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调查(下)-《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七月二十的夜色如墨,靖海伯府的书房内,一盏孤灯在案几上摇曳,将陈恪的影子投在青砖墙上,拉得很长。

  阿大魁梧的身影穿过回廊,靴底与青石相触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额头上还挂着赶路时的汗珠,飞鱼服的下摆沾满尘土。

  "姑爷!"阿大的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急切。

  陈恪头也不抬,指尖在《孙子兵法》的书页上轻轻摩挲:"不急,到书房说。"

  书房门"吱呀"一声合上,将秋夜的凉风隔绝在外。

  陈恪指了指身旁的绣墩:"坐。"

  阿大愣了一瞬——按规矩,他这样的护卫哪有资格与主子同坐?

  但看到陈恪不容拒绝的眼神,他还是半个屁股挨着凳子边坐下,腰背挺得笔直。

  "慢慢说。"陈恪推过一盏温热的六安瓜片,茶汤在烛光下泛着琥珀色。

  阿大喉结滚动,双手捧着茶盏,声音粗粝如砂纸:"这两日我跟着常同知的心腹暗查,武库司的勾当比想象的还要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愤怒,"盔甲厂那些工匠,每日两顿稀粥都算好的,按制该发放的俸禄根本没有影子。"

  陈恪的手指在书页上微微一顿,青筋在白皙的手背上隐约可见。

  "继续说。"

  阿大深吸一口气:"库存的军械,十之七八都被官吏和宦官偷偷卖了。剩下的..."他咬了咬牙,"都是些以次充好的破烂货。职方司去年报损的三千副铠甲,其实根本没坏,全被军械司与宦官倒手卖给了宣府的商队。"

  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映得陈恪半边脸忽明忽暗。

  他的目光落在《孙子兵法》的某一页——"兵者,诡道也。"

  "产量呢?"陈恪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更黑!"阿大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拨给军械的银子,六成进了严世蕃的腰包,被他用来全填了万寿宫的窟窿,工部那边记录在案的铁料,实到不足三成,其余都被层层克扣。"

  陈恪突然轻笑一声,这笑声让阿大浑身一颤。

  "王恭厂呢?"陈恪抬眼,烛光在他眸中跳动如鬼火。

  阿大的声音突然低了几分:"姑爷,这事...邪性。"他左右看了看,尽管书房内只有他们二人,"万恭厂周边那些民居,地契全在内官监手里。说白了,都是...都是皇上的私产。"

  来了!这是陈恪最担心的事情。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黑话解析》自动翻开:“当腐败涉及最高权力时,通常意味着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都假装不知道”。

  阿大没注意到陈恪的异样,继续道:"那些太监把地皮租给贫民,租金比外头贵三成。为了多塞人,房子盖得密密麻麻,连个转身的地儿都没有..."

  陈恪突然抬手打断,指尖微微发颤。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王恭厂一旦爆炸,那些密密麻麻的贫民窟将成修罗场。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嘉靖的私产!

  最讽刺的是,历史上那场震惊全国的王恭厂大爆炸,就发生在天启年间。

  如今看来,祸根早已埋下。

  但陈恪不仅仅是为了提早预防那场灾难,他需要一个突破口,管理不善的万恭厂就是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姑爷?"阿大小心翼翼地唤道,"常同知让我带句话——这事牵扯太广,查不得。"

  陈恪的目光重新落回《孙子兵法》,书页上的字迹突然变得模糊。

  他想起今日在兵部,张居正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子恒既称我一声前辈,我便斗胆安排。"

  好一个张居正!好一个"斗胆安排"!

  陈恪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知己知彼"四个字上划来划去。

  张居正对这一切必定心知肚明,却故意将他推到火山口。

  若他查,势必触动严党、宦官甚至嘉靖的利益;若不查,便是渎职。

  无论哪种选择,张居正都能坐收渔利。

  "姑爷..."阿大的声音带着担忧,"您脸色很差。"

  陈恪摆摆手,强自镇定:"你先回去歇着。告诉岳父,他不能再插手了,此事我自有分寸。"

  阿大欲言又止,最终重重抱拳退下。书房门关上的瞬间,陈恪猛地将《孙子兵法》摔在案几上,书页哗啦散开。

  烛火剧烈摇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如张牙舞爪的兽。

  嘉靖知不知道?陈恪在心中反复叩问。

  以他对那位"道士皇帝"的了解,答案呼之欲出——嘉靖最爱面子,绝不容忍自己的名声有损。这些肮脏勾当,他必定选择"不知道"。

  如此,一旦东窗事发,黑锅永远扣不到"英明神武"的皇上头上。

  陈恪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疼痛却无法驱散胸中郁结。

  这哪里是什么武库司腐败?分明是一个由小吏、严党、宦官乃至皇帝共同编织的贪腐网络!

  彻查?矛头将直指严世蕃的万寿宫工程、指向宦官的私产、最终指向嘉靖的私库。

  这朝堂上下,谁会支持他?

  暗查办成铁案?动静太大,根本瞒不过东厂和锦衣卫的耳目。

  更何况,源头就在西苑,他能查到哪里?

  不查?那些劣质军械将继续流入边关,不知多少将士会因此丧命;王恭厂的危险民居终将酿成大祸...

  陈恪突然想起那日聂豹夜访时的话:"要结,就结帝党吧。"

  烛芯"噼啪"又爆了个灯花,惊醒了陈恪的思绪。

  他俯身拾起散落的《孙子兵法》,指尖在"以正合,以奇胜"一行字上停留许久。

  张居正想借刀杀人?那就看看这把刀够不够快!

  陈恪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精光暴射。

  他取出一张空白奏折,提笔蘸墨,笔尖悬在纸面上方三寸,迟迟未落。

  "张前辈..."陈恪轻声自语,声音冷得像冰,"是你先动的手,就别怪我了..."

  窗外,一阵秋风卷着落叶拍打窗棂,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掌在叩门。

  烛光下,陈恪的影子投在《孙子兵法》的残页上,恰好盖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八个字。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六十六条:"他在心中默念,"当敌人为你设下死局时,请记住——最完美的反击是让对手自己走进他设计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