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大明朝先进的复古军械-《锦衣黑明》

  徐允爵跑到陆天明面前,本想摸摸陆天明的性格。

  看看有没有策略方面的漏洞,结果被喷了个狗血淋头。

  小公爷真没生气。

  要生气的话,四年前在山西就气死了。

  若陆天明是靠阴谋做事,徐允爵一定会算计回来。

  靠谋略、靠眼光、靠布局、靠硬实力…

  那就得学习。

  十月初三,池州府东流县。

  徐弘基是真给儿子面子,没有问任何原因,也没有坐在南京逼逼叨叨,直接把兵权都给了两个儿子。

  大江水师集合两千条船,五天时间,把江北大营七成士兵扔到东流。

  长江航道来来去去,全是水师战船和漕船。

  水运就是这么屌,大明朝三万条漕船,若徐弘基把江南漕船全部集中起来,一次性能把百万兵扔到京城。

  包括百万人一月的粮草,以及军械、火炮、战马。

  东流现在就是这样,到处都是转运火炮、盾车的士兵。

  大明初期,军队虽然都是团营大阵,但永乐与洪武时期的军械完全不同,与后来的军械也大不一样。

  永乐朝进入草原的精锐大军是什么样子,二百年后,估计大明朝臣自己都忘记了。

  就算再过几百年,世人可能都会被永乐朝的装备吓一跳。

  张辅当时在宣府练兵,十万京营精锐,只有两万骑军,步卒之中,车兵两万,他们还顺带做弓箭手,纯粹的弓箭手两万、刀盾兵一万。

  剩下的全是火器兵。

  鸟铳?

  不,火铳只有一万。

  还有…两万炮兵。

  两万?炮兵?

  是啊,炮兵。

  当时大明朝臣都觉得这火力过分了。

  太过分了。

  火器太多,出动一次,比徐达、蓝玉北伐加起来的开支还要大。

  朱高炽管理户部,努力两三年,只能够他爹出去霍霍一回。

  等他自己登基,立刻把京营火器封存,神机营最多的时候,只允许两万人。

  就这也太多了。

  大明朝武力强大过头了。

  怼天怼地怼空气,放眼四海,没有一合之敌。

  完全没必要嘛。

  所以从仁宗开始,一再削减京营开支。

  那明军哪来的这么多炮?

  其实就是虎蹲炮,大明朝京营的制式装备。

  炮?制式?

  这两个词能联系一起,天下只有北元有资格叙说永乐的残暴。

  京营当时的装备标准,主力每个卫备炮千门,侧翼每个卫备炮五百。

  五千人有一千门炮?这是什么概念?

  虎蹲炮在当时有三个规格,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还没有后来的千斤大型虎蹲炮。

  北元本来就被徐达和蓝玉搞散架了,朱棣如此残暴的出击,每次都是横扫。

  鞑靼骑兵好不容易熟悉明军车营开路、弓箭洗地的打法。

  结果迎来一群猛男,上身挂着厚厚的棉甲,手里抱着虎蹲炮,以步阵迎接骑军冲锋。

  咚咚咚~

  砰砰砰~

  炮弹与铅子齐飞,血箭共长天一色。

  到后来,鞑靼骑兵别说干架,看一眼都浑身发抖。

  如此火力,最终成就朱棣六出草原,封狼居胥的名头。

  朱棣之所以造这么多的虎蹲炮,只有一个原因:当时的火绳枪威力不足。

  鞑靼人百步外就能骑射,火绳枪却得放近到三四十步。

  射程比软弓差不说了,发射铁砂,打到人身上,对方不会立刻死,还能咬牙作战。

  大将军炮又过于笨重,运输不便,装填时间太长。

  作战的时候,明军得依托盾车,先挨揍一阵。

  朱棣当燕王时频繁作战,早对军械有诸多想法,既然当了皇帝,怎么能受得了这种鸟气。

  宁肯铸造二十门虎蹲炮,也不去铸造一门大将军炮。

  所以对明军来说,虎蹲炮不过是放大的火铳。

  事实也就是这样,虎蹲炮射程一百五十步,可以压制鞑靼骑兵。

  发射的是‘鸡蛋’,击中人马,全部送一个血窟窿。

  只要够多,效果没得说。

  朱棣满意了。

  但炮毕竟是炮,就算抱在怀中,它也是炮。

  需要海量的火药、石弹、铅弹供应。

  明军火器营与后勤的数量是一比四,四个民夫才能支撑一个火器兵战斗,军费开支实在难以计算。

  按照永乐朝的装备标准,三十万京营若配齐军械,不说军械本身的费用,出动一次,靡费二千万两。

  大明朝周边全是蛮夷,就算把他们全灭族,也收不回一成军费。

  战争回归生意本质。

  这买卖根本不可能延续下去。

  英宗、宪宗之后,火铳枪管变长、变精细,铸造技艺提高,威力跟着提高。

  又出现了抬枪、石铳等‘大火铳’,明军对虎蹲炮的依赖大大降低。

  朝廷停止铸小炮,为九边铸大型虎蹲炮,展示煌煌天朝的军威。

  到正德、嘉靖,佛朗机炮代替虎蹲炮,成为神机营主力装备。

  佛郎机炮管长,重心在后,有凹陷的药室,膛压不会泄露,射程比虎蹲炮远一倍,明军全面仿制替代。

  永乐朝那些小型虎蹲炮早已消失,九边守军锈迹斑斑的炮,也是后期铸造的大炮,人抱不动,两人也抬不动,要么在城墙上,要么在车营盾车上。

  徐家兄弟研究过军械,十分清楚陆天明的火铳优势。

  南军若与北军一战,必须有射程优势,否则会变成骑兵的活靶子。

  徐文爵建议学习永乐皇帝,向红毛鬼、白毛鬼大量采购马上佛郎机炮,实现射程压制。

  但他想简单了,佛朗机炮不论大小,全部在沙袋或轮车上发射是原因的。

  马上佛郎机有专用的马背支架,被称呼为‘马上’,不是人抱不动,而是人抱着发射,能把五脏六腑震碎。

  垫再多的棉甲也没用,后坐力太大,除非双手拎着侧身发射,那就没了准头。

  南京京营有几门古董虎蹲炮,多次试验对比,徐文爵才发现了窍门,虎蹲炮铸造技艺简单,前后一样粗,药室与铅弹有空隙,火药的力气被释放了。

  ‘大聪明’上线。

  一边减少马上佛郎机的装药,缩小石弹,挑选强壮的士兵使用。

  另一边,又购买收集铁器,大量铸造小号虎蹲炮。

  虎蹲炮毕竟炮壁厚,对材质几乎没什么要求,是铁就行。

  陆天明说人家江南军器局只会制造软弓。

  还真不是。

  虎蹲炮又不是什么高质量火器,军器局能打造长矛,就能造炮。

  虽然是复古的火炮。

  只要铁器够多,毛坯够多,军器局一天能浇铸百门。

  稍微打磨一下,就能交付大营。

  徐允爵从兴国回到东流,上岸看到的就是‘群炮’场景。

  本来当成压箱底的大杀器对付北军,到兴国转了一圈,他感觉南边似乎走错路了,可又说不上哪里不对,挠挠头,向大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