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这可都是财神爷-《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方云良得知消息,赶忙派出车队去机场接机。

  为啥这么热情呢?

  这些人可都是来送钱的财神爷。

  那必须得招待好啊!

  在非凡的办公室里。

  方云良见到了保罗先生一行人。

  双方开始了初步谈判。

  保罗先生开门见山:

  “方先生,我们对你们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感兴趣,想买下这电池的技术和专利,你们开个价吧。”

  没错。

  摩托罗拉公司见识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后。

  第一反应可不是买电池。

  而是直接想买下技术和专利。

  为啥呢?

  有眼光的人都知道。

  电池这东西,以后会越来越重要。

  而锂离子电池,那可是世界顶尖的电池。

  要是买下了技术和专利。

  那不就等于抱回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嘛。

  方云良一听,直接拒绝:

  “对不起,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和专利是非卖品。”

  保罗先生可不相信有啥非卖品。

  在他看来,这世上就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事儿。

  如果有,那肯定是钱给得不够多。

  保罗先生伸出一根手指:

  “方先生,我们愿意出一亿米元,买下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和专利,您觉得咋样?”

  一亿米元。

  这价格可不低了。

  就算在漂亮国。

  能一下子拿出一亿米元的富豪,那也没几个。

  保罗先生觉得,他们出这个价。

  非凡公司怎么着也得考虑考虑吧。

  毕竟这可是一个亿啊!

  可方云良听了,没啥特别的反应。

  一亿米元确实是一大笔钱。

  可要是想买锂电池的技术和专利。

  那可远远不够。

  方云良还是那句话:“抱歉,锂电池是非卖品。”

  保罗先生听了,眉头一皱。

  他觉得一亿米元已经够多了。

  没想到对方居然一点都不心动。

  既然这样,那就继续加价。

  他就不信,在金钱的强大攻势下,方云良能扛得住。

  “一亿一千万米元。”

  “抱歉。”

  “一亿二千万米元。”

  “抱歉。”

  “一亿三千万米元。”

  “抱歉。”

  保罗先生不停地加价。

  价格慢慢加到了一亿五千万米元。

  旁边专家组的人和秘书。

  听得眼睛都瞪大了。

  血压都快飙升了。

  可方云良依旧不为所动。

  一亿五千万米元确实是个高价。

  但跟锂电池的价值比起来,那就不算啥了。

  方云良一脸严肃:

  “保罗先生,我再次声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和专利,我们是绝对不会出售的,您就别再打这个主意了。”

  保罗先生这下看出来了。

  方云良是真的不想卖技术和专利。

  没办法,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既然非凡公司不愿意出售技术和专利。

  那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采购锂离子电池了。

  保罗先生无奈地说:

  “好吧,看来你们确实不想卖技术和专利,真是太遗憾了。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商量商量采购价格。我们打算采购一批锂离子手机电池。”

  方云良脸上露出笑容:

  “采购电池没问题。你们可是第一个大客户,我们肯定会给一定优惠的。”

  保罗先生问道:“你们的采购价格是多少?”

  方云良说:

  “一块锂离子手机电池,出厂价400米元。采购数量越多,优惠越大。

  要是采购一万块,价格就降到380米元;采购三万块,就是370米元;

  采购五万块,按360米元算;

  要是采购十万块,就只要350米元。”

  保罗先生和专家组的人一听。

  就开始低声商量起来。

  他们都觉得这价格有点贵。

  这时候,专家组的人上场砍价了。

  一个专家说道:

  “方先生,这价格太贵了。虽说我们不生产锂电池,

  但我们也能估算出成本,一块锂电池的成本,撑死了不超过50米元。

  你们卖这么贵,可有点不够意思啊。”

  方云良听了,心里暗自好笑。

  这些人估计锂电池成本50米元。

  可实际上,成本只有10米元。

  不过,锂电池就算成本再低。

  也不可能便宜卖啊。

  毕竟这是世界顶尖的电池,卖贵点理所当然。

  方云良说道:

  “先生们,这锂电池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花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所以这个出厂价很合理。”

  “不不不,你们的出厂价太高了,必须降一降。”

  接下来。

  方云良和专家组的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价来。

  那场面,热闹得很。

  这次谈判可真是一场持久战。

  整整花了一天时间。

  双方你来我往。

  互不相让。

  好在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说好了价格。

  摩托罗拉公司以345米元的单价。

  向非凡电子采购9万块锂离子电池。

  这么一来,成交额总共达到了3105万米元。

  这笔成交额,对非凡公司来说,其实不算特别高。

  但大伙心里都清楚,锂电池的生意可不是一锤子买卖。

  后续订单肯定源源不断。

  保罗先生他们前脚刚走,另一个通讯巨头诺基亚就火速飞来了。

  和摩托罗拉一样。

  他们一开始也想买下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和专利。

  结果被拒绝后,也下了一笔订单。

  金额达到2690万米元。

  紧接着。

  又有几个手机厂商找上门来。

  纷纷下了订单。

  加起来成交额达到2413.6万米元。

  如此一来,锂电池的总成交金额就达到了8255万米元。

  这可是非凡科技目前接到的最大一笔订单,大伙都高兴坏了。

  通讯巨头们采购了锂离子电池后。

  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消息。

  摩托罗拉宣称:

  “今天,我们成功采购了一批锂离子电池,没错,就是非凡公司研究出来的锂离子电池。

  有了这批电池,我们将拥有150分钟的通话时间,完全能满足你的需求。请大家拭目以待!”

  诺基亚也宣布:

  “我们和非凡集团达成了一笔合作,采购了一批锂电池。

  一周之后,我们将会推出全新的手机,更轻、更小,续航时间更长的手机即将问世,请大家尽情期待。”

  gearpool也跟着发声:

  “先生们,我们公司已经向非凡集团采购了一大批电池。

  接下来,我们会推出锂电池手机,预计续航时间能达到三小时!

  只要你买我们的手机,就可以放心打电话了,再也不用为续航问题发愁!”

  这些通讯巨头发出的消息。

  一下子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大家心里都暗暗期待着锂电池手机的到来。

  也有一些机灵的人。

  到处打电话,想买一块锂离子手机电池。

  可非凡电子厂还没推出这种零售的锂离子电池。

  他们就算打遍电话也买不到。

  除了锂电池,银龙硬盘已经全面上市。

  销量好得惊人。

  银龙硬盘的销量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银行和大企业的采购。

  发布会结束当天,就有上百个大企业和大银行发来了采购单。

  他们一共采购了2万块银龙硬盘。

  这数字相当惊人。另一部分是零售订单。

  据统计,银龙硬盘上市第一天,零售订单就达到了3.4万块。

  这么一来,银龙硬盘的订单加起来就达到了5.4万块。

  一块硬盘价格2999米元,5.4万块硬盘,总销售额就达到了1.6亿米元。

  虽说非凡集团没有公布销量。

  可那些记者也不傻。

  他们通过各种办法大致统计出了产品销量,然后就疯狂报道起来。

  《哥谭日报》报道:

  “本报消息,非凡集团的三个产品都已上市。据我们记者统计,锂离子电池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00万米元,

  而银龙硬盘的销售额超过了1亿米元。

  从锂离子电池和银龙硬盘的销量来看,一个电子巨头正在迅速崛起,各大电子巨头面临着强力挑战……”

  《新闻日报》称:

  “非凡集团大获成功!据本报记者带来的消息,非凡集团推出的新产品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其中,锂电池订单超过了15万块,总销售额超过5000万米元。

  而银龙硬盘更是受到了一百多家大企业和大银行的追捧,他们纷纷打电话向非凡公司下订单……”

  《太阳报》报道:

  “非凡集团的产品正式上市,首日获得了不错的销量。据我们记者统计,总成交额超过1亿米元,

  并且还有很多大企业对非凡的产品表示有兴趣。

  顺便提一句,销售点的银龙硬盘已经被卖光了,现在很多人拿着钱,等待着第二批硬盘上市……”

  《读卖新闻》惊呼:

  “警告!非凡集团的产品已经热销,得到了市场的承认。

  毫无疑问,非凡集团正在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

  非凡新产品的销量引起了媒体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拼命报道。

  相比之下,大夏国内反而是一片平静。

  没办法,现在大夏正在过年呢。

  过年的时候。

  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吃喝玩乐,谁会关注这些商业消息啊。

  四合院里。

  沈琰正拿着几份传真,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

  这些传真记录的就是产品销售情况。

  从数据来看,非常不错,沈琰挺满意的。

  银龙硬盘和锂离子电池的成功,让非凡集团一下子就跻身电子巨头行列。

  不过,非凡电子厂现在毕竟只是新崛起的巨头。

  在底蕴上,还没法和那些老牌巨头相提并论。

  沈琰放下传真。

  忽然想起自己有段时间没统计身家了。

  也不知道现在自己到底有多少身家。

  想到这儿,他就点开电脑,开始统计起来。

  这台电脑里记录了所有的数据。

  只要点点统计按钮,数据就能出来。

  沈琰输入密码,打开一个加密文档。

  这台电脑里的数据属于绝密。

  都有加密程序保护。

  而且这个加密程序还是沈琰自己编写的。

  用的是几十年后的加密技术。

  在这个年代,根本没人能破解。

  所以这些数据非常安全。

  沈琰打开文档,一番操作后,很快统计就完成了。

  首先是账上的现金。

  现在沈琰的现金非常充沛。

  光是米元就有9.3亿。

  大夏元也不少。

  达到了2.1亿。

  其它国家赚的钱折合成米元。

  也有1亿。

  其中,米元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凡海外,简直就是现金奶牛,每天都在疯狂赚钱。

  而且赚的大多是米元,让无数人眼红。

  上面这些都是沈琰的现金资产。

  而他真正的家底。

  是他的原/油,还有非凡科技。

  这两个价值不菲。

  沈琰也从来没想过把这两个卖出去。

  不过,沈琰心里清楚,有钱人太多。

  而且真正有钱的人是不会出现在富豪榜上的。

  像漂亮国那些老牌家族。

  就从来没在富豪榜上出现过。

  比如洛克菲勒家族。

  一百年前就崛起了。

  积攒的财富多得数都数不清。

  据资料显示。

  这个家族在1974年的时候资产就达到了3305亿米元。

  成为漂亮国第一大财团。

  简直就是个怪物级的存在。

  几十年后。

  还有传言说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30万亿米元。

  买下几个小国家都不在话下。

  摩根家族也是个恐怖的存在。

  1871年就成立了财团。

  到处发横财。

  发展到现在,这个家族控制了无数大银行和大企业。

  大名鼎鼎的IBM公司也只是它控制的一个公司而已。

  时至今日。

  它的资产已经成了一个谜。

  但谁都知道这个家族实力恐怖。

  还有岛国的三井财团。

  同样是个非常恐怖的势力。

  三井财团已经有三百年历史。

  在纺织、机械、采矿等方面处于垄断地位。

  住友金融集团、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东芝、丰田汽车等,都属于三井财团。

  这些恐怖的家族和财团。

  拥有的财富除了他们自己。

  别人根本算不清。

  而且他们都没出现在富豪榜上。

  像这种隐藏起来的家族和财团。

  世界上还有很多。

  沈琰这点的身家。

  和他们相比,确实不算什么。

  “底蕴还是太差了。”

  沈琰暗自思忖。

  虽然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但还是远远比不上那些巨头。

  沈琰拨通了严明的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通话内容很容易被监听。

  所以,但凡涉及重大事情。

  沈琰都会把人叫到跟前,当面把事情说清楚。

  同样,严明那边要是有机密事务,也会直接坐飞机赶来,向沈琰汇报。

  当天下午。

  严明就乘飞机匆匆赶到了。

  他满脸喜悦,一见到沈琰就兴奋地说:

  “小琰,您看传真了吗?咱们的银龙硬盘大获成功!”

  银龙硬盘虽说只是电脑的一个部件,可技术含量相当高。

  这个产品成功了。

  往后非凡科技肯定能成为电脑行业的巨头。严明眼看着公司在自己的管理下迅速壮大,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沈琰点头:

  “看到了。过几天,准备好好奖励一下那些立下功劳的人。”

  虽说技术是沈琰提供的。

  但把技术转化成产品可不容易。

  所以有功之人必须得奖励。

  不管什么时候。

  现金奖励都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

  严明好奇地问:“您特意把我叫过来,肯定有重要的事儿吧?咱们集团是不是又要有大动作了?”

  沈琰点了点头,说:

  “我觉得今年股市行情不错,打算再投一笔钱进去,这事儿还得交给你负责。”

  严明一听,脸上乐开了花,赶忙问道:“没问题!老板,您打算投多少钱呀?”

  沈琰想了想,说:“先投十个亿米元吧。”

  严明当场就被惊到了。

  上次拿出14亿米元买入日元。

  他还以为沈琰把家底都掏空了呢。

  没想到才过几个月,又轻轻松松掏出十亿米元,这也太惊人了。

  十亿米元啊。

  这可是一笔巨款。

  就算是富豪榜上的大佬。

  也不一定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现金。

  严明忍不住打趣道:

  “您这赚钱速度也太快了吧?”

  沈琰摆摆手,苦笑着说:“快啥,我这赚的可都是辛苦钱,都是血汗钱呐。”

  严明听了,心里直翻白眼。

  全国上下赚钱最轻松的估计就是你了。

  还好意思说是辛苦钱。

  严明接着问道:

  “这笔钱具体怎么安排呢?您有没有看中的股票?”

  沈琰点头说:“这笔钱由我来安排。”

  他拿出这么多钱。

  肯定得自己掌控

  严明和那边的团队只要听从他的指令就行。

  严明见沈琰这么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他虽说在金融方面是个天才,可操纵这么大一笔钱,心里还是有点发怵。

  这么多钱,要是投资失误。

  分分钟就会损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这压力实在太大了。

  现在沈琰亲自指挥,他就没什么压力了。

  沈琰叮嘱道:

  “这笔钱会在十天之内转到海外账户,到时候你们就听我指挥炒股。

  这笔钱数额巨大,你们入市的时候一定要万分小心,千万不能被别人察觉。”

  沈琰这笔钱准备投入的是漂亮国股市。

  因为漂亮国当时是世界金融中心。

  可要是想在漂亮国股市赚钱,那可得小心谨慎,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漂亮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直以来只有他们收割别人的份儿。

  还很少有人能从他们那儿捞到好处。

  有些小说里写主角跑到漂亮国股市大杀四方,疯狂收割赚了几百亿米元。

  这种事儿在现实里基本不可能。

  要是真在股市里赚了这么多钱。

  分分钟就会被漂亮国调查局盯上。

  到时候辛辛苦苦赚的钱可就不是自己的了。

  在漂亮国股市赚钱可以。

  但得低调。

  千万别张扬。

  同时也不能一次赚太多。

  不然肯定会招来调查。

  严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连忙说道:

  “您放心,我组建的金融团队都是精英,肯定会按您的要求办。”

  沈琰点点头,又补充道:

  “最好让他们都签一份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签了之后,一般人都不敢违反。

  毕竟违反的后果很严重。

  严明说:“这没问题,每次行动我都让团队成员签的。”

  两人又仔细商量了一阵,把细节都敲定了,严明这才乘坐飞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