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老朱微服私访,倾听“天下大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有辣椒的存料?”

  林豪眼眸立时泛光,

  怎么把吕弢这个倒卖黑货的正主给忘了呢?

  “还等什么?”

  “速速带本官去你们那个隐密仓库。”

  “是!”吕弢放下笔点点头,语带着期盼地问道,“林大人,您刚才说这东西是天大的功勋?”

  “草民可否借此保。。。”

  “命”字还没说出口,

  便被小贵子那阴翳的声音打断,“吕公子,你不想想,你犯的是什么事?”

  “后面还牵扯了谁?”

  “咱家奉劝你不要想太多,先帮林大人办好正事,”

  “以免白白受苦。”

  说话间,

  审讯室里,又响起了贵畅的呻吟声,

  小贵子眼皮都没抬一下,

  叒操起红烙铁,对着贵畅的身上,仍然是一记重按,

  “嘶~”

  “吓~”这次伴随焦肉气味的,只是一道无力的低呼声,

  贵畅不知第几度,昏死了过去,

  吕弢彻底被小贵子这个“烙铁狂魔”的手段给震慑住了,

  “走!草民马上带路去那仓库,”

  “草民不想待在这里了,草民不敢再多嘴了。。。”

  林豪无语地摇了摇头,

  折磨人心智这块,

  还是得看小贵子这种残缺之人,

  他收好装着辣椒粉的袋子,大声指令道,

  “点齐大营所有兵马,”

  “立刻开拔!”

  既是获取贵重物品,立大功,

  自然是要人人都分一份。

  ······

  与此同时,

  书香楼大厅,

  一身麻衣的朱元璋,与马允执等微服的大内侍卫,围坐在角落的四方桌上。

  他很想知道年轻学子们的想法,

  所以再度借着微服巡视的空档,来到了这里歇脚用膳。

  随着饭点临近,

  周围的年轻书生,越聚越多,按桌各自畅聊着,

  不出意外的,

  有人起头开始议论“天下大事”,

  众书生便跨越桌子的界限,各抒己见。

  “听说了吗?城南的苟大户又纳了一房美妾,”

  “什么?又纳了?这已经是第八房了吧?他不腻么?”

  “这次可不一样,是一个红发碧眼的胡姬。”

  “哦?是不是真的?羽兄,你们西门家和苟家交好,可知道情况?快来说说。”

  “对对对,西门大哥你一定见过,快说来听听,”

  “咳咳,本公子的确见过,她那个大。。。”

  随着讨论的深入,厅内的氛围愈发地热烈。

  马允执与随行的微服大内侍卫,面露尴尬,低垂下了脑袋,

  这些不要好的混账东西,

  不思进取,

  居然眉飞色舞地畅聊这等不着调的事,

  希望皇爷不要动怒才是!

  而朱元璋却是波澜不惊,

  年轻人嘛,聊娘么,扯点闲天是正常的,

  像老腐儒那般假正经,动不动说“之乎者也”,

  咱才懒得听,

  他淡定地端起茶杯,浅抿一口,旋即又拿起小食吃了一口,

  桌上的食物,已经由马允执等人先行品尝,确认无恙。

  突然间,

  整个大厅安静了下来,

  只见,一名锦衣卫小旗领着几名属下走了进来,

  那矮个子店管事连忙上前,恭敬地施礼,并低声回着他们的问话,

  锦衣卫们扫视了几眼大厅之后,

  很快便退了出去。

  店管事顿舒一口气,回身看到一众客人齐齐向着自己望来,部分人脸上还透着惶恐,

  他赶忙挤出笑脸说道,“诸位客官莫误会,锦衣卫是在查倭奴和潜伏的元人奸细,过来跟小老儿问几句话,了解情况而已,”

  “跟大家都没关系,”

  “诸位客官吃好喝好。”

  话落,

  众人也纷纷跟着舒了一口气,闲聊声很快又开始响起,,

  大厅里又恢复原先热烈的氛围。

  朱元璋对锦衣卫的走访,也没有感到意外,

  这是他自己下旨让宋忠严查的,

  又听了一小会旁人闲聊一些不重要的“天下大事”之后,

  朱元璋觉得不会有收获,便准备离去,

  只听,

  旁边有书生喊道,“这不是苗兄吗?快来这边坐,你计划转学监里新设的军事专科靠谱吗?兵部真的开始招专业类官员了?”

  “世昌贤弟,虽说这事是胡祭酒亲自公布的,可兵部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啊。”

  “对对,你快快和大伙说说。。。”

  朱元璋也是耳朵一竖,当即打消了离去的念头,

  胡季安要搞军事专科?

  一定是咱下旨让在林豪那混球革新职方部,

  他就按海关司那般操作,

  直接让国子监设立新专科,培养招募人才,

  搞革新大政,

  那混球还真是不含糊,

  咱这旨意下发才十天不到,那混球就找胡季安行动起来了,

  只是,

  他们新设一个专科,怎么也不上一道旨意请示咱?

  朱元璋暗自思量之际,

  苗世昌已经坐到了他隔壁的桌位上,开始诉说自己所知的情况,“诸位兄台,苗某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

  “此事绝对靠谱!”

  “陛下已经下旨让林夫子挂兵部郎中职衔,兼掌兵部职方部,推行制度革新,”

  “意在让职方部,总参军事征伐的规划事宜。”

  “而监里新设军事专科,就是专为兵部的职方部培养参军类人才的,”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望诸位兄台,好好把握啊!”

  话音刚落,旁人纷纷开始附和着,

  “原来如此!是陛下要继续推行革新大政才有新专科,大好事啊!”

  “而且依然是林夫子牵头的。”

  “我就说嘛!哪次监里设置新科,不是林夫子的主意。”

  “那是的,也只有林夫子能想出各种利国利民的革新计策,换别人根本不行。”

  “最主要的是,陛下英明神武,总是力排众议,采信他的谏言。”

  “看来军事专科,是海关专科之后,我辈的又一次报效陛下,光耀门楣的良机了。”

  “像海关司的陶学长、孔学长都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要员了,我等得努力向他们看齐才是。”

  “我等得抓紧报名转学才是,免得到时候像海关专科一样,变得过于抢手,都报不上了。。。”

  朱元璋面露欣慰之色,

  咱搞革新是对的,

  不仅受到了大部分书生的欢迎,

  还给了他们报效社稷的机会,

  能让这些有学识的年轻人,尽快进入朝廷施展才华,

  实乃社稷之幸。

  朱元璋满意地抚了抚胡须,

  却听,

  一道不合时宜的痛斥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