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扯!”
“柳爷爷,你仔细看看,这可是考验你眼力的时候。”
唐梦珂笑着说。
“哦,考验我眼力?”
“行,你等着!”说着,柳盛华拿起放大镜,对着瓷钟又仔细看了好一会儿。
“那行,我去烧一壶茶,你慢慢看。”
唐梦珂说着,先去准备一壶热水。
柳盛华盯着瓷钟足足研究了十分钟,依旧没发现任何异常。
“楚峰,梦珂她是不是在恶作剧?”柳盛华内心产生了怀疑态度。
楚峰淡然一笑,如实道:“柳老,并没有恶作剧。
不过这瓷钟的秘密确实不容易察觉,我也是观察了多日才发现的。”
“真有秘密?快告诉我!”柳盛华连忙朝楚峰追问,眼里多了几分急切。
楚峰刚要开口,唐梦珂拎着热水走了进来。
“柳爷爷,还是我来告诉你吧!”
说着,唐梦珂将瓷钟放进一个空盆里。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给瓷钟洗澡?”柳盛华一脸不解,完全没明白她的用意。
“马上你就知道了。”唐梦珂说着,拎起热水就往瓷钟上浇。
“停下!停下!瓷器怎么能用开水浇啊!”柳盛华看着心疼,赶紧出言阻止。
楚峰插嘴道:“柳老,稍安勿躁,马上就有结果了。”
柳盛华一脸疑惑,带着好奇紧盯着那只青花罗汉图瓷钟。
片刻后,柳盛华猛地瞪大了眼睛,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竟……竟然是温变釉!清朝初期就有这种技术了?”
“太不可思议了!”
说着,他激动地站起身,伸手就想去摸瓷钟的内壁。
“嘶——哎哟!”
刚碰到瓷钟,柳盛华就猛地缩回手。
他顾不得手疼,眯着眼凑近瓷钟,念出了内壁釉面浮现的文字:“黔岭七星垒,秘藏逾万千。”
“嗯,这看起来还真像是一句藏宝诗。”
柳盛华琢磨着这句诗,然后转头看向楚峰。
“楚峰,你说说,这怎么就和吴三桂关联起来了?”
此刻的柳盛华彻底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侧耳准备倾听。
于是,楚峰便将收购瓷钟的一系列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柳盛华说了一遍。
柳盛华听完,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这么说,倒还真有几分道理。没想到樱花国人的信息竟然比我们还详细,真是让人憋屈。
这么看来,这说不定还真是吴三桂的宝藏。”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不敢想象,要是换一个人,不顾家国利益,直接把这件瓷钟卖掉,后果会有多严重。
哎,我们知道的是这一件事,背地里不知道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利益已经被出卖了。”
“这么说,柳爷爷你是答应组建探险队了?”
唐梦珂赶紧抓住机会追问。
“嗯,这事事关重大,必须要严格保密。至于组建探险队,倒也不是不行,不过……”
柳盛华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了楚峰身上。
“不过什么啊?”唐梦珂见他故意卖关子,忍不住追问道。
柳盛华见唐梦珂有些焦急,呵呵一笑。
“梦珂别急,我看楚峰眼力过人,让他帮忙鉴定一件古董,要是能鉴定出来,探险队的事我马上安排。”
“柳老,是什么古董?”楚峰也有些疑惑,好奇是什么古董能难住柳盛华。
“额,我也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我去拿给你看看就知道了。”
柳盛华其实是因为一直没弄清这件古董的用途,才想请楚峰帮忙分析的。
“好!”
柳盛华见楚峰答应,便让二人稍等片刻,转身朝着库房走去。
“楚峰,柳爷爷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古董,你要是鉴定不出来也很正常,别太有压力。”唐梦珂提醒楚峰。
没一会儿,柳盛华就回来了。
他手里拿着一个透明塑料袋,袋子里密封着一件球形金属物件,整体大小跟一个红烧狮子头差不多。
“楚峰,你帮我看看这件东西是什么,最好能说出它的用途。”柳盛华请教着。
楚峰接过透明塑料密封袋,仔细打量着里面的铜器。
这件铜器是不规则圆形,由铜丝环绕而成,缠绕得像清洁球一样,造型十分杂乱。
铜丝表面布满了红斑绿锈,已经腐蚀得很严重。
若不是用密封袋妥善保存,估计早就氧化了。
“柳老,这件物品应该有些年代了,看着很老!”楚峰根据铜锈的状态,初步估测道。
柳盛华点头,肯定了楚峰的判断:“嗯,我们通过仪器做了成分分析,根据铜的占比,确定这件物品的年代应该能到汉代。”
“汉代?”楚峰有些惊讶。
汉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用铜丝制作的物件能保存到现在,实在太难得。
“是啊,这是我早年在古玩市场淘到的。”柳盛华说出来源。
楚峰当即开启透视能力,目光紧紧盯着铜丝球仔细观察。
很快,他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个铜丝球并非天生就是球形,而是一张卷起来的铜丝面罩。
更有意思的是,在铜丝锈迹下面,有一处铜丝上竟然刻着匈奴文字——“单于”。
“单于”一般指匈奴部落首领的称号,也常用于匈奴贵族的姓氏。
想到这里,楚峰心中有了推断。
“楚峰,怎么样?不妨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柳盛华见楚峰沉默不语,忍不住开口询问。
楚峰抬眼回道:“柳老,这铜丝球的年代确实能到汉代,是件老物件。
不过它并不是汉代的产物,而是匈奴的物件。”
“什么?匈奴的东西?”
柳盛华眼睛一亮,连忙追问,“你快说说,它到底是什么!”
“柳老,这个球形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难怪您一直看不出来。”
楚峰解释道,“它其实是一件铜丝面罩。”
柳盛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身体又往前凑了凑:“铜丝面罩?什么意思?”
楚峰接着补充:“汉代崇尚玉石,而少数民族更偏爱金属。
在陪葬习俗上,汉代贵族陪葬常用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根据身份等级选用不同材质;
而少数民族的贵族信仰不同,他们喜欢用金覆面、银覆面、铜覆面陪葬,
具体用哪种材质,也和死者的地位高低有关。”
喜欢鉴宝逆袭:透视后我靠捡漏赢麻了
“柳爷爷,你仔细看看,这可是考验你眼力的时候。”
唐梦珂笑着说。
“哦,考验我眼力?”
“行,你等着!”说着,柳盛华拿起放大镜,对着瓷钟又仔细看了好一会儿。
“那行,我去烧一壶茶,你慢慢看。”
唐梦珂说着,先去准备一壶热水。
柳盛华盯着瓷钟足足研究了十分钟,依旧没发现任何异常。
“楚峰,梦珂她是不是在恶作剧?”柳盛华内心产生了怀疑态度。
楚峰淡然一笑,如实道:“柳老,并没有恶作剧。
不过这瓷钟的秘密确实不容易察觉,我也是观察了多日才发现的。”
“真有秘密?快告诉我!”柳盛华连忙朝楚峰追问,眼里多了几分急切。
楚峰刚要开口,唐梦珂拎着热水走了进来。
“柳爷爷,还是我来告诉你吧!”
说着,唐梦珂将瓷钟放进一个空盆里。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给瓷钟洗澡?”柳盛华一脸不解,完全没明白她的用意。
“马上你就知道了。”唐梦珂说着,拎起热水就往瓷钟上浇。
“停下!停下!瓷器怎么能用开水浇啊!”柳盛华看着心疼,赶紧出言阻止。
楚峰插嘴道:“柳老,稍安勿躁,马上就有结果了。”
柳盛华一脸疑惑,带着好奇紧盯着那只青花罗汉图瓷钟。
片刻后,柳盛华猛地瞪大了眼睛,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竟……竟然是温变釉!清朝初期就有这种技术了?”
“太不可思议了!”
说着,他激动地站起身,伸手就想去摸瓷钟的内壁。
“嘶——哎哟!”
刚碰到瓷钟,柳盛华就猛地缩回手。
他顾不得手疼,眯着眼凑近瓷钟,念出了内壁釉面浮现的文字:“黔岭七星垒,秘藏逾万千。”
“嗯,这看起来还真像是一句藏宝诗。”
柳盛华琢磨着这句诗,然后转头看向楚峰。
“楚峰,你说说,这怎么就和吴三桂关联起来了?”
此刻的柳盛华彻底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侧耳准备倾听。
于是,楚峰便将收购瓷钟的一系列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柳盛华说了一遍。
柳盛华听完,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这么说,倒还真有几分道理。没想到樱花国人的信息竟然比我们还详细,真是让人憋屈。
这么看来,这说不定还真是吴三桂的宝藏。”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不敢想象,要是换一个人,不顾家国利益,直接把这件瓷钟卖掉,后果会有多严重。
哎,我们知道的是这一件事,背地里不知道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利益已经被出卖了。”
“这么说,柳爷爷你是答应组建探险队了?”
唐梦珂赶紧抓住机会追问。
“嗯,这事事关重大,必须要严格保密。至于组建探险队,倒也不是不行,不过……”
柳盛华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了楚峰身上。
“不过什么啊?”唐梦珂见他故意卖关子,忍不住追问道。
柳盛华见唐梦珂有些焦急,呵呵一笑。
“梦珂别急,我看楚峰眼力过人,让他帮忙鉴定一件古董,要是能鉴定出来,探险队的事我马上安排。”
“柳老,是什么古董?”楚峰也有些疑惑,好奇是什么古董能难住柳盛华。
“额,我也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我去拿给你看看就知道了。”
柳盛华其实是因为一直没弄清这件古董的用途,才想请楚峰帮忙分析的。
“好!”
柳盛华见楚峰答应,便让二人稍等片刻,转身朝着库房走去。
“楚峰,柳爷爷连他自己都不认识的古董,你要是鉴定不出来也很正常,别太有压力。”唐梦珂提醒楚峰。
没一会儿,柳盛华就回来了。
他手里拿着一个透明塑料袋,袋子里密封着一件球形金属物件,整体大小跟一个红烧狮子头差不多。
“楚峰,你帮我看看这件东西是什么,最好能说出它的用途。”柳盛华请教着。
楚峰接过透明塑料密封袋,仔细打量着里面的铜器。
这件铜器是不规则圆形,由铜丝环绕而成,缠绕得像清洁球一样,造型十分杂乱。
铜丝表面布满了红斑绿锈,已经腐蚀得很严重。
若不是用密封袋妥善保存,估计早就氧化了。
“柳老,这件物品应该有些年代了,看着很老!”楚峰根据铜锈的状态,初步估测道。
柳盛华点头,肯定了楚峰的判断:“嗯,我们通过仪器做了成分分析,根据铜的占比,确定这件物品的年代应该能到汉代。”
“汉代?”楚峰有些惊讶。
汉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用铜丝制作的物件能保存到现在,实在太难得。
“是啊,这是我早年在古玩市场淘到的。”柳盛华说出来源。
楚峰当即开启透视能力,目光紧紧盯着铜丝球仔细观察。
很快,他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这个铜丝球并非天生就是球形,而是一张卷起来的铜丝面罩。
更有意思的是,在铜丝锈迹下面,有一处铜丝上竟然刻着匈奴文字——“单于”。
“单于”一般指匈奴部落首领的称号,也常用于匈奴贵族的姓氏。
想到这里,楚峰心中有了推断。
“楚峰,怎么样?不妨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柳盛华见楚峰沉默不语,忍不住开口询问。
楚峰抬眼回道:“柳老,这铜丝球的年代确实能到汉代,是件老物件。
不过它并不是汉代的产物,而是匈奴的物件。”
“什么?匈奴的东西?”
柳盛华眼睛一亮,连忙追问,“你快说说,它到底是什么!”
“柳老,这个球形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难怪您一直看不出来。”
楚峰解释道,“它其实是一件铜丝面罩。”
柳盛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身体又往前凑了凑:“铜丝面罩?什么意思?”
楚峰接着补充:“汉代崇尚玉石,而少数民族更偏爱金属。
在陪葬习俗上,汉代贵族陪葬常用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根据身份等级选用不同材质;
而少数民族的贵族信仰不同,他们喜欢用金覆面、银覆面、铜覆面陪葬,
具体用哪种材质,也和死者的地位高低有关。”
喜欢鉴宝逆袭:透视后我靠捡漏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