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赏赐-《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好,好,好啊……”

  看着手中的奏折,朱元璋龙颜大悦。

  忍不住连道三个好字。

  这奏折是现任户部尚书,赵好德递上来的,所奏之事乃是北方诸省耕牛配比情况进度。

  年前马世龙北征缴获许多牛羊牲畜,一举便凑齐了北方诸省的耕牛缺额。

  而早在马世龙攻下口温之时。

  他便已经派人将第一批缴获的耕牛,送往耕牛最是紧缺的地区。

  而后再由户部牵头,配合各地方官员,根据区域内百姓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且合理的分配。

  再那个时候正好是朱元璋,因空印案大肆清理户部,还有各地方官员的时候。

  也是赵好德临危受命,暂掌尚书事的时候。

  本来朱元璋还以为,自己杀了那么多罪有应的官员,造成户部及各地方官位大量空余,人手无比紧缺。

  这件事情肯定会受到影响。

  要拖延耽搁许多时间,甚至会使得北方诸省的春耕形成不良局势。

  都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提前做好准备,从哪里挤出点银子和粮食,送到北方诸省那边去缓解一下。

  可是没想到啊没想到。

  赵好德居然给了他这样一份大礼,在任上用尽办法,点灯熬油的硬啃。

  用最是紧缺的人手,越过层层阻碍艰险,硬生生的把这事啃了下来,保质又保量的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

  甚至在时间上还没有超过,当初朱元璋最开始时定下的日期。

  哪怕是将将踩着线完成。

  “白苟,传咱的旨意。”

  朱元璋放下奏折,语气很是高兴的说着,“户部尚书赵好德,为国操劳深得朕意,赏锦缎……两匹!”

  “棉布三十匹,大银十锭。”

  “是,陛下。”

  白苟应声佝偻着身子行礼回应。

  而在他的眼中,却是闪烁着莫名的神色。

  陛下是从穷苦中走出来的,或许也是因为如此,不管是对朝中重臣,还是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向来都是十分苛刻。

  也就只有对皇后娘娘,几位殿下,小侯爷……等人的身上会宽容许多。

  以往寻常时候。

  不管哪位大人做事做的好,让陛下喜笑颜开,也很少会有什么赏赐。

  而且就算有赏赐,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厚。

  又是锦缎,又是棉布,还有足足十锭大银,这里面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打死白苟都不会相信。

  眼前科举在即,前面又杀了那么多尸位素餐,中饱私囊的狗官。

  陛下这是想立个榜样啊。

  给那些干实事的大人们看看,好好做事,好好为官,咱虽然吝啬,但是也是要看人看事的。

  最短的时间内想明白了事情。

  白苟迅速起身,转个弯便准备去挑选赏赐物品。

  还有这旨意,那可不是他一个太监,能够动手去写的东西,有专门的大人在偏殿候着呢,他得赶紧过去拟旨。

  “先别走……”

  白苟这边刚抬步走出去没多远,朱元璋忽然又开口叫住了他。

  “你去宣旨的时候,把小犊子送进宫的那些先生。“

  ”请上一位和你一起过去,给赵好德好好诊诊脉,看看身子。”

  朱元璋说着眼睛又落到了那份奏折上,“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又是个文官书生,点灯熬油死命的干,年轻小伙子都不一定受的住。”

  “好好给他看看,需要什么药材就从宫里出。”

  “不容易啊……”

  “是,陛下,奴婢知道该怎么做。”

  白苟闻言行礼应是。

  心中不禁感叹,这个赵好德以后算是有着落了。

  能从陛下口中得到不容易这三个字的,整个大明还真不一定能找着几个,他的未来绝不会只是区区一个尚书。

  白苟悄无声息的走出大殿。

  朱元璋拿起朱笔,在赵好德的奏折上,写下几个大字。

  而后又开始阅览起其他的奏折,面前着急处理的堆积如山,旁边不怎么着急的数量更是骇人。

  大明有丞相,但是朱元璋不信任那个丞相。

  天德还行,但是天德不是文臣,只是被放到那个位置上的楔子。

  踏踏踏——

  十分轻微的脚步声。

  若是不竖起耳朵仔细听的话,甚至都不会有人会注意到。

  白苟暂时离开,临时顶上位置的小太监,轻手轻脚的走到朱元璋身侧,见他正在略览奏折。

  立时便陷入到了两难之中。

  陛下阅览奏折,最是不喜欢被人打扰,就连老祖宗白苟轻易都不敢打扰。

  可是想想外面候着的玉儿,乃是皇后娘娘的身边人,并且直言是皇后娘娘让其过来,面见陛下有要事禀告。

  权宜再三小太监只能壮着胆子上前。

  “陛下,陛下……”

  “嗯?!”

  朱元璋手上动作一顿,没有抬头只是沉声询问,“什么事?”

  “回禀陛下,是皇后娘娘。”

  小太监深深躬着身子,不敢抬头去看朱元璋,“皇后娘娘遣玉儿姑娘过来,说要请求面见陛下,有要事禀报。”

  “妹子,玉儿,那你还禀告个什么?”

  “赶紧让人进来啊,万一妹子有什么要紧事呢!”

  原本被小太监打扰阅览奏折,心中还有一点沉闷的朱元璋,脸色瞬间乌云转晴,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小太监见状连忙应是。

  转身快步走出大殿,将玉儿请了进来。

  “奴婢玉儿,参见陛下!”

  “免了,免了,玉儿,咱妹子让你过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朱元璋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玉儿,眉眼尽是轻松愉悦,“是不是乐儿有什么反应了,还是咱大孙子想找爷爷玩了?”

  “还是妹子今天中午做啥好吃的,让咱一会过去用饭啊?”

  一连好几个猜想,朱元璋不假思索丢给玉儿。

  现在这个时候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妹子找玉儿过来见自己,大概率是些琐碎,生活上的小事。

  但也就是这些小事,最是让朱元璋心喜,感觉轻松惬意。

  肯定就在他的猜想之中。

  乐儿,大孙子,家宴……范围肯定就在这些里面。

  “回禀陛下,都不是,是娘娘说她那有一样东西,叫红薯的,让陛下您亲自过去看看。”

  “什么!”

  听到红薯两个字,朱元璋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神情十分激动,瞪大的眼睛边缘甚至能看到明显的血色,眉毛和头发隐约间也纷纷竖了起来。

  “你说是红薯?!就小犊子之前和咱说的那个,一年可两熟,一亩能产十数石,还不挑地方的红薯?!”

  “是不是!”

  玉儿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这么激动。

  但她好歹也是整个大明皇宫,仅次于白苟的存在。

  立刻调整接过老朱的话,轻声回答说,“回禀陛下,奴婢不清楚这红薯究竟是何物,但小侯爷此时也在娘娘那里。”

  “而且奴婢听马勇千户所说,这东西似乎是其兄长,神机营指挥同知马忠送回来的。”

  “那肯定就是了!”

  朱元璋丢下方才在阅览的奏折,直接大步走下来,“走,玉儿,跟咱走,咱一定要亲眼看看这红薯。”

  “究竟有没有顺子说着这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