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退之很委屈,他还不到二十,他甚至没有娶妻,他长成的时候,阮地就已经成了气候,有了势力,他从来没去过边关,甚至那时候,边关已经没有妇人会手无寸铁的去拦马了。
这是欲加之罪!
于是冯退之瞪了过去。
张二狗又坐下了,他不再去看冯退之,而是自言自语道:“阮姐来之前,我还是稚童,我爹随军去抗击辽狗!我爹是好汉,他带着家里用所有钱为他置办的皮甲、长刀走了。”
“因为军中甚至不能给我爹一身寒衣,连皮甲都要我们自己购置。”
“军中也很穷,朝廷不给钱,或许是给了钱,被上面的人吞了,大官们要钱,将军要钱,队率要钱,到大头兵手里的时候,已经没有钱了。”
“我爹没回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个口信都没有,你说为什么?”
这个冯退之是知道的,因为不知生死,所以不用发抚恤。
孤儿寡母不能指望亡夫亡父的抚恤金,他们只得咬着牙,忍着泪,继续在田地里耕种,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会被夺走,可能会充作军粮,可能第二天就出现在集市里,成为他们自己买不起的高价粮。
于是冯退之低下了头,张二狗或许是不是个好人,可张二狗的爹,应该是个好汉。
“朝廷养了很多兵,这里招安,那里也招安,听说有些兵什么都不用干就有干饭吃,他们的妻子儿女还有钱去买细布,但我们那什么都没有。”
张二狗似乎不再气愤,他的肩膀垮下来了。
许多年的好日子,他已经过了许多年的好日子了,可他的灵魂似乎还留在那个充斥着血与火的地方,他睁开眼睛回头望,望到的仍旧是遍地的尸体,腐臭的污水……
“我那时候想,临安的大官人们会想办法吧?”张二狗冷笑了一声:“大官人们学富五居,他们什么都会,他们在朝堂上,在大殿里,在那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一定会派来一个英雄人物来边关,这个人一定有韩非项羽之勇,会带着悍不畏死的儿郎拿起长刀剑戟,把辽人打出去!”
冯退之说不出来了。
他站在原地,听着这个叫二狗的,本不该出现在他眼前的人字字泣血的声音。
张二狗:“你以为,边关的兵丁,都如你们养的那些兵一般,贪生怕死吗?”
“我爹是和同宗的兄弟一起从的军,他不是被抓的壮丁,他和我的叔伯们想把辽人打出去,把他们打痛,打怕!这样我们就能好好种地,好好过活了。”
“他们一个都没回来,我们也没能好好种地。”
“辽人还是劫掠了我们村子。”张二狗又抬头望月,“那天,月亮也是这么圆,我娘把我藏在灶台关上。”
“其实我娘也有一把力气,她打我的时候,总能叫我以为我马上就要死了。”
他咧开嘴笑,似乎是在怀念亲娘的巴掌。
“那辽兵进来的时候,一定没想到我娘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那么钝的一把刀捅进他的心窝!”张二狗又落泪了,他没去擦,似乎也没感觉到自己在流泪。
幼小的,甚至还没懂事的稚童躲在灶台下,看着他那总是骂骂咧咧说不该送爹去从军的娘,在把钝刀捅进那辽兵的胸口后,被辽兵身后的人捅成了筛子。
至死,她都没有往灶台看一眼。
那是个微不足道的妇人,就和他爹一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兵丁,他们改变不了战场,他们不是什么将军名将,他们在反抗,他们被屠戮,他们至死都在期盼着——
王师!王师!王师何日北伐啊!!
张二狗问他:“王师为何不北伐?”
冯退之答不出来,他只觉得夜风很冷,叫他遍体生寒,他想说这不是朝廷的错,辽人是凶残了一些,爱劫掠了一些,但他们没有攻打宋国,只是在边关掳掠。
边关的生民……边关的生民……
张二狗:“我心里知道,因为我们是贱人,就像地里的野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朝廷里的老爷们怎么会管我们的死活?只要辽人不南下,不耽搁他们吃香喝辣就成啦。”
“所以我们等到了阮姐。”张二狗乐呵呵地说,“那时候阮姐同我一般高呢,不像现在,那时候当兵不看个头,拿得起刀就行,我就跟着阮姐去打土匪,打溃兵,打辽人。”
“这两根手指就是那时候断的,还断了肋骨,我都以为要熬不过去了。”
张二狗问他:“我父死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我母亡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我如丧家犬般求生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
“冯公子,你祖你父那时在何处?”
冯退之后退了一步,他跑了。
张二狗还在草堆上,鄙夷的看着这个丧家犬一样的人,他啐了一口,无声道——懦夫。
冯退之逃进了树林,他靠在树干上不断喘气,脑子里却满是张二狗的质问。
在何处?他的父祖——他的父祖在临安,在临安灯火通明的街上,在家中的软垫高床上,他们看不见边关的残垣断壁,血肉横飞,他们看见的……是巍峨的皇城。
那里有他们的前途,有他们子孙的前途。
“吾儿,你要更进一步!”
冯退之蹲到了地上。
他惊觉自己在流泪。
他、他还有什么脸去见人呢?
这是欲加之罪!
于是冯退之瞪了过去。
张二狗又坐下了,他不再去看冯退之,而是自言自语道:“阮姐来之前,我还是稚童,我爹随军去抗击辽狗!我爹是好汉,他带着家里用所有钱为他置办的皮甲、长刀走了。”
“因为军中甚至不能给我爹一身寒衣,连皮甲都要我们自己购置。”
“军中也很穷,朝廷不给钱,或许是给了钱,被上面的人吞了,大官们要钱,将军要钱,队率要钱,到大头兵手里的时候,已经没有钱了。”
“我爹没回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一个口信都没有,你说为什么?”
这个冯退之是知道的,因为不知生死,所以不用发抚恤。
孤儿寡母不能指望亡夫亡父的抚恤金,他们只得咬着牙,忍着泪,继续在田地里耕种,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会被夺走,可能会充作军粮,可能第二天就出现在集市里,成为他们自己买不起的高价粮。
于是冯退之低下了头,张二狗或许是不是个好人,可张二狗的爹,应该是个好汉。
“朝廷养了很多兵,这里招安,那里也招安,听说有些兵什么都不用干就有干饭吃,他们的妻子儿女还有钱去买细布,但我们那什么都没有。”
张二狗似乎不再气愤,他的肩膀垮下来了。
许多年的好日子,他已经过了许多年的好日子了,可他的灵魂似乎还留在那个充斥着血与火的地方,他睁开眼睛回头望,望到的仍旧是遍地的尸体,腐臭的污水……
“我那时候想,临安的大官人们会想办法吧?”张二狗冷笑了一声:“大官人们学富五居,他们什么都会,他们在朝堂上,在大殿里,在那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一定会派来一个英雄人物来边关,这个人一定有韩非项羽之勇,会带着悍不畏死的儿郎拿起长刀剑戟,把辽人打出去!”
冯退之说不出来了。
他站在原地,听着这个叫二狗的,本不该出现在他眼前的人字字泣血的声音。
张二狗:“你以为,边关的兵丁,都如你们养的那些兵一般,贪生怕死吗?”
“我爹是和同宗的兄弟一起从的军,他不是被抓的壮丁,他和我的叔伯们想把辽人打出去,把他们打痛,打怕!这样我们就能好好种地,好好过活了。”
“他们一个都没回来,我们也没能好好种地。”
“辽人还是劫掠了我们村子。”张二狗又抬头望月,“那天,月亮也是这么圆,我娘把我藏在灶台关上。”
“其实我娘也有一把力气,她打我的时候,总能叫我以为我马上就要死了。”
他咧开嘴笑,似乎是在怀念亲娘的巴掌。
“那辽兵进来的时候,一定没想到我娘有那么大的力气,能把那么钝的一把刀捅进他的心窝!”张二狗又落泪了,他没去擦,似乎也没感觉到自己在流泪。
幼小的,甚至还没懂事的稚童躲在灶台下,看着他那总是骂骂咧咧说不该送爹去从军的娘,在把钝刀捅进那辽兵的胸口后,被辽兵身后的人捅成了筛子。
至死,她都没有往灶台看一眼。
那是个微不足道的妇人,就和他爹一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兵丁,他们改变不了战场,他们不是什么将军名将,他们在反抗,他们被屠戮,他们至死都在期盼着——
王师!王师!王师何日北伐啊!!
张二狗问他:“王师为何不北伐?”
冯退之答不出来,他只觉得夜风很冷,叫他遍体生寒,他想说这不是朝廷的错,辽人是凶残了一些,爱劫掠了一些,但他们没有攻打宋国,只是在边关掳掠。
边关的生民……边关的生民……
张二狗:“我心里知道,因为我们是贱人,就像地里的野草,割了一茬还有一茬,朝廷里的老爷们怎么会管我们的死活?只要辽人不南下,不耽搁他们吃香喝辣就成啦。”
“所以我们等到了阮姐。”张二狗乐呵呵地说,“那时候阮姐同我一般高呢,不像现在,那时候当兵不看个头,拿得起刀就行,我就跟着阮姐去打土匪,打溃兵,打辽人。”
“这两根手指就是那时候断的,还断了肋骨,我都以为要熬不过去了。”
张二狗问他:“我父死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我母亡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我如丧家犬般求生的时候,朝廷诸公在何处?”
“冯公子,你祖你父那时在何处?”
冯退之后退了一步,他跑了。
张二狗还在草堆上,鄙夷的看着这个丧家犬一样的人,他啐了一口,无声道——懦夫。
冯退之逃进了树林,他靠在树干上不断喘气,脑子里却满是张二狗的质问。
在何处?他的父祖——他的父祖在临安,在临安灯火通明的街上,在家中的软垫高床上,他们看不见边关的残垣断壁,血肉横飞,他们看见的……是巍峨的皇城。
那里有他们的前途,有他们子孙的前途。
“吾儿,你要更进一步!”
冯退之蹲到了地上。
他惊觉自己在流泪。
他、他还有什么脸去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