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牙牙学语-《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国策。

  就这么以一种,谁都没有想到,谁都没预料到,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过程和方式,确定了下来。

  胡惟庸以为自己是幕后执棋之人。

  可在今天的这朝堂上,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棋盘上,不知何时不知何地不知究竟怎么入的局。

  不过没有关系,他还是能够得利的。

  科举重开,他就能得利,他是文官之首,朝堂中最大的那棵树!

  还有就是狠狠的给了,浙东那帮沽名钓誉之辈一刀。

  他不亏,他赚了!

  只是心里,有些不好受罢了,他为什么还做棋子!

  而真正的幕后之人朱标,也是没有想到,这事情居然这样确定了下来,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徐伯,表哥,父皇……

  此策与国有利,既然定下就要尽快执行。

  朱元璋当即便让人拟旨,传送大明各地,告知天下所有学子,朝廷要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并且这重开的首次科举。

  直接免去童乡两试,有功名在身者,皆可赶往大明京城参加会试。

  同时考虑到北方诸省平定不久,路途遥远曲折。

  太子朱标又请求父皇朱元璋,命户部专项拨银,直接资助北方诸省学子进京赶考。

  就是在明摆着偏袒。

  同时这也是在警告,那些看不惯重开科举分设两榜取士的人,都想清楚了再说话。

  三思而后行!

  如果还想搞出什么事来,仔细的好好想想后果。

  他们能不能承受的住!

  一切事了,朱元璋下令退朝。

  文武百官再次跪拜恭送。

  只是站起身时,脸上的表情各有相同。

  出身南方的官员,看向赵好德的眼神倒是千篇一律,若眼神如刀,现在赵好德已被千刀万剐。

  而反观北方出身的官员,却是聚在赵好德身侧,不断恭维感谢。

  国之大幸!

  退了朝,离开奉天殿。

  父子两人并没有像往日一样,直接分开各自去处理政务,而是拐了弯随便找了凉亭边坐了下来。

  太监宫女立刻端上茶水点心,新鲜瓜果。

  而后又迅速离开,只留白苟和黄免两个贴身太监,微微佝偻着身子在旁边候着。

  朱标伸出手端起茶壶,先为朱元璋倒了一杯茶,并推到他的面前。

  “爹,今天这事,徐伯和表哥,是您安排的吧?”

  朱元璋早就料到,自己儿子会问这个问题,双眼直直的看着他。

  脸上带着些许笑意,“不是咱还能有谁?”

  “标儿,你的那些安排确实不错,但是你忘了一点!”

  忘了一点?

  朱标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

  他忘了哪一点?

  为了此事,他私下里没少上心。

  时时关注,时时推演,方方面面,所有能够想到的点,他全都想到了,做做好十分完善的预案。

  为的就是万无一失!

  怎么可能会像爹说的那样,忘记了那一点。

  见自己的话并没有直接点醒儿子,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重了。

  为人父最高兴的是什么?

  不就是教导儿子,看着他逐渐成才,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样子吗?

  但幸也不幸。

  他朱元璋的儿子聪明啊,从小什么事都是一点就透,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到,教导儿子的那种成就感了。

  今天终于又让他抓住机会!

  伸手在朱标肩膀捏了捏,朱元璋缓缓开口,“咱问你,咱是谁?”

  “大明开国皇帝!孩儿的爹!”

  “你呢?”

  “大明东宫太子!您的儿子!”

  朱标的回答很合朱元璋的胃口。

  听着笑着都合不拢嘴,搭在朱标肩膀上的手,微微用加了些力道。

  “对!你是咱儿子!是大明的东宫太子!这整个大明未来都是你的!也必定是你的!”

  朱元璋身上涌出睥睨天下的豪情,说着抬起另外一只手在身前比划,随后又慢慢握拳握紧。

  缓缓指向儿子朱标,“既然这天下都是你,那你为何还要有顾虑?”

  “小心翼翼又瞻前顾后,想着把所有做到面面俱到?”

  “咱是苦出身,打下的大明也是穷哈哈的一片,要什么没什么,就连官儿都是前元剩下的。”

  “所以咱要仔细算计着过日子,想这儿想哪儿,有顾虑要取舍……”

  扬起朱标肩膀上的手又重重拍下,“可咱这样是为了啥?不还是因为你吗!”

  “咱可以顾虑,咱可以瞻前顾后,但是标儿你不能,你若想做什么,只要是对大明有利!对天下有利!”

  “你就不应该有顾虑,如果有咱给你平了!”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是触犯到了南方出身的官员,他们喜欢抱团,反对起来确实会很麻烦。”

  “你要细细考虑,布置周全,这没错,想的做的都没错……”

  朱元璋说到这里感觉有些口渴,咕噜一声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朱标见状连忙又给他满上。

  这些话他听着心中很是触动。

  谁言天家无亲情!

  对着儿子微微一笑,将新满上的茶水又一饮而尽,朱元璋接着继续说,“做事小心,考虑周全是好事,是好习惯,必须要养成。”

  “所以之前咱不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可是这到最后了。”

  “咱可就不能继续看着了,咱儿子辛辛苦苦办的事,造福家国万民,到头来还要被一群鼠目寸光,只顾着自己的腐儒指指点点。”

  “咱不能忍!”

  “可咱又不能直接把他们全杀了,但直接堵住他们的嘴咱还是能办到的……”

  话终于说完了,长篇大论的一大堆。

  其实就是朱元璋对儿子的关爱。

  还有告诉朱标,他是君,大明储君,做事只管光明磊落,大大方方的去做就是了。

  不用太过顾虑,瞻前顾后想那么多。

  你朱标有的是底气。去肆无忌惮,完成你想要做的事情。

  上面,有他这个老子顶着,没有人会敢说什么!

  “爹……孩儿明白了。”

  朱标说着对着朱元璋,微微躬身拱手行礼。

  礼并不标准,甚至都没有站起来,但朱元璋看着却是非常高兴,再严苛再隆重的礼节,也没有此时儿子对自己行的这个礼重!

  “你们爷俩原来在这呢,害我们找了好半天……”

  忽然远处传来了马秀英的声音。

  朱元璋和朱标,闻声立刻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他们没听错果然就是马秀英。

  在她的怀里,还抱着小朱雄英,身后跟着太子妃常氏。

  “妹子!你咋来了!”

  朱元璋说着快步上前,张开双手就要接朱雄英,“来,咱的好大孙,让爷爷抱抱……”

  马秀英见状,略带些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躲过伸过来的大手,朝着凉亭那边走去,不让他抱朱雄英。

  “娘!”朱标上前一步,笑着叫了马秀英一声。

  马秀英在朱标身上扫了两眼,见他衣着厚实,脸上的气色,也确实比以前好上许多,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并将怀中抱着的朱雄英递给了他。

  ”来,雄英,让你爹抱抱……“

  朱标单手朱雄英抱住,另外一只手伸出来就要捏儿子的小脸,但刚伸到一半就被马秀英打落。

  而后马秀英又温和的笑着,看向朱雄英,指着朱标,“来,雄英,这是谁呀?”

  “叠……跌……爹爹!”

  儿子叫爹了!

  朱标愣愣的看了朱雄英一眼,又连忙看向自己娘马秀英。

  见她笑着和自己点头才反应过来。

  “诶,诶,儿子,我是你爹,再叫一声!”

  “叫什么叫!”

  朱元璋这时黑着脸走过来,心情很是不好,“为啥,为啥咱的大孙子,不先叫咱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