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悲惨沈老太,惊人投入-《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桶放在房间,方便是方便了。

  可那股子臭气怎么也散不掉。

  现在。。

  沈老太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连村里小孩子都不愿意靠近她。

  另外。

  桶放在屋里,还有个倒桶的难题。

  按道理,沈老太家里几个儿子。

  倒桶是他们该做的事儿。

  可一个个都嫌弃得不行。

  根本不愿意动手。

  没办法,沈老太只能掏钱。

  让村里的小孩子帮忙倒。

  倒一次给两块钱。

  除了上厕所的事儿。

  沈老太还有洗衣服的烦恼。

  她现在手脚抖得厉害。

  根本没法自己洗衣服。

  别人也不愿意帮她洗。

  她又不讲究卫生。

  身上异味很重。

  就算出钱。

  也没人愿意接这活儿。

  几个儿媳妇就更别提了。

  这种脏活累活,打死她们都不会干。

  无奈之下,沈老太只能自己想办法。

  她把衣服放在桶里。

  倒上洗衣粉,用水泡一晚上。

  然后用脚踩踩,就算洗完了。

  虽说她已经尽量简化流程。

  可洗一次衣服。

  还是累得气喘吁吁。

  照这情况,估计再过段时间。

  她连这点事儿都干不了。

  只能躺在床上等着生命终结。

  总之,沈老太过得凄惨无比。

  她本就是个偏激的人。

  日子过得这么惨,心里的想法就更极端了。

  看谁都不顺眼。

  这会儿,她瞧见沈荣强一家春风得意的样子。

  心里那股子怨恨一下子冒了出来。

  嘴里又开始骂骂咧咧。

  “杀千刀的沈琰,凭啥他日子过得这么好!”

  “老天爷真是没长眼呐!害我宝贝孙子到现在都下落不明!”

  “害得我大儿子进了大牢,都是这个混账玩意害的!”

  在沈老太眼里,沈琰根本不该过上这种人上人的生活,可事实偏偏如此。

  这让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村里的真龙是沈国华啊。

  虽然沈老太是沈荣强的母亲,但饶是再愚孝,在她做了那么多事情之后,也心寒了。

  一次性给够钱,至于其他的他也不想再管了。

  他不想寒了孩子们的心。

  **

  回京都后,沈琰在家里跟苏幼雪腻了几天,之后就开始工作了。

  因为研究所已经成功造出了第一台发动机。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大笔资金的强力推动下。

  真的是干什么都快。

  陈祖北领着沈琰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小车间。

  只见车间里。

  一台柴油发动机静静地摆放着。

  陈祖北满脸自豪,指着发动机介绍道:

  “老板,这就是咱们的第一台发动机,上周刚造出来的,它的参数十分强大!”

  这台发动机名叫非凡一号。

  一听就知道是非凡柴油发动机的首款产品。

  陈祖北走到发动机旁。

  开始详细介绍它的参数:

  “非凡一号是四缸柴油发动机,排量3.0T,有150马力,

  这台发动机的数据,全面超越了解放141,绝对是顶尖水平。”

  在沈琰看来。

  这台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有两个。

  其一,它非常省油。

  卡车可是烧油的大户。

  省油这一点就显得极为关键。

  要是一趟运输下来。

  能节省几十升油。

  相信很多单位都会感兴趣。

  由于它排量小,热效率高。

  百公里油耗只需18升。

  相比同等功率的发动机。

  油耗低了不少。

  其二,它的马力大。

  公路状况普遍不好,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

  还有很多陡峭的山坡。

  而且司机经常超载。

  所以就特别需要卡车具备强大的马力。

  大家评价一辆车。

  往往就看它的马力大小。

  马力大的车,那就是好车。

  反之,要是一台卡车马力不足。

  评价肯定高不了。

  别看非凡一号排量小。

  还是四缸机

  可它的扭矩相当强。

  装配到4.2米的卡车上

  完全没问题。

  介绍完参数,

  陈祖北接着安排工作人员。

  对这台发动机进行现场测试。

  沈琰看了测试过程后,满意地说道:

  “不错不错,这台发动机的参数相当好。

  不过,发动机不光参数要强大,故障率也很重要。

  你们得反复对发动机进行测试,看看有没有毛病,

  要是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改正,目标是做到二十万公里无故障。”

  陈祖北连忙点头,应道:

  “我们已经买了几辆卡车回来,下一步,就把这台发动机装上去进行测试。”

  沈琰又叮嘱道:

  “卡车发动机你们已经搞出来了,接下来,轿车发动机也得抓紧搞,这同样重要。”

  陈祖北再次点头,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看完发动机。

  沈琰一行人接着去看变速箱。

  他们走在车间里。

  周围都是一台台巨大的机器。

  方云良本来就喜欢车,对着特别有兴趣。

  “这些机器和仪器得花不少钱吧?”

  沈琰点点头,肯定地说:“确实花了不少。”

  一旁的陈祖北见方云良对这些仪器和机器感兴趣。

  便笑着解释道:

  “这些机器和仪器,大部分是世界二流设备,有些还是世界一流的。

  光采购这些东西,就花了3亿多米元。

  再加上运费、通关费之类的,又得花上亿元,加起来快4亿米元了。”

  方云良听到这个数字,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他虽然知道这些机器不便宜。

  但怎么也没想到会贵到这种程度。

  4亿米元。

  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自己十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方云良震惊地说道:“这投入也太大了吧!”

  陈祖北笑呵呵地说:

  “没办法,咱们国内汽车技术太落后了,只能砸钱买设备,

  尽量缩小和那些老牌汽车厂家的差距。

  这些设备只是个开头,等汽车厂建好后,我们还得继续采购设备,到时候花钱会更多。”

  方云良听了,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花了4亿米元还只是个开始。

  这也太夸张了。

  开汽车厂简直就像个无底洞。

  虽然跟在沈琰旁边见了很多世面。

  但这汽车……是真的让他觉得……嗯,就是太烧钱了。

  大家一边聊着。

  一边往前走。

  很快就来到了变速箱研究车间。

  变速箱可是汽车的三大件之一。

  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发动机。

  一款发动机好不好。

  司机可能一下子感觉不出来。

  但变速箱好不好。

  司机一上车驾驶马上就能知道。

  可以说。

  变速箱直接决定了司机的驾驶体验。

  目前,非凡汽车研究所里有两款变速箱。

  一款是卡车专用的6档手动变速箱,

  另一款是小汽车专用的4档自动变速箱。

  这两款变速箱,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沈琰一开始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制造出高级轿车。

  提升非凡汽车的品牌形象。

  看完两台变速箱。

  沈琰又去查看汽车底盘。

  在汽车三大件中。

  人们通常更关注发动机和变速箱。

  而底盘往往容易被忽视。

  很多人都不知道底盘的重要性。

  实际上。

  一辆汽车最重要的部分恰恰就是底盘。

  底盘的设计非常复杂。

  需要一个庞大的工程师团队来完成。

  而底盘的调教。

  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底蕴才能掌握。

  几十年后。

  国内的一些汽车厂家。

  早已经掌握了发动机技术。

  可以制造出高性能的发动机。

  在变速箱方面,也吃透了相关技术。

  能生产出国产变速箱。

  唯独底盘技术,一直难以攻克。

  只能模仿别人的。

  这样一来,制造出来的小轿车。

  开起来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一个好的底盘。

  在跑高速时,要给人一种“稳”的感觉,让人有信心;

  跑烂路时,又要给人一种“整”的感觉。

  也就是整个汽车没有松散感,也没有异响。

  现在。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

  估计再过一个月。

  就能制造出第一个汽车底盘了。

  沈琰看完汽车的三大件后。

  在研究所里召开了一个会议。

  和研究所的高层人员见了面。

  随后便前往服装厂。

  沈琰一行人坐在车里。

  透过车窗往外面瞧。

  好家伙,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工地。

  施工正干得热火朝天呢。

  马路上,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跑得欢实。

  忙着把各种建筑材料运到工地。

  还有一车车的黄泥。

  一趟接着一趟,根本不带停的。

  方云良:“现在发展越来越快了,到处都在盖工厂了。”

  沈琰笑了笑,“全国各地的人也都奔这儿来,都想在这儿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能不发展的快吗。”

  看着外面这繁忙的场景,沈琰心里也不禁泛起感慨。

  几十年后,这儿肯定高楼大厦林立。

  到处车水马龙。

  可现在呢,这儿大多还是一片片荒地和农田。

  有些地方还有一片片的小树林。

  特区的对岸就是香江。

  站在一些高点的小山上。

  就能看到对岸那密密麻麻的高楼。

  现在全国各地的人都往这儿涌。

  有的来打工,有的来做生意。

  说起来。

  好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在这儿挖到的。

  沈琰早就琢磨好了。

  再过几年,就把工厂慢慢往这儿搬。

  为啥呢?

  因为特区不管是政策方面,还是发展机会。

  都比京都强太多了。

  京都毕竟不是个纯粹搞经济的城市。

  在那儿开厂,限制可不少。

  就拿办春节晚会来说吧。

  在京都到了年底想办一场。

  那得前前后后考虑好多事儿。

  而且就算办了,也不敢随便请大牌明星来。

  可在特区就不一样了。

  这儿的人思想开放得很,各种晚会随便办。

  你就是把全国的女明星都请过来。

  只要你有钱。

  根本没人会说啥。

  服装厂这边。

  沈军早就等在那儿了。

  还摆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沈琰他们几个吃得饱饱的,这才去厂里参观。

  这段时间,服装厂一直在扩大规模。

  现在整个厂房占地面积都有三十多亩了。

  工人也增加到6000多人。

  参观完车间。

  沈军又带着大家来到外面的一处工地。

  只见上千个工人在那儿忙得不可开交。

  沈军介绍说:

  “这儿在建的是鞋厂,再有两个月,鞋厂的主体就能完工,估计今年5月份就能开始生产了。”

  沈琰看着这个不小的工地,点了点头。

  觉得这速度还挺不错的。

  年初的时候,沈琰就跟沈军说过要建个鞋厂。

  专门生产各种鞋子。

  主要针对女性市场,也就是以女鞋为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

  三个月前,鞋厂终于开工了。

  这个鞋厂主要生产中档鞋子。

  高跟鞋、运动鞋、休闲鞋、拖鞋这些都有。

  等鞋厂建好,肯定又能赚不少钱。

  沈军指着另一处工地介绍起来:

  “那是饰品厂,生产各种包包、围巾、头巾、帽子、发卡、发带,还有耳环、耳钉、耳坠这些,都是给女人用的。

  咱们这几个厂都挨在一起,在一个地方,方便管理。等厂子都建好,这儿就成了全国最大的女性消费品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女性用品。”

  看着这个超级大工地。

  沈军眼里满是自豪。

  毕竟这些可都是他奋斗的成果。

  沈琰把他从京都调到这里,成为总负责人,还给了他

  15%的股份。

  毕竟现在沈军和沈沁梅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在制衣厂停留了一天后,等苏幼雪来了之后,沈琰一行人继续踏上行程,前往汽车厂。

  此时的汽车厂就像一个超大型工地。

  一座座塔吊高高耸立着,无数车辆在工地进进出出。

  从工地外面望过去,能看到几幢已经建好的大楼。

  那是工人的住宅大楼。

  还有实验楼和办公楼。

  都是三十层的高楼。

  沈琰原本想着进到里面去仔细瞧瞧。

  可一看略显杂乱势的模样。

  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工地里到处都有潜在危险,不太安全。

  沈琰把工地负责人、总监以及官方的负责人都召集过来,开了个会。

  主要是想了解汽车厂的建设进度。

  工地负责人赶忙汇报说:

  “老板,现在汽车厂的总体框架已经搭建好了,厂房也基本完工,目前总建设进度已经达到78%。

  剩下的活儿,就是建一些附属建筑,还有搞装修、绿化,水电燃气的安装等等……据我们估计,再过两个月,汽车厂就能彻底完工了。”

  接着,总监也站出来汇报情况。

  总监也就是甲方监理组的总负责人。

  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施工情况和工程质量。

  总监说道:

  “从工程开工到现在,我们整个监理小组一直密切盯着工程进度和质量。

  经过我们的观察和检测,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合格,施工期间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没有人员伤亡……”

  沈琰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七八个月的时间。

  就能建起一座规模超大的汽车厂。

  这速度相当不错了。

  更难得的是,整个施工过程中。

  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没有工人因此丧命。

  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很多大型工地都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死一两个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汽车厂建设时动用的工人超过一万人。

  这么多人同时施工。

  却能做到安全无事故。

  真的很不容易。

  会议结束后,沈琰简单吃了顿饭,随后就乘车离开了。

  如今汽车厂这边。

  有监理在监督。

  有官方人员在监管。

  还有非凡总部的人在关注,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作为老板。

  沈琰了解下大致情况就行。

  没必要事事都亲自过问。

  沈琰的下一站是香江。

  这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带苏幼雪看看新房子。

  相关手续早就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