他继续带领藤原氏把持朝廷。
甚至可以说的再直白一点,他才是倭国的下一任“皇帝”。
父母也从不松懈对他的教导,他从小就有汉人老师,不仅书法写的好,汉话也说的很流利,就像他说倭国话那样流利,他也很了解海另一边的大国——这是小国统治者的必修课。
或许大国的眼里没有他们,但他们眼里必须有这个庞然大物。
虽说他的亲信臣子们都告诉他,大国曾经来打过他们,那还是蛮族统治大国的时候,但蛮族没有成功,隔着大海,他们是安全的。
直到阮地的大船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藤原得悟永远记得那一天,从来伴着一张脸不苟言笑,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稳重自持的父亲,在那一日,这样的父亲却几乎站不稳。
那是一艘多么可怕的船,那样的船能承载多少货物,多少武士?
当那艘船的使者上岸,告诉他们需要补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说不送补给。
谁也不知道大国有多少艘这样的船,谁也不知道他们不送补给会有多么严重的结果。
从那以后,父亲对大国更关注,他的汉人老师也被父亲请走,从此不再教他,而是成了父亲的家臣,拥有了一片自己的领土。
也是那时候,他才开始思考,世界有多大。
父亲对他说:“大国出现了一位女王。”
女王——曾经也出过,这不出奇,所以藤原得悟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如果说我们的天皇是一只羊,那么她就是一头老虎。”父亲当时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如同一潭死水,“她正值壮年,野心勃勃,她还有这样的船,或许有一天,她就会像曾经统治大国的蛮族一样来伤害我们,而我们没有反抗的办法。”
藤原得悟反对道:“不、父亲!我们有武士!武士们每天都要练习,他们有坚韧的信念!”
父亲:“信念是不够的!你要明白这一点!战争比拼的是谁的武器更锋利,谁的人数更多,谁赢了,谁就更有信念!”
父亲老了,藤原得悟那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
他的母亲出生的太晚了,藤原家为了等待他母亲的长成,让他的父亲等到了快三十岁才成婚,三十二岁才有了他,现在他十七岁,父亲却已经快要五十了。
平民很少能有活到五十的,而父亲不仅活到了,并且牢牢的把控着整个倭国。
可他仍然老了,他的眼中已经没了以前的神光,充满了忧虑,那是一个老人的忧虑,一种自己时日无多,已然不能控制一些的忧虑。
可父亲看着他,也像是看着一只羊:“她没有发动战争,你明白吗?她建起了这样大的船,却没有发起战争,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藤原得悟是看过汉家典籍的,他意识到了什么,艰涩地说:“卧薪尝胆。”
父亲:“一个会挥动刀剑的人并不可怕,但一个能等待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挥动刀剑的人才可怕,这位女王是个可怕的人,她挥下刀剑的时候,大国就会震动,大国一旦震动,就会殃及到我们,就像大海,一点小小的波动,到海岸的时候或许就是巨浪。”
而以前大国和倭国之间隔着的海就是礁石,能消弭巨浪。
现在呢?大国的船已经在海上横行无忌了,倭国却只有渔船。
“宋国不能抵抗她。”父亲说,“辽国也不能,这两个大国和她相比都太弱小了。”
藤原得悟不认可,他知道这位女王的地盘有多大:“她只有那么大的地,只有那么多的人,辽国和宋国的地盘比她的大得多,人也更多!您告诉过我,战争就是比人,比谁的士兵多。”
父亲:“那是两边的士气,武器,补给都一样的时候。”
藤原得悟不明白:“难道这三样,那位女王都比辽宋更强吗?”
“是。”父亲无奈地点头,“我相信我的眼睛,也相信赵先生,他虽然痛恨那位女王,但也告诉我,如果她没有早死,那么她会成就惊人伟业。”
“赵先生是汉人,祖上曾经出过大官,他当过你的先生,你应该知道他是不会说谎的。”
赵先生是个德行很好,并且博学的人,他似乎什么都知道,藤原得悟非常尊敬他,他奇道:“赵先生为什么痛恨女王?”
父亲:“因为那位女王说过,她不会当皇帝,如果她真的不当,那么大国将会没有皇帝。”
藤原得悟不明所以:“没有皇帝?怎么能没有皇帝?如果没有皇帝,朝廷该如何运转?官吏如何任命?这一切都依托于皇帝啊!”
“是啊。”父亲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没有皇帝,朝廷该如何运转呢?”
藤原得悟发现父亲并不恐惧这一点,相反,父亲似乎很兴奋,那种隐隐的感觉,却让藤原得悟不安极了。
父亲:“天皇恨藤原家吗?”
藤原得悟支支吾吾地说:“我们的忠心,天皇会知道的。”
父亲嗤笑:“如果你是天皇,你会觉得藤原家忠心?天皇还小,但他不是傻子。”
藤原得悟说不出话来了。
“我们父子俩,可以掌控这一位天皇,直到他死,但你能保证你的儿子能掌控下一位天皇吗?”藤原得悟,“天皇一代传一代,他们是没有尽头的,可只要有一个觉得藤原氏是威胁……”
天皇们可以和权臣慢慢磨,藤原氏也不可能谋朝篡位,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藤原氏付出惨痛代价。
“父亲……你的意思是……”藤原得悟咽了口唾沫,他几乎快要尖叫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父亲竟然会有这样的念头!
“大国可以没有皇帝,当大国没有皇帝的那一天,我们也可以没有天皇。”父亲看着藤原得悟的双眼,那双浑浊的眼睛此时又满是曾经的神光,深深地看进藤原得悟的眼中,“只有这样,天皇有了尽头,而我们藤原氏没有!”
父亲:“我希望那位女王能够成功,能告诉我们这条路该怎么走,平民是愚昧的,他们相信天皇是神,可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能让他们相信,我们才是神。”
“只要大国愿意支持我们。”
“父亲!”藤原得悟吓得魂不附体,“那是天皇!是天皇啊父亲!”
“那只是一个人!”父亲突然怒吼,他脸上青筋暴起,像老迈又凶残的野兽,“那只是一个无用的,平庸的人!”
藤原得悟低着头:“父亲、那毕竟、毕竟是天皇!”
父亲沉默了,他沉默的,如光如针的看着藤原得悟。
“你想不明白这一点,你就做不了藤原家的家主。”父亲,“过几天你再来找我,那个时候,我希望你能说出让我满意的话。”
父亲:“你的弟弟身体好了很多。”
父亲想杀了天皇……
藤原得悟甚至不敢去细想。
他不明白——父亲恨天皇吗?为什么?那只是个可怜的孩子,被关在宫中,别说接触朝政,他就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到,夜里哭泣的时候,谁都不能去安慰他。
而且、而且、即便再弱小,那也是天皇啊,流着皇族的血。
藤原得悟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是为了藤原家的未来,藤原家已经左右倭国朝政太多年了,即便藤原家没有把持朝政,各地的官员里,也有大半藤原家的人。
天皇们既依赖他们,又警惕他们。
而现在,一个变数出现了,那位女王出现了。
一旦天皇,或这一个,或下一个,比他们更先得到大国的支持。
藤原氏会是什么下场?
历任天皇难道不想对藤原氏下手吗?只是他们没那个能力,他们还需要藤原氏为他们治国。
藤原得悟同情这位天皇,那个可怜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抱离了母亲身边,在藤原家的授意下,宫中没有任何人敢于亲近他,只会给他吃喝,照顾他,但没有人会抱他,呵护他。
甚至已经快十岁了,天皇还不怎么会写汉字,他的先生都在敷衍他。
这一切只是因为,藤原氏希望天皇无知怯懦,只能依赖他们。
而现在,父亲连这样的天皇都不能容忍,想靠大国的力量让天皇彻底消失。
得悟并不相信天皇是神的血脉,如果天皇真的是神的血脉,那为什么降生在这样的一座岛上,又为什么无法让他的臣民吃饱肚子?
他只是可怜天皇,他希望能说服父亲回心转意。
可是……如果大国真的没有了皇帝……
即便他和父亲想维持现状,藤原家的其他人呢?
藤原家的官员遍布倭国的每个角落,这些官员们会希望一直保留一个可能会清算他们的天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