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有一大堆问题要劝谏,陛下想先听哪个?-《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都进来吧。”

  朱元璋吩咐一声,

  便自顾自朝御书房内走去。

  “是!”秦、晋、燕、周、宁等五王,以及林豪立刻躬身领命。

  待朱元璋的身影步入御书房内,

  众人便回正身躯,伸手整了整衣袍和官帽,

  入宫面圣,衣冠端正是最基本的礼节。

  秦王朱樉,瞪了一眼林豪,

  今日觐见父皇奏事,本应是一件喜事,

  奈何出门遇“鬼”

  这姓林的疯子也在。

  他可别整什么幺蛾子,耽误孤的大事!

  周王朱橚也是目光不善地盯着林豪,

  这厮在朝堂上,

  张口闭口就是公理道义,一副诤臣的做派,

  可现在海关司一升阶,归父皇直管,

  这厮就迫不及待地地来到圣前“表现”,

  分明就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奸佞。

  不管这厮今日找父皇奏禀什么事,孤绝对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即使耽误了孤的事,也在所不辞!

  林豪看着几位王爷还站立原地,只是一味对着自己施放“眼刀”,无奈地摇头提醒道,

  “诸位殿下,”

  “陛下都进去了,你们还看着臣,不进去干嘛?”

  “是想抗旨吗?!”

  居长的朱樉冷哼一声道,“放肆!孤等怎么见父皇,需要你多嘴?!”

  旋即,又对几位弟弟说道,“走!”

  “觐见父皇去!”

  说完,便带头动步入御书房内。

  林豪眉头微挑,

  很好!

  在朝堂上死命地得罪这些王爷,可算没白忙活。

  积攒下的怨气,

  这回也算派上用场了。

  落在几位兄弟后面的朱棣,还想拉着林豪劝解几句,

  却被林豪摆手制止,

  “殿下,您不用劝臣了,您还是先顾好自己,”

  “刚才陛下看您的目光,可比看臣的要严厉得多,”

  “等会进去之后,您能不说话就别说话,陛下说您什么,您就认错服软。”

  “也不要参与臣的劝谏,以免给臣帮倒忙!”

  朱棣自然不知道林豪说这话的目的,是不想让他等会开口求情,

  他想起刚才父皇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喉咙,

  这会打退堂鼓,也来不及了,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多谢林大人提醒,孤有数了,”

  “走!觐见父皇去。”

  说着,便伸着林豪的手臂,一同走入御书房。

  ······

  御书房内间,

  朱元璋端坐御案之后,

  看着面前行完礼,默不作声的五人,淡淡地说道,

  “怎么一个个都不吭气了?”

  “刚才你们四个路上遇上咱的时候,都说有要事奏禀吗?”

  “老四,林豪,你们不是早早候着了吗?”

  朱樉瞥了一眼林豪,

  “回父皇的话,儿臣的确有要事,但林大人来此,定是有更紧要的海关事项奏禀,”

  “儿臣觉得还是让林大人先说吧。”

  这混账东西,每次早朝的时候,都是喜欢在别人奏禀完以后,

  才开始出列各种挑刺,各种抨击。

  这次,还有以后,绝对不能给他这种机会。

  晋王、周王、宁王纷纷附和道,

  “二哥说的有理,海关的事要紧,”

  “奏禀也讲求先后来到,”

  “让林大人先奏禀,”

  “儿臣等的事后面再说。。。”

  朱棣见状,也轻声说道,“对对,兄弟们说的对。”

  朱元璋冷冷地说道,“这会倒是知道谦让了?”

  “那林豪,你就先奏禀吧。”

  林豪微微颔首,

  看来这几个王爷“不配合”啊,

  本来想着让他们先奏禀,我顺便从他们话中搜集一些“材料”参劾,

  提高他们对我的“仇恨值”,

  既如此,

  我就直接发难吧。

  “陛下,臣此来本想只奏禀海关的要事,”

  “但临时又发现了陛下本人、内宫管理、王爷们等等诸多问题,需要提出劝谏。”

  “且让臣捋一捋先从哪一块说起。”

  朱元璋、以及四位王爷:......

  这混账倒是直白,

  上来就坦白自己要找茬!

  朱棣看着父皇渐黑的脸庞,低下头心中无奈地叹息,

  孤今天能少领受一句父皇的责骂,就算万事大吉。

  朱元璋眼眸微眯,

  “海关的事要紧,优先奏禀,”

  “之后再说内宫、还有咱儿子的问题。”

  言外之意就是,不需要说他朱元璋本人的问题,

  因为他堂堂皇帝,根本没有问题。

  林豪心中冷笑一声,

  老朱不让我说他的问题?

  那我就把这些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归他头上,

  “遵旨!臣就按陛下指定的顺序说了。”

  “先是海关的事。”

  林豪从袖中掏出一份奏疏,递给了一旁的内侍检查,继续说道,

  “臣已经的解海方案执行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海关所需的基层官员,国子监那边这几日就会选拔并安排到位,”

  “胡祭酒和臣有意在国子监,设立海关分科,为海关培养专职人才...”

  “军务方面,陛下给的将领名单里,臣觉得中军都督府佥事谢熊,无论军功和资历都是上乘,臣拟提请让他担任水军总兵,负责前线领军扫倭的差事...”

  “。。。”

  内侍检查确认奏疏没有“异常”,就立刻交到了皇爷手里,

  朱元璋一边听着林豪的奏禀,一边看着奏疏内容,止不住地点头,

  这混球不愧是大才,

  处理事务的策略,层出不穷,连后备人才的培养都考虑到了,

  而且他选人也很有眼光,谢熊是敢于拼死的悍将,让他在前线带兵打仗,绝对是用对了。

  后世对他的“革新能臣”评价,很是中肯!

  咱全力重用他,多采纳他的谏言,给他更多的宽容,

  “好!”

  “这些差事,你办的甚是漂亮,咱很满意!”

  “咱得再加赏你才是。。。”

  林豪却是摇头说道,

  “陛下别光听了喜事,就喊着加赏臣,”

  “臣还有大难题,求您立刻解决呢。”

  “海关预算费拨付的事,碰上大问题,”

  “臣让皇孙去户部要银子,可皇孙无能,户部又偷奸耍滑,十万两银预算费,才要到了一千两。”

  五位王爷:......

  才要到百分之一的银子?

  林豪分明是被允炆和户部合起来给坑了。

  朱元璋却是摆手说道,

  “此事早前允炆和咱奏禀过了,”

  “户部也有户部的难处,”

  “毕竟,这十万两预算费是咱临时给你海关加的,户部一时腾挪不出来属实正常。”

  话音刚落,

  没等林豪开口反驳,

  朱樉立刻跟进附和道,

  “林大人,父皇说的对,”

  “朝廷本就支度紧缺,日子不好过,”

  “户部没有及时给你海关拨银属实正常,”

  “虽然皇孙稚嫩、无能、不堪大用,”

  “可林大人,你是有大才的,”

  “孤相信你一定能自行克服困难的。”

  朱橚听到二哥突然跳出来帮林豪说话时,顿时一愣,

  但细品之下,才反应过来,

  这是明里夸赞,实则想断林豪的经费,顺便再贬允炆几句,

  “二哥说的对,”

  “允炆这个当副手的不行,林大人你这个总办却是比谁都‘行’,孤和父皇一样看好你。”

  晋王、宁王也纷纷开口,对林豪可劲地“褒奖”,

  他们四王表态完毕,又齐齐瞄向朱棣,

  朱棣眉头微抖,暗暗腹诽道,

  都看着孤干嘛?

  孤不想掺和你们的事,

  只想顺顺利利地走出这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