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文婉琴回京-《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崔淮凛闻言,一颗焦躁的心这才得以安定下来。

  他将淼淼紧紧搂入怀中,激动道:“谢谢你,淼淼。”

  “谢谢你没有喜欢上别人,谢谢你还愿意给我机会。”

  两人相拥着,好久好久。

  崔淮凛柔声道:“你好好想,我明日就去求陛下为我们赐婚。”

  “等你想明白了,我们就成婚。”

  淼淼总感觉这个顺序不太对,她眨了眨眼,乖巧应下:“好。”

  崔淮凛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她,在她额上印下轻轻一吻。

  “等我。”说罢,他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

  淼淼摸着额上残留的温热,心中满是甜蜜与羞涩。

  而这一切,都被暗处的昭昭看在眼里。

  她气得一口白牙差点咬碎。

  要不是秋影和花斩拦着,她早就跳出去将崔淮凛暴打一顿了。

  “还自诩君子,尽干些偷鸡摸狗、夜探香闺的行径。简直不要脸!”

  昭昭咬牙切齿道。

  秋影轻声劝:“二公主殿下息怒,看来大公主是真心喜欢崔公子的。”

  花斩也附和:“是啊,而且崔公子这次似乎是真心的。”

  昭昭冷哼一声:“真心?他的真心能值几个钱!”

  “皇姐实在是……太傻了!”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

  可对方毕竟是自己的亲姐,不好骂的太重。

  她重重哼了一声,回去继续睡觉。

  却说崔淮凛之前的行径早已惹得众怒,当他第二日跪在皇上面前请求赐婚时……

  晏时叙一口拒绝。

  崔淮凛也不气馁,接下来的日子,每天定时去御书房求见。

  请求陛下开恩赐婚。

  他还时不时寻些皇后喜欢的东西送过去。

  所谓讨好岳丈,必须先讨好丈母娘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陛下把皇后娘娘宠进了骨子里,讨好皇后娘娘绝对没错。

  果然,温梨儿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这日忍不住为崔淮凛说了几句话。

  “陛下,臣妾看淮凛那孩子这次是真心悔过了,淼淼也是真心喜欢他,不如就成全他们吧?”

  结果这直接捅了马蜂窝。

  第二天温梨儿扶着酸软的腰,差点下不来床。

  她嘴里直嚷嚷:“看来,本宫真是老了老了……”

  然后又在心里暗骂晏时叙,一把年纪了,还如此胡闹!

  晏时叙因着昨晚皇后为崔淮凛求情的事,气还没消。

  在第二天崔淮凛再来求旨时,就看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直接让他在御书房前跪了两个时辰都不让人起身。

  不少来拜见皇上的文武大臣都看到了这一幕。

  关于崔家大公子每天进宫求娶公主,被陛下一次次拒绝之事,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关于他最后能不能抱得公主归,民间甚至还设了赌局。

  而这一切,都只是这段姻缘路上的小小考验。

  崔淮凛深知,要赢回公主的心已是不易,要获得皇帝的认可更是难上加难。

  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前面有多少人阻拦,他都会坚持到底。

  曾经他错的离谱,这是他应受的惩罚。

  ……

  时光荏苒,又两月转瞬即逝。

  初秋时节,沧州刺史顾谨修奉旨携家眷回京。

  升任工部尚书。

  入宫谢恩这日,顾谨修一身崭新官袍,沉稳干练。

  其妻文婉琴,衣着素雅却气度不凡。

  眉宇间既有岁月沉淀的温婉,亦有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疏朗大气。

  他们身后跟着四个儿女,皆仪表堂堂,规矩得体。

  晏时叙于御书房召见顾谨修,对其在沧州政绩大为赞赏,君臣相谈甚欢。

  而文婉琴则携子女,叩谢完皇恩浩荡后,依礼去拜见皇后娘娘。

  紫宸殿偏殿内,香薰清雅。

  温梨儿闻故人至,早已命宫人备好茶点。

  当内侍通传“顾夫人到”时,她不由坐直身子,目光望向殿门。

  文婉琴领着四个孩子一步步走入殿中。

  阳光自殿门斜入,勾勒出她依然窈窕的身影。

  文婉琴抬头,望向凤座上那位天下最尊贵的女子。

  一别十五年。

  尽管十五年间偶有书信往来,互致问候,但这却是文婉琴自离宫后首次再见温梨儿。

  上一次,文婉琴还是皇帝后宫中一位嫔妃。

  而温梨儿,也仅是皇贵妃。

  那时,她和皇上暗中达成一场惊世骇俗的交易。

  她帮他清理混乱的后宫,为温梨儿扫清障碍;

  而事成之后,他践行诺言,赐她自由,放她出宫。

  让她与心心念念的顾郎——顾谨修长相厮守。

  她仍记得当年对自由的迫切渴望,及离宫时对陛下和娘娘那难以言表的感激。

  她从未想过,此生还有机会再踏入宫闱,再见这位改变她命运的女子。

  思绪翻涌间,文婉琴已行至殿中。

  她压下心中激动,领儿女对温梨儿面前深深拜下,额头轻触光洁如镜的金砖。

  “臣妇文氏,携子女,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声音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哽咽。

  温梨儿看着跪在下方的故人,亦是感慨万千。

  时光仿佛倒流,再见那个在深宫中小心藏拙却又眼神清亮的女子。

  她忙示意身旁蝶衣和蝶舞:“快扶顾夫人起来。”

  宫人上前恭敬地搀起文婉琴。

  温梨儿目光柔和地打量她,又看向她身后几个姿容出色的儿女,唇角露出真切的笑意:

  “婉琴,快起。”

  “一别多年,如今见你儿女绕膝,夫妇和顺,本宫心甚慰。”

  文婉琴起身,眼眶微红:

  “劳娘娘挂念。若无当年陛下与娘娘恩典,岂有婉琴今日。”

  “此恩此德,婉琴与顾郎永生难忘。”

  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温梨儿赐座,又细细问了她这些年在沧州的生活,孩子们的情况。

  文婉琴一一答了,言辞得体,态度恭谨又不失亲近。

  殿内气氛温馨而略带感伤。

  十五年光阴仿佛在这一刻被轻轻衔接。

  两位女子,一位母仪天下,一位朝廷命妇,因一段特殊过往,再次重逢于这深宫之中。

  而她们皆不知,这次重逢,或也将悄然影响下一代人的命运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