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南卫城的烈火-《楚兵》

  风吹敕勒川。

  千古英雄过狼山。

  楚帝二十四年正月,南卫城下战鼓如雷。

  定王大军,积蓄了强大的战力,此刻军势如火。

  二十六万人,在周云等建安军高层妥善的处理下,渐渐凝聚成了一股恐怖的力量。

  九大战营,举目望穿,七万民兵,一边抬木头,一边等军令。

  投石机、简易云梯等,早已数量不少。

  攻城云梯、攻城车一架架雏形屹立在雪原。

  这种情况下,兵卒们再也忍不住了。

  各营请战书,一天超过一天。

  尽管时机还不成熟,但周云决定先干一场,就当拉练了。

  进攻的命令一出,全军爆发欢呼。

  三更造饭,五更朝食,清晨战鼓响起,号角连营。

  马蹄奔腾,旗帜飞舞,大军云集。

  梁大眼在离南卫城二百步外组装调试,二十架抛石机,二百具牛角重弩,迎着朝阳,露出狰狞的寒光。

  两万民兵,手持圆盾长刀,身穿各种拼凑的甲胄,蓄势待发。

  山兵部队熟练的几十人一架,扛着简易梯子,随时等候命令。

  玄武军雄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散开在大军后侧,为前方攻城部队压阵。

  周云在仔细思索后,命衡州郡人杨猛,率领死士军五百人,伺机发动。

  杨猛此人,自从入建安军后,为项济所重,对其推心置腹,恨不得同食同寝。

  他的杨家战国戟,尤善狭小地域搏杀,当初一人先登王泗公营寨,连杀几十人,足见其实力。

  “砰!”

  “砰!”

  “砰!”

  在战鼓的怒吼声中。

  一块块头颅大小的飞石,呼啸而去。

  两百发带着浓烟的火油罐,直奔突厥人的南卫城。

  周云没有炮灰能用,也不能像铁力可汗那样,不管攻城部队的死活,无差别肆意屠杀。

  那种行为,建安军的士气,会顷刻之间崩溃。

  但人力不够,火力来凑。

  武川镇别的没有,工业能力发达。

  神机营储备了大量火油罐,先招呼两千个,再说后面的事。

  投石机全部投废为止,不要在乎器械损耗。

  几万后营、辅兵,维护跟输送能力强大,投石机要多少木料,有多少。

  漫天的石块,呼啸而来的火油罐。

  城墙上的北狄国守军抱头鼠窜。

  整个南卫城燃起熊熊大火,尤其是城楼,黑烟滚滚。

  建安军战兵营,合计抽调了一万弓弩手,在城楼下狙杀守军。

  拥有刀盾手观察员的弩兵,肆无忌惮的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铺天盖地。

  石头、火油、羽箭,宛如无穷无尽。

  突厥人本就不善守城,什么时候见过这种架势。

  那奔腾而来的火力覆盖,简直不该存在这个时代。

  这场战役的主将,是玄武军孟百川。

  周云观测完第一波火力压制后,同定王项济一起,离开了前方。

  反正攻城也不是一下的事,今天就当演练吧。

  ----------------------

  定襄城。

  建安军大营。

  野战帐篷。

  这几棵榆树,被辅兵当成了骨架。

  外侧固定了一排大盾,大盾的内侧,有张丈许的木桌。

  那里就是周云此战办公的地点。

  地面已经被辅兵清理干净,并且铺上了羊皮,中间放了一个火炉。

  一幅万里山河图,挂在帐篷左侧的树上。

  沙盘在几步外的缓坡上,几米的缓坡下,随意放了六张长凳。

  军议的时候,建安军的将领高层,或站或坐,随他们自己愿意。

  之所以选中这里,乃是周云刻意为之。

  这里视野开阔,既可观察大军,又能看见定襄城、南卫城的战况。

  此刻前方神机营咆哮,倾泻火力,周云便看得一清二楚。

  最关键还不是他要看,主要是兵神系统要看,一旦有问题,它能第一时间预警。

  建安军携带北疆军民,猛攻定襄城,乃是搏命之举,容不得一点失误。

  否则铁力可汗大军回归,此地一马平川,二十几万楚人,灰飞烟灭。

  项济最近心情很好,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他踏雪来到营帐后,头盔披风解下,辅兵女卒接过后给他挂好。

  “周老弟,南卫城依照本王的雄才伟略看,是坚持不了多久。”

  “定襄城一拿,铁力可汗要吐血了,哈哈!”

  项济坐到土坡之上,矮桌后面,侃侃而谈,颇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顺手拿起羊皮大楚舆图,笑的乐不可支。

  南野身形雄武,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遮住刺青了。

  建安军的楚人,不但不鄙夷,反而觉得南野将军很威猛。

  腰佩长剑,背负大弓,与野猪一左一右,护卫此地。

  周云接过项济的舆图,嘴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可不是,真要是这样。”

  “等于大突厥跟大楚,打了场国战,最后成全了咱们。”

  铁力可汗跟霍长真,筹备攻楚之战,至少七八年。

  那么多攻城部队,那么多训练精锐的攻城兵,还有重骑兵金狼卫。

  如此谋划,成功的击溃大楚官军,又攻陷了楼烦关。

  虽然最终没有攻陷太原,但洗劫了并州道,掳掠了无数资源。

  又夺取了重镇定襄,对楚国形成战略优势,得到了前进基地。

  这种情况,大突厥国是完全能接受的。

  但,若是最后,灰溜溜的,连个定襄城都没拿到,那就是损兵折将,白忙活一场。

  阿史那族在铁力可汗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气运鼎盛的时候。

  首领雄才大略,麾下猛将如云,谋士也不俗。

  这种历史性的关口,浪费十年时间,一无所获,那是致命的打击。

  因为没人知道,下一个强大政权是否在诞生。

  就像中亚波斯、亚洲各国打的热火朝天,但草原上一个九岁的孩子,在从弘吉剌部回乞颜部的路上,死了父亲。

  时间,就是一个鼎盛政权最大的资源。

  “报……报!军情急报。”

  一名建安军的传令兵,火急火燎,在周云和项济疑惑的目光中,踏雪而来。

  急报?这个时候急报,难道是铁力大军来了。

  不可能,至少还有十天左右才对。

  “禀报定王、周将军,南卫城已经拿下了。”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说道。

  闻言,周云同项济面面相觑,猛然一惊。

  不假思索的转头,看后方的战场。

  果然,南卫城上,火光冲天,建安军兵卒已经杀进去了。

  还有无数兵卒,就像蚂蚁一样,前赴后继,攀爬梯子,杀入城池。

  此情此景,周云不禁错愕,搞个演习,就拿下了?

  下一秒,他干咳两声,对着传令兵道。

  “这种叫捷报!明白了没有。”

  “嘿嘿,二爷,咱们一直是急报,习惯了。”

  ……

  -------------------

  定襄城。

  南城门楼。

  寒风呼啸,冰冷刺骨。

  郭倾之在城楼屋檐,摆了一张卧榻,铺上羊皮,他老了,不能久站。

  就在刚才,他看见了恐怖的一幕。

  建安军攻城了,那简直是人间炼狱。

  各种弩箭飞石,烈火弹咆哮,顷刻间,南卫城火光滔天。

  撒察司这个腾格里的懦夫千夫长,打出旗语,要求弃城。

  郭倾之仰天长叹,突厥人的勇武,不如建安军也。

  项济守武川镇,半年未曾动摇,腾格里的王帐军面对强军,没有死战的决心。

  士气已失,郭倾之明白,就算今天不丢城,明天也会丢了。

  打出旗语后,一万多突厥人,有八千迅速从北城踏马而出。

  由于孟百川排出的大军,正是围三阙一,北面就是放给突厥人逃跑的。

  直到周云意识到问题后,建安军想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至此,定襄城外,突厥人所有的卫城全部丢失。

  北卫城是防草原人的,早就被他们自己毁了。

  东卫城在大楚修建时期就有问题,此刻一面城墙早已垮塌,突厥人没守。

  北风萧萧寒。

  残阳孤城闭。

  突厥人城头悲歌缭绕,哀嚎声不断。

  南国的英雄,又来了。

  在草原人的传说里,南人是最可怕的恶魔。

  霍去病、窦将军、大楚的先祖,那都是长者口口相传的狼神天兵。

  郭倾之面容忧虑,笑着摇摇头。

  像是讥讽,又像是自嘲。

  某一刻,他呢喃的道。

  “贫瘠的马邑定襄,竟然起兵几十万,突厥国真是可悲。”

  “这样的对手,希望能死在这里吧。否则,天下异主也!”

  城楼上。

  郭倾之慈祥的抚摸一只黑色的雄鹰。

  夜幕降临后,雄鹰展翅而起,直奔天穹。

  在雄鹰的视角里。

  定襄城南的转角,有一间官仓。

  院子里满是冰渣的树下,有口老水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