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麦叶显图那夜,谁把新碑立在了废墟上?-《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晶化麦叶图腾的诞生,如同一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座废城的每个角落。

  一夜之间,效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他们从瓦砾堆中翻找出残存的诗意,试图复刻那份直击人心的震撼。

  断裂的墙壁上,有人用碎裂的瓷碗拼凑出破碎的月亮;干涸的枯井旁,有人悬挂起一尊失了钟摆的破钟,任风穿过其空洞的躯壳,发出呜咽般的低吟。

  这些“残缺的艺术”在废墟中悄然生长,成为幸存者们宣泄与纪念的新方式。

  然而,林逸在巡查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变味的模仿。

  在三处新立的“景观”前,他停下了脚步。

  这里的“残缺”并非源于灾难的无情,而是来自幸-存者的刻意。

  最刺眼的一处,是一台尚可使用的老式手压水泵,此刻却被人用重物砸得支离破碎,零件散落一地。

  一个神情激昂的青年站在“杰作”旁,向围观者阐述他的理念:“我们不能忘记!这台水泵的沉默,就是对过往牺牲最响亮的证言!”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壮,仿佛他不是毁灭者,而是历史的代言人。

  楚瑶站在林逸身侧,清冷的目光扫过那堆扭曲的金属,低声说:“当破碎变成一种可以被精心设计的表演时,痛苦就不再真实了。”

  林逸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青年。

  他没有当众发怒,更没有下令惩罚。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他只下达了一道命令:将这台水泵的所有残骸,无论大小,悉数收集起来,运到广场的空地上。

  一天后,一座奇特的“公园”在废城中心落成。

  它没有花草,没有长椅,只有一圈由粗糙石块垒起的低矮围墙,里面堆满了那台水泵的残骸——弯曲的压杆、碎裂的泵体、生锈的螺丝。

  林逸将其命名为“伪废墟园”,并立下规矩:所有入园者,必须从入口处拿起一块水泵残铁,背负着它,在园内走完一圈。

  那个砸毁水泵的青年,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个走进了园子。

  他带着一丝不屑与挑衅,随手抄起一块最大的泵体残件扛在肩上。

  那块铁疙瘩远比他想象的要沉重,粗糙的断口摩擦着他的肩膀,每一步都像是在凌迟。

  他起初还想保持昂首挺胸的姿态,但很快,额头就渗出了冷汗,呼吸变得粗重。

  脚下的路是用碎石铺成的,凹凸不平,极难行走。

  走到一半时,他脚下一滑,整个人狼狈地向前扑倒。

  沉重的残铁脱手飞出,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挡,锋利的金属边缘瞬间划破了他的手掌,鲜血汩汩而出。

  青年痛得闷哼一声,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发现膝盖也已擦伤,火辣辣地疼。

  他瘫坐在地,看着掌心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眼中第一次出现了迷茫与痛苦。

  就在这时,一双军靴停在了他的面前。

  林逸蹲下身,没有一丝责备,只是默默地从怀中取出一卷干净的绷带,递了过去。

  “疼吗?”林逸的声音很平静。

  青年咬着牙,胡乱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声呜咽。

  林逸一边帮他处理伤口,一边轻声问道:“你毁掉它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顶着辐射、冒着生命危险打水的人,他们的手是什么样子?可曾想过,那些依赖它活命的孩子,如果喝不上最后一口干净的水,会是什么下场?”

  青年的身体猛地一颤,他抬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我只是想让大家记住……记住那些被牺牲的,被遗忘的……”

  “记住,不是让你去复制一道新的伤痕。”林逸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他脆弱的辩解,“真正的纪念,是让后来者不必再像我们一样,用身体去承受这样的伤痕!”

  他拉起仍在哽咽的青年,带他回到了水泵的原址。

  在被砸毁的基座旁,林逸让工兵挖开了早已凝固的泥土。

  几分钟后,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铁皮盒子被挖了出来。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陈旧的维修日志。

  纸页泛黄发脆,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次的维修情况。

  字迹潦草,甚至还有水渍和油污,但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

  满篇的补丁和注解,见证着这台水泵在末日后的岁月里,是如何被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嗡鸣在林逸的脑海中响起。

  是伊凡的声音。

  “第八十九号文明进化节点……检测到关键分歧。决策方向:‘存旧’或‘立新’。当前进度……卡滞。”

  林逸没有理会,他的全部心神都被那本日志吸引。

  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是一段用尽了墨水的笔迹,写得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

  “第十七次修好了。我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彻底坏掉,再也修不好。但是,只要它还能再压出一天水,就可能多活一个人。只要我还活着,它就得活着。”

  落款是一个早已模糊的名字,日期,就在灾变后的第三年。

  那一夜,林逸彻夜未眠,反复研读着那本日志。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了废城里所有幸存的工匠,站在那片狼藉的水泵基座前,宣布了他的决定。

  “我们要重建水泵站。”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材料,就用这些被砸碎的零件。我们不否认它会再次损坏,甚至会彻底报废。”他目光灼灼地扫过众人,“但我希望,下一次它坏掉的时候,是因为它服务了太久、太累,而不是因为有人为了所谓的‘纪念’,提前结束了它的生命。”

  工程启动当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工匠却拒绝出工。

  他拄着拐杖,固执地站在一旁,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悲哀:“新的东西,会遮住旧的伤痛。你们这是在用光鲜亮丽的铁皮,掩盖我们流过的血。”

  林逸没有强迫他,也没有与他争辩。

  他只是平静地请老工匠在原有的地基旁,用旧砖搭一个半人高的矮台。

  “老师傅,我不想跟您争论。我只请您,从今天起,每天在这里陈列一件您当年用来修复这台水泵的工具,并附上一段说明。”

  老工匠将信将疑。

  第一天,他放上了一把锈迹斑斑的管钳,木牌上写着:“此钳,修复漏水十三次,曾被辐射灼烧,救活过下游五十一个人。”

  第二天,他放上了一把磨平了棱角的凿子:“此凿,处理焊缝三百余处,救活过一百二十七人。”

  第三天,是一把断掉后又被焊上的扳手……

  每天,都有人围在矮台前,默默地看着那些饱经风霜的工具和它们背后的数字。

  那些冰冷的工具仿佛有了生命,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段关于坚守与生存的往事。

  第七日,当老工匠再次来到矮台前时,他久久地凝视着那些“功臣”。

  然后,他转过身,一言不发地走进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他从自己的工具箱里,取出了那把他视若珍宝、跟随了自己一辈子的羊角锤,亲手将其焊入了新水泵最核心的支撑结构上。

  那一刻,金属的熔接声,仿佛是新旧两个时代的交响。

  水泵重建完成的那天,没有剪彩,没有欢呼。

  林逸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落成典礼。

  他只是邀请了所有曾为“修或不修”、“拆或不拆”而痛苦、迷茫、争论过的人,一同来到新建的水泵站前。

  他亲自压动压杆,一股清澈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地下水喷涌而出。

  在众人激动与期盼的目光中,林逸从口袋里取出一块碎瓷片——正是从那座“伪废墟园”里带回来的。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这块棱角分明的瓷片,轻轻投入了水泵的入水口。

  “让它卡住也好。”他的声音在水流声中异常清晰,“运转,从来不意味着完美无瑕。它只意味着,我们明知前路有碍,明知它终将损坏,却依然选择启动。这块碎片,就是我们的提醒。”

  水流微微一滞,随即又顺畅地流淌出来。

  三天后,有人在水泵旁悄悄立了一块半米高的小石碑。

  石碑打磨光滑,上面却一个字也没有。

  林逸看到后,命人将这块无字碑小心翼翼地移到了广场另一侧,与那座少年用麦穗拼出的石碑并列而立。

  他为这片区域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未愈合之园”。

  当晚,月华如水。

  有人惊奇地发现,两座石碑在旁边蓄水池中的倒影,竟奇迹般地在水面上交相辉映,光影勾勒,拼凑出了一幅残缺但可以辨认的星轨图。

  楚瑶站在林逸身边,望着水中的星辰倒影,轻声低语:“第八十九号单元……看来,它已经学会了如何分清废墟与遗址。”

  话音刚落,那道来自地底的、深沉的低语再次在林逸的意识中浮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

  “节点评估通过。记忆连续性得到确认。”

  “正在扫描下一处高危逻辑奇点……”

  “定位成功。地点……在那些‘将碎未碎’的屋檐下。”

  林逸的目光猛地从水面倒影上抬起,望向旧城区那些在夜风中摇摇欲坠的建筑轮廓。

  将碎未碎……那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是悬在所有人头顶上,即将坠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