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
苏烈坐直了身子,严肃的道:“苏烈非是大户良人,能得到先生青睐自然是非常荣幸。
“苏烈有一个请求,还望先生能答应。”
“嗯,你说。”
“杨家娘子尊贵至极,虽然先生说对我有好感,不过我还是想要自己去萧府一趟。
“让夫人看看我这个人,不是我不信任先生,只是我不想让先生的信任被辜负。”
王皓点点头。
名将的特质得有一条,冷静。
苏烈能在这时候冷静分析,这本身就非常了不得。
苏烈和李靖其实有点像,真正开始展露头角都非常晚。
李靖出身好,可对政治没有一点敬畏,都说李靖不会站队,那是李靖就没有去关心过这个东西。
继承涉险都能安全过关,那是李靖临时抱佛脚,只需要随便认真研究一下就能过关。
加上年轻时候还是大隋,所以不怎么起眼。
等天下大乱李靖觉察到李渊有反心所以准备去告发,先跑到长安再去江都。
结果等李靖到了长安已经出不去关中,告密不成等来了李渊。
这一年,李靖已经四十四岁。
李靖正式开始在大唐军队效力是武德三年,这时候李靖四十八。
今年,算是李靖正式功成名就的一年,毕竟成了国公。
五十八的李靖还在草原上抓突厥,同岁的秦琼已经在家养伤好几年。
武德三年那一年,秦琼已经是上柱国。
武德四年,秦琼是翼国公。
李靖开始起步,秦琼已经到了头。
苏定方也是,早年跟着窦建德混的糊里糊涂,在唐的第一次大功也是这一年。
之后足足蛰伏了二十年,和李世民同岁的他五十岁才开始真正展露头角。
作为师徒,苏定方比李靖还晚。
时间也可能是好东西,看似初唐最猛二人组,实则初唐最耐得住寂寞二人组。
五六十,别人功成名就几十年,这两人才刚刚开始闯荡。
沉寂的时间多,学习的时间也就多吧。
“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人。
“我让猴儿去萧家那边说一下,你明天一大早过去看看,我说的终极只是我说的,日子需要你们过,所以合不合适你们自己看看。
“你这态度,我非常欣赏。”
苏烈也是心中一喜。
和王皓成为姻亲的好处就算是喝醉都能说出十几条,可这因为如此更要谨慎。
做事不能只想好处,也要想想有什么坏处。
苏烈是已经失败过一次的人,做事考虑就会多一层,杨家人真正的态度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去看看才行。
“多谢先生,那我就不打扰先生了。”
“看来你也不想留下吃饭了,那一起走吧。
“刚好我准备去卫国公那里溜达一下,和老头子聊聊天心情更好啊。”
王皓和苏烈一起出门,到了朱雀大街就分开。
苏烈住在朱雀大道以西,唐朝这些勋贵基本上都住在东边,西边也就是最靠近皇宫的那几个坊间住着大臣。
李靖住在务本坊,这个坊和兴道坊刚好在安上门的左右两边,在左边就是平康坊。
这里住着的大臣可不止李靖一个人,房玄龄家也住在务本坊。
只是这两人,务本坊的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
王皓骑着自行车溜达到务本坊,每个坊间的气氛不一样,比如长孙无忌的崇仁坊学术气氛非常浓郁,青春气息满满。
务本坊,有一种单位的味道。
整个坊都透着一股严肃、肃穆、稳重的味道。
整个长安城,这里都能算得上是最没意思的一个坊。
李靖家出身显赫,其实也算大家庭。
李渊他们出身陇西李氏,李靖他们家也是一样,不过是出身定著四房之一的丹杨房。
李靖二哥李端袭爵永康公,不过这个爵位李渊也是有点暗戳戳的意思在里面。
李靖父亲是隋朝临汾公,爷爷是北魏永康县公。
李靖父亲一开始也是袭爵永康县公,只是后来又改封到了临汾。
李端袭爵直接袭爵了祖传的永康县公,有一暗戳戳隋不是正统的味道。
李靖二哥李端在隋朝很强,曾经任南宁道行军总管,一路打到云南。
后来又历任云朔二州行军道大总管,和突厥大战被主帅代州总管韩洪拖累死伤过半,被杨素弹劾免官。
大业九年,不到五十死在洛阳,这位才是正儿八经袭爵永康县公的。
到了唐朝,李靖大哥李开明又袭爵永康县公。
从李靖曾祖父李欢在北魏始封永康县公开始,祖父李义(字崇义,不是名崇义)北魏永康县公、父亲李诠和二哥李端隋朝永康县公、大哥唐朝永康县公。
一爵传五人,袭三个朝代。
李靖四弟李客师,这位虽然后世名声不大,可在这个时代名声很大。
这也是初唐名将,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他现在爵丹阳郡公,是长安城有名的狩猎达人,上瘾程度堪称现在的钓鱼佬。
传言只要李客师出了朱雀门,所有的鸟雀都会瞬间一哄而散,被长安和万年的老百姓称之为鸟贼。
当然李客师之所以这潇洒还有一个原因,他妻子是长孙皇后的堂姐,和长孙关系很好。
所以李靖看着惨,李靖家族可不惨。
务本坊一大片地都是李靖家的,住着李靖活着的兄弟三人还有死去的两个兄弟的家人。
总之,这是个大家族。
李靖现在是国公,不过门头最闪耀的还是丹阳郡公。
王皓到门口,李靖家的门童都非常有精神,只是站在那里就知道是纪律非常严明的兵,谁看了不得夸一声好。
“王皓前来拜访卫国公,还请劳烦通报一下。”
王皓!
李靖的门童没见过王皓,但是听过这个名字啊,长安城现在最威风的一个。
“啊,王神仙!
“王神仙稍等,小人马上去通报。”
门童跑的磕磕绊绊,好像随时要摔倒一样,真个应了那句话,连滚带爬。
门童进去不到三分钟,很快就有人匆匆而来。
李靖边走边穿衣服,看得出来走的非常着急。
“先生光临寒舍,久等了。”
“卫国公哪里的话,我也是刚刚到,应该是我叨扰了才是。”
“快快里面请,里面说话。”
苏烈坐直了身子,严肃的道:“苏烈非是大户良人,能得到先生青睐自然是非常荣幸。
“苏烈有一个请求,还望先生能答应。”
“嗯,你说。”
“杨家娘子尊贵至极,虽然先生说对我有好感,不过我还是想要自己去萧府一趟。
“让夫人看看我这个人,不是我不信任先生,只是我不想让先生的信任被辜负。”
王皓点点头。
名将的特质得有一条,冷静。
苏烈能在这时候冷静分析,这本身就非常了不得。
苏烈和李靖其实有点像,真正开始展露头角都非常晚。
李靖出身好,可对政治没有一点敬畏,都说李靖不会站队,那是李靖就没有去关心过这个东西。
继承涉险都能安全过关,那是李靖临时抱佛脚,只需要随便认真研究一下就能过关。
加上年轻时候还是大隋,所以不怎么起眼。
等天下大乱李靖觉察到李渊有反心所以准备去告发,先跑到长安再去江都。
结果等李靖到了长安已经出不去关中,告密不成等来了李渊。
这一年,李靖已经四十四岁。
李靖正式开始在大唐军队效力是武德三年,这时候李靖四十八。
今年,算是李靖正式功成名就的一年,毕竟成了国公。
五十八的李靖还在草原上抓突厥,同岁的秦琼已经在家养伤好几年。
武德三年那一年,秦琼已经是上柱国。
武德四年,秦琼是翼国公。
李靖开始起步,秦琼已经到了头。
苏定方也是,早年跟着窦建德混的糊里糊涂,在唐的第一次大功也是这一年。
之后足足蛰伏了二十年,和李世民同岁的他五十岁才开始真正展露头角。
作为师徒,苏定方比李靖还晚。
时间也可能是好东西,看似初唐最猛二人组,实则初唐最耐得住寂寞二人组。
五六十,别人功成名就几十年,这两人才刚刚开始闯荡。
沉寂的时间多,学习的时间也就多吧。
“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人。
“我让猴儿去萧家那边说一下,你明天一大早过去看看,我说的终极只是我说的,日子需要你们过,所以合不合适你们自己看看。
“你这态度,我非常欣赏。”
苏烈也是心中一喜。
和王皓成为姻亲的好处就算是喝醉都能说出十几条,可这因为如此更要谨慎。
做事不能只想好处,也要想想有什么坏处。
苏烈是已经失败过一次的人,做事考虑就会多一层,杨家人真正的态度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去看看才行。
“多谢先生,那我就不打扰先生了。”
“看来你也不想留下吃饭了,那一起走吧。
“刚好我准备去卫国公那里溜达一下,和老头子聊聊天心情更好啊。”
王皓和苏烈一起出门,到了朱雀大街就分开。
苏烈住在朱雀大道以西,唐朝这些勋贵基本上都住在东边,西边也就是最靠近皇宫的那几个坊间住着大臣。
李靖住在务本坊,这个坊和兴道坊刚好在安上门的左右两边,在左边就是平康坊。
这里住着的大臣可不止李靖一个人,房玄龄家也住在务本坊。
只是这两人,务本坊的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
王皓骑着自行车溜达到务本坊,每个坊间的气氛不一样,比如长孙无忌的崇仁坊学术气氛非常浓郁,青春气息满满。
务本坊,有一种单位的味道。
整个坊都透着一股严肃、肃穆、稳重的味道。
整个长安城,这里都能算得上是最没意思的一个坊。
李靖家出身显赫,其实也算大家庭。
李渊他们出身陇西李氏,李靖他们家也是一样,不过是出身定著四房之一的丹杨房。
李靖二哥李端袭爵永康公,不过这个爵位李渊也是有点暗戳戳的意思在里面。
李靖父亲是隋朝临汾公,爷爷是北魏永康县公。
李靖父亲一开始也是袭爵永康县公,只是后来又改封到了临汾。
李端袭爵直接袭爵了祖传的永康县公,有一暗戳戳隋不是正统的味道。
李靖二哥李端在隋朝很强,曾经任南宁道行军总管,一路打到云南。
后来又历任云朔二州行军道大总管,和突厥大战被主帅代州总管韩洪拖累死伤过半,被杨素弹劾免官。
大业九年,不到五十死在洛阳,这位才是正儿八经袭爵永康县公的。
到了唐朝,李靖大哥李开明又袭爵永康县公。
从李靖曾祖父李欢在北魏始封永康县公开始,祖父李义(字崇义,不是名崇义)北魏永康县公、父亲李诠和二哥李端隋朝永康县公、大哥唐朝永康县公。
一爵传五人,袭三个朝代。
李靖四弟李客师,这位虽然后世名声不大,可在这个时代名声很大。
这也是初唐名将,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
他现在爵丹阳郡公,是长安城有名的狩猎达人,上瘾程度堪称现在的钓鱼佬。
传言只要李客师出了朱雀门,所有的鸟雀都会瞬间一哄而散,被长安和万年的老百姓称之为鸟贼。
当然李客师之所以这潇洒还有一个原因,他妻子是长孙皇后的堂姐,和长孙关系很好。
所以李靖看着惨,李靖家族可不惨。
务本坊一大片地都是李靖家的,住着李靖活着的兄弟三人还有死去的两个兄弟的家人。
总之,这是个大家族。
李靖现在是国公,不过门头最闪耀的还是丹阳郡公。
王皓到门口,李靖家的门童都非常有精神,只是站在那里就知道是纪律非常严明的兵,谁看了不得夸一声好。
“王皓前来拜访卫国公,还请劳烦通报一下。”
王皓!
李靖的门童没见过王皓,但是听过这个名字啊,长安城现在最威风的一个。
“啊,王神仙!
“王神仙稍等,小人马上去通报。”
门童跑的磕磕绊绊,好像随时要摔倒一样,真个应了那句话,连滚带爬。
门童进去不到三分钟,很快就有人匆匆而来。
李靖边走边穿衣服,看得出来走的非常着急。
“先生光临寒舍,久等了。”
“卫国公哪里的话,我也是刚刚到,应该是我叨扰了才是。”
“快快里面请,里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