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垂怜……”
晏时叙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晦暗不明。
他握着皇祖母的手紧了紧,最终缓缓松开,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无力感。
“梨儿。” 他转向一直沉默守候在旁、忧色重重的温梨儿。
看着她苍白疲惫的面容和眼底深深的忧虑,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你怀着身子,不宜久待此地,更不宜忧思过重。”
“你先回凤梨宫歇息。昭昭那边,也需要你。”
温梨儿张了张嘴,想说皇祖母未醒,她如何能安心离去,想说自已还能撑住,想留在这里守着。
但对上他眼中的关切,以及那深藏眼底的脆弱与沉重……
她终究将话咽了回去,只是轻轻点头。
“臣妾遵旨。陛下也要保重龙体,切莫……熬坏了。”
晏时叙微微颔首,随即又拉住她的手,低声快速交代。
“如今风雨将至,为策万全。除太子需在东宫坐镇外,即刻起,昭昭、暮暮、淼淼全部搬回凤梨宫,与你同住。”
温梨儿自然明白现在事态严峻。
她紧紧握住他的手,点头。
“好,我这就安排。”
她转向侍立一旁的秦嬷嬷,吩咐道:“嬷嬷,你即刻带人去将暮暮和淼淼都接到凤梨宫,收拾好东西暖阁。”
“是,娘娘,老奴这就去办!” 秦嬷嬷神色凝重,匆匆领命而去。
温梨儿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榻上那苍老得令人心碎的身影。
在花斩和秋影的搀扶下,带着满腹沉甸甸的忧思,退出了慈宁宫。
晏时叙挥手,将所有太医、宫人也暂时屏退至外殿候命。
偌大的殿宇内,终于只剩下晏时叙一人。
他缓缓踱步至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夜风瞬间涌入,吹得烛火疯狂摇曳,明灭不定,也吹散了些许殿内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
他望向窗外沉沉如墨、无边无际的夜空,目光锐利如鹰隼。
仿佛要穿透这浓重的黑暗,洞悉那隐藏在重重帷幕之后、将冰冷毒手伸向他至亲骨肉的魑魅魍魉。
“传旨。”
他没有回头,对着死寂的空气道:“让张司成立刻来见朕。”
半刻钟后。
殿门无声开启,一道玄色身影快步而入,来人正是张司成。
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臣叩见陛下!”
“张司成。”
“臣在!”
“即刻传朕密旨。”
“挑选一批最精锐的影卫,给朕盯死太平公主府。一只苍蝇飞进去,也要给朕查清公母!再给朕暗中搜查密室、暗道、夹层、地窖、佛龛暗格……任何可能藏污纳垢、传递消息的地方,一处都不许放过!府中所有人员,无论主仆亲信,全部纳入监视网,尤其留意是否有生面孔、行踪诡秘、或与外界异常接触者。有任何蛛丝马迹,即刻来报!”
“另,大皇子那边,秘密加派人手,护卫他们的安危。所有接近他们之人,无论身份,严加盘查。”
“再有,凤梨宫影卫防护,即刻重新调整。所有明哨、暗桩、巡逻路线、轮值时间,全部变更加密。增派两倍人手,形成内外三重防护,尤其注意宫墙四角、门窗暗隙、假山石洞、地道入口等易被忽略之处。所有影卫,以皇后娘娘与几位皇子公主之安危为最高使命!若有半分差池,提头来见!”
张司成肃然领命:“臣,谨遵圣谕!万死不辞!”
他的身影融入夜色,迅速退入殿外的黑暗之中。
内殿之中,除了榻上无声无息的太皇太后,再次只剩下晏时叙一人。
他缓缓踱步至床边,轻轻叹息道:“皇祖母,您醒来吧。”
他话落,躺在床榻上的老人,竟然真的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看着孙儿疲惫的面容,满脸心疼。
“叙儿,辛苦你了。”
晏时叙摇头,他从水盆中拧干一方湿帕,仔细为她擦拭手掌。
“孙儿不辛苦,只苦了皇祖母这么大年纪,还要为国事、为家事操劳。”
太皇太后却突然问:“叙儿已经知道了?”
她没问知道什么,可晏时叙却点了点头。
“嗯。”
太皇太后闭了闭眼,痛心疾首。
“孽障!家门不幸啊!”
晏时叙看着她眼中的失望和悲痛,宽慰道:“皇祖母,这些事就交给孙儿来处理。您只需安养,看着这大晏江山稳固,看着昭昭他们长大成人,看着孙儿……替您清理门户。”
“清理门户……”
太皇太后咀嚼着这四个字,苍老的脸上滑下两行浑浊的泪。
沉默在殿内蔓延,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良久,太皇太后疲惫地叹了口气,那叹息仿佛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她反手握住了晏时叙的手,那枯瘦的手指冰凉,却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叙儿……哀家已经不中用。这大晏的江山,只能靠你了,行事万万要小心。”
晏时叙重重点头,手中的力道坚定而温暖,像是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祖孙二人,一卧一坐,在摇曳的烛光与浓重的药香中,各自承担着无边的沉重。
窗外,夜色如墨,危机四伏。
而慈宁宫这方寸之地,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祖孙间这深沉的默契与托付中,悄然酝酿成型。
……
翌日清早,朝堂之上。
监国的临王代为宣读了陛下的一道旨意:
——
“西虞和亲使团一路入京,沿途州府需以‘最高规格’接待,彰显我大晏气度。”
“然,所有使团人员,无论尊卑,必须登记造册,严查身份来历,详录体貌特征!”
“抵京后,安置于四方馆,非朕亲诏,任何人不得擅出!”
“其随行护卫,人数严限三百之数,所有兵刃、弓弩,即刻入库封存,四方馆内外防务,由护国大将军罗云梡全面接管!”
“至于和亲公主……”
“待其安顿后,着宗人府安排,未成婚的皇室宗亲子弟,任其挑选。”
——
众大臣面面相觑。
人家和亲,明显是奔着陛下来的啊,怎可能甘愿嫁给宗亲子弟。
但想到之前那个叫柳晴的悲催婢女,文武百官哪里还敢开口。
其实,如若西虞公主不入宫,皇室宗亲这边,确实也有两位很合适的人选,那便是刚行弱冠之礼不久的的梁王和琅郡王。
结果这两人跑的比兔子还快,要说没有提前从武王口中得了些风声,他们打死都不信。
见着临王正等着他们表态,文武大臣肃然领命。
“臣等遵旨!”
……
晏时叙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晦暗不明。
他握着皇祖母的手紧了紧,最终缓缓松开,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无力感。
“梨儿。” 他转向一直沉默守候在旁、忧色重重的温梨儿。
看着她苍白疲惫的面容和眼底深深的忧虑,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你怀着身子,不宜久待此地,更不宜忧思过重。”
“你先回凤梨宫歇息。昭昭那边,也需要你。”
温梨儿张了张嘴,想说皇祖母未醒,她如何能安心离去,想说自已还能撑住,想留在这里守着。
但对上他眼中的关切,以及那深藏眼底的脆弱与沉重……
她终究将话咽了回去,只是轻轻点头。
“臣妾遵旨。陛下也要保重龙体,切莫……熬坏了。”
晏时叙微微颔首,随即又拉住她的手,低声快速交代。
“如今风雨将至,为策万全。除太子需在东宫坐镇外,即刻起,昭昭、暮暮、淼淼全部搬回凤梨宫,与你同住。”
温梨儿自然明白现在事态严峻。
她紧紧握住他的手,点头。
“好,我这就安排。”
她转向侍立一旁的秦嬷嬷,吩咐道:“嬷嬷,你即刻带人去将暮暮和淼淼都接到凤梨宫,收拾好东西暖阁。”
“是,娘娘,老奴这就去办!” 秦嬷嬷神色凝重,匆匆领命而去。
温梨儿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榻上那苍老得令人心碎的身影。
在花斩和秋影的搀扶下,带着满腹沉甸甸的忧思,退出了慈宁宫。
晏时叙挥手,将所有太医、宫人也暂时屏退至外殿候命。
偌大的殿宇内,终于只剩下晏时叙一人。
他缓缓踱步至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夜风瞬间涌入,吹得烛火疯狂摇曳,明灭不定,也吹散了些许殿内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
他望向窗外沉沉如墨、无边无际的夜空,目光锐利如鹰隼。
仿佛要穿透这浓重的黑暗,洞悉那隐藏在重重帷幕之后、将冰冷毒手伸向他至亲骨肉的魑魅魍魉。
“传旨。”
他没有回头,对着死寂的空气道:“让张司成立刻来见朕。”
半刻钟后。
殿门无声开启,一道玄色身影快步而入,来人正是张司成。
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臣叩见陛下!”
“张司成。”
“臣在!”
“即刻传朕密旨。”
“挑选一批最精锐的影卫,给朕盯死太平公主府。一只苍蝇飞进去,也要给朕查清公母!再给朕暗中搜查密室、暗道、夹层、地窖、佛龛暗格……任何可能藏污纳垢、传递消息的地方,一处都不许放过!府中所有人员,无论主仆亲信,全部纳入监视网,尤其留意是否有生面孔、行踪诡秘、或与外界异常接触者。有任何蛛丝马迹,即刻来报!”
“另,大皇子那边,秘密加派人手,护卫他们的安危。所有接近他们之人,无论身份,严加盘查。”
“再有,凤梨宫影卫防护,即刻重新调整。所有明哨、暗桩、巡逻路线、轮值时间,全部变更加密。增派两倍人手,形成内外三重防护,尤其注意宫墙四角、门窗暗隙、假山石洞、地道入口等易被忽略之处。所有影卫,以皇后娘娘与几位皇子公主之安危为最高使命!若有半分差池,提头来见!”
张司成肃然领命:“臣,谨遵圣谕!万死不辞!”
他的身影融入夜色,迅速退入殿外的黑暗之中。
内殿之中,除了榻上无声无息的太皇太后,再次只剩下晏时叙一人。
他缓缓踱步至床边,轻轻叹息道:“皇祖母,您醒来吧。”
他话落,躺在床榻上的老人,竟然真的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看着孙儿疲惫的面容,满脸心疼。
“叙儿,辛苦你了。”
晏时叙摇头,他从水盆中拧干一方湿帕,仔细为她擦拭手掌。
“孙儿不辛苦,只苦了皇祖母这么大年纪,还要为国事、为家事操劳。”
太皇太后却突然问:“叙儿已经知道了?”
她没问知道什么,可晏时叙却点了点头。
“嗯。”
太皇太后闭了闭眼,痛心疾首。
“孽障!家门不幸啊!”
晏时叙看着她眼中的失望和悲痛,宽慰道:“皇祖母,这些事就交给孙儿来处理。您只需安养,看着这大晏江山稳固,看着昭昭他们长大成人,看着孙儿……替您清理门户。”
“清理门户……”
太皇太后咀嚼着这四个字,苍老的脸上滑下两行浑浊的泪。
沉默在殿内蔓延,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良久,太皇太后疲惫地叹了口气,那叹息仿佛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她反手握住了晏时叙的手,那枯瘦的手指冰凉,却传递着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叙儿……哀家已经不中用。这大晏的江山,只能靠你了,行事万万要小心。”
晏时叙重重点头,手中的力道坚定而温暖,像是传递着无声的承诺。
祖孙二人,一卧一坐,在摇曳的烛光与浓重的药香中,各自承担着无边的沉重。
窗外,夜色如墨,危机四伏。
而慈宁宫这方寸之地,一场无声的风暴,已在祖孙间这深沉的默契与托付中,悄然酝酿成型。
……
翌日清早,朝堂之上。
监国的临王代为宣读了陛下的一道旨意:
——
“西虞和亲使团一路入京,沿途州府需以‘最高规格’接待,彰显我大晏气度。”
“然,所有使团人员,无论尊卑,必须登记造册,严查身份来历,详录体貌特征!”
“抵京后,安置于四方馆,非朕亲诏,任何人不得擅出!”
“其随行护卫,人数严限三百之数,所有兵刃、弓弩,即刻入库封存,四方馆内外防务,由护国大将军罗云梡全面接管!”
“至于和亲公主……”
“待其安顿后,着宗人府安排,未成婚的皇室宗亲子弟,任其挑选。”
——
众大臣面面相觑。
人家和亲,明显是奔着陛下来的啊,怎可能甘愿嫁给宗亲子弟。
但想到之前那个叫柳晴的悲催婢女,文武百官哪里还敢开口。
其实,如若西虞公主不入宫,皇室宗亲这边,确实也有两位很合适的人选,那便是刚行弱冠之礼不久的的梁王和琅郡王。
结果这两人跑的比兔子还快,要说没有提前从武王口中得了些风声,他们打死都不信。
见着临王正等着他们表态,文武大臣肃然领命。
“臣等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