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耿冯-《北齐:家父文宣帝》

  冯琳则是从另一重政治举措的角度去看待的。

  新君蒲一登基,便停了先帝暴君的种种工程,可以说略有人君之相,但也是常理,只能说不是胡亥,也许只是作为汉人儒生的基操。

  但十月登基后,便在晋阳安坐二月,将新君继位的印象磨在晋阳军的心中,略略压制了晋阳的异动,而后又将常山王调离晋阳,不给其在晋阳扩大势力的机会,使亲信赵郡王坐镇,中断了晋阳勋贵大力支援常山王的可能。

  赵郡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推举为主的,因为他是高琛之子,段氏、娄氏与高氏三族绑定,断然不能接受非高欢子嗣接位,否则三族就有利益不保,甚至被撤换清流的风险。

  但他又是高王的侄儿,能够保证晋阳军方的利益,因此他极为适合坐镇晋阳,替新君安抚和监视晋阳的军队。

  而后罢杨相、铸新钱、除劣币、盐酒榷税、均田分地、租庸调制,以及改组天策府……种种改革既大胆,又符合齐国目前的需要,在不动大齐全体官僚勋贵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用改革为国家创收了更多的经济,实在是圣明。

  更不要说在淮南屯田,耕收上百万粮秣,直接解决了整个淮南和北方长城的军粮消耗,还间接提高了淮南州郡的地位。

  说白了,国家的衰弱,是先从入不敷出开始的,要么是上层勋贵花得太多,要么是中下层官僚层层分剥,最后没钱或花了钱而做不成事,国家的事务便败坏了。

  而有了钱粮,底下的文武百官军士万民就有了生存的保障,自然愿意跟着干。

  “而后平定政变,常山王身死,隐诛咸阳王……事大而不乱,欲爆而不发,足见手段成熟。”

  冯琳微微叹息:“可见咱们这位新君,其其更志不小,或欲雄吞天下。”

  这更让他心中产生些许骚动,有用之身已到天时,恰逢明君齐主,莫非就要这么籍籍无名下去么?

  耿秋点点头:“如此之齐国,便值得守护。”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两人噤声,只见周苗随着奴婢进来,他有官身在,二人急忙起身行礼:“见过周将军。”

  周苗看了奴婢一眼,奴婢识时务的退下,周苗立时就说:“边关告急,还请二位伸以援手!”

  冯琳已大致猜到来意,还是走着流程:“不知将军何出此言?”

  周苗也不再客套,简单将前线军情说了一遍,库莫奚一部在冷口关大败是军情,以二人的消息网络还不知晓,此刻听说,瞠目结舌,冯琳立刻反应过来:“中兵来得如此之快?莫非是至尊亲出?”

  周苗不敢置信,因为此时没有任何消息说明是皇帝来到边境,更可能的是某员大将。

  “自今上御极,我观其行事,小事愿意粗放,或委托他人管理,但紧要之事,可亲为则必亲为,至少也要仰赖亲信,且时时追问,对于全国事务风气,更是设立了保安寺,在各地派遣不良人进行侦讯。”

  “对国家而言,最紧要的无非是经济与军事,如今经济已立,库莫奚寇关胁边,必是今上心腹大患。彼时为太子,便敢率兵出征夺取周国领土,何况是现在?若是刚登基之时,尚可说镇之以静,不宜轻动,如今一年过去,国内又屡发诸异,正是需要一场大胜来巩固君威之时,我猜此次必然是至尊亲征!”

  冯琳说着,对着周苗告喜:“张镇将可放心了,不消多日,中军必援。”

  周苗摇摇头,再怎么说冯琳也只是个没入仕的白身,他猜任他猜,自己不能跟着胡言乱语:“这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冷口关一败,奚贼不仅未退,反而加紧攻打黑水关,像是要入城与我军决战,镇将只怕这二三日城便告破,届时我等皆有失职之罪啊!”

  周苗说着,向二人下拜:“形势危急,不得不请二位襄助,若能保关,我必请张镇将推举二位为戍主!”

  北魏的军镇系统是镇、戍二级制,镇相当于州,戍相当于郡县,镇将便相当于一州刺史,戍主等同于郡守,和刺史郡守的不同就在于主管军事职责,在边镇更常见。

  上来就推举二人为戍主,这个价码不可谓不高,但魏末时军职已经有膨胀的苗头,及至天下大乱,各地为了招揽人才,巩固统治,滥发的镇将戍主数不胜数,到现在已然烂大街了,如今归齐,也就是一般价格。

  换做平时,冯琳多半会拒绝掉,这样做一个戍主,平白消耗了援助的人情,而且做了国家的官就有职责,将来生死操于上官之手,更何况上面无人,则升迁无望,这官做不久便也丢去了。

  官身的职责又会和乡望的责任出现冲突,也是因此,许多大族子弟才会抛弃官阶而归隐——自家作为一地的乡望代表,极具统战价值,不能因为一时的官禄而丢了基本盘。

  只是周苗带来的消息让他极为在意,若真是至尊亲征,那此次奥援,或许是一次在他面前表现的机会。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登基,必发掘自身的新人,若能进入天策府,登上这趟快车,那可比什么戍主好做得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能以军职为介?纵只有我一白身,也愿意为国家效死力!”

  耿秋立刻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样子,既是诚心,也是算计,耿秋也三十来岁了,再不想着出仕,将来就没几次机会了,他还想着孙承祖业,也打个高句丽给祖先们长长脸呢。

  冯琳也已经是妾有意,周苗连连请求,他略微推脱了两次,勉强答应下来。

  “事不宜迟,边关告急,我等迅速整顿兵马,援向黑水关。”

  耿秋冯琳计议已定,便向周苗说出这话,周苗连连允诺,只等他们收拢家兵部曲,便回黑水关支援。

  …………

  “周苗怎么还没回来!”

  张兴大急,从附近的戍所又来了三百士兵支援,可面对外围的三千胡骑,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也不知道他们被下了什么咒,攻击的力度远远超过以往,让黑水关极难抵御。

  城下,乌维与胡剌策马而立,乌维说:“是时候了,三千人打这五日,才要攻破这关口,能撑到现在,也是里面的齐将有能。”

  “也是我们不能展开阵线,这黑水关地处狭窄山谷,我们的军队不能全部铺开,才让他们守了这么久。”胡剌摩挲着自己的大胡子,沉着缓慢地说:“但他们撑不住了,明日我亲自带队攻城,你在下方指挥,定要破城。”

  “喏!”乌维颜色神肃,在部落中他永居第二,胡剌才是俟斤,就是因为他比自己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