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楚宋巨野之战-《楚兵》

  圣武元年,七月中旬。

  河南大地,今年似乎特别炎热,不少缺水的地方都出现了旱灾。

  正午时分,阳光泛白。

  金水县宛如被烈日炙烤,空气里都散发着一股燥味。

  东侧山林,宋国在此立了据点,驻留了两千民兵。

  两丈高的胚土寨墙外,到处是羽箭的痕迹,显然这里不久前,遭受了袭击。

  军营里,身穿土黄色戎衣的兵卒三三两两,有气无力。

  柏是高瘦的农家汉子,黄河大灾后,

  他跟着家里逃难,稀里糊涂就当了太平道。

  他母亲早就被爷爷卖了,这一路太惨,除了他和幼弟,一个也没活。

  远方,茂盛的七叶树下,火房开饭了。

  柏是个百人将,除了校尉跟小渠帅,就是他官职最高。

  此刻,他热的烦躁。

  他一直觉得吃饭的茅棚太矮了,挡不住暑气,

  就吃点绿菜配豆腐,在里面都是满头大汉。

  外面的弟兄们就更惨了,找到树的还能躲一下,

  没找到树的,就只能在太阳底下吃。

  河洛楚军骁勇善战,这仗太难打了,

  一个多月下来,前线基本都是吃亏,

  山林小营的物资补给,送去了巨野前线,

  哎!连给金水县小山筑营的部队都拉去了。

  小渠帅是个中年壮汉,他上身赤膊,穿着旧黄色的戎裤就进来了。

  手里拿着三个竹筒,大笑着给柏和校尉一人一个。

  冰……冰镇的水?

  山头的小溪断流了,要去几里外大河取水。

  楚军的斥候厉害的不行,带着十几辆辎重车出去,压力可想而知。

  “别看,昨日金水县赵员外送的,他家地窖里还有点藏冰。”

  送个鬼!

  肯定是昨天小渠帅去抢的,听说昨晚还侮辱了赵员外的女儿。

  杂木桌子前,柏有点不想喝,可那如同冒烟的喉咙,让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咕噜……咕噜……啊,舒坦!”

  小渠帅过去是码头苦力,一身腱子肉,

  他笑着看了看高大的柏,拍拍肩膀,谄媚道。

  “这就对了,咱们拼死拼活,不就为了点好日子吗。”

  “教义那一套,以后别提了,现在楚军压得急,不要那么死板。”

  柏虽然只是百人将,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太平道护教官。

  此职位可直接逃过数级,跟道圣储梁见面。

  这是宋军的特殊制度,每个千人规模以上的队伍,至少配一位太平道护教官。

  一旁的校尉喝的上身都是水,戎衣都打湿透了,他喉咙冒烟,难受道,

  “头,你是不是得罪人了,这鸟地方屁都没有。”

  “胡说八道!”柏终于生气了,他怒吼两位上官。

  “太平道济世救民,咱们是为苦民乞活,创立黄天政权,岂可用来欺压他人?”

  校尉跟渠帅不禁脸色铁青,出门在外,最怕这种愚钝的护教官,

  他们算是找到问题了,原来是这个东西不懂人情世故,

  难怪入教那么早,官职如此低。

  “嗡!!”

  “嗡!!”

  茅棚里,三人听到声音面色大变,宋军的号角响了。

  柏跟着渠帅急急忙忙上了寨墙,驻足观望。

  小营西南角,宋国黄色太极旗飘扬,

  大地尽头,炙白的阳光,让视线都显得扭曲。

  烟尘滚滚下,七八个丢盔弃甲的兵卒,策马而来。

  “前方遭到楚军袭击,小营刘渠帅速速支援。”

  “前方遭袭,速速支援。”

  宋国正处于上升期,虽然有些瑕疵,但二线兵卒都训练有素。

  这支兵马虽然比不上十二方精锐,可他们在河南战场表现出色,也算是半职业兵吧。

  柏虽然是将官,但也是和大伙一起住。

  他的营房里,还有九个战友,此刻正急急忙忙穿戴甲胄。

  “快快,长矛、刀盾,全部带好。”

  “护腿呢?快去找,立刻集合。”

  ……

  巨野池,金水县。

  一支两千人的宋军,披坚执锐,踏起步伐,烟尘滚滚。

  他们甲胄砰砰作响,斗志昂扬,官道上,一片肃杀之气。

  柏入太平教很早,第一次丢开封的时候他就在,

  可如今他依旧只是个百人将官,这令他在老兄弟面前抬不起头。

  虽然楚军骁勇,但柏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

  甲胄齐备,全员青壮,这是一支精兵。

  也许这次,他能立下大功,成为人人仰慕的千人护教官。

  小山营地往南七八里的样子,有一处高坡,名万金坡。

  相传汉代有户人家,在此连生十个女儿,将老父亲活活气死。

  后来,十个女儿慢慢长大,在此定居后,渐渐成了一个小村庄。

  如今,此地驻扎着黄公将军宁泽一支精锐正军。

  前段时间,柏清楚的记得,

  他们骑着河曲大马,这些嚣张的东口县兵卒,把小营的补给抢了。

  这件事,柏报了上去,到现在还没有处理的影子,

  此刻,柏已经远远的听到了喊杀声,战斗似乎很激烈。

  这情况,估计也不用上头处理了,先处理楚国军队吧。

  黄色的队伍,旗帜不少,一路踏步而去,带起烟尘。

  柏是个老战兵了,他虽然人情世故欠缺,但战场能力是合格的。

  行军的过程中,他鬼使神差的往万金坡看了看,

  他有一种的直觉,那个位置似乎很好偷袭他们。

  “杀,杀,杀楚狗!”

  “弟兄们,为了子孙不受压迫,杀啊。”

  ……

  转过了前方山头,视野豁然开阔,

  村庄之外,一支楚军步卒正在灭杀黄公将军的部队。

  是的,灭杀。

  大盾成墙,长矛如林,羽箭齐飞,

  上千楚军高声怒吼,那整齐划一的战术动作,宛如战场艺术。

  盾甲之外,宋军人马被摧枯拉朽,残肢断臂乱飞,

  以盾墙为界线,战场之上,甚至升起了血雾。

  柏跟弟兄们都慌了,他不禁看的眼眸呆滞,头皮发麻。

  狗日的,东口县这帮畜生!

  如此铁军,怎么可能是他们能救场的?这不是纯拉他们送死。

  楚军的战旗,柏认了出来,

  建安军十一营,第三旅。

  北疆十八将之一,余建山的部队。

  几十步外,刘渠帅也发现了问题,他怒不可遏道。

  “你脑门被驴踢了,楚军最精锐的部队,我们能救吗?”

  河曲大马之上,带着血迹的东口县兵卒,眼神躲闪,但随即又道。

  “对方只有一千五百人,万金坡还有三千,加你们过五千了,拿下楚将余丰,那就是大功劳啊。”

  “艹你姥姥,姓杜的,你给我等着。”

  宋军毕竟是新兴军事强国,它的力量正处于巅峰期。

  两千多民兵都是简单的两铛凯,他们手持刀盾长矛,排成箭头阵,企图压上去。

  可就在此时,柏之前看过的山坡上,猛然冒出一支骑兵。

  万金坡战旗飘扬,马蹄如雷,人如龙,马如风。

  清一色的北狄大马,黄底黑甲,骑兵未到,羽箭先到。

  两千宋军刀盾手都在前方,此刻是后背大开,毫无防御。

  当然即使有准备也没用,他们只是轻步兵,

  这种对手,必须五虎将手里的重甲步兵集团才行。

  北狄大马带着无比的威势,一路冲杀。

  五百精锐骑兵,杀两千没了阵型的轻步兵,简直不要太简单。

  柏立在田野上,宋国兵卒成片成片的倒下,

  战场虽然败局已定,但宋军强悍,依旧没有崩溃。

  柏手持长矛,怒吼的冲向一位骑兵,他像训练一样,长矛猛刺。

  可惜,他还没碰到敌人,一杆长槊就打飞了他的头盔。

  “嗡……”

  脑子里全是嗡鸣之声,什么也听不见,他倒下了。

  背上的土地在抖动,天空是白色的,阳光也是白色的。

  一匹匹战马从头顶掠过,这些马肚皮紧致,大腿健壮,

  真是好牲口,用来耕地肯定不错。

  柏知道自己死定了,他缓缓闭上眼睛,世界慢慢黑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