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教育的割裂,先生真神仙也-《和唐太宗对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欧阳询赶紧转移话题,这话题还是不要继续了。

  欧阳询是那种很传统的文人,低调内敛,属于那种完全不怎么张扬的人。

  王皓的名声现在欧阳询可太知道了,要是这个古来第一传出去,那自己这清净日子就要结束了。

  “不是,就是在这里溜达一下。

  “我准备开个学校,但是我现在还没有想好开多大一个学校,学科该是多少。

  “我溜达几圈,放松一下心情看能不能有点灵感。

  “路过这里,看到两位在这里闲聊。”

  学校?

  李纲和欧阳询互相看了一眼,这是啥玩意。

  “是老儿无知,请问先生这学校是?”

  “就是精舍,现在民间也有叫私塾的,就是教人学习的地方。”

  教书?

  这么一说这两人都懂,李纲是太子杀手,专业老师。

  欧阳询是弘文馆学士,都是最懂教育的。

  唐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依然是国子监,这地方算是管着全都得教育系统。

  国子监下辖国子学,这个地方只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和从二品官员的曾孙。

  要进这里学习,身份卡的死死的。

  在员的曾孙还有勋官三品以上有实际职位的子孙。

  还是卡身份,最差家里也要他勋官才行。

  勋爵,勋和爵还不一样。

  勋是荣誉称号,顶多有加俸禄有一些礼仪上的优待,但是无实权也不能传给后人。

  通常说的上柱国,这就是勋。

  爵,是有实打实的封地和封号,这是能继承有实权的。

  比如秦叔宝,他的后人能袭爵翼国公,但是不能继承上柱国。

  太学之下是四门学,这个就是地方性学府了。

  招收的学子优先招收七品官员及以上官员的子孙、三品勋官无实际职务、四品勋官有实际职务的子孙。

  除了这些,百姓中有聪明好学的那种也可以入学,也就是到了这个档次穷人的孩子才能择优录取。

  最后就是律学,招收八品官员以下的子孙还有民间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律令。

  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个是弘文馆一个是崇贤馆。

  弘文馆,就是国家图书馆。

  这东西之前没有,是李世民设置的。

  秦王府十八学士,就是弘文馆的前身,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当上太子就设置了弘文馆。

  短短时间纳入藏书二十万册,国家级的图书整理、校对等等都在这里进行。

  李世民最开始设置了太子学馆,听着名字就知道做什么的。

  在贞观十三年改名崇贤馆,变成了皇家学校,不止是太子,所有皇家子弟都能上学。

  后来为了避讳太子李贤的名讳,所以改为崇文馆。

  这已经是唐朝了,科举在隋朝就诞生了,可教育还是这样,根本涉及不了一点下层百姓。

  凡是朝中做官的,随便找一个一问,祖上往上四五代都是做官的。

  不做官,长孙都进入不了国家教育系统,怎么可能被选拔出来。

  “先生要开设精舍?

  “这样也好,先生手上有六经正源,传播学说也是天下学子的福音。”

  李纲认为这是好事,反正六经正源都在王皓手中,传播下去也能让天下学到最根本的经典。

  这件事,是文人中的一件盛事。

  王皓摇摇头。

  “你误会了,我不传六经只是单纯的开一个普通学校,传点正经知识。

  “放心吧,不和你们这些名流竞争王佐之才的名号。

  “我的学校想来也没有几个勋贵子弟入学,应该招收的都是一些百姓子弟吧。

  “他们没有时间在一本经书上浪费一生,没有意义。

  “所以这学校啊,和你们弘文馆、国子监

  “彼此互不干涉,各自发展吧。”

  国子监一整套都是儒家经典,这东西普通人压根熬不起。

  朝中随便一个人都是十年不上班家里余粮只增加不减少的主,所以孩子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研究儒家。

  普通人,研究十年能比过么。

  科举,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这。。。先生手握六经正源,在精舍不传授怕是会有非议。”

  欧阳询已经想到了以后。

  要是王皓的精舍开起来,那很多勋贵子弟会奔着六经正源而去。

  现在学了,过几十年就能宣传自己家是正本了。

  去了学不到,那指定会说三道四。

  “我不藏私。

  “我的学校这东西就是一种读物,想要读的可以自己去读,它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教学的全部。

  “我的学校教一些有用的,我一直说儒学很好,有病的是儒家。

  “把儒学当成一种捷径和工具,这就有问题了。

  “正因为他有用,所以我不会禁止。

  “不止是儒学、道学、佛学这些我都不会禁止,有兴趣就学。

  “学其中的思想,我都欢迎。

  “别那这东西当圣旨那我没意见,思想碰撞是进步的基础。

  “孔子那么多师父,还亲自去拜访老子。

  “这就叫学术碰撞,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我是非常欢迎的。

  “可要是说六经是一切,排斥打压其他,这种我就不欢迎了。

  “所以,不是不传六经,是不传这种思想。

  “传,也是传儒学思想。

  “我们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我这学校就是花哨,你们弘文馆想要正本可以找我。

  “尤其是你,你要的我会给你的。

  “学问需要开放才能进步,你要钻研什么来找我我给你就行。

  “不止六经,其他的书你找我也行。

  “弘文馆藏书二十万册确实很多,不过我说不足我藏书的百分之一你可能会觉得我吹牛。

  “那我就不说数量了,你需要找我就是了。

  “我澄清一件事,那就是我从来没有说过要将六经作为自己家的传家宝。

  “不至于不至于,他没有那么高的地位。

  “你们真喜欢读书的找我就是了,是你们以为我要藏私,叫以己度人。

  “真要学,我欢迎。

  “学问嘛,大家学都学才有意思。”

  李纲和欧阳询久久无言,许久李纲叹息一声,起身行礼:“是我狭隘了,先生真神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