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王下场,儒家是死的-《和唐太宗对掏?拿四次元口袋躺平》

  田里和小路上一堆人看,王皓和里正二人埋头研究种玉米。

  王皓说了很多,里正听的那是直点头。

  在工业革命之前不管在哪里老人的话都非常有份量,因为那是真的经验,能代代相传的经验。

  工业革命之后依托于土地的低效生产经验成了过去式,人的话语权就慢慢降低了。

  “这样,里正记住了么。”

  里正连忙点头,心中只有震惊。

  王神仙怎么看都不是种地之人,可这一上手显然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农人,甚至比自己这个里正还懂的多。

  重点是人家说的非常清楚,自己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记住了。

  “王神仙所传,不敢有丝毫忘记。”

  “你也不要这么死板,我这么传你,要是有人发现了更好的种植方式那自然要改变。

  “不同的种植方式都是为了高产,而不是为了仪式。

  “为了保持仪式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产量问题,那说明一开始就已经走偏了,显然是不对的。

  “要吸收好的经验,然后积极创新才行。

  “我给你五百粒玉米种子,你种就是了,不要有压力,没有发芽的不要管,任何东西都会有损耗。

  “按照实际发芽的算,没有发芽五百那不是你的错。

  “你这个里正为人确实不错,我还有一个东西给你,你一起种就是了。”

  王皓说完看向猴儿:“猴儿,拿一个隼人瓜出来,切开。”

  猴儿赶紧拿出一个佛手瓜切开递给王皓。

  “这叫隼人瓜,种在房前屋后就行,非常高产,可以直接生吃也能做成菜吃,味道还行。

  “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王皓看了一下,给了最开始碰到的老头一块,又将剩下的几块了身边人。

  几个人吃的非常快,有一种饿了八年滴水未进的感觉。

  “好吃。”

  里正不知道怎么说,现在就会说个好吃。

  “那就行了。

  “每家三粒种子,种了就行,太多就是浪费。

  “种出来之后留一颗让他一直长,长到自己从藤上脱落就行,然后倒出里面的种子晒干。

  “等第二年先泡一下水,第二天种下就行。

  “猴儿,你和三郎、四郎数出五百粒玉米,再数出一百五十粒隼人瓜的种子出来。”

  猴儿、李恪和李泰开始忙起来。

  听着数量大,不过这两种种子都不是很小,数起来不是很难。

  一个小时,全都搞定。

  “数好了?”

  三人同时点头,本来数数不是问题,但是这次额外的紧张。

  “里正你拿好,这是五百秋葵玉米种子和一百五隼人瓜的种子,帮你数数的是当朝三郎大王和四郎大王。

  “要是数目不对,那就是他们的过错,去长安城找他们就是了。”

  周围的人全都一惊,随即就要下跪。

  王爷的故事他们脑补过很多,但是王爷真正长什么样那就没有人知道了,谁能想到王爷在帮自己数种子。

  “大家不要下跪,我们是来做事的,你们这一跪暴露了他们的身份,那就有罪了。

  “我们这就准备去下一家了,你们照常做事就是了。”

  留下东西,王皓一行人继续朝着前面走去。

  “里正,那真是大王么。”

  等王皓等人走了,一个年轻后生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

  里正眼睛一瞪“王神仙说的那还能假?一直很少说话的那个少年啊,八成是太子爷。

  “不过他们都是陪着王神仙来的,王神仙慈悲大心肠,为我们下雨,现在还送了种子。

  “整个万年县,我们村是第一个。

  “等我们种完就找人给王神仙修庙,我们可不能让其他的村抢了先,我们手上的秋葵玉米和隼人瓜可是王神仙亲自传的,怎么种都是王神仙蹲在地里亲自教的,我们要把这些事都记下来。”

  周围的人全都点点头,虽然何家庄的人第一个吃了王神仙送的玉米,可王神仙把种子留在了东角村。

  那我们东角村才是王神仙最看中的村子,可不能输给何家庄。

  “先生会种地?”

  李承乾感觉很不可思议,先生这样的人居然真的会种地,能在田里用手扒拉土。

  脱产者说种地也只是象征一下,这是真的种啊。

  “会啊,不然吃什么。

  “这就是你那些傻卵教师教育确实的地方,只是喊口号而没有真正实际的敢想,舜发于畎亩之中这句话你已经烂熟于心。

  “但是为什么从地里被推举为首领这件事值得被说,他们的关联是什么,你的老师从来都不说。

  “种地,是一个非常吃力的活。

  “而且生产力是不断进步的,耒耜已经足够原始了,可这东西是大禹发明的,说明在大禹连这么差的东西都没有。

  “没有的话说明什么,说明在舜的年代种地效率更低,产量更低。

  “因为亲自经历过,所以舜懂地的产量、种地的辛苦、百姓的生活你,所以他才能以此来决定怎么治国。

  “这句话的核心是要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而不是现在解析的那种什么苦难才能产生人才。

  “要知道你是太子,你的生活就算是再苦也是锦衣玉食。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只是单纯的看这些正确的话孟子和司马衷一样的原因,司马衷能想到的苦就是吃肉糜。

  “不是他想不到喝稀粥,是他生活最差也有肉糜。

  “所以一个人是想象不到另一个群体生活的,偏偏你是太子,那你对民间更多的就是想象,这样做出的决策就有问题。

  “儒家是没有错的,但是现在的儒家是有问题的。

  “在孔子的时代,人少国小,出门薅几把野菜也能养活一家人,所以孔子的言论中重在礼乐,因为吃不是问题。

  “到了孟子时代,战争逐年扩大,人口也变多,那薅野草就完全不够吃了,所以开始出现更多民生有关的话题。

  “到了荀子时代,战争已经彻底失控,原始的生产力已经开始不足以延续国家的生存,所以荀子提劝学,提人本恶。

  “这时候的儒家为什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立足于当前,可自董仲舒开始,儒家已经死了,我这么说明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