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李世民现在就非常忧愁。
山东十八氏族联合一起来参王皓,认为自己的经典是没有问题的。
王皓一个人占据所有经典的正统位置不对,只能占一半。
这已经不是正统问题了,现在是一个政治问题。
王皓一旦拥有了所有经典的正统地位那所有人都会很被动,所以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其中渤海高氏的主张最离谱。
渤海高氏主张王皓主动拿出一半的经典,然后私下传给山东这些氏族。
然后再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只拥有一半的经典,剩下的都在山东诸氏族手中。
高氏想要易经,不止如此,还需要其全部的正义。
这主张看的李世民是火光冒,自己本来就对这些山东氏族相当不满。
现在这帮人还主动上门了,真当自己这个皇帝软弱可欺么。
朝堂上气氛很低。
虽然房玄龄家算不上什么大氏族,可房玄龄现在就是山东氏族的代表。
大家基本上以他马首是瞻,所以折子上的第一个名字都是房玄龄。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些事和房玄龄无关,可他的名字挂着那就不能装作不知道。
所以,房玄龄现在跪在第一个人。
房玄龄自己心中也是无奈,自己恶了王皓,这件事已经让家族的人提心吊胆的。
现在这帮人又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这就叫流年不利啊。
看了一眼旁边的魏征,这老哥还是看不出任何表情,那张瘦脸反正不管什么看看都非常苦。
“这些氏族,还真是团结啊。”
房玄龄猛的一低头,一滴冷汗落下。
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
皇帝最大的敌人就是太子,第二就是这些官员。
因为这种属性,皇帝天然的不喜欢看到臣子们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抱团。
历史上的皇帝在方面做的绝的很多,但是名气最大的就是刘彻和朱元璋。
老朱和小猪,在这方面那是熠熠生辉。
汉武重塑华夏魂,所以让他的地位飙升。
这件事牛叉到掩盖了他作为皇帝本身的不正常,刘彻和乾隆有一个属性很像,那就是挖掘人才。
刘彻在挖掘人才方面那是真的强,可在控制欲上也是非常强。
巫蛊一案,杀人超十万!
你协助太子造反?杀!
你中立?作为臣子不忠心朝廷缉拿反贼,杀!
你击败了太子,逼死了太子?杀!
管你怎么做,全都给我死。
这是刘彻杀人最多的一次,其他大大小小,突然杀几个,那就很寻常了。
朱元璋,胡惟庸案,杀了十年!
胡惟庸都死了十年了,还有勋贵后人因为胡惟庸案的原因被杀。
朱元璋是只要觉得你在骗我,那我就杀你。
这两人那是绝对不内耗,皇帝第一天老二,我想杀谁就杀谁,朕就是这么野。
可这事放在其他稍微贤明的君王面前那就难办了,抽象如杨广,杀大臣还需要一个理由。
李世民那就更是了,现在这帮人没造反,只是要一本书。
可集合起来,那性质就变了。
“房卿,你怎么看。”
“回主上,这件事臣没法说,折子的头一名都是臣,臣听主上发落。”
房玄龄这种聪明人,根本不可能被选中。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魏征,这次也牵扯到了河北的几个氏族,魏征也是榜上有名。
不过魏征还是好像泥塑的一样,皇帝的眼神我看不见。
“主上,臣以为这就是一般刁民。
“王皓说的对,文不能杀神,到现在还只会盯着自己人在这里嚷嚷。
“没做出点功劳,现在还结党而来。
“依臣之见,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处理吧。”
萧瑀管你这那的。
本来就狂傲,现在有王皓这个亲戚,萧瑀感觉自己的腰杆子更加直了。
一帮子废物文人,自己处理了就处理了,屁影响都没有。
自己家也是代天牧民过的,自己萧家的都亡国了,这萧家故国的百姓不都过的好好的么。
离开谁不是过,一帮子酸儒而已。
李世民瞪了萧瑀一眼,能处理还需要你说。
这次高家之所以敢这么高调,那是因为高士廉是这一脉的。
高士廉虽然在外任职,可这身份在这里摆着。
这帮人,显然是在这里卡bug。
高氏,那可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族,还曾经养过他们。
正所谓养恩大于生恩,高氏出事,皇后和长孙无忌能看着。
就因为这个,这高氏敢这么高调。
再硬的儒生,脑袋也是软的。
敢这么高调的,那都是朝中有点东西在的。
“主上,臣以为先去王宅和先生碰个头,看看先生对这件事的看法。
“这帮儒生不是问题,他们掀不起风浪。
“有孔颖达他们的前车之鉴在,先生那边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这天下,终究是能人治世。
“无用之言,很快就会被埋没,看重点就行。”
杜如晦是这帮勋贵中最好说话的,可不代表是最软弱的,能从秦王府杀出来的,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之辈。
魏征看的很清楚,这帮文人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再碰上朝廷有意削减氏族影响力,安抚好王皓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朝廷真要杀一些儒生,那罗列证据简直不要太简单。
这时候的律法是律法,执行是执行。
皇帝大于律法,这才是现实,任何律法的最终解释权都在皇帝手中,甚至不需要解释。
我今天做梦梦到天下大吉,那就来个大赦天下吧。
有些人不应该赦?
我梦到的是这些人必须赦,你有意见?
所以杜如晦压根没有关注过这帮人在闹什么,只关注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点。
能让李世民最信任,杜如晦靠的是本事。
只是一开口,李世民就点头。
自己是想要成为仁德之君,那有人妨碍自己成为这个仁德之君,那他们就有罪。
既然有罪,那杀了就是。
作为一个皇帝,没点残忍和反复无常那是坐不稳这个位置的。
朱元璋够残忍,明初四大案朱标一个人主持了仨。
李世民这种战场上杀出来的,更是不可能在乎几个儒生说什么。
真影响到自己,高士廉也杀。
“好,杜卿你和三郎去一趟王宅,快速快回,朕等消息。”
山东十八氏族联合一起来参王皓,认为自己的经典是没有问题的。
王皓一个人占据所有经典的正统位置不对,只能占一半。
这已经不是正统问题了,现在是一个政治问题。
王皓一旦拥有了所有经典的正统地位那所有人都会很被动,所以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其中渤海高氏的主张最离谱。
渤海高氏主张王皓主动拿出一半的经典,然后私下传给山东这些氏族。
然后再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只拥有一半的经典,剩下的都在山东诸氏族手中。
高氏想要易经,不止如此,还需要其全部的正义。
这主张看的李世民是火光冒,自己本来就对这些山东氏族相当不满。
现在这帮人还主动上门了,真当自己这个皇帝软弱可欺么。
朝堂上气氛很低。
虽然房玄龄家算不上什么大氏族,可房玄龄现在就是山东氏族的代表。
大家基本上以他马首是瞻,所以折子上的第一个名字都是房玄龄。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些事和房玄龄无关,可他的名字挂着那就不能装作不知道。
所以,房玄龄现在跪在第一个人。
房玄龄自己心中也是无奈,自己恶了王皓,这件事已经让家族的人提心吊胆的。
现在这帮人又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这就叫流年不利啊。
看了一眼旁边的魏征,这老哥还是看不出任何表情,那张瘦脸反正不管什么看看都非常苦。
“这些氏族,还真是团结啊。”
房玄龄猛的一低头,一滴冷汗落下。
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
皇帝最大的敌人就是太子,第二就是这些官员。
因为这种属性,皇帝天然的不喜欢看到臣子们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抱团。
历史上的皇帝在方面做的绝的很多,但是名气最大的就是刘彻和朱元璋。
老朱和小猪,在这方面那是熠熠生辉。
汉武重塑华夏魂,所以让他的地位飙升。
这件事牛叉到掩盖了他作为皇帝本身的不正常,刘彻和乾隆有一个属性很像,那就是挖掘人才。
刘彻在挖掘人才方面那是真的强,可在控制欲上也是非常强。
巫蛊一案,杀人超十万!
你协助太子造反?杀!
你中立?作为臣子不忠心朝廷缉拿反贼,杀!
你击败了太子,逼死了太子?杀!
管你怎么做,全都给我死。
这是刘彻杀人最多的一次,其他大大小小,突然杀几个,那就很寻常了。
朱元璋,胡惟庸案,杀了十年!
胡惟庸都死了十年了,还有勋贵后人因为胡惟庸案的原因被杀。
朱元璋是只要觉得你在骗我,那我就杀你。
这两人那是绝对不内耗,皇帝第一天老二,我想杀谁就杀谁,朕就是这么野。
可这事放在其他稍微贤明的君王面前那就难办了,抽象如杨广,杀大臣还需要一个理由。
李世民那就更是了,现在这帮人没造反,只是要一本书。
可集合起来,那性质就变了。
“房卿,你怎么看。”
“回主上,这件事臣没法说,折子的头一名都是臣,臣听主上发落。”
房玄龄这种聪明人,根本不可能被选中。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魏征,这次也牵扯到了河北的几个氏族,魏征也是榜上有名。
不过魏征还是好像泥塑的一样,皇帝的眼神我看不见。
“主上,臣以为这就是一般刁民。
“王皓说的对,文不能杀神,到现在还只会盯着自己人在这里嚷嚷。
“没做出点功劳,现在还结党而来。
“依臣之见,交给刑部和大理寺处理吧。”
萧瑀管你这那的。
本来就狂傲,现在有王皓这个亲戚,萧瑀感觉自己的腰杆子更加直了。
一帮子废物文人,自己处理了就处理了,屁影响都没有。
自己家也是代天牧民过的,自己萧家的都亡国了,这萧家故国的百姓不都过的好好的么。
离开谁不是过,一帮子酸儒而已。
李世民瞪了萧瑀一眼,能处理还需要你说。
这次高家之所以敢这么高调,那是因为高士廉是这一脉的。
高士廉虽然在外任职,可这身份在这里摆着。
这帮人,显然是在这里卡bug。
高氏,那可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舅族,还曾经养过他们。
正所谓养恩大于生恩,高氏出事,皇后和长孙无忌能看着。
就因为这个,这高氏敢这么高调。
再硬的儒生,脑袋也是软的。
敢这么高调的,那都是朝中有点东西在的。
“主上,臣以为先去王宅和先生碰个头,看看先生对这件事的看法。
“这帮儒生不是问题,他们掀不起风浪。
“有孔颖达他们的前车之鉴在,先生那边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这天下,终究是能人治世。
“无用之言,很快就会被埋没,看重点就行。”
杜如晦是这帮勋贵中最好说话的,可不代表是最软弱的,能从秦王府杀出来的,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之辈。
魏征看的很清楚,这帮文人的价值就在这里了。
再碰上朝廷有意削减氏族影响力,安抚好王皓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朝廷真要杀一些儒生,那罗列证据简直不要太简单。
这时候的律法是律法,执行是执行。
皇帝大于律法,这才是现实,任何律法的最终解释权都在皇帝手中,甚至不需要解释。
我今天做梦梦到天下大吉,那就来个大赦天下吧。
有些人不应该赦?
我梦到的是这些人必须赦,你有意见?
所以杜如晦压根没有关注过这帮人在闹什么,只关注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点。
能让李世民最信任,杜如晦靠的是本事。
只是一开口,李世民就点头。
自己是想要成为仁德之君,那有人妨碍自己成为这个仁德之君,那他们就有罪。
既然有罪,那杀了就是。
作为一个皇帝,没点残忍和反复无常那是坐不稳这个位置的。
朱元璋够残忍,明初四大案朱标一个人主持了仨。
李世民这种战场上杀出来的,更是不可能在乎几个儒生说什么。
真影响到自己,高士廉也杀。
“好,杜卿你和三郎去一趟王宅,快速快回,朕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