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大动作!-《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经过一番深入沟通,

  杜通毅然决定辞去高卢银行的职位,

  回到香江,出任非凡银行行长。

  有了得力的行长坐镇,

  沈琰迅速展开了第二步计划。

  大力推广ATM机。

  事实上,ATM机并非新鲜事物,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它的功能十分有限,仅能实现取款操作,存款仍需前往银行柜台人工办理。

  好在前段时间,非凡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集自动存取款、自动开户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机。

  沈琰毫不犹豫,当即决定在港城大规模安装这些先进设备。

  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许多人见非凡银行存取款如此便捷,纷纷选择在该行开户。

  据统计,仅11月份,就有3万多人成为非凡银行的新客户。

  之后沈琰迅速开启了第三步行动——“非凡孵化计划”。

  这一计划,本质上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计划。

  它向所有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敞开了大门。

  只要手中有可行的创业计划。

  便可向非凡银行申请贷款。

  当然,前提是要通过银行严格的审核。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港城都沸腾了。

  紧接着,沈琰又抛出了第四步计划——在东南亚地区大规模开设银行网点。

  此时正值股灾,市场一片低迷,却也正是沈琰眼中绝佳的进入时机。

  他果断出手,在东南亚各国收购了十多家小型银行,同时疯狂购置物业,为开设网点做准备。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两千多个银行网点如雨后春笋般在东南亚各国涌现。

  尽管这些网点目前还面临着人员招聘尚未落实的问题,

  暂时无法正式运营,

  但沈琰一系列的行动,已经让非凡银行声名远扬。

  银行这边刚理顺,沈琰大手一挥就把摊子交给了杜通。这哥们可是金融圈出了名的鬼才,

  给他舞台保准能玩出花,自己压根不用操心。

  沈琰把人喊到非凡银行顶楼会议室,

  两百多号金融精英挤得满满当当,个个眼睛发亮;

  这些年跟着沈琰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

  谁不知道这位老板是隐藏的“股神”?

  光是前两年,他带着大伙在全球市场薅羊毛,

  不少人从打工仔直接逆袭成千万富翁。

  本来大伙都以为股灾之后今年歇菜了,

  没想到12月刚开头,老板就召集开会。

  明眼人都懂,这是又要搞大事情!

  发财的机会摆在眼前,谁能不激动?

  “看你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的,都等着干票大的?”

  沈琰往会议桌前一站,嘴角挂着笑。

  “必须的!”底下齐刷刷吼了一嗓子。

  “行,这次咱们还真有大动作!”

  这话一出口,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噼里啪啦的掌声,有人甚至吹起了口哨。

  沈琰抬手压了压,接着说:

  “上个月全球股灾,好多国家现在还趴地上没起来呢,但有个地方不一样——岛国!

  他们股市跟坐火箭似的,正在疯狂回血。”

  他敲了敲投影仪上的K线图,红色曲线一路狂飙,

  “咱们的目标,就是它!”

  有人倒抽一口凉气,有人已经开始小声讨论。

  要知道岛国刚经历股灾,

  这时候冲进去,要么血赚百亿,要么血本无归。

  这岛国的股市,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从股灾中迅速恢复,股票不断上涨,

  这走势在沈琰眼里,那就是明晃晃的“发财机会”在招手啊!

  心里一盘算,果断决定,拿出500亿米元,

  杀进岛国股票市场,

  准备再狠狠地收割一波财富。

  沈琰虽然不差钱。

  手里现金大把。

  但也清楚,岛国的股市规模摆在那呢,

  要是投的钱太多,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到时候指不定出啥岔子。

  所以,500亿米元已经是他能投入的极限了,

  不能再多了。

  在会议室里,沈琰目光坚定地看着一众金融精英,接着说道:

  “现在呢,岛国的股票价格还比较低,正是咱们入场的好时机。

  咱们得大规模地吸入股票。

  等会儿,我会给你们列一份股票名单,你们就按照名单上的股票去吸纳。

  这次行动,咱们要投入500亿米元,这资金量可不小,

  你们在吸纳股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被别人发现了。”

  众人听了,都默默地点头。

  这可是500亿米元的大买卖啊,谁敢掉以轻心?

  要是坏了老板的大事,那饭碗可就保不住了,

  甚至还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沈琰顿了顿,又接着说:

  “这次行动,大家都给我认真对待。

  还是老规矩,行动结束后,我会给你们封个大红包。而且在行动期间,每天的基础补贴最低是1500米元。”

  听到沈琰这话,

  全场的金融精英们脸上都乐开了花。

  1500米元换算成港元,那可是一万多呢!

  也就是说,在这里工作一天,

  收入就有一万多港元,

  一个月下来就是30万港元啊,

  这说出去不得把人吓死。

  而且,除了每天的补贴,

  行动结束后还有大红包拿呢!

  大家心里一估算。

  这大红包保守估计也得有二三十万米元,

  甚至可能更多。

  一想到这些丰厚的收入,这些金融精英们哪里还坐得住,纷纷出声。

  “明白了,老板,您就快下命令吧,我们都等不及了!”

  “对呀,老板,我们一定坚决执行您的命令!”

  “老板,别再耽搁了,快让我们干活吧!”

  随着沈琰一声令下,

  整个金融团队迅速行动起来。

  很快,一笔笔巨额资金,

  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涌入了岛国的股市。

  现在,

  岛国这边,

  几乎每一个人,

  都陷入了炒股炒房的狂欢之中,

  每天的成交量非常高,

  沈琰的资金一点点入市,

  根本就没人注意。

  由于资金量太庞大,估计完全进入岛国股市,至少也要半年时间

  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安全最重要..

  “钱太多也是个麻烦啊。“

  “得列一个计划。”

  “把大部分的钱花出去。”

  沈琰看着账户上面的钱,心里暗暗想着。

  这段时间,

  沈琰不断收购,

  花出去了不少钱,

  但是,他账户上面的现金,

  就有2513亿米元之多。

  这次,

  把500亿投入到岛国股市,

  那么,剩下来的现金,还有两千多亿米元。这么多的钱,拿在手里的话,会不断的贬值,必须花掉一部分才行。

  这么庞大的资金,就算想花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沈琰心里面,早已经有了计划,

  那就是买矿产买大楼买公司!

  沈琰首先想到的就是油//田。

  买油//田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石//由这东西在几十年内都是必须品,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最多就是便宜一些而已,

  其次,手里掌握了油//田,就可以和一些国家合作,地位会大大提高。

  沈琰决定拿出150亿米元,用来购买油//田。

  最好把一些小国家的开采权统统买下来。

  这笔巨款用来买油//田,估计也够用了。

  如果不够用,随时都可以追加,反正手里有的是钱。

  第二就是买矿产。

  像铁矿,铜矿,煤矿,锂矿,翡翠矿等等。

  很多的矿产,现在还不值钱。

  但几十年后就是抢手货,买下来就

  是一大笔优质资产。

  像锂矿,现在根本没有重视。

  但到了几十年之后,新能源车兴起。

  大家都疯狂抢锂矿。

  这时候低价买下来。

  几十年后就可以获得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利润。

  第三就是买大楼了。

  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大楼。

  买下来的话,每年的出租费就是一大笔收入。

  手里拥有几十幢CBD大楼。

  以后就算当个包租公,也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富豪。

  不过,树大招风的道理沈琰比谁都懂。

  非凡集团现在风头太盛。

  再这么大张旗鼓买买买,保不准招来多少红眼病。

  他准备注册几家新公司,悄咪咪地搞大事情。

  正琢磨着花钱大计,沈琰突然一拍脑门——公司越开越多。

  是时候搭个新架子管起来了!

  现在明面上他就挂着非凡集团这一块招牌。

  可暗地里的公司早就破了百数,还跟下饺子似的不断冒出来。

  这些摊子一直靠方云良一个人撑着。

  说起来,方云良确实是把管理的好手,可面对这么多公司工厂,再强的人也扛不住。

  经常一整天泡在办公室,电话一个接一个,文件堆得比人还高。

  沈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得组个专业团队来帮忙。

  他顺手抓起电话,给方云良拨了过去,直接交代:“从集团储备中心调一批骨干过来!”

  要说现在的非凡集团,家大业大。

  年初专门成立的人才储备中心,就像个“人才百宝箱”,技术大牛、管理能手应有尽有。

  这些人平时在各自岗位上干活。

  关键时刻一招呼就能顶上。

  更重要的是,个个都经过严格审核,对公司忠心耿耿。

  在沈琰这儿。

  能力强不如靠得住。

  他手握巨额财富,不缺能赚钱的人,就看重手下听话、忠诚。

  毕竟钱太多,要是出个吃里扒外的。

  那损失可就大了。

  两天后,一架波音客机轰鸣着降落在港城。

  舱门打开,一百多个西装革履的身影鱼贯而出——沈琰的新管理团队,到位了。

  波音客机落地的一百多号人里。

  有西装笔挺的干练男人。

  也有踩着高跟鞋的职场女性。

  全是非凡集团精心培养的管理精英。

  这些人学历一个比一个亮眼,最拿手的就是管公司、理业务。

  沈琰把会面地点定在中环广场刚收购半个月的大楼里。

  会议室落地窗外就是港城的车水马龙。

  而屋内气氛却紧绷得能听见呼吸声。

  “在座各位,都是集团的出色员工,不过,从今天起,你们就不再是非凡集团的员工了。”

  沈琰这话一出口,底下顿时响起窸窸窣的骚动。

  有人眉头紧皱,有人下意识挺直腰板,一百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老板,心里直打鼓:

  大老远从各地调过来,难不成是要被炒鱿鱼?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非凡是私企,真要辞退谁,老板一句话的事儿,何必费这么大劲?

  会议室里没人出声,却像煮沸的水壶,表面平静,底下全是翻涌的猜测。

  沈琰扫过众人紧绷又克制的表情,暗暗点头。

  能从十几万员工里杀出来的果然不是吃素的。

  这份沉得住气的本事,正是他需要的。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暗夜资本的员工。”

  沈琰伸手抽出桌上一沓文件,

  “这是新注册的独立公司,和非凡集团没关系,先签保密协议,再看资料。”

  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会议室响起。

  当大家翻开文件的瞬间,有人猛地吸气,有人手指微微发颤。

  翻开文件的瞬间。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谁能想到,这个叫“暗夜资本”的离岸公司,竟暗中操控着全球135家公司!

  从硅谷的电脑外设厂到东南亚的农产品合作社。

  从港城的娱乐经纪公司到欧洲的金融财团,业务横跨高科技与传统行业,毫无规律可循。

  完全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更震撼的是。

  这份秘密版图里藏着超100亿米元的资产。

  妥妥的商业巨无霸。

  “老板为啥放着蒸蒸日上的非凡集团,非要搞这么个神秘公司?”有人心里直犯嘀咕。

  沈琰敲了敲会议桌,语气严肃:

  “非凡现在树大招风,盯着我们的人太多了。你们想想,哪天突然被制裁,这么大的摊子怎么办?”

  他目光扫过众人,

  “暗夜资本就是咱们的后手,藏在暗处慢慢发展,关键时刻能救命。”

  “高!实在是高!”

  “一明一暗两条线,老板这步棋绝了!”

  会议室里议论声四起。

  大家瞬间明白了这盘大棋的深意。

  “既然想通了,这摊子就交给你们了。”

  沈琰往后一靠,眼神带着信任,

  “为了保密,我平时不会插手运营,你们的履历我都仔细看过,能力和忠诚度都没问题,这才把重任交给你们。”

  他拿起名单,“现在宣布职位——陈建清担任负责人,统筹全局。”

  被点到名的陈建清唰地站起来,握紧拳头:

  “老板放心!一定把暗夜资本打造成最坚实的后盾!”

  其他人也跟着齐声表态,

  陈建清站得笔直。

  30岁的脸上透着沉稳与锐气。

  他根正苗红。

  留洋期间更是在跨国企业里闯出了名堂——短短两年就从基层杀到中层。

  把国外那套先进管理经验摸了个透。

  回国加入非凡集团后更不得了。

  半年时间就坐上非凡电子厂人事副长的位置。

  能力和手腕都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