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许久未出现的面孔!-《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远在长安的李忧等人,还是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

  相比之下,

  身在前线的曹操,可是半点也不敢放松,正所谓狮子博兔亦用全力,越是在这种眼看着便要成功的关键时刻,便越容易功亏一篑,

  征西将军这个位子,对曹操到底有多重要,其实根本不用在过多赘述,

  这种情况下,

  曹操连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会允许其出现在战场之上,当然,倒不是曹操接受不了任何意义上的失败,

  一时一地的得失,并不会入曹操的眼,他要的,是要趁着这功夫,彻底压得罗马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李竹再度搅碎罗马人反攻的计划后,曹操马上便开始下一阶段的兵力调动,

  首先,

  最关键的,便是补足陆逊在海上的兵力差距,

  大量的兵卒,只要是主动请缨说自己水性不错的,便全都一股脑送到巴比伦城附近,目前,大汉针对罗马最大的水师训练场,就在巴比伦城,

  这一次,

  曹操给陆逊下了死命令,

  他不需要陆逊继续在海上取得如何硕大的战果和优势,但不管如何,都绝不可以让罗马人重新掌握在海上的主动权,不管鏖战到什么程度,曹操都要陆续死死守住现有的港口,就算打剩一兵一卒,也不能给罗马人从海上登陆绕后的机会!

  这就是曹操的底线,

  想要全线推进,唯一的难题,就是保证自己的后路不被罗马人断绝,否则被包饺子事小,后线补给要是跟不上,那么整个西征的大计,都有可能因此而告吹,这是曹操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而陆逊的表态也十分明确,在得到曹操接二连三的嘱咐后,这位新任的荆州水师都督,直接给曹操下了军令状,

  荆州水师,

  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可能让罗马有登陆绕后的机会,否则的话,他陆伯言亲自提头来见!

  有了这句话,曹操便彻底的放下了心来,然后,便开始彻底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前线的调配上,

  首先,便是将司马懿调去巴比伦、欧比斯区域,让他负责镇守西南侧,

  当然了,曹操这一手调配,确实也有些卸磨杀驴的意味,毕竟前些日子里,之所以曹操的中军能够稳如泰山,就是因为有这个乌龟型选手一直在坐镇前方,应对罗马人的各种形势的冲锋,

  这一点功绩,是任谁都无法从司马懿的身上抹去的,

  但没办法的是,当初之所以调他过来,是因为曹操的大军刚刚经历过强攻安息国都的苦战,必须要想办法先行休整,

  这时候,司马懿顶上去,必然能给曹操麾下全体大军争取一个喘息之机,

  但现在,

  曹操大军早已休整完毕,甚至在这个期间,李竹还仗着拥有高昂战意的黄巾,狠狠的给罗马又来了一个大的,

  有李竹开了这个头,

  但凡不是个傻子,都知道应该趁着这个良机立刻转守为攻,继续在正面战场上对罗马人施压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在对比之下,司马懿在前线的作用,便没有之前那么大了!

  因此,

  曹操便将其调去了巴比伦城,当然,人家曹操也不是单纯的就想着把司马懿用完就扔,说到底,此番调遣司马懿,还是有其战略目的在的,

  巴比伦城,也是后方的第二道防线,之所以让司马懿过去,就是为了在陆逊确实处于危机之时,能够及时伸一把手,

  就算退一万步,提前设想最恶劣的情况,假使陆逊真能没能守住海上防线,被罗马人直接突破,有司马懿在那,罗马人就没办法绕过司马懿杀到曹操的身后来,

  这也算是曹操为自己上的一道保险,也是大汉西征后路的第二道防线!

  调兵遣将的精髓,

  本来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眼下这节骨眼上,司马懿在后方发挥的作用,绝对要大于他在前线的作用,

  况且在调去司马懿后,之前负责镇守巴比伦的贾穆等人,就可以被直接调回前线,这样一来,曹操在前线的战力,便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而对于贾穆等人,曹操直接将其送去了李竹麾下,极大程度的扩充了右线的战力,

  这就是曹操用兵的聪明之处,

  或许他在战场上很少展现自己的奇谋诡计,但在用兵调配这方面,他确实能够被当之无愧称为大师,

  就像之前他将黄巾划到李竹麾下,就是因为他看得出,相对于左翼诸葛亮和周仓的逆天配置,右翼的李竹明显会弱上一些,

  同理,被罗马人当成突破口的可能性,也就会大上一些!

  所以,曹操才会将黄巾这一张牌打在李竹的身上,为的就是给罗马人一个出其不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手针对,确实给罗马人好好上了一课,

  而现在让贾穆去李竹麾下,则是玩的一手反其道而行之,

  现在的李竹刚刚大胜罗马,此时的罗马人肯定正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去针对黄巾军,这个时候给右翼战场加码,就是在继续撩拨罗马人的神经,让他们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右翼战场上,

  可这一次,

  曹操部署中开战的中坚力量,既不是诸葛亮、高顺,也不是李竹、周仓,更不是还在往战场上赶来的赵统、庞德,

  坐在中军帐内,

  思虑过度的曹操长出了一口气,随后一脸疲累的看向帐帘,似乎是在等什么人一样,

  过了半晌,

  果然有二个好久未曾出现的身影,

  只见这二人撩起帐帘,快步走进军帐,面对曹操,单膝跪地,拱手听令,

  “徐晃,徐公明!”,

  “满宠,满伯宁!”,

  “见过主公!”,

  “路上还顺利吗?”,

  曹操看向二人,轻笑说道,

  “伯宁,公明,”,

  “虽然好久未见,理应先和你们叙叙旧,但大战当前,凡事都要以战局为重,”,

  “我先把丑话说在前边,负责海战的陆伯言,可是给我立下了军令状!”,

  “你们二人,有什么想说的吗?”,

  “回主公话!”,

  徐晃、满宠异口同声道,

  “末将愿立军令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