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考题‘大捷’-《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陛下年轻,威势无比可怕。”

  终于送走赵龙的窦长君,长出一口气。

  旁边的榆中官员,纷纷点头,满是震撼。

  安排送行的百姓离开后,窦长君回到家中,看到拿着金锁晃动的幺妹。

  老妇人在旁边,有些紧张的问道:“陛下可曾治罪?”

  那日刚带着幺女过来投奔大儿子,谁知道就正好遇到陛下。

  大秦国务严谨,她知晓过错,只是秦帝这几日始终未曾再提及此事,她心中就仿佛是卡着一根刺,极为难受。

  “母亲放心,陛下宽宏大量,不会计较这些事情,吾为官勤勉,治理一方,陛下还说大秦需要吾这样的人才,让吾有机会去长安呢!”

  窦长君轻笑着开口,老妇人并没有放心,只是轻声一叹:“伴君如伴虎,自当勉励。”

  窦长君笑着点头。

  身处洪潮漩涡中,他又岂是什么都不明白的蠢人,陛下未曾提及这事儿,这是在等他以后的表现呢。

  若是表现好,就可晋升大秦朝堂中枢。

  若是为祸一方,一点小事儿都能被放大。

  不过,这些事情没有必要和母亲多解释,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回到长安。

  用不一样的身份回去!

  老妇人见长子听的认真,这才松一口气,露出一道笑容:“陛下好像很喜欢小幺。”

  这金锁乃是特制的,并非凡品。

  陛下这几天商量事情,还来抱过几次小幺。

  窦长君笑着说道:“这是小幺的福气。”

  小时候被皇帝抱过,此事都足以让小幺青史留名。

  这可是大秦的天!

  窦长君接下来更加悉心处理榆中事务。

  河西大开发的事情即使他还不清楚,但是随着武威建立,大秦开始流放一些犯人去西边,他总能嗅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大秦很重视榆中和河西五郡!

  榆中令虽小,却拥有一个无比巨大的舞台!

  ……

  赵龙回长安的路,并不着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增加自身阅历的方法。

  赵龙是大秦帝王,哪怕是带着上天视角,有众多的先知先觉,依旧不可能高坐庙堂上,就知天下的全貌。

  这一次,正好多走走。

  赵龙遇到大量的伤残老兵、寡妇、孩子。

  作为天下围攻的漩涡中心,大秦因为二世这个白痴坑了,最终引动起的风暴,关中损失惨重。

  留下来很多老弱病残。

  赵龙行过之处,都能发现,百姓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在到达冀县时,意外见到热闹至极的一幕。

  “冀县李氏少年李仲翔考入大秦学院,综合成绩为第一批五百秦学子弟中,五大分院之一的军学院,甲等第九!”

  百姓们都在狂热的欢呼。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甲等第九是什么意思,这不影响他们庆祝冀县出了个大天才,以后是会成为大秦大人物的。

  “冀县李氏算是李家的分支,李仲翔应该是镇南侯之孙。”

  “秦学于去年正式开始筹备招生,直到今年才完成第一批学生正式考试,大秦学院开放五个分院,分别招收一百学生。”

  “李仲翔是军学院考试第九。”

  赵贲说着,又加上一句:“李仲翔能够考上,应该是自身的努力,和镇南侯无关。”

  他和李信并非沾亲带故,二人为官的年龄也相差不少,和李信之前并不相熟。

  不过,还是要如实禀报给秦帝。

  “丞相府办事儿,朕很放心。”

  赵龙笑着说道。

  这第一批招生计划,都是他和丞相府商量之后进行的。

  各大分院的前十名,将会成为当代分院十杰,考试成绩就是甲等。

  李仲翔能够考到第九,或许是有李信的一些支持,本身的能力一定不差。

  徇私舞弊的事情,很难完全杜绝,但是张苍一定会在秦法的规则下,给予所有人一个公平。

  不过,这本就是第一次考试,天下识字者,不到一成。

  能够有资格参加秦学考试的,基本上都来自顶级豪族之家,这次的考试只是一个标杆。

  “陛下万年,大秦万胜!”

  “哈哈,不愧是能够加入秦学院的天才!”

  “大秦……”

  这时候,人群中又传来一道道欢呼声。

  赵贲很快探查到更多消息,朝着赵龙说道:“陛下,丞相当真是大秦第一忠臣啊。”

  从秦帝将张苍拐回来,予以重任的时候,他就完全的相信,张苍能够做好。

  是相信,赵龙看人的眼光!

  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啊。

  不等赵龙开口询问,赵贲就激动的继续说道:“西征大捷传入长安时,正是秦学第一批正式入学的学生入学考试时,于是丞相便下令以‘大捷’为题,可参考自身所报考的方向,写一篇文章。”

  “李仲翔所写的,是一篇夸赞陛下和大秦、秦军的文章。”

  “丞相还下令,凡考中者,考卷会在下次开考之前,一直张贴,给本地百姓阅览学习!”

  赵龙这一次则是真的有些惊讶。

  张苍这浓眉大眼的家伙,花样的确很多啊。

  只看极限沸腾的百姓,就能找到,张苍此举影响之深远。

  人一生所求,名利权势。

  当考入秦学,荣耀当地,成为本地百姓一年之内敬仰对象,甚至是得以颂名几十年,更甚于载入当地史册,衣锦还乡不过如此吧。

  张苍用这样的方法,强势的向整个天下宣告,秦学的重要性!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天才,以正规的方法考入秦学,名满天下。

  更别说,以‘大捷’为题,以当今最精华的一批年轻人所书,在各地一年之内,强势宣传大秦和秦帝。

  对人心之凝聚,有着难以想象的强大作用!

  听,连风声都是对大秦的欢呼般。

  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又宣传秦学,一举两得。

  “不愧是朕给大秦选的丞相。”

  赵贲当即笑着夸赞:“陛下慧眼如炬。”

  一番夸赞后,继续前往长安,接下来就能够看到很多地方如冀县一般,宣传考入秦学的学子。

  很多地方依旧破败,却人心凝聚,共赴未来。

  帝国文明的阶梯,仿佛更上一层。

  这个时候,大秦边疆,在燕齐之地坐镇的韩信,迎来一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