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父担忧-《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难得的清闲,在等待帝王调度的这段日子,西路军在昭莫多停下脚步。

  要回京还是接着安排到别的地方,都要等待康熙的指示。

  胤祚百无聊赖,他整日里懒懒的不想动,就这么躺在帐子里,享受一下吧,快活的,吃喝睡的日子。

  除了要小心不压到左臂,简直快活似神仙,他就是军营里最闲的人了。

  胤禔倒是闲不下来,每日慰问伤兵,联系各处,忙的脚不沾地,纵然如此,还是要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来陪着弟弟。

  当然,为了弟弟不无聊,他还想出一个好法子,就比如讲点小故事什么的,咳,他们兄弟,之前在路上也分开一段时间,他这个大哥英明神武的决断,随机应变的动作,都没仔细说给胤祚听呢。

  三言两语带过可不行,这都是他弥足珍贵的经历啊,剩下那些弟弟怎么和他比?

  是在京城屁股都坐僵的太子比他厉害,还是那些跟在汗阿玛身边混日子的弟弟好意思说话?

  哼,胤禔挨着胤祚大讲特讲,胤祚双眼迷离,就这么侧躺着,看着他精力充沛不似常人的哥哥。

  这么约莫着又过了两日,他们才收到了来自康熙的信。

  总而言之,帝王很高兴能得此大胜,很给面子的夸赞了费扬古。

  一众将领,就费扬古最得圣恩眷顾,明眼人都知道,董鄂氏又要风光一阵了。

  回京论赏,却是不急,康熙的意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可不能再给嘎尔丹机会了,这次必要一鼓作气,不确定噶尔丹死讯,不能班师回朝。

  西路军,还要再战。

  不过这和胤祚倒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了,他另有安排。

  军报后,第二道命令就是对胤祚的安排。

  康熙听闻儿子受了伤,当机立断,必须,立刻,加紧,将儿子送回京城。

  路线他都规划好了,从昭莫多回归化城,然后由胤祺护送。

  至于西路军,有费扬古,孙思克,还有老大呢,要胤祚一个受了伤的孩子干什么?

  大清岂是无人!

  康熙那颗老父亲的心自从得知这个消息每日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

  儿啊儿啊,他的儿啊~胤祚啊~

  可惜他远水解不了近火,隔着这十万八千里,插了翅膀也飞不过去。

  好在中路军已经踏上了回京的路,到时候,就能看到儿子了。

  康熙连连哀叹,一提笔就停不下来,絮絮叨叨写了一大封家书。

  胤祚看到这封信,还看到了康熙特意写的注释。

  “朕之心绪,实在难安,爱子之心,痛彻心扉,文字不能描述其中万分之一。”

  胤祚是不知道,他这当阿玛的,受了何等惊吓啊!

  写是写不出来的,他这心,哎呦,真是。

  信上还有湿痕,晕开了墨迹。

  胤祚攥着厚厚一沓纸,虽未亲见当时情况,但也能推断一二,他心里又酸又软。

  至于当时——

  康熙刚得到军报,自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只觉得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他于克鲁伦河畔,竟是激动的一点待不住了,还没看完军报,就在营帐中踱步。

  最严肃,最简明扼要的军报,将战事讲的,只看了两行,康熙就忍不住心中快意。

  也不急着快速看完,康熙猛一拍大腿,狠狠出了心中恶气,既然胜了,还是大获全胜,后头那些,哈哈哈哈哈哈哈,先让他抒发一番豪情,现下心情不吐不快,实在是——

  康熙抚掌大笑,当着几个儿子的面,毫不吝啬的夸,“好一个费扬古,好一个费扬古啊,朕没看错他,真是用兵如神,机敏可靠。”

  胤祉靠的康熙最近,别说底下沉不住气的弟弟们,他都有些按耐不住了。

  胤祉压着眉扫过几个兄弟,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等着回去告诉太子。

  可,他心里也急呀,那……汗阿玛,别只说费扬古,也说说大哥和六弟呀。

  尤其是大哥,胤祉心急如焚,大哥……他可别立太多军功,他可别招揽军心,他可别……反正,他别太得意。

  要不,太子爷那边咋办啊,胤祉清楚,他是太子的人,大哥若是在军中声望大涨,太子爷那边压力就大了。

  可这么个节骨眼上,胤祉再傻也知道,他不能愁眉苦脸的,要不,什么意思?准噶尔败了你不高兴?不是太岁头上动土,给汗阿玛找不痛快嘛。

  大家都乐呵呵的要捧场的时候,他这张嘴,可得有个把门。

  可说恭维话,胤祉在这犹豫了几下,就慢了一步,胤禩率先开口。

  “汗阿玛大喜,此次大败准噶尔,真是大清之幸,亏得汗阿玛龙气庇佑,天命所归,令准噶尔不战而逃,还有……”

  胤禩瞧着康熙脸色,才继续夸下去,“汗阿玛指挥调度,才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花言巧语,胤祉心里暗道,八弟这张嘴,真是甜,还成日里变着法儿的往汗阿玛跟前凑,脸皮比他厚多了。

  而且,八弟和大哥关系不错,和他们太子爷关系平平,他潜意识里已将人化为大哥一党,有些提防。

  康熙摆摆手,本想谦虚几句,但他实在心中太畅快,觉得整个人飘飘然,头脑都发昏,胤禩这一夸,可是顺着毛给他拍在马屁上了。

  再次朗声大笑,康熙招招手,示意几个儿子都到他跟前来,陪他一起看军报。

  哎,这个时候,哈,扬他大清国威啊。

  康熙乐呵呵的,很是满意,轻松的重新拿起军报,逐字逐句的往下看。

  唔,不错,老大表现不错啊。

  胤祉一目十行,自是也看到了上面写的胤禔种种表现,真是哪哪都有他,干什么他都要掺一脚。

  大哥……胤祉肉疼的想着要快些想些对策,多拉拢军中势力,大哥还能在西路军待好久,他们回去后,他这个三阿哥却没什么好理由再去接触各位将军了。

  虽然,他也不爱和武将相处,他在礼部,和汉臣都相处的不错,武将……唉,还是大哥那个莽夫,更能适应,军中寻常士卒粗鄙的行径,他……胤祉心中重重一叹,和他兴高采烈的阿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很快,康熙的笑就僵在了嘴角,飘飘欲仙的心一下子被人拽了下来。

  他儿子受伤了……

  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