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盘活这盘死棋-《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现在,

  还是有很多优质公司的,

  这些公司,或许一时间没赚钱,

  但再过一段时间,

  他们就会崛起,

  趁着他们股份下跌的时候买入,

  以后又可以大赚一笔。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

  沈琰还有一个安排,那就是购买一些矿产。

  比如铁矿,铜矿,油田等等。

  这些东西,买下来之后,就是一大笔固定资产,以后可以坐等升值。

  沈琰继续说道:“这次行动,大家都辛苦了。普通操盘手,每人发一个30万米元的红包,副组长发40万,组长发50万。”

  说到这里,

  看了严明一眼,又说道:“你的功劳比较大,就给你发一个300万元的红包吧。”

  严明是他的舅舅。

  虽然不是亲的。

  但这么多年合作很有默契,人品没的说。

  沈琰对自己人向来大方,直接就给了他一个300万米元的超级大红包。

  严明听了,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谢谢老板!”

  很快,消息就传出去,

  整个大厅都欢呼起来。

  30万米元,相当于200多万港元。

  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现在一个大明星,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一二百万。

  “老板万岁!”

  “哈哈哈,太好了。”

  “太捧了,有了这笔收入,我就可以买一套大房子了。”

  “这红包太大了,感谢老板。”

  大厅里面的人,都纷纷感谢起来。

  行动已经结束,

  沈琰就没必要留下了,

  他返回别墅,又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晚上,

  这次带来的影响,已经弥漫到全球,

  所有的媒体,都在疯狂报道着。

  在香江,财经节目成为最为热门的节目,收视率暴涨。

  电视台也知道这一点。

  他们请来了好几个专家教授,对这次暴跌进行的点评。

  不过,他们说来说去。

  也不知道这次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观众打电话进去,想知道明天股市还跌不跌。

  对于这个问题。

  这些专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含糊的应付过去。

  由于所有的股市都在下跌,损失太大,影响太大。

  所以很多媒体,直接把今天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这个黑色星期一。

  沈琰收割了大量财富,睡得很香。

  而那些普通的股民,还有公司,可就睡不着了。

  今天的股灾来得太突然了。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天时间就亏损了大半。

  这对他们的信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们完全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情况。

  万一明天继续暴跌的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睡得着的。

  很多人都是坐着到天亮。

  然后第一时间赶到交易所,等待着开盘。

  10月20日。

  香江交易所率先按下“暂停键”。

  宣布停市四天紧急清理积压交易。

  然而全球大部分交易所仍照常开门。

  股民们攥着最后一丝希望守在交易大厅。

  眼巴巴盼着行情触底反弹。

  谁能想到,现实比想象更残酷——股市大盘齐刷刷往下栽,贵金属、咖啡、棉花这些商品价格也跟着一泻千里。

  整个市场就像被泼了盆冷水,冷得人直打哆嗦。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不少公司财报漂亮、盈利亮眼。

  股价却照样跌得稀里哗啦。

  这哪是单纯的经济波动?

  分明是大伙对市场彻底没了信心。

  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在股民中间蔓延。

  为了稳住局面。

  大公司纷纷下场回购股票“托底”。

  可市场依旧像漏了气的皮球,怎么都鼓不起来。

  就在一片混乱中,沈琰带着上千个账户杀进了市场。

  短短一天。

  100多亿米元像流水似的砸进全球股市。

  专挑那些潜力大、底子厚的优质股“捡漏”。

  接下来几天更是火力全开。

  又豪掷300多亿米元,

  悄咪咪成了几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虽说持股比例不算高,多的也就15%,少的才1%,但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优质资产。

  等行情回暖,妥妥的“摇钱树”。

  股市这边赚得盆满钵满。

  沈琰在香江的布局也拉开了。

  他盯上了三块“硬骨头”:

  国泰航空、亚视和《东方日报》。

  收购这些公司,图的可不是眼前这点利润。

  拿下国泰航空,私人飞机有了“官方挂靠”,

  飞机保养维修也不用愁;

  掌控亚视和报纸,就等于握住了舆论的“方向盘”,以后想宣传啥、引导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再说了,有了电视台,打造娱乐帝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么重要的事儿,沈琰放心交给了严明。

  严明能力强、人脉广,又是个十足的“事业狂”。

  接到任务两眼放光。

  当即带着秘书团队出发。

  严明第一站就直奔香江传媒“圣地”五台山。

  这里曾是电视台和电台扎堆的地方。

  见到亚视老板丘得根,他也不绕弯子,直接摊牌:

  “丘老板,我们非凡集团想溢价收购亚视,您看能不能割爱?”

  丘得根一听就犯了难。

  说实在的,他打心眼里喜欢电视台这摊子事业,也想好好经营出一番名堂。

  可现实太残酷,行业竞争激烈得要命。

  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

  利润却只有可怜的六百多万。

  还不如一家小工厂赚得多。

  他忍不住试探:“严先生,你老板为啥偏偏看上电视台这块‘烫手山芋’?”

  丘得根早听说过沈琰的名号。

  对这位世界第二富豪的突然出手充满好奇。

  严明却笑着打起了太极:

  “老板的心思我也摸不透,我就是来传话的,您给句痛快话,卖还是不卖?价格好商量!”

  丘得根心里跟明镜似的。

  在资本当道的时代,沈琰盯上的东西哪有拿不下的?

  自己这点家底,跟人家硬碰硬,纯属鸡蛋碰石头。

  咬咬牙,他决定趁机“狮子大开口”:

  “11亿港元!少一分都免谈!”

  这价格比亚视实际估值高出了整整2亿。

  摆明了想狠狠赚一笔。

  严明面不改色,借口去卫生间,拨通了沈琰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老丘这算盘打得精啊!不过人家这么痛快,咱们也别太小气,就按11亿成交!”

  得到授意,严明回到会客厅,当场拍板:

  “丘老板,老板说了,就按您开的价!”

  虽说后续还得走审批流程、办各种手续。

  但一个愿卖、一个愿买。

  亚视易主基本板上钉钉。

  这场收购,不过是沈琰商业版图上的一小步。

  更大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严明回到办公室,转着手中的钢笔,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计划。

  心里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国泰航空。

  可他心里清楚,这块骨头不好啃。

  至少有三道难关横在面前。

  头一道坎就是股权结构。

  国泰航空的大头股份攥在太古洋行手里。

  人家是实打实的外资企业。

  想从这些老牌洋行嘴里撬肉,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二道坎是汇丰银行,作为第二大股东,手握30%的股份,

  而且向来跟外资穿一条裤子,非凡集团作为后来的“外来户”,

  想让汇丰松口,希望渺茫;

  最后还得搞定香江官方,没有上面点头,这收购手续根本办不下来。

  思来想去,严明决定先从股市入手。

  眼下香江正陷在股灾泥潭里。

  上市公司股价跌得惨不忍睹。

  正是低价捡漏的好时机。

  他打算等交易所一开市。

  就分批吃进国泰航空和太古洋行的股票,

  先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就在严明谋划下一步时。

  全球各大交易所都炸了锅。

  一查交易数据。

  好家伙。

  大部分人在股灾里亏得血本无归,偏偏有几个神秘账户疯狂做空。

  像收割机似的把全球财富往兜里搂。

  交易所的大佬们看得直冒冷汗。

  这得是什么样的眼光和手段。

  才能在一片哀嚎声中精准下刀?

  媒体闻着味儿就来了,头条版面全被“神秘人”霸屏:

  《神级操作!股灾竟成提款机》

  《百亿财富一夜易主,幕后黑手是谁?》

  各种夸张标题满天飞。

  虽然他们根本猜不到沈琰实际收割了近两千亿米元。

  可光是“百亿”这个数字。

  就足够挑动所有人的神经。

  股民们看完新闻,有人气得直拍桌子:

  “我辛辛苦苦攒的四十万,一场股灾全打水漂,房子都快没了,凭什么有人能赚百亿?这还有天理吗!”

  也有人酸溜溜地开玩笑:

  “这神秘大佬要是露个面,我高低得求他带带我,就算当魔鬼也认了!”

  更有绝望的散户在论坛留言:

  “大佬,求你现身说句话,明天股市到底涨还是跌?我老婆都因为赔钱跑了!”

  随着舆论越炒越热,各大交易所开始暗中调查。

  可他们哪里知道。

  沈琰为了这一天,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布局。

  动用成百上千的人手。

  收割完立即把钱拆成几万份。

  分散到全球各地的账户,再经过十几道复杂的转账、取现操作。

  任凭交易所手段通天。

  也只能对着一团乱麻的资金流干瞪眼。

  接下来那几天,全球股市一路俯冲。

  不知道多少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交易所附近的高楼天台上,挤满了绝望的股民。

  有人甚至排起了队。

  据统计。

  短短几天。

  全球跳///楼的人数就飙升到数千。

  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可沈琰压根不受外面这股气氛影响。

  反而让金融团队加大火力,专挑优质股票下手。

  那时候的股市,大部分股票都在“跌跌不休”,不少都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在沈琰眼里,这哪是股票,分明是撒在地上的金子。

  虽说有些企业察觉到自家股票被大量收购。

  但市场上全是急着抛售的卖单。

  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只能眼睁睁看着股权一点点流失。

  沈琰大手一挥,数百亿米元砸进市场。

  不少公司的股票被一扫而空。

  价格反而逆势上涨。

  把股民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严明找到沈琰:

  “小琰,您知道港隆航空吗?”

  沈琰点点头。

  这港隆航空算是航空业的“后起之秀”。

  股东阵容堪称豪华。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震”动商界。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商人凑到一起。

  想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江航空业的垄断局面。

  可港隆航空从成立那天起,就没顺当过。

  香江民航处突然出台补充条例。

  规定航空公司谈航线前,必须先拿官方许可;

  还搞出“一条航线一家独营”的政策,

  明摆着给港隆航空使绊子。

  紧接着,民航处步步紧逼,港隆航空被迫重组,

  国内股东纷纷撤资,

  创始人曹光标也只能把股权转到儿子名下。

  这么一折腾,

  港隆航空只能接些冷门航线的活儿。

  统计下来,载客率低得可怜,才36%,

  好多航班都空着飞。

  要知道,航空公司想赚钱,上座率起码得50%,港隆航空从开业就一直亏损,窟窿越来越大。

  按照原来的路子,撑了四年就被国泰航空收购,彻底消失了。

  严明压低声音说:“我打听过了,现在港隆航空亏得太狠,有些股东急着脱手股权。

  我琢磨着,咱们收购它,可比啃国泰航空那块硬骨头容易多了!”

  沈琰一听,陷入了沉思。

  港隆航空刚成立时,确实是实打实的“国货”,

  但经过几轮股权变动,现在基本算是外资企业了,

  收购起来少了不少顾虑。

  虽说这家公司规模小、还在亏钱,但胜在手续齐全,航线再偏对沈琰来说也不是事儿。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要是收购成功,就把港隆航空转型成货运为主的公司,顺便搞个全球快递业务。

  反正不差钱,大不了砸钱慢慢养。

  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股权问题:

  “要是收购,我必须绝对控股,最好能全资拿下,你有把握吗?”

  严明自信满满:

  “有把握!不过这港隆航空背后关系复杂,您还得和上面打声招呼,通融通融。”

  沈琰点点头:“行,我先去问问情况再说。”

  沈琰心里门儿清。

  想拿下港隆航空,绕不开大夏航空集团这道坎儿。

  当即抄起电话拨了过去。

  那边集团高层接到电话。

  立刻召集人马开会。

  会议室里,主持人开门见山:

  “沈琰想收购港隆航空,大伙说说看法?”

  这话一出,现场就炸开了锅。

  “我看行!港隆年年赔钱,卖了正好甩掉个大包袱。”

  “同意!沈琰是咱大夏自己人,卖给自家人,航空公司还姓‘夏’。

  再说人家给赚了那么多外汇,帮衬帮衬也是应该的。”

  “就是!老沈有本事,说不定能盘活这盘死棋,咱们等着看好戏!”

  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赞成声占了上风。

  主持人一拍桌子:

  “既然大伙都没意见,那就批准了!盼着沈琰能给咱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