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再见始皇-《穿越大秦三岁半》

  李斯连忙起身回道;

  “陛下,臣觉得这位程先生能在十年牢狱生活中,整理出这么一份字稿,实在是令人钦佩。”

  “臣愿代陛下去云阳一趟,亲自迎回这位程先生,用以表示陛下对他的看重。”

  若论研究人心,李斯这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草根丞相,自然比其朝臣更透彻。

  嬴政一个眼神,他就理解了他的打算。

  只是,这次李斯并不知道子婴还单独给嬴政写了一封信。

  把嬴政这颗老祖父的心哄得暖暖的,硬是在百忙的国事中分出一分心来想他。

  并且准备自己亲自去趟云阳。

  一来可以亲自见见程邈。既然礼贤下士,就一步到位。

  又想礼贤下士,又自己端着架子,这不是他们老秦人的风格。

  二来他也真的有点想子婴这小子了。

  看他信上写得那么热闹精彩,他这个祖父却只能在宫里处理国事。

  可见是这小子太闲了。

  他也有4岁了,完全可以开始读书识字,锻炼拳脚了。

  君子六艺可不是说说,玩玩就能学会的。

  必须得给他请几个启蒙先生才行。

  于是,在子婴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喜获人在家中坐,师从天外来的成就。

  既然做出了决定,嬴政便不再犹豫。

  向隗状和李斯说明他的打算。

  让隗状在咸阳监国,鸡毛蒜皮小事就自己做决定,重要的事情就送去云阳。

  李斯跟他一起去见见这位程先生。

  “诺”

  李斯和隗状见陛下已经做了决定,只好躬身应答。

  李斯正准备先回去准备行囊,正好遇见蒙毅和盖聂进宫。

  蒙毅身边还跟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子,正是蒙恬的儿子蒙颖。

  说起这蒙家,从秦昭襄王起,在灭六国之战中,祖父蒙骜,就曾攻下韩国和赵国数城。

  父亲蒙武,更是灭楚之战的主将之一,位列秦国上卿。

  如今到蒙恬这一代,又参与了灭齐之战,待他从齐国回到咸阳。

  必定又是一个上卿之位了。

  蒙毅与蒙恬相比倒是不太一样,比起打仗,他更喜欢读书。

  常年跟在嬴政身边,深得嬴政信任,到哪里都带上他。

  李斯与蒙毅和盖聂躬身行礼继续往宫外走去。

  蒙毅和盖聂也回了一礼。

  “你们来了,快看看这是扶苏的来信。”

  嬴政见到蒙毅和盖聂进殿行礼,连忙免了他们的礼。

  并把扶苏的信递给蒙毅看。

  “陛下,这位程先生心有丘壑,且坚韧不拔。是个大才。”

  “陛下理当亲自前往相见,以示陛下礼贤下士之心。”

  蒙毅看完信,马上向嬴政建议道。

  显然相比起李斯,蒙毅更加了解嬴政。

  更加明白他们陛下能为帝国的统治做到何种地步。

  毫不犹豫的建议,直击嬴政的心中所想。

  “哈哈哈,果然阿毅懂我。这样,你和李斯一起陪我去一趟云阳。”

  “我们亲自见见这位程先生。”

  “另外正好,颖儿也一起来了。也一起去吧。”

  “我看子婴那小子也该到启蒙的年纪了。正好你去给他做做榜样。”

  “让他见识见识我们大秦儿郎是如何成长的。”

  嬴政一边说着安排,一边起身朝外走去。

  显然,已经等不及去云阳了。

  遇上一位行动力惊人的君主,做下属的除了跟紧步伐,也没有其他办法。

  于是,一行人随嬴政出了书房。

  朝赵高准备好的马车走去。

  等嬴政登上马车,隗状等留在宫中的下属皆躬身行礼道;

  “恭送陛下。”

  嬴政朝他们摆摆手,示意不用送了。

  并挥手示意赵高可以走了。

  赵高于是挥起马鞭,朝着云阳方向疾驰而去。

  正在嬴政朝云阳行驶过来的同时。

  云阳县衙的官田边上,正热热闹闹的围着一群人。

  大家或提或挑,都带着自家的草木灰来到这里。

  听说县衙今天花钱收草木灰。

  这可是个新鲜事,听说他们新来的县令,就是大秦的长公子,扶苏公子在县衙的官田里种了一种新的粮食。

  急需草木灰做底肥,县衙一时半会找不到足够的。

  于是,准备花钱购买。

  一桶草木灰一个大钱。

  这消息一出可不得了。

  那可是一个大钱,一年到头才能寻摸到多少钱?

  如今一桶草木灰就能换到一个,怎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草木灰这东西,大家谁没有?

  虽然是能给庄稼增产一些。

  但是,再怎么增产,那也没有一桶一个大钱的价钱。

  这种冤大头,不是,这种好心人可不多见。

  大家且行且珍惜。

  于是,家里能找到的桶全翻找出来。

  压得实实的满满一桶,早早提到县衙门口等着换钱。

  他们老秦人,可不像那些缺斤少两的六国商人。

  最实诚不过。

  这个时代,大家吃饭穿衣,多是自给自足。

  很少能用到钱,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根本没有来钱的门路。

  是有人不喜欢花钱的感觉吗?

  是因为大家伙都没有来钱的门路。

  手上根本没钱,好不容易攒到一点,每年的各种赋税就能搜刮干净。

  哪里能有花钱的机会?

  越是没钱,越是只能自己种粮自己吃。

  越是自己吃自己的,越是没有赚钱的门路。

  钱就永远停留在少部分人手里。

  穷的越来越穷。

  富有的越来越富有。

  但是,却只是多了一口一口存在地底下的钱箱而已。

  整个经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子婴穿越这么久,小孩子的身体限制确实很让他苦恼。

  但是,更苦恼的,还是这啥啥啥没有的时代。

  喝牛奶要从养牛开始的绝望。

  电子产品那么遥远的事情就不说了。

  想想逛个夜市,能从街这头吃到那头的快乐。

  这个时代一年到头,都只有几个重大节假日有夜市。

  想要解决这些难题,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办到的。

  他大父,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能收六国兵器回咸阳铸成十二大金人。

  也依旧没有想过怎么盘活秦国的经济,让黔首们感到幸福。

  反而因为连年战乱,民怨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