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朕有些后悔来这里了-《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老祖宗,既然已经知道情况,那正好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应对。”

  朱由校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站出来拱手说道,

  “首先,不要让林豪去搞什么查抄差事,本身他的职衔,也不必亲自去干这种具体的事务,”

  “其次,就是别让人看好,别让他着凉了。”

  “由校说的好!咱也是这样想的。”朱元璋轻抚着胡须,满意地点着头,

  还是由校最懂咱的心思,

  总能说出合时宜的看法。

  朱高炽见状,微微一愣,

  朱由校这娃子,好像很得太祖爷的赏识啊?

  他给朕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只听,

  朱由校继续说道,“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关于林豪情况,”

  “您回去之后还应该多鼓励年轻时候的洪熙爷,让他多和林豪接触,”

  “这样不仅能改变林豪的命运,也能让洪熙爷多多获得提点,”

  “这也是您刚才自己说的,让洪熙爷去保护林豪。”

  朕等都是洪熙爷的后嗣,

  必须得让他老人家变得更强,

  以免得了太祖爷偏私真传的太宗爷,做出影响我燕藩一脉皇统传承的事。

  朱见深等其他七位后世皇帝也是立刻明白了过来,

  让洪熙爷出马,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仅保社稷,还能保自己,遂纷纷开口表态赞同。

  朱高炽也跟着拱手说道,“臣孙愿意保护林夫子,还请皇爷爷回去降旨给臣孙。”

  朱棣也沉声说道,“还请父皇不要刻意阻止高炽接触林豪,”

  “让林豪多提醒他远离美色,保他的性命。”

  他对朱高炽的确是不太喜欢,

  但身为父亲,他还是想儿子好好的。

  朱元璋沉默片刻之后,点头说道,

  “咱会让高炽多和林夫子接触,也会亲自提点高炽,”

  “毕竟,咱只是和林豪亲自沟通艰难。”

  一众后世皇帝齐齐拜道,“太祖爷(父皇、皇爷爷)英明!”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尔等也不要松懈,”

  “该查找的后世记录也得认真找,”

  “可以学学朱翊钧,从尔等朝堂的高官要员私人藏书里找,”

  “时辰不早了,咱先回去布置了,”

  “老四,你来帮他们处置难理的政务。”

  说罢,

  在一众后世皇帝的恭送声中,迈步离开偏殿。

  待朱元璋的身影一消失,

  朱棣立刻回身,准备再训斥儿子一番,

  可朱高炽二话没说,又一次滑下主位跪地,告饶道,“父皇息怒!儿臣错了!请父皇责罚!”

  其他几位皇帝也纷纷跟着跪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喘,

  真是造孽!

  本来已经有太祖爷、太宗爷俩冤家父子,

  现在又多了太宗爷、仁宗爷这对冤家,

  这偏殿真是越来越难混了。

  经过短暂的死寂之后,

  朱棣冷冷地说道,“你现在虚成这样,责罚你有何用?”

  “有这个闲功夫,朕还不如回去好好教过去的你!”

  “你不是号称善于理政么?他们朝代的难理政务,就由你来帮他们处置。”

  说完,

  朱棣便拂袖而去。

  待关门声响起,

  朱高炽直起身擦了擦汗水,“都起来吧。父皇走了。”

  “快来扶朕一把,”

  “朕站不起来了。”

  “是!”七位后世皇帝再次齐齐上前,拼了老命将朱高炽扛回主位上。

  朱高炽坐稳之后,哭丧着脸道,

  “朕太苦了,这偏殿竟比父皇的永乐朝,还难熬,”

  “朕有些后悔来这里了。”

  朱见深叹声安慰道,“还请曾祖您放宽心,来了偏殿,能改变朝堂命运,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臣孙等的寿岁也延长了,朝代也跟着延长了。”

  “根据国史,您在位仅十个月就驾崩了,现在您已经登基九个月了,已接近油尽灯枯,只有在偏殿可以救您。”

  朱常洛马上“现身说法”,“洪熙爷,臣孙在位仅一个月就没了,得益于太祖爷的出手,臣孙的命保住了。”

  朱载垕道,“在这里只要不惹怒太祖爷和太宗爷两位老祖宗,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臣孙等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其他几位后世皇帝也纷纷跟着说起了宽慰的话,

  朱高炽听完之后,叹声道,“有尔等在,真好!”

  “朕现在有信心多了,”

  “刚才皇爷爷、父皇说帮尔等处置难理的政务?那就便一一说来吧。”

  众皇帝面露欣喜,正准备禀报请计,

  却见朱高炽伸手抚着额头,纷纷关切地问道,“洪熙爷?您怎么了?”

  “您没事吧?臣孙等不该这会拿政务烦您的。”

  朱高炽看着关心自己的后世子孙,摆手说道,“朕没事,”

  “朕产生了一些清晰的新记忆,”

  “是父皇在拿鞭子抽朕,”

  “他老人家行动真迅速!”

  ······

  洪武时空,

  朱高炽来到御书房院中,

  对着守门的内侍说道,

  “孤奉了皇爷爷的旨意,前来觐见。”

  话落,

  小玄子立刻从门内出来,“奴才见过燕世子,”

  “皇爷说了,世子爷到了就直接领您进去,”

  “请小殿下跟奴才来。”

  朱高炽微微一愣,

  皇爷爷突然召见孤本就很稀奇,

  到了地方,还让孤直接来,更是从未有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带着疑惑,朱高炽跟着内侍走进了内间,

  只见,

  朱元璋并没有坐在御桌后处理政务,

  而是靠坐在的沙发上,

  由于侍立一旁的朱允炆,念着奏疏,请示批复,

  “水军都督府奏报,武昌卫水师、金吾后卫的船队已经出了长江口,预计三日后就会进驻舟山。缉事队主力明日就会开拔出征,水军都督府请示让傅友德、谢成、王弼等吏员,集体随行听用。”

  “准了!”

  “御史参劾林豪打压守法商人,无辜扣押藩属国使节。。。”

  “留中!”

  “缉事队奏请再扩编整训千人,填补主力出海后的人手不足?”

  “准了!”

  “崇山侯参劾林豪道德败坏,流连青楼。。。”

  “留中!”

  “晋王参劾林豪把持军器局,克扣甲胄研制经费。。。”

  “留中!”

  “皇爷爷,奏疏已经处理完了,”朱允炆语带失望地说道,“您把参劾林大人的奏疏全部留中不发,只怕朝堂诸公会有意见啊!”

  朱元璋抬眸斜视孙儿一眼,“咱自有分寸!他们有意见可以上疏提出来,”

  “倒是你,最近好像不怎么去请示林豪差事了?”

  朱允炆心中一凛,正准备找个什么借口解释,

  只听皇爷爷道,

  “高炽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