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权力与真心-《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精舍内的龙涎香突然凝滞,陈恪跪伏在金砖上的身躯微微一震。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翰林院学士?王命旗牌?

  这哪是讨价还价后的折中方案,简直是把他直接捧上了云端!

  "臣..."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卡在喉咙里。

  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掐入掌心,疼痛提醒他这不是幻觉。

  知乎收藏夹《如何应对领导破格提拔》的高赞回答在脑海中炸开:“当恩宠远超预期时,危险往往成正比”。

  严嵩的蟒袍擦过他的肩头,带起一阵带着沉水香的风。

  老首辅临去时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像把钝刀缓缓刮过陈恪的脊背。

  徐阶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顿,三缕长须在陈恪视线边缘轻轻晃动,如同悬在头顶的三柄利剑。

  "臣...领旨谢恩。"陈恪的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咚"的一声闷响在精舍内回荡。他故意延长了俯身的时间,让冰凉的触感冷却沸腾的思绪——嘉靖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待两位阁老的脚步声彻底消失,陈恪才缓缓直起腰。

  鲛绡帐后嘉靖的身影已经重新隐入阴影,唯有拂尘玉柄偶尔闪过一道冷光。

  "臣告退。"陈恪又行一礼,转身时官袍下摆带起小小的漩涡。

  他的步伐很稳,就像在台州面对倭寇的刀锋时那样,一步一顿,仿佛在丈量生与死的距离。

  精舍的门槛近在咫尺。

  陈恪的靴尖刚要跨过,心脏突然剧烈跳动起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横冲直撞。

  他鬼使神差地转身,膝盖再次砸在金砖上。

  "圣上..."他的声音很轻,却像柄利剑劈开了凝滞的香雾,"保重。"

  这四个字脱口而出的瞬间,陈恪自己都愣住了。

  知乎问题《如何应对职场真情流露》下的神回复闪过:“当你说出真心话时,请记住——最危险的往往是最真实的”。

  纱帐猛地一晃。

  嘉靖的身影突然清晰起来,道冠上的金丝绦带随着动作剧烈摇晃。

  那双泛着金色的眼睛瞪得极大,丹药侵蚀的面容上浮现出罕见的错愕。

  "你..."嘉靖的拂尘柄悬在半空,像是要抓住什么转瞬即逝的东西。

  陈恪看见皇帝的嘴唇微微发抖,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二十岁青年才有的无措。

  这刹那的对视不过弹指,却仿佛历经沧海桑田。

  陈恪迅速低头,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他竟忘了眼前这个人是能决定九族生死的帝王!

  精舍内静得可怕。更漏的滴水声突然放大,每一下都像鼓点敲在神经上。

  "退下吧。"良久,嘉靖的声音飘来,比往常多了几分人气,像是冰封的湖面裂开一道细缝。

  陈恪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走出精舍的。

  冬日的寒风刮在脸上,他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

  远处候着的冯保小跑过来,白净的脸上写满担忧:"陈大人?"

  "没事。"陈恪机械地整了整官帽,指尖触到满手冷汗。

  他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冯公公,方才...我是不是僭越了?"

  冯保的瞳孔猛地收缩,随即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大人说笑了。主子最是宽仁..."

  话未说完,精舍内突然传来金磬的脆响,惊得他浑身一抖。

  "奴婢告退!"冯保匆匆离去,背影活像只受惊的兔子。

  陈恪站在廊下,望着精舍窗纸上晃动的烛影。

  精舍内,嘉靖的拂尘柄轻轻敲击金磬,节奏杂乱无章。

  吕芳跪在丹墀下,额头紧贴金砖,大气都不敢出。

  "吕芳。"嘉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犹疑,"朕是不是...对那孩子要求过甚?"

  老太监的身子几不可察地一颤。

  伺候嘉靖三十年,他第一次听到皇帝用"孩子"称呼臣子。

  "主子爷明鉴万里。"吕芳谨慎地回答,"陈御史年轻有为..."

  "他才二十岁未满。"嘉靖打断道,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拂尘玉柄,"与朕当年大礼议时一般年轻。"

  吕芳的呼吸一滞。

  大礼议——那是嘉靖最敏感的逆鳞,也是奠定绝对权威的血色开端。

  老太监的膝盖在金砖上碾出轻响:"主子爷天纵圣明..."

  "当年朕为父母名分,独抗满朝文武。"嘉靖的目光穿过窗棂,望向很远的地方,"杨廷和那老匹夫带着百官伏阙痛哭,金銮殿前的青砖都被他们的膝盖磨出了坑。"

  吕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那场持续三年的政治风暴,最终以一百三十四位大臣廷杖、十六人毙命的代价落幕。

  血迹渗入金砖缝隙,至今每逢阴雨天还能闻到铁锈味。

  "陈恪比朕幸运。"嘉靖的嘴角扯出古怪的弧度,"至少有朕护着他。"

  吕芳猛地抬头,皱纹深刻的老脸上写满震惊。

  这句话里的温度,简直不像从炼丹皇帝口中说出的。

  "去告诉陆炳。"嘉靖的拂尘突然指向锦衣卫衙门方向,"让他好生照看这小子。"顿了顿,又补充道:"别让那小子知道。"

  吕芳深深伏地,迦南香佛珠在袖中轻轻碰撞。

  他忽然明白主子爷为何破格加恩——在陈恪身上,嘉靖看到了当年那个单枪匹马挑战整个文官集团的自己。

  "老奴这就去办。"吕芳倒退着退出精舍,在关门瞬间瞥见嘉靖正摩挲着案上一卷《永乐大典》——那是陈恪亲手校勘的"革卦"篇。

  寒风卷着碎雪掠过宫墙,陈恪的马车缓缓驶离西苑。

  他掀开车帘回望,精舍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穿越者终极守则:"陈恪对着虚空默念,"当权力与真心意外交汇时,请记住——那既是致命的软肋,也是最坚硬的铠甲。"

  车轮碾过积雪,驶向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