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圣旨难违-《楚兵》

  如果说,铁驼子是武川镇搞事第一人。

  那项济就是定襄大军搞事第一人。

  梅太师眉头紧皱,半天才缓过来。

  伸手道,

  “传他进来。”

  项济的意图,他猜到了七七八八,毕竟他有周云,兵事还是清楚的。

  身覆玄甲,手持宝剑,项济昂首进入大殿。

  他眼眸炙热,一身气魄惊人。

  一路与诸位权贵相视,竟毫无惧意。

  众人不禁一惊。

  好一员虎将。

  难怪能在东线压着北狄人打。

  项济走到中央,行楚礼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项济恳请太师抗旨。”

  恳请太师抗旨!?

  此言一出,大殿中陷入呆滞。

  项济也太虎了。

  这大逆不道之言,张口就来。

  还真是拿九族,不对,还真是拿他的命开玩笑。

  这一路。

  曹公公其实挺欣赏项济的正直,可此刻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看见,程老英雄,在后袋里,摸出一个铁球。

  飞石,

  这是他的绝技。

  这个距离出手,项济必死无疑。

  当然,作为皇城司红顶武太监,得顾忌皇嗣身份。

  虽不说杀了项济,但打断手脚押回洛阳,那是没问题的。

  “项济,念你无心,滚回十里坡。”梅太师怒道。

  上将军的好意,项济却不理会。

  他没有退缩,斩钉截铁道,“夏侯仁不能来,几十万大军安危啊,上将军!”

  “你!”

  梅太师叹息一声。

  好言难劝该死鬼,项济如此做,此战赢了,他也没好果子吃。

  如果过去,权贵将门中,不乏有认为项济是卖人设的货,其实内心野心勃勃。

  但今日,却佩服他的正气。

  夏侯仁之事,权贵们不知道吗?

  各家门阀,各家皇子,那个没有谋士,再差的水平,也是知晓此事的后果。

  但谁又敢言?谁又敢承担抗旨的后果。

  大殿中,

  项济是半跪着,但他的灵魂,却昂首挺立。

  萧世安第一个响应项济,开口道,“上将军,南阳认为七皇子之言,不得不考虑。”

  模棱两可的支持,已经是南阳节度府的极限了。

  老将丁弘度,也表示支持。

  定襄大军若出问题,他太原军首当其冲。

  大殿中,不少武将,内心也是支持项济的。

  武人其实很简单,谁是英雄,佩服谁。

  项济在东线,打的突厥人高挂免战牌,早已算是定襄大营的一员猛虎了。

  此刻更是不畏圣威,只求真理,更令他们心生向往。

  唯有几个皇子,极度不爽,脸色暗淡的可怕。

  项济越正气,就显得他们越软弱。

  三皇子项淮率先发难,大义凛然的对南方行楚礼,大喝道,“项济,陛下圣旨,岂是你的质疑。再行大逆不道之言,还请程公公将此人拿下。”

  老九陈王和老五晋王,其实也想发难,只是自己母族已经支持项济,就不好多说。

  “废物!三哥,枉费你手握数万精兵,竟然如此愚蠢。”

  项济这不是反驳,已经算的上是侮辱了。

  “传闻上官氏了然如何厉害,本皇子看,不过浪得虚名尔,若将这几万精锐给我十里坡,东线突厥人早杀干净了。”

  “你竟敢辱我,你这贱籍之子,竟然辱我。”项淮怒气冲昏头脑,对梅太师,说道,“如此之人,若是在大殿,本皇子这就离开。”

  梅太师轻蔑的望着齐王,心中感慨,

  你若有项济三分本事,西线也不至于被压着打。

  “如此,请齐王出去!”

  什么!

  齐王怒极反笑,阴冷的望着梅太师良久。

  心中已将梅太师结为死仇,冷哼道,

  “好,好的很!”

  齐王拂袖而去,连带着他的党羽,也跟着离开。

  忽然。

  一股猛虎气息躁动,上官虎周身气浪渐起,虎目精光怒显,大宗师的威压暴露无疑。

  打狗还得看主人。

  如此侮辱上官氏,他怒了。

  见此,梅太师也没有退缩,转身对程公公使了眼色,后者微微点头,关键时刻,他会出手。

  猛虎宛如实质,令项济喘不过气,甚至几乎晕厥。

  然,正在此刻。

  一股巨象龙鸣之音出现。

  丁布!

  他的威压竟然不在上官虎之下,龙象之力竟有种压制住上官虎的意味。

  大殿下方,两大武者散发的气息,令王右宁侧目。

  那是他永远的到不了的高度。

  他这才知晓,上官虎过去并没有全力跟他打。

  只是纯粹的当武者切磋。

  丁布出手。

  项济只觉压力大减,猛地喘息几口。

  稍一有机会。

  继续鼓动大殿中的人抗旨。

  几番争执之下,

  始终没有结果。

  关于抗旨和不抗旨分成两派。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将不回了,回洛阳怎么办,一起死否?

  ……

  人声嘈杂,一时如同菜市场。

  最终梅太师收场了。

  呵斥,项济无君无父,不仁不义。

  令他今夜就跪在殿中,明日才能离开。

  迟迟没有结果。

  各权贵渐渐离去,偌大的定襄府衙大殿,项济独自跪立。

  夕阳。

  长影。

  雕花镂空大门影子拉到了项济脚根。。

  一道黑影影,遮住了项济。

  周云进来了。

  一同进来的,还有贾平庆。

  “周老弟,圣命难改,如何是好?”

  项济见到周云后,焦急问策。

  周云没有回答他,只是找了个节度使的太师椅坐下。

  这椅子做工真差,没武川镇的舒服,将就吧。

  他轻摇羽扇,不理会项济,继续装逼。

  贾平庆则是走到项济身旁,要将他扶起。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梅太师让我跪一夜,如何能起。”

  见项济不起,贾公公回头,望着几乎躺平的周云。

  后者一愣,随后讥笑道,“项老哥起来就是,若没有上将军许可,你觉得我们进的来?”

  闻言,项济一愣,思索后,起身却又倒下了,原来双腿已经麻木。

  在贾平庆的搀扶下,找了个太师椅。

  “周老弟如此说,是何意?”项济问道。

  “何意?呵呵,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战局了!”周云目光冷凝,斩钉截铁的道。

  “真正的战局?”

  项济同贾平庆皆是一愣,半天也理解不了。

  理解不了是对的。

  兵神系统也是刚刚才分析出来。

  自古。

  往往越少的人,能决定越大的事。

  真正作战的计划,梅太师跟段渊就能定,要开个鸡毛的军议。

  正在他们思索时,

  一道声音打破大殿的沉默。

  “哈哈哈!不愧是李老鬼的高徒,果然厉害。”

  梅太师、段渊和程有道出现在大殿。

  从左侧门,进入空荡荡的军议场。

  他们没有去主位,在右侧五皇子的椅子上坐下。

  “周卧龙,我们又见面了。”

  同为谋士,段渊佩服周云,和气的对他行了楚礼。

  并介绍了红顶武太监,程有道。

  此人乃道门出身,少年多灾,入宫后,天赋异禀,武艺大进,方有今日地位。

  嘘寒问暖,一阵虚礼后。

  周云才开口询问,

  “圣旨是假的?!”

  梅太师与段渊相视一笑,回应周云,道,“圣旨是真的。”

  “但没有调兵这一项。”

  “陛下虽然很急,多次催促,但从未干涉过前线的战斗。更别说直接调兵。”程公公中气十足,沙哑的道。

  大楚的皇帝,自竞争中脱颖而出,水平还是有的。

  至少比那赵构强多了,十二道金牌追岳飞,一般皇帝干不出这事。

  “既然这样,那就是说,童家镇是个陷阱?”

  “不,童家镇不完全是陷阱,也是出招。夏侯仁也是真的要来,但要偷梁换柱。”

  “兵力是一定要集中的,但老夫想乘机阴一手突厥人。”

  梅太师无奈的道。

  “为什么,优势在我,何必着急。”

  听到这里,项济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局。

  只是他不理解,大楚定襄大军为何要先出招。

  闻言七皇子言。

  梅太师示意,程公公走了过去。

  对七皇子行了楚礼,随后拿出一道奏折。

  项济观看后,便呆立当场。

  “黄河大水,河南刁民造反,窦威刘重山兵马数万,携民无数!”

  “另有储进良等,太平教徒,妖言惑众,河南多地沦陷。”

  中原有人造反了!

  如今,现在大军在北疆国战。

  中原若是出现变动,即使平定叛乱,后续的粮草肯定是供给不上的。

  段渊叹息一声,无奈道,“没有办法,必须破局。”

  “所以,贾公公告诉十里坡圣旨的事,是为了把我引来?”周云冷哼道。

  “没错。”梅太师没有否认,目光深邃道,“大军混杂,耳目不详,不能直接征召你,否则突厥霍长真会有防备。”

  “周云,此战时关重大,我希望与你对弈一场,你持突厥方兵力。”

  “其实了然也有此能力,但此人心术不正,上官氏一直出工不出力,我并不敢将真实情况告知他。”

  段渊老了,短短几个月,他的头发全白,手颤抖的更厉害。

  历史就是如此,皇帝给边关的是忠义之士,就能胜。

  如汉窦将军,唐李靖,若边关是庸碌之辈,就如同明代一样,出现大问题。

  大楚有幸,此次大战是梅太师和段渊。

  他们几乎呕心沥血,在为大楚黎民完成这场国战。

  穿越来,周云少有的严肃。

  他身覆山纹精甲,手持羽扇,立于大殿主位下,

  眼中耐人寻味,久久不语。

  “将突厥人的情报告诉我,越详细越好。”

  周云留给他们一个英俊的背影,侃侃而谈。

  论战持续了很久,

  直到子夜,

  段渊满头虚汗,瘫坐在太师椅上。

  “老了,见笑了,周卧龙。哈哈。”他气喘吁吁,内心却是很满足的。

  梅太师是知兵之人,此刻也是后怕。

  这会才发现,原来计划中,如此多的漏洞。

  庆幸,有周云来这一趟。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梅太师等人再三表示感谢,周云只是配合敷衍。

  戏要演全。

  清晨时分。

  天空鱼腩白。

  周云与项济,走在黎明的定襄城。

  踏上了回程的路。

  贾公公不见了。

  在周云的唆使下,又弄物资去了。

  出城门时。

  等了良久,定襄大城的门官才打开。

  从黑暗的城门洞中走出。

  刚好有一支粮队,压着时间进城。

  “快,快,误了时辰,要你们狗命。”

  “嘿嘿,上官,这是粮食入城的凭证。”

  ……

  徭夫民夫,赶着车马,队伍一眼数里。

  同处一个门洞,双方擦肩而过。

  项济、周云跟这支队伍,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就像行尸走肉。

  偶尔有人抬头,对周云这里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支精甲部队,人人高头大马,兵甲锐利,应该是天上人吧。

  项济一路上笑容满面,此刻也不禁垮了。

  他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经过大道,走过定襄雄伟的卫城。

  对北疆本土人来说,这里仿佛是建立在荒漠的外星文明。

  项济踏马,靠近周云,叹息道,“定襄大军有梅太师跟谋神在,乃国之柱石也!此战应该有了。”

  “国之柱石?!”周云轻蔑一笑。

  若不是有兵神系统,周云就真的相信了。

  可惜,他能洞悉一切细节。

  这才是他对梅太师态度冷淡的原因。

  闻言,

  项济一愣,好奇道,“周老弟,这是何意?莫非有不同的说法。”

  周云回眸,目露精光,冷笑道,“真要是为国考虑,征召你我随军即可,岂不是胜机更大?”

  “为何只是问策,而不愿十里坡大营随军,更不让我等去西线战场?”

  项济眼眸一听,仔细思索后,也觉的好像是。

  询问道,“为何啊?”

  “梅太师和段渊也下注了,他们身后有宗族,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后辈考虑。”

  “此番若是大破突厥,战功算你的还是算他的?”

  “怎么可能!”项济大惊,这是他无法理解的范围。

  “下注!他们下注了谁?”

  周云冷笑,一字一顿的道,“肯定不是你项济!也不会是齐王!”

  “他们想赢下此战,但却不想我们立大功。增强我们的实力,控制的恰到好处,权力也不给,实际上只是捞好处。”

  “建安将军,一个杂号将军,能有什么做为。”

  更可怕的,周云没说。

  若是此战真的胜利,献策的周云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落到五峰山时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