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经联系到一些愿意合作的企业,就是技术实力比一期签约的那些稍弱些。”云明辉说道,
“后面咱们跟这些企业合作,总好过受那窝囊气。”
沈琰点头附和:“可不是嘛。咱们好心带着他们往前走,人家反倒生出不满,犯不着热脸贴冷屁股,咱们又不是自找不痛快的性子。”
“就是有点可惜了。”
云明辉叹了口气,“他们的员工其实都挺靠谱,就是个别领导实在不太行,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
“那更没必要继续合作了。”
沈琰语气果决,“现在不想着抱团突破,还惦记着走老路子单打独斗,这些人根本拎不清,对了,一期项目建成多久了?”
“没几天呢。”
云明辉解释道,“用生产线批量生产芯.片,这在全球都是头一回尝试,一期主要是实验性质,就一条生产线,预计年产也就一亿枚。”
“一亿枚确实不多,但只要实验成功,后续的路就好走了。”
沈琰分析道,“我估摸着,他们不肯签后续合同,怕是等着一期成了,想自己牵头搞个芯.片工业园。”
“他们?”云明辉哑然失笑,
“不是我贬低他们,论技术实力,跟咱们差着二十年都不止,这还是托了咱们厂技术外溢的福,不然差距更大。”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呗。”
沈琰接过话头,“他们才不管技术够不够格,只要能牵头搞起工业园,凭着咱们现在对芯.片的需求,还怕卖不出去?”
“难道他们就不管长远?”云明辉有些气愤,“这种做法顶多昙花一现,他们不清楚吗?”
“他们在这个位置能坐多久?”沈琰语气平淡,“只要在位时企业有收益就行,至于以后,那是后来人的事,不说这些糟心事了,芯.片研发到哪一步了?”
“90纳米已经量产,60纳米在研发中。”云明辉答道。
“60纳米了?你们这速度可以啊。”沈琰点头。
“快什么呀。”云明辉苦笑,
“后期研发速度明显慢下来了,难题一堆。比如镜头精度、光源稳定性、原材料纯度,哪一环都卡脖子。”
沈琰听着云明辉的话,眉头渐渐拧紧。
原材料、工艺明明没变,可就是卡在更小制程的芯.片上,
这问题像块巨石压在心头。
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混沌的思绪里找出一丝线索。
周围的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们太清楚,科研上的灵感往往就藏在这片刻的沉静里,稍纵即逝。
微风吹过湖面,带起细碎的波纹,月光洒在水上,碎成一片晃动的银辉。
就在这时,沈琰的目光落在那层层叠叠的涟漪上。
月光穿过空气,映在水面,被波纹揉成万千光点,折射出变幻的光影。
他忽然心头一动,
像有根细针戳破了迷雾,隐约抓住了什么,却又模糊不清。
他盯着湖面那片晃动的月色,眼神越来越亮,猛地抬头看向云明辉,声音带着一丝打破沉寂的锐利:
“明辉,你还记得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原理吗?”
云明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认真答道:
“当然记得,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是折射。
就像筷子插在水里看着是弯的,反射是光遇到界面反弹,散射则是光遇到微小颗粒后向四面八方散开。”
他解释得条理清晰,目光里带着一丝疑惑。
沈琰突然问这个,难道和芯.片制成的难题有关?
沈琰没有立刻回答,视线重新落回湖面。
月光在涟漪上碎成流动的光斑,他喃喃道:“如果把光的折射和散射利用起来呢?”
一句话出口,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芯.片制造里,光刻的核心就是控制光的路径,可谁也没想过,
“光遇到光滑界面会发生反射,比如镜子能成像,就是靠反射光线保持了原有的传播方向。”
云明辉补充完基础原理,目光里的疑惑更重了。
沈琰听完点点头,话锋一转:
“那你说,如果咱们在激光刻蚀芯.片时,在激光与芯.片之间加一层透明介质,会怎么样?”
云明辉瞬间陷入沉思。
沈琰既然这么说,必然有深层的考量,
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这层介质能起到什么作用。
光刻的核心是精准控制光束的能量和路径,
多加一层介质,
难道不会干扰光路吗?
见他眉头紧锁,沈琰进一步引导:
“一束光进入透明介质时,总会分成折射和反射两部分,对吧?
折射光带着一部分能量穿过介质,反射光则带着另一部分能量反弹回去。”
他顿了顿,语气里透出豁然开朗的清晰:
“现在咱们的问题是,光的能量不好把控,太强容易损伤芯.片,太弱又刻蚀不透。可如果利用折射光呢?
只要精确调整介质的角度和折射率,让折射光恰好携带合适的能量,说不定……就算是100纳米的光刻机,也能刻出50纳米的电路!”
“!!!”
云明辉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眼睛瞪得滚圆,呼吸都急促起来。
对啊!
为什么没想到?
通过介质调整光路,用折射光来控制能量密度,
这不就能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突破物理极限了吗?
困扰了几个月的难题,居然被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思路点透了!
他看向沈琰的眼神里满是激动,恨不得立刻冲回实验室验证。
沈琰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暗自腹诽。
这家伙,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可别指望以后什么都来找我。
我这儿又不是万能锦囊。
“你觉得用什么介质合适?”云明辉追问,眼里满是期待。
沈琰的目光从湖面收回,语气肯定:“超纯水。”
“超纯水?”云明辉略感诧异。
“对,就是超纯水。”
沈琰解释道,“它里面几乎没有溶解的杂质和离子,透光性极强,能高效传播光线,用作芯.片生产的光学介质再合适不过。”
云明辉琢磨片刻,猛地一拍大腿:
“你这脑子到底咋长的?啥奇思妙想都能冒出来,这法子要是成了,咱们的芯.片直接能摸到50纳米以下,到时候电脑、手机的性能都得往上跳一大截!”
“就这么想到了啊。”
沈琰耸耸肩,指着湖面的月光笑道,“你看月亮照在水里,光一折射就变了样,这不就联想到了,很简单的事?”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云明辉又气又笑,“换了别人,看月光顶多吟句诗,哪会往光学原理上拐?咱们对着月亮,多半是愁绪满怀,哪有你这本事,从月光里榨出科学灵感来?”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感慨:
“以前总觉得苹果砸出万有引力是编的,现在信了,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再怀疑都对不起自己搞科研的初心。”
“有你说的这么夸张?”
沈琰白了他一眼,“下周有空就去试试,成了的话,先给超级计算机换上新芯.片。机器性能提上去了,厂里的科研效率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云明辉重重点头:“我尽快安排实验,对了,咱们的3G技术基本成熟了,你看能不能先在厂区范围内试试水?”
“试!”沈琰当即拍板,“只要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都装上3G试试。”
“我得抽空催催。”
云明辉皱着眉说道,“5月份就批了咱们提交的3G标准,可现在没动静,不然我真想直接在整个工业特区铺开试验。”
他眼珠一转,又提议:“要不咱们跟其他三个谈谈合作?让他们开发3G手机卡,配咱们刚研发的3G手机先用着,就在厂区内部让员工试试水?”
“要,当然要。”沈琰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咱们的3G手机啥时候研发成的?”
“就这半个月的事。”
云明辉答道,“不过还是实验室产品,性能谈不上丝滑,甚至不如现在市面上的半智能2G手机顺手。”
“我抽空去看看。”沈琰追问,“一部的成本多少?”
“现在是实验室阶段,成本偏高。”
云明辉估算着说道,“要是量产10万部,成本能压到3000以下;100万部的话,能降到2500左右。
但按目前的技术,成本再往下就难了,估计跌破不了两千。”
听到这成本,沈琰心里大概有了数。
这手机的工艺还太糙。
他忽然想起前世有个人,疯魔似的买了26部翻新的HTC3G手机,那会儿的3G机型刚起步,
笨重不说,
功能也简陋,
跟现在自家这实验室产品倒有几分相似。
那是沈琰头回见到3G手机。
他拿在手里试了试,手感还不如当时的N81,N95顺滑,偶尔卡顿不说,画面还总带点瑕疵。
可就这机子,售价竟超5000元,实在让人咋舌。
如今听云明辉说自家3G手机研发成功,沈琰第一反应就是那部HTC的模样,再想到近3000的成本。
心里难免犯嘀咕。
凑活能用吗?
见他这副模样,云明辉哭笑不得:
“日常打电话、发短信肯定没问题,就是后台程序开多了容易发热,偶尔会卡顿。”
“先产五万部吧。”
沈琰沉吟道,“给手机加个限制,后台程序不能开太多,跟那三个企业谈,让他们开发3G卡和流量套餐,送他们1000部当测试机,剩下的四万多部,在厂里搞抽奖,免费给员工用。”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有个条件,员工每周得填份问卷,说说使用感受,帮咱们改进,持续三个月,手机就归他们了。”
云明辉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既能给手机研发攒数据,又能测试3G网络,甚至能顺带验证些4G的技术思路。”
“不止这些。”
沈琰点头,“还能拉着三大企业一起推进,算是一举多得,到时候咱们技术早就磨成熟了,就能第一时间在全国铺开。”
“我明白。”云明辉应道,“不过目前全国也就咱们这儿的技术,够格搞大范围试验了。”
“那就抓紧。”沈琰看向远处厂区的灯火,“我希望明年元旦前,整个工业特区都能铺上3G网络。”
“那肯定没问题,时间足够充裕。”云明辉语气笃定,“别说明年元旦覆盖工业特区,就是整个京都明年也能铺开3G网络。”
“你既然这么有信心,那我就去申请试点了。”沈琰笑着接话,“得让京都尝尝走在前头的滋味。”
“行,没问题。”云明辉相当有自信。
沈琰望着远处厂区的灯火,感慨道:“咱们厂这些年的技术成果,大多是潜移默化地改善生活,哪有3G落地来得震撼?这可是能让普通人直观感受到的进步。”
话锋一转,沈琰又道:“既然3G要推,网络支.付也得提上日程了,现在谈判咋样了?”
云明辉答道:“有进展了。”
“总算有进展了,不容易啊。”沈琰长舒一口气,“就这么点事,拖了两年多,这块骨头是真难啃。”
“可不是嘛。”云明辉附和道,
“你之前说的,在熊猫聊天里加支.付功能,我们也装进新研发的3G手机里了,这次实验正好测试一下。”
“这就对了。”
沈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
若将来软件部门的市值达不到5万亿米元,
他都觉得对不起这重生的机会,更别提心中那个10万亿米元的目标了。
当然,这只是藏在心底的期许。
电子事业部去年销售额已超两千五百亿,整体估值早破万亿,
但非凡集团从不上市,真正的财务数据从不对外披露。
沈琰信奉“财不外露”,这些数据都是非凡集团的最高机密,能接触的人寥寥无几。
可即便如此,去年有些人不知从哪扒来些零碎信息,竟把把他列为首富。
若不是顾虑太大,他真想让那榜单彻底消失。
好在五百多亿的数字不算离谱,总算没捅出太大篓子。
“不说这些了。”沈琰摆摆手,将思绪拉回现实,“先把3G和支.付的实验做好,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
“后面咱们跟这些企业合作,总好过受那窝囊气。”
沈琰点头附和:“可不是嘛。咱们好心带着他们往前走,人家反倒生出不满,犯不着热脸贴冷屁股,咱们又不是自找不痛快的性子。”
“就是有点可惜了。”
云明辉叹了口气,“他们的员工其实都挺靠谱,就是个别领导实在不太行,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
“那更没必要继续合作了。”
沈琰语气果决,“现在不想着抱团突破,还惦记着走老路子单打独斗,这些人根本拎不清,对了,一期项目建成多久了?”
“没几天呢。”
云明辉解释道,“用生产线批量生产芯.片,这在全球都是头一回尝试,一期主要是实验性质,就一条生产线,预计年产也就一亿枚。”
“一亿枚确实不多,但只要实验成功,后续的路就好走了。”
沈琰分析道,“我估摸着,他们不肯签后续合同,怕是等着一期成了,想自己牵头搞个芯.片工业园。”
“他们?”云明辉哑然失笑,
“不是我贬低他们,论技术实力,跟咱们差着二十年都不止,这还是托了咱们厂技术外溢的福,不然差距更大。”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呗。”
沈琰接过话头,“他们才不管技术够不够格,只要能牵头搞起工业园,凭着咱们现在对芯.片的需求,还怕卖不出去?”
“难道他们就不管长远?”云明辉有些气愤,“这种做法顶多昙花一现,他们不清楚吗?”
“他们在这个位置能坐多久?”沈琰语气平淡,“只要在位时企业有收益就行,至于以后,那是后来人的事,不说这些糟心事了,芯.片研发到哪一步了?”
“90纳米已经量产,60纳米在研发中。”云明辉答道。
“60纳米了?你们这速度可以啊。”沈琰点头。
“快什么呀。”云明辉苦笑,
“后期研发速度明显慢下来了,难题一堆。比如镜头精度、光源稳定性、原材料纯度,哪一环都卡脖子。”
沈琰听着云明辉的话,眉头渐渐拧紧。
原材料、工艺明明没变,可就是卡在更小制程的芯.片上,
这问题像块巨石压在心头。
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混沌的思绪里找出一丝线索。
周围的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们太清楚,科研上的灵感往往就藏在这片刻的沉静里,稍纵即逝。
微风吹过湖面,带起细碎的波纹,月光洒在水上,碎成一片晃动的银辉。
就在这时,沈琰的目光落在那层层叠叠的涟漪上。
月光穿过空气,映在水面,被波纹揉成万千光点,折射出变幻的光影。
他忽然心头一动,
像有根细针戳破了迷雾,隐约抓住了什么,却又模糊不清。
他盯着湖面那片晃动的月色,眼神越来越亮,猛地抬头看向云明辉,声音带着一丝打破沉寂的锐利:
“明辉,你还记得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原理吗?”
云明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认真答道:
“当然记得,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是折射。
就像筷子插在水里看着是弯的,反射是光遇到界面反弹,散射则是光遇到微小颗粒后向四面八方散开。”
他解释得条理清晰,目光里带着一丝疑惑。
沈琰突然问这个,难道和芯.片制成的难题有关?
沈琰没有立刻回答,视线重新落回湖面。
月光在涟漪上碎成流动的光斑,他喃喃道:“如果把光的折射和散射利用起来呢?”
一句话出口,周围的人都愣住了。
芯.片制造里,光刻的核心就是控制光的路径,可谁也没想过,
“光遇到光滑界面会发生反射,比如镜子能成像,就是靠反射光线保持了原有的传播方向。”
云明辉补充完基础原理,目光里的疑惑更重了。
沈琰听完点点头,话锋一转:
“那你说,如果咱们在激光刻蚀芯.片时,在激光与芯.片之间加一层透明介质,会怎么样?”
云明辉瞬间陷入沉思。
沈琰既然这么说,必然有深层的考量,
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这层介质能起到什么作用。
光刻的核心是精准控制光束的能量和路径,
多加一层介质,
难道不会干扰光路吗?
见他眉头紧锁,沈琰进一步引导:
“一束光进入透明介质时,总会分成折射和反射两部分,对吧?
折射光带着一部分能量穿过介质,反射光则带着另一部分能量反弹回去。”
他顿了顿,语气里透出豁然开朗的清晰:
“现在咱们的问题是,光的能量不好把控,太强容易损伤芯.片,太弱又刻蚀不透。可如果利用折射光呢?
只要精确调整介质的角度和折射率,让折射光恰好携带合适的能量,说不定……就算是100纳米的光刻机,也能刻出50纳米的电路!”
“!!!”
云明辉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眼睛瞪得滚圆,呼吸都急促起来。
对啊!
为什么没想到?
通过介质调整光路,用折射光来控制能量密度,
这不就能在现有设备基础上,突破物理极限了吗?
困扰了几个月的难题,居然被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思路点透了!
他看向沈琰的眼神里满是激动,恨不得立刻冲回实验室验证。
沈琰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暗自腹诽。
这家伙,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可别指望以后什么都来找我。
我这儿又不是万能锦囊。
“你觉得用什么介质合适?”云明辉追问,眼里满是期待。
沈琰的目光从湖面收回,语气肯定:“超纯水。”
“超纯水?”云明辉略感诧异。
“对,就是超纯水。”
沈琰解释道,“它里面几乎没有溶解的杂质和离子,透光性极强,能高效传播光线,用作芯.片生产的光学介质再合适不过。”
云明辉琢磨片刻,猛地一拍大腿:
“你这脑子到底咋长的?啥奇思妙想都能冒出来,这法子要是成了,咱们的芯.片直接能摸到50纳米以下,到时候电脑、手机的性能都得往上跳一大截!”
“就这么想到了啊。”
沈琰耸耸肩,指着湖面的月光笑道,“你看月亮照在水里,光一折射就变了样,这不就联想到了,很简单的事?”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云明辉又气又笑,“换了别人,看月光顶多吟句诗,哪会往光学原理上拐?咱们对着月亮,多半是愁绪满怀,哪有你这本事,从月光里榨出科学灵感来?”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感慨:
“以前总觉得苹果砸出万有引力是编的,现在信了,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再怀疑都对不起自己搞科研的初心。”
“有你说的这么夸张?”
沈琰白了他一眼,“下周有空就去试试,成了的话,先给超级计算机换上新芯.片。机器性能提上去了,厂里的科研效率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云明辉重重点头:“我尽快安排实验,对了,咱们的3G技术基本成熟了,你看能不能先在厂区范围内试试水?”
“试!”沈琰当即拍板,“只要是咱们自己的地盘,都装上3G试试。”
“我得抽空催催。”
云明辉皱着眉说道,“5月份就批了咱们提交的3G标准,可现在没动静,不然我真想直接在整个工业特区铺开试验。”
他眼珠一转,又提议:“要不咱们跟其他三个谈谈合作?让他们开发3G手机卡,配咱们刚研发的3G手机先用着,就在厂区内部让员工试试水?”
“要,当然要。”沈琰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咱们的3G手机啥时候研发成的?”
“就这半个月的事。”
云明辉答道,“不过还是实验室产品,性能谈不上丝滑,甚至不如现在市面上的半智能2G手机顺手。”
“我抽空去看看。”沈琰追问,“一部的成本多少?”
“现在是实验室阶段,成本偏高。”
云明辉估算着说道,“要是量产10万部,成本能压到3000以下;100万部的话,能降到2500左右。
但按目前的技术,成本再往下就难了,估计跌破不了两千。”
听到这成本,沈琰心里大概有了数。
这手机的工艺还太糙。
他忽然想起前世有个人,疯魔似的买了26部翻新的HTC3G手机,那会儿的3G机型刚起步,
笨重不说,
功能也简陋,
跟现在自家这实验室产品倒有几分相似。
那是沈琰头回见到3G手机。
他拿在手里试了试,手感还不如当时的N81,N95顺滑,偶尔卡顿不说,画面还总带点瑕疵。
可就这机子,售价竟超5000元,实在让人咋舌。
如今听云明辉说自家3G手机研发成功,沈琰第一反应就是那部HTC的模样,再想到近3000的成本。
心里难免犯嘀咕。
凑活能用吗?
见他这副模样,云明辉哭笑不得:
“日常打电话、发短信肯定没问题,就是后台程序开多了容易发热,偶尔会卡顿。”
“先产五万部吧。”
沈琰沉吟道,“给手机加个限制,后台程序不能开太多,跟那三个企业谈,让他们开发3G卡和流量套餐,送他们1000部当测试机,剩下的四万多部,在厂里搞抽奖,免费给员工用。”
他顿了顿,补充道:“但有个条件,员工每周得填份问卷,说说使用感受,帮咱们改进,持续三个月,手机就归他们了。”
云明辉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既能给手机研发攒数据,又能测试3G网络,甚至能顺带验证些4G的技术思路。”
“不止这些。”
沈琰点头,“还能拉着三大企业一起推进,算是一举多得,到时候咱们技术早就磨成熟了,就能第一时间在全国铺开。”
“我明白。”云明辉应道,“不过目前全国也就咱们这儿的技术,够格搞大范围试验了。”
“那就抓紧。”沈琰看向远处厂区的灯火,“我希望明年元旦前,整个工业特区都能铺上3G网络。”
“那肯定没问题,时间足够充裕。”云明辉语气笃定,“别说明年元旦覆盖工业特区,就是整个京都明年也能铺开3G网络。”
“你既然这么有信心,那我就去申请试点了。”沈琰笑着接话,“得让京都尝尝走在前头的滋味。”
“行,没问题。”云明辉相当有自信。
沈琰望着远处厂区的灯火,感慨道:“咱们厂这些年的技术成果,大多是潜移默化地改善生活,哪有3G落地来得震撼?这可是能让普通人直观感受到的进步。”
话锋一转,沈琰又道:“既然3G要推,网络支.付也得提上日程了,现在谈判咋样了?”
云明辉答道:“有进展了。”
“总算有进展了,不容易啊。”沈琰长舒一口气,“就这么点事,拖了两年多,这块骨头是真难啃。”
“可不是嘛。”云明辉附和道,
“你之前说的,在熊猫聊天里加支.付功能,我们也装进新研发的3G手机里了,这次实验正好测试一下。”
“这就对了。”
沈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
若将来软件部门的市值达不到5万亿米元,
他都觉得对不起这重生的机会,更别提心中那个10万亿米元的目标了。
当然,这只是藏在心底的期许。
电子事业部去年销售额已超两千五百亿,整体估值早破万亿,
但非凡集团从不上市,真正的财务数据从不对外披露。
沈琰信奉“财不外露”,这些数据都是非凡集团的最高机密,能接触的人寥寥无几。
可即便如此,去年有些人不知从哪扒来些零碎信息,竟把把他列为首富。
若不是顾虑太大,他真想让那榜单彻底消失。
好在五百多亿的数字不算离谱,总算没捅出太大篓子。
“不说这些了。”沈琰摆摆手,将思绪拉回现实,“先把3G和支.付的实验做好,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