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皇帝圣旨-《楚兵》

  武川镇。

  这几日,

  周云接见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李贞的暗卫注意到,有一位实权人物从大楚军队脱离。

  似乎是前往武川镇一带。

  为此,周云吩咐细作力量注意。

  毕竟就几十个骑兵,武川镇李氏并不在意。

  只是。

  做梦也没想到,

  大楚的上柱国大将军梅太师跟谋神段渊会亲自来武川镇宣旨。

  圣旨的内容很长。

  足足念了半个时辰。

  真正有用的就最后几句。

  楚帝要周云前往定襄大营,辅佐段渊和梅太师。

  并大肆褒奖了其父周康等等,还说周母被安排的很好,期待周云早日回京。

  这是明显的萝卜加大棒,

  只是周康是谁?周云的记忆里甚至一点印象也没有。

  周母倒是有记忆。

  那个在小院子里,浆洗衣物,养活年幼周云的女人,偶尔出现在周云的脑海。

  断断续续的碎片,周云已经能判断当年周母对他慈爱有加。

  梅太师和段先生就如同游玩的两位老者。

  毫无一方统帅的身段,

  他们参观了武川镇李氏的生存环境。

  对清水河谷地带的生机勃勃,很是满意。

  他们跟周云说了很多。

  家国大义,

  大楚贪腐,

  边关危害,

  等等问题。

  他们知晓,周云是大才,这次前来,感慨英雄老迈,期待后浪能补上。

  段先生跟梅太师是典型的传统中华知识分子。

  他们明面上虽然是帝党,但实际效忠的是大楚万里河山。

  他们愚忠而又有气节,却无法打破格局。

  但中华数千年,这样的文人此起彼伏,也正是有这样的人,华夏才屹立不倒。

  议事厅的沙盘上。

  段先生也是技痒,邀请周云博弈一局。

  可惜,系统在手,段渊身为谋神也只有输的份。

  为了不打击他的信心,

  周云谎称自己更善战场,不善谋全局。

  叫贺诗楚出战,跟段渊好好的过上几轮。

  浑部军师贺诗楚!

  此人段渊早就交手数次了,只是没想到,武川镇竟敢收留他。

  意味深长的望着周云,随即也释然。

  周云死罪太多,也不怕收留贺诗楚这一项了。

  当天,段渊同浑部军师博弈的难舍难分。

  按理说,谋神能力远在贺诗楚之上,

  只是他如今老迈,加之贺诗楚多次和崔中书博弈过,故才维持平手。

  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次段渊和梅太师来,更多的是以文道长辈来看望天赋异禀的后生。

  周云没有提过任何武川镇的困难。

  上官虎,张须陀这些节度使对自己有敌意,他也没向两人透露。

  当然,以他们的地位,早就知晓这些破事。

  有可能已经在周云看不见的位置,进行了一些限制。

  夜晚,

  武川镇举行了宴会。

  戏班子登台,唱了武川镇耳熟能详,却在两位老人看来耳目一新的三国演义。

  末了,还有武川镇的演武。

  大伙都是其乐融融,拍手叫好。

  唯有一人。

  梅朝开。

  护卫统领梅朝开不服气。

  原来五兽将才九品。

  还是以为北疆赫赫威名,至少是个宗师。

  开口比武,添添乐子。

  上去之后,被铁牛按在地上摩擦,才知道,九品是有差距的。

  次日清晨。

  梅太师又拉着周云说了很多。

  在他心中,周云乃是仁义之辈。

  老幼皆不弃,楚人皆不抛,这信仰令他佩服。

  战争上,其实他们也没有把握,对面是霍长真,昔日大楚三大谋神之一。

  眼下大楚局部的优势,并没有遮蔽他们的眼睛。

  他们希望周云能早点带着武川铁骑来定襄。

  段渊更希望,贺诗楚也来,他的罪名梅太师会想办法洗白。

  大不了就弄个卧底的身份嘛!

  毕竟最后,浑部是真的葬送在他手里。

  如果有李氏的核心加入,段渊觉得压力会小很多。

  毕竟国战,容不得一点失误,他自觉年纪大了,精力确实不如从前了。

  短短两天,

  留下一份圣旨,梅太师走了。

  清水。

  河谷。

  议事厅里。

  圣旨就摆在最前方。

  不时有一个个傻货,围着圣旨啧啧称奇。

  太师椅上坐满了李氏的老人。

  还有坐不下的就站着。

  有愁眉苦脸的,以老当家等人为代表。

  他们跟躲了官军一辈子,忽然变成官军,这还真不适应。

  有忧心忡忡的,以贺诗楚跟崔中书最甚。

  大楚贪腐成风,兵甲松弛。

  但这些个人才,内战是内行啊。

  陷害同僚,出卖友军,那都是一把好手。

  他们担心去了之后,徐州军和河东军盯上,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议事厅里,渐渐嘈杂。

  不少人坐在交流意见。

  整个大厅里,塞了上百人。

  铁驼子第一个开口了,这货一直是搞事先锋。

  “要老子说,管个鸡毛,北疆这一块,不听,朝廷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三个文人皆是一愣,眉头紧锁,刘庶率先开口反驳。

  “铁总管,不能怎么玩,大楚皇帝陛下的圣旨,可不是开玩笑。去是一定要去的,现在想的是怎么自保。”

  “如果不去,武川镇李氏成了叛逆,大楚就光封锁物资一条,我们都承受不了。”崔中书补充道。

  “崔先生的话,老夫不认同。”八瞎子跟李岗来到前方。

  “我们青山寨,当了多少年的钦犯?还不是好好的。怕个球啊。”

  李氏的老一辈渐渐越说越起劲。

  崔中书和贺诗楚面面相觑,眉头紧皱,想反驳却不好开口。

  过去青山寨劫囚,消息连太原的皇城司衙门都出不去。

  什么档次,心里没点数。

  小鸡小猫的,朝廷怎么会管你。

  今朝的武川镇,精锐数千,多次重创突厥人,北疆六镇之一。

  这要是叛乱,对北疆各部来说,就是边境上移动的军功。

  周云的心绪不在这里。

  没有理会,议事厅的喧嚣。

  老当家跟铁驼子牛皮都快吹上天了。

  听他们的口气,就是突厥可汗,也不放在眼里。

  他的坐榻可以躺下,有上好的羊绒毯。

  透过窗洞,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

  雪花飘过窗台。

  又是一年冬天了。

  李娘子坐在他脚边,李贞坐在椅子上,两人相谈甚欢。

  若不是偶尔,李贞给周云送来些松子,炒货。

  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灯泡。

  “妹妹,瞧见没有,今日我的指挥可好。这阵法变动,总算学会了。”

  “姐姐厉害,以后娘子军我也就不管了。”

  “那可不行,必须你管,别人我不信……”

  “我跟你说,六婶今天又没打赢,哈哈!”

  ……

  一颗剥好的松子,递到周云嘴边。

  见是李娘子,他一愣,随即吃掉,顺便吮吸手指。

  “怎么!为夫没有打扰到两位娘子的好事吧。”

  李娘子收回玉手,娇笑道,“瞧你说的,后宅安宁,你还有意见?说正事,这会圣旨怎么办。”

  “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造反吧。”周云没好气的道。

  他命令早就下达了。

  其实这会,辅兵营和后营已经开始行动了。

  战马,干粮,帐篷,兵刃,弓弩等物资,每个细节都是很重要的。

  段渊跟梅太师亲自来宣旨,已经给足武川镇面子了。

  这若是不去,等于脱离了大楚的军队体系。

  武川镇李氏,好不容易才得到清白的家世,若是成为叛军,那是死路一条。

  至少目前,武川镇没有对抗中央的能力。

  “深入定襄大营,几十万人里,到时候身不由己的,周郎。”李贞担忧的说。

  周云转身,握住李贞的玉手,贴脸道,“那也没办法,武川镇太弱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楚若胜,十万人围住,武川李氏也就亡了。”

  “突厥人要是赢了,也是一样的,武川镇是孤城,没有纵深。”

  一只肤如羊脂玉般,带着炫目金镯的手,拉开了周云。

  李娘子嗔怒道,“干嘛呢?厚此薄彼,喜新厌旧啊。”

  “妹妹,别理他,哼!”

  “哦!好的,姐姐!”

  “这样对周郎,是不是太不尊重了?”

  “别管这些琐事,等天黑,我们一起收拾他,不就行了。”

  周云:“(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