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朱允炆羸弱,乏断,不可君天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朱元璋话没说完,

  只听下方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

  “父皇,其实儿臣也不敢担此大任。”朱元璋的嫡幼子周王朱橚,挺着肥大的圆肚抢先出列推辞道,

  他想着几位哥哥都问过了,怎么也该问到自己了。

  朱元璋白了一眼这个不让他省心的儿子,没好气地说道,“咱知道你担不得这个大任,你别打岔,赶紧退下。”

  这混球,尽坏咱的“节奏”,

  他少惹事,咱就谢天谢地了。

  朱橚红着脸,讪讪地退回了队列里。

  林豪在队列里,暗暗地翻了一记白眼,

  老朱让秦晋燕三位实力强藩表态出局,是为了抬举朱允炆,

  这周王真是缺心眼,

  他虽然也是嫡子,但能力和势力根本不够格,

  他除了给老朱捣乱,啥都不行,

  当年还因为不守规矩,私会岳父宋国公冯胜,被老朱判处流放,回来了也不安生。

  现在诸嫡王都算表态了,庶出藩王也没资格表态,

  那应该正式推出朱允炆,

  马上就要轮到我出马了!

  只听,朱元璋故作为难地说道,

  “几个儿子都不愿做储君,这立储太令咱犯难了。。。”

  “陛下,老臣有奏,”文臣队列里的刘三吾,见“火候”已足,当机立断出列奏禀道,“其实陛下不必忧烦,”

  “太子薨逝,可还有皇孙在,”

  “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当立太子嫡长允炆为储君。”

  朱元璋嘴角微扬,心中很是满意,但嘴上却故作淡然地说,“哦?立允炆啊?”

  “在标儿一脉中选储君,倒是符合礼法。”

  “允炆,你的王叔们不当储君,那你由来当,你意如何?”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出列拜道,

  “皇爷爷容禀,孙儿惶恐,从未有过此等想法,”

  “储位,皇爷爷还是另选贤良。”

  他虽然心里急切地想应下来,

  但立储大事,辞让是必须的。

  朱元璋在心里给孙子一个大大的赞许,嘴上依旧故作为难地说道,

  “连允炆都推拒了,这储君人选真的好难定啊,”

  “这可如何是好啊?!”

  话音刚落,文官们知道该轮到他们集体出动了。

  刘三吾再拜道,“皇孙谦虚了,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再者,太子殿下在生前,对诸位王爷多有关照,”

  “身为肝胆相照的兄弟,他们也乐于看到皇孙您这侄儿,继储君位。”

  秦、晋、燕、周四王:......

  这老腐儒,真是会把人架得下不来台,

  还要拿着大哥的名头,

  让孤等兄弟,再给朱允炆当一遍垫脚石。

  四王遂齐齐出列,拜道,

  “启奏父皇,刘大人说的有理,”

  “允炆做储君最是合适,儿臣等喜闻乐见。”

  话音刚落,

  齐泰出列拜道,

  “臣附议,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黄子澄也站出来拜道,

  “大宗嫡脉,继承储位,合情合理,请陛下立二殿下为皇太孙。”

  紧接着,

  一众六部文官纷纷出列,奏禀附议,大殿内“臣附议”的声浪一波接一波。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把目光投向武将地队列,

  曹国公李景隆见状,

  赶紧出列拜道,“臣曹国公李景隆附议,奏请陛下立二殿下为皇太孙。”

  见李景隆带头,

  立刻有几名武勋也跟着出列表态支持。

  朱允炆感受到叔王们和百官的“拥护”,低头垂目,心情激动不已,

  就等皇爷爷最后金口一开了。

  而朱元璋也满意地点点头,准备开口“顺应百官所请”。

  只听,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来,

  “臣反对!”蓝玉绷着脸,出列大声拜道,“刚才大人们说什么皇孙世嫡,礼法之类的,”

  “按照他们说的规矩,这储位应该由三殿下继承才是,”

  “他才是真正的嫡子!”

  朱允炆闻言,脸色一白,袖中的拳头紧紧捏住,

  又来了!

  蓝玉这帮人一直就拿孤的庶出身份说事,

  即使孤的母妃已经扶正,

  他们还是不放过这个话茬,

  现在居然把这点搬到朝堂上来说事,

  孤发誓,

  只要有机会,孤一定让蓝玉这帮人付出血的代价!

  朱元璋也是猛然怒火爆燃,沉着脸说道,

  “凉国公,你这是什么话?”

  “允炆怎么就不是嫡子了?他的母妃也是咱亲自册立的太子妃,”

  “你还是安分一点吧!”

  说着,还挥挥手示意蓝玉退下。

  蓝玉没有退缩之意,梗着脖子,继续说道,“允熥乃是太子元妃所生,生下来就是嫡子,哪里是那些后天扶正的可比的?”

  “朝廷行事,得讲礼,也得讲先来后到的理,”

  “不管怎么说,立三殿下做皇太孙才是名正言顺的。”

  朱元璋见蓝玉油盐不进,更是怒火中烧,但还是耐着性子驳斥道,

  “你这是什么歪理?”

  “礼法就是最大的道理,”

  “朝堂上这么多饱学大臣,他们会不比你这武夫懂礼法?”

  “不要仗着功劳,非议皇嗣的身份。”

  “还有,”

  “允熥才十四岁,尚且年幼,哪里有什么担任储君的想法?”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一顿,看向藩王队列里的朱允熥,淡淡地说道,

  “允熥,你觉得皇爷爷说的对吗?”

  朱允熥平日里在外人面前,率性恣意,

  但见到皇爷爷,犹如老鼠遇上猫,

  当即出列,颤声拜道,

  “皇爷爷说的对,孙儿根本没有什么想法。”

  当然他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丝想法的,

  但他根本没勇气和皇爷爷唱反调。

  朱元璋微微颔首,旋即看向蓝玉,

  “你都瞧见了,”

  “不管是礼法,道理,还是允熥本人的意愿,”

  “你蓝玉的奏请都不成立,”

  “你就给咱安分一点,少瞎掺和不该碰的事,好好过日子。”

  蓝玉只是看了一眼朱允熥,心中满是失落,

  臣欲力挺到底,殿下何故先“降”?

  他虽不甘心在杵在当场,

  可他已经想不出什么理据去继续争取。

  朱元璋懒得理会蓝玉,开始为立储之事收尾,

  “既然诸卿都觉得允炆为储,最是合适,”

  “那必定错不了,”

  “咱也顺应众意,立朱允炆为皇太。。。”

  话没说完,

  只听一记更为洪亮有力的反对声传来,

  “陛下且慢!”

  “二殿下朱允炆羸弱,乏断,不可君天下!”

  林豪终于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果断选择出击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