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羽尘到了地方,那叫一个破败。
边境小学的旧址,说是“址”,其实就剩几堵勉强站着的残墙,跟饱经风霜的老兵似的。
但就是在这断壁残垣边,阿阮,那个名字听起来就温柔似水的支教老师,正带着十几个小萝卜头吭哧吭哧地种树。
这画面,怎么说呢,有点儿像末日废土版的“希望的田野”。
阿阮教孩子们把写满愿望的纸条卷吧卷吧,塞进新栽小树的树洞里,还特认真地说:“根会把你们的心事,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洛羽尘远远地看着,没吱声。
他现在这状态,说话都费劲,恨不得直接把自己埋土里得了。
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扎着羊角辫,也不知道是哪个熊孩子的杰作,把纸条叠成一只歪歪扭扭的小鸟,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一丛正在发光的草丛里。
那草叶上的脉搏,紫光一闪一闪的,像是有了生命。
更诡异的是,那光芒闪烁的节奏,竟然跟罗宾以前哄他睡觉时,轻轻拍他后背的节奏一模一样!
洛羽尘瞬间僵住,呼吸都忘了。
这什么鬼?难道这片土地也开始玩Cosplay了?
他正懵逼着,就看到阿阮笑眯眯地拍着手,冲孩子们喊:“哇,你们看,小草也想听你们说话呢!”
孩子们乐得直蹦,完全没注意到这草有什么特别。
洛羽尘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这肯定是巧合,绝对是巧合!
毕竟,这年头,巧合比真爱都多。
他没敢靠近,怕自己控制不住想把那草连根拔起来研究研究的冲动。
只是默默地蹲下身,捡起一根枯树枝,在旁边的沙地上划拉出一道浅浅的沟。
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要做的,就是把雨水引到幼苗的根部。
行吧,当不成救世主,那就先当个引水渠吧。
没过多久,林念那文艺老青年也来了,开着一辆破破烂烂的小货车,车上堆满了各种旧设备。
“阿阮老师,这些都是我好不容易淘来的,希望能帮上忙。”林念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笑呵呵地说。
阿阮兴奋地跑过去,东摸摸西看看,最后,她拿起一台老掉牙的录音机,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个好东西!孩子们一直想听歌呢!”
她迫不及待地装上电池,按下播放键。
结果……滋啦滋啦……
磁带都快磨没了,歌声断断续续,听得人脑壳疼。
好不容易能听清几个字,还是跑调跑到太平洋的“风阿姨的歌”。
不过,在一片噪音之中,有一段节奏却格外清晰——那是轻轻的、有规律的拍打声,像是在哄孩子睡觉。
咚、咚、咚……
孩子们围坐在录音机旁,好奇地听着。
突然,一个孩子伸出手,学着录音机里的节奏,轻轻拍打着自己的手掌。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整齐的手掌拍打声,汇聚成一阵奇妙的节奏,像一颗颗稚嫩的心脏在跳动。
林念坐在角落里,听着这熟悉的节奏,眼眶渐渐湿润。
他没解释什么,只是默默地走过去,拔掉了录音机的电源。
“有些声音,”他低声对阿阮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该靠机器留着。”
阿阮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点了点头。
这俩人搁这儿打哑谜呢?
洛羽尘撇撇嘴,完全搞不懂这些文艺青年在想什么。
几天后,韩松,那个务实派的生态修复工程师,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阿阮老师,我收到生态局的通报,说这片区域出现了‘异常共生现象’。”韩松一脸严肃地说,“不同物种的植物根系,正在形成一种跨类信号网络,而且,它们的抗逆性也远超预期。”
阿阮听得一头雾水,啥是“异常共生现象”?
韩松也没多解释,只是带着工具,开始采集土壤样本。
在挖掘的过程中,他发现,在一些地下菌丝之中,竟然包裹着微量的火种残片结晶。
这玩意儿可是宝贝,要是上报给科研部门,说不定能研究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但他犹豫了。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这些火种残片结晶,小心翼翼地混入了他正在研制的新型修复剂配方之中。
他还给这种新型修复剂起了一个名字,叫做“0.3Hz稳定剂”。
因为他发现,这种修复剂释放的频波,恰好与人类舒张期心跳的频率同步。
当晚,他在实验日志的末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修复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心跳动的回音。”
洛羽尘觉得,这帮人简直就是一群疯子。
一场夜雨过后,洛羽尘发现,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帐篷周围,竟然长满了茂盛的草木。
那些叶片上的脉络,闪烁着淡淡的紫光,节奏也像是呼吸一样,有规律地跳动着。
他从破烂的背包里,翻出最后一件旧物——罗宾的战术手环残件。
那是他们并肩作战时,罗宾一直戴在手腕上的东西。
他原本想把这东西留着当个念想,但现在看来,还是彻底了断了吧。
他用打火机点燃一堆枯草,将手环残件扔了进去。
火焰熊熊燃烧,风卷起灰烬,在空中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隐隐约约地,像是要拼凑出罗宾的脸庞。
洛羽尘抬起手,轻轻一拂,打断了那道轨迹。
“你不属于火,”他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你属于这片土地。”
说完,他将剩下的手环残件,一把抓起,扔进泥土之中,然后,用脚狠狠地踩实。
那一夜,方圆百米的草根,分泌出高浓度的修复酶,如同大地在为他疗伤。
他感觉自己好像也变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他很累,但他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就在洛羽尘入睡后不久,在阿阮居住的废弃教室里,一根嫩绿的藤蔓破土而出,沿着残垣断壁,缓缓向上攀爬。
在黑暗中,藤蔓的叶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排列成一个螺旋状的图案。
没有人知道,这根藤蔓将带来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阿阮推开教室那扇破木门,直接原地石化。
只见原本光秃秃的残垣断壁上,不知啥时候爬满了绿得发亮的藤蔓,那叶片排得,螺旋状的,贼有规律,密集恐惧症看了估计当场去世。
更邪门的是,她越看这螺旋花纹,越觉得眼熟,哎呦我去,这不是玛茵(她班里最皮的熊孩子)头顶上的发旋儿吗?
“我去,这年头植物也开始玩行为艺术了?”阿阮嘀咕一句,虽然看不懂,但这藤蔓散发着淡淡的暖意,让人莫名觉得安心。
索性,她大手一挥,让孩子们把桌椅搬到藤蔓底下,就当是天然屏障,还能防点儿太阳。
于是,在这片废土之上,响起了久违的朗朗读书声。
与此同时,咱们的主角洛羽尘,正悄咪咪地背起他那破破烂烂的行囊,准备开溜。
他现在只想彻底融入这片土地,当个与世无争的……肥料。
走到村口,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一阵微风吹过,那片发光藤蔓轻轻摇曳,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温柔的手,在跟他挥手告别。
洛羽尘愣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转身,继续前行。
而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啦啦啦,啦啦啦……”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合唱的队伍。
“啦啦啦,啦啦啦……”
那是一段陌生的旋律,轻快而悠扬,像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来。
阿阮瞬间石化在原地,她敢用自己下个月的工资发誓,这调调,她绝对没教过!
“这歌……”她喃喃自语,总觉得这旋律在哪儿听过,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就在这时,一直站在角落里的玛茵突然开口:“阿阮老师,我奶奶说,歌声会指引方向……”
边境小学的旧址,说是“址”,其实就剩几堵勉强站着的残墙,跟饱经风霜的老兵似的。
但就是在这断壁残垣边,阿阮,那个名字听起来就温柔似水的支教老师,正带着十几个小萝卜头吭哧吭哧地种树。
这画面,怎么说呢,有点儿像末日废土版的“希望的田野”。
阿阮教孩子们把写满愿望的纸条卷吧卷吧,塞进新栽小树的树洞里,还特认真地说:“根会把你们的心事,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洛羽尘远远地看着,没吱声。
他现在这状态,说话都费劲,恨不得直接把自己埋土里得了。
突然,一个小女孩儿,扎着羊角辫,也不知道是哪个熊孩子的杰作,把纸条叠成一只歪歪扭扭的小鸟,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一丛正在发光的草丛里。
那草叶上的脉搏,紫光一闪一闪的,像是有了生命。
更诡异的是,那光芒闪烁的节奏,竟然跟罗宾以前哄他睡觉时,轻轻拍他后背的节奏一模一样!
洛羽尘瞬间僵住,呼吸都忘了。
这什么鬼?难道这片土地也开始玩Cosplay了?
他正懵逼着,就看到阿阮笑眯眯地拍着手,冲孩子们喊:“哇,你们看,小草也想听你们说话呢!”
孩子们乐得直蹦,完全没注意到这草有什么特别。
洛羽尘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这肯定是巧合,绝对是巧合!
毕竟,这年头,巧合比真爱都多。
他没敢靠近,怕自己控制不住想把那草连根拔起来研究研究的冲动。
只是默默地蹲下身,捡起一根枯树枝,在旁边的沙地上划拉出一道浅浅的沟。
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他要做的,就是把雨水引到幼苗的根部。
行吧,当不成救世主,那就先当个引水渠吧。
没过多久,林念那文艺老青年也来了,开着一辆破破烂烂的小货车,车上堆满了各种旧设备。
“阿阮老师,这些都是我好不容易淘来的,希望能帮上忙。”林念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笑呵呵地说。
阿阮兴奋地跑过去,东摸摸西看看,最后,她拿起一台老掉牙的录音机,眼睛都亮了。
“这可是个好东西!孩子们一直想听歌呢!”
她迫不及待地装上电池,按下播放键。
结果……滋啦滋啦……
磁带都快磨没了,歌声断断续续,听得人脑壳疼。
好不容易能听清几个字,还是跑调跑到太平洋的“风阿姨的歌”。
不过,在一片噪音之中,有一段节奏却格外清晰——那是轻轻的、有规律的拍打声,像是在哄孩子睡觉。
咚、咚、咚……
孩子们围坐在录音机旁,好奇地听着。
突然,一个孩子伸出手,学着录音机里的节奏,轻轻拍打着自己的手掌。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
整齐的手掌拍打声,汇聚成一阵奇妙的节奏,像一颗颗稚嫩的心脏在跳动。
林念坐在角落里,听着这熟悉的节奏,眼眶渐渐湿润。
他没解释什么,只是默默地走过去,拔掉了录音机的电源。
“有些声音,”他低声对阿阮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该靠机器留着。”
阿阮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点了点头。
这俩人搁这儿打哑谜呢?
洛羽尘撇撇嘴,完全搞不懂这些文艺青年在想什么。
几天后,韩松,那个务实派的生态修复工程师,也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阿阮老师,我收到生态局的通报,说这片区域出现了‘异常共生现象’。”韩松一脸严肃地说,“不同物种的植物根系,正在形成一种跨类信号网络,而且,它们的抗逆性也远超预期。”
阿阮听得一头雾水,啥是“异常共生现象”?
韩松也没多解释,只是带着工具,开始采集土壤样本。
在挖掘的过程中,他发现,在一些地下菌丝之中,竟然包裹着微量的火种残片结晶。
这玩意儿可是宝贝,要是上报给科研部门,说不定能研究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但他犹豫了。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这些火种残片结晶,小心翼翼地混入了他正在研制的新型修复剂配方之中。
他还给这种新型修复剂起了一个名字,叫做“0.3Hz稳定剂”。
因为他发现,这种修复剂释放的频波,恰好与人类舒张期心跳的频率同步。
当晚,他在实验日志的末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修复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心跳动的回音。”
洛羽尘觉得,这帮人简直就是一群疯子。
一场夜雨过后,洛羽尘发现,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帐篷周围,竟然长满了茂盛的草木。
那些叶片上的脉络,闪烁着淡淡的紫光,节奏也像是呼吸一样,有规律地跳动着。
他从破烂的背包里,翻出最后一件旧物——罗宾的战术手环残件。
那是他们并肩作战时,罗宾一直戴在手腕上的东西。
他原本想把这东西留着当个念想,但现在看来,还是彻底了断了吧。
他用打火机点燃一堆枯草,将手环残件扔了进去。
火焰熊熊燃烧,风卷起灰烬,在空中划出一道短暂的弧线,隐隐约约地,像是要拼凑出罗宾的脸庞。
洛羽尘抬起手,轻轻一拂,打断了那道轨迹。
“你不属于火,”他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你属于这片土地。”
说完,他将剩下的手环残件,一把抓起,扔进泥土之中,然后,用脚狠狠地踩实。
那一夜,方圆百米的草根,分泌出高浓度的修复酶,如同大地在为他疗伤。
他感觉自己好像也变成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他很累,但他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就在洛羽尘入睡后不久,在阿阮居住的废弃教室里,一根嫩绿的藤蔓破土而出,沿着残垣断壁,缓缓向上攀爬。
在黑暗中,藤蔓的叶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排列成一个螺旋状的图案。
没有人知道,这根藤蔓将带来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阿阮推开教室那扇破木门,直接原地石化。
只见原本光秃秃的残垣断壁上,不知啥时候爬满了绿得发亮的藤蔓,那叶片排得,螺旋状的,贼有规律,密集恐惧症看了估计当场去世。
更邪门的是,她越看这螺旋花纹,越觉得眼熟,哎呦我去,这不是玛茵(她班里最皮的熊孩子)头顶上的发旋儿吗?
“我去,这年头植物也开始玩行为艺术了?”阿阮嘀咕一句,虽然看不懂,但这藤蔓散发着淡淡的暖意,让人莫名觉得安心。
索性,她大手一挥,让孩子们把桌椅搬到藤蔓底下,就当是天然屏障,还能防点儿太阳。
于是,在这片废土之上,响起了久违的朗朗读书声。
与此同时,咱们的主角洛羽尘,正悄咪咪地背起他那破破烂烂的行囊,准备开溜。
他现在只想彻底融入这片土地,当个与世无争的……肥料。
走到村口,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一阵微风吹过,那片发光藤蔓轻轻摇曳,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温柔的手,在跟他挥手告别。
洛羽尘愣了一下,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转身,继续前行。
而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啦啦啦,啦啦啦……”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合唱的队伍。
“啦啦啦,啦啦啦……”
那是一段陌生的旋律,轻快而悠扬,像是从遥远的地方飘来。
阿阮瞬间石化在原地,她敢用自己下个月的工资发誓,这调调,她绝对没教过!
“这歌……”她喃喃自语,总觉得这旋律在哪儿听过,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就在这时,一直站在角落里的玛茵突然开口:“阿阮老师,我奶奶说,歌声会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