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栀正要避嫌转开视线,萧允珩已经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
姜栀立刻告罪,“小女失礼,还请世子原宥。”
布帘落下,姜栀已经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能听到他清冷的声传来,“无妨,姜小姐今日可是有事找我?”
萧允珩太过敏锐,她不过踌躇了一会,就被他察觉了意图。
不过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是,小女的确有事相求。”
“请姜小姐稍等。”
姜栀在外间等了好一会儿,里面终于传来淡淡的声音,“进来吧。”
萧允珩已经泡好药浴穿好了衣物,坐在轮椅上,膝盖下方的腿露了出来,薛大夫正在骂骂咧咧地替他做针灸。
他的小腿瘦长白净,肌肉虽然薄薄的,却未见萎缩,除了比普通人瘦点,看起来并无异常。
应该是有人时时按摩针灸之故。
姜栀只看了一眼就转开视线,“小女并非有意打探,只实在有件事不得不想请世子允准。”
“但说无妨。”
薛大夫替萧允珩做好针灸出去了,青杏和那侍从也识相退下。
姜栀这才咬着下唇,有些为难地开口,“襄王府上是否有一个名为陈翠如的婆子?”
却见萧允珩挑了挑眉,“是有,怎么了?”
“早些年她曾在姜府伺候过我母亲,我母亲去世后她被赶出姜府,来到了襄王府上,如今我怀疑母亲的死因,想询问一些陈年旧事,不知可否请世子应允陈婆子出府一趟?”
“姜小姐是想打探我府上婆子的事?”
“仅仅只是问一些以往在姜府之事,绝不会多问。”姜栀也知道这种事大户人家都是忌讳的。
果然萧允珩并未答应,“陈嬷嬷如今在襄王府贴身伺候母妃,母妃身子不好日日离不得她,恐不能如姜小姐愿。”
襄王妃深居简出,在襄王府辟了个佛堂,日日诵经醉心佛法,极少与人打交道,就连圣上皇后赐宴都不参加。
京中盛传她因为襄王过世悲痛欲绝,才会遁入空门,不再沾染凡尘俗世。
姜栀心中不免失望。
陈婆子这条路就要这么断了么?
谁料萧允珩又接着道:“不过姜小姐若的确想问,可以直接来我襄王府。”
姜栀眼睛一亮,“可以么?这样会不会打扰到襄王妃清净?”
萧允珩笑起来,“无妨,襄王府已经许久没有贵客登门了,母妃虽然性喜清净,但若能帮到姜小姐,她也会高兴的。”
姜栀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
且薛大夫的药果然十分神奇,擦上之后原本还有些肿痛的脚踝立时感觉凉飕飕的,没多久就能下地走几步了。
第二日她备好礼物,带着青杏登门拜访。
襄王府只有襄王妃和萧允珩两位主子,并不热闹,府中下人也都是各司其职,并未对她的到来多加探听,看起来规矩森严有序。
萧允珩带着姜栀来到静心苑,这是为襄王妃专门开辟的佛堂。
姜栀被青杏搀扶着进去,就看到一个纤瘦的人影跪在蒲团上,一身素色杭绸锦缎褙子,手中捻着佛珠,半张脸隐在长明灯的阴影中。
“母妃,我带姜家小姐来看您了。”
姜栀也行礼问安,“姜栀见过襄王妃。”
襄王妃这才抬起头来。
那是一张素净清冷的脸,眉眼极淡,像被清水晕开的山水画,鼻梁挺秀,眼神平静不见半分俗世的波澜。
“起来吧,珩儿已经和我说过你的事,有什么要问的尽管开口便是。”
说着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唤陈嬷嬷过来。
姜栀原本做好了襄王妃高冷不近人情的打算,没想到她性子竟然如此和善平易近人,倒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她从衣袖中取出一卷佛经,“素闻襄王妃醉心佛法,这是小女亲手抄录的佛经,字迹粗陋,还望王妃不要嫌弃。”
襄王妃接过打开看,水波不兴的眸光露出满意之色,“姜小姐年纪不大,但见字迹笔端沉静,毫无浮躁之气,可见心性澄定,我收下了。”
轮椅上的萧允珩抬眸看了姜栀一眼,“母妃对你的礼物很满意。”
“多谢王妃不嫌弃。”
没一会儿陈嬷嬷就被人带了上来。
她已然上了年纪,身形微胖,看到姜栀顿时神色激动,扑通一声跪在了她面前。
“大小姐,真的是你……”
陈嬷嬷离开姜府的时候姜栀还年幼,对于她已经没多大印象了。
但是现在活生生的人就在眼前,幼时的画面便渐渐清晰起来。
“陈嬷嬷快起来。”姜栀连忙去拉她。
“旁边有静室,你们去那里说话便可。”萧允珩道。
“是。”她向襄王妃和萧允珩告了声罪,就和陈嬷嬷一同去静室了。
襄王妃看着姜栀离去的背影,声音淡得仿佛自天边而来,“怎么突然想到带女子入府了。”
“只是觉得有趣,”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手上的珠串,“当初把她从湖中拉起来的时候,她浑身湿淋淋狼狈又落魄,像极了花奴。”
襄王妃看了他一眼,“珩儿,她是人,不是你养的那只狸花猫。”
萧允珩以前养了一只叫花奴的狸花猫,没过两年被人发现溺毙在了荷花池中。
从那以后萧允珩便再也没养过宠物。
“儿子自然知晓,”萧允珩笑了笑,“只是闲来无事逗弄一下,母妃无需担心。”
这时候有下人来,说太子萧玄佑带着圣上的赏赐到了。
萧允珩眸光沉了沉,“那儿子先行告退。”
他被人推着轮椅来到前厅,萧玄佑已经被下人伺候着上了茶,看到他过来,放下手中茶盏笑吟吟道:“近来身子可好?父皇很是挂念你,你该多进宫陪陪父皇。”
萧允珩形容淡淡,“多谢圣上挂念,等臣身子好些了定会进宫请安。”
“上次你给太子妃的解药,孤还未特地谢过你,这次便和父皇的赏赐一起送来。”
萧玄佑让人将东西一样样清点完毕留下,关心了襄王妃的身体,又问他,“听闻下人说起,今日府中有客?可真是稀奇。”
襄王府闭门谢客多年,又有圣上金口不许随意打扰,已经许久没听说有外人来过了。
“是姜家大小姐来向母妃身边的婆子询问一些陈年往事,劳太子殿下费心了。”萧允珩神情淡淡。
“原来如此,”萧玄佑眉头挑了挑,起身道,“说起来母后也担忧王妃的身姿,孤过去请个安。”
四目相对。
姜栀立刻告罪,“小女失礼,还请世子原宥。”
布帘落下,姜栀已经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能听到他清冷的声传来,“无妨,姜小姐今日可是有事找我?”
萧允珩太过敏锐,她不过踌躇了一会,就被他察觉了意图。
不过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是,小女的确有事相求。”
“请姜小姐稍等。”
姜栀在外间等了好一会儿,里面终于传来淡淡的声音,“进来吧。”
萧允珩已经泡好药浴穿好了衣物,坐在轮椅上,膝盖下方的腿露了出来,薛大夫正在骂骂咧咧地替他做针灸。
他的小腿瘦长白净,肌肉虽然薄薄的,却未见萎缩,除了比普通人瘦点,看起来并无异常。
应该是有人时时按摩针灸之故。
姜栀只看了一眼就转开视线,“小女并非有意打探,只实在有件事不得不想请世子允准。”
“但说无妨。”
薛大夫替萧允珩做好针灸出去了,青杏和那侍从也识相退下。
姜栀这才咬着下唇,有些为难地开口,“襄王府上是否有一个名为陈翠如的婆子?”
却见萧允珩挑了挑眉,“是有,怎么了?”
“早些年她曾在姜府伺候过我母亲,我母亲去世后她被赶出姜府,来到了襄王府上,如今我怀疑母亲的死因,想询问一些陈年旧事,不知可否请世子应允陈婆子出府一趟?”
“姜小姐是想打探我府上婆子的事?”
“仅仅只是问一些以往在姜府之事,绝不会多问。”姜栀也知道这种事大户人家都是忌讳的。
果然萧允珩并未答应,“陈嬷嬷如今在襄王府贴身伺候母妃,母妃身子不好日日离不得她,恐不能如姜小姐愿。”
襄王妃深居简出,在襄王府辟了个佛堂,日日诵经醉心佛法,极少与人打交道,就连圣上皇后赐宴都不参加。
京中盛传她因为襄王过世悲痛欲绝,才会遁入空门,不再沾染凡尘俗世。
姜栀心中不免失望。
陈婆子这条路就要这么断了么?
谁料萧允珩又接着道:“不过姜小姐若的确想问,可以直接来我襄王府。”
姜栀眼睛一亮,“可以么?这样会不会打扰到襄王妃清净?”
萧允珩笑起来,“无妨,襄王府已经许久没有贵客登门了,母妃虽然性喜清净,但若能帮到姜小姐,她也会高兴的。”
姜栀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
且薛大夫的药果然十分神奇,擦上之后原本还有些肿痛的脚踝立时感觉凉飕飕的,没多久就能下地走几步了。
第二日她备好礼物,带着青杏登门拜访。
襄王府只有襄王妃和萧允珩两位主子,并不热闹,府中下人也都是各司其职,并未对她的到来多加探听,看起来规矩森严有序。
萧允珩带着姜栀来到静心苑,这是为襄王妃专门开辟的佛堂。
姜栀被青杏搀扶着进去,就看到一个纤瘦的人影跪在蒲团上,一身素色杭绸锦缎褙子,手中捻着佛珠,半张脸隐在长明灯的阴影中。
“母妃,我带姜家小姐来看您了。”
姜栀也行礼问安,“姜栀见过襄王妃。”
襄王妃这才抬起头来。
那是一张素净清冷的脸,眉眼极淡,像被清水晕开的山水画,鼻梁挺秀,眼神平静不见半分俗世的波澜。
“起来吧,珩儿已经和我说过你的事,有什么要问的尽管开口便是。”
说着吩咐身边的侍女去唤陈嬷嬷过来。
姜栀原本做好了襄王妃高冷不近人情的打算,没想到她性子竟然如此和善平易近人,倒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她从衣袖中取出一卷佛经,“素闻襄王妃醉心佛法,这是小女亲手抄录的佛经,字迹粗陋,还望王妃不要嫌弃。”
襄王妃接过打开看,水波不兴的眸光露出满意之色,“姜小姐年纪不大,但见字迹笔端沉静,毫无浮躁之气,可见心性澄定,我收下了。”
轮椅上的萧允珩抬眸看了姜栀一眼,“母妃对你的礼物很满意。”
“多谢王妃不嫌弃。”
没一会儿陈嬷嬷就被人带了上来。
她已然上了年纪,身形微胖,看到姜栀顿时神色激动,扑通一声跪在了她面前。
“大小姐,真的是你……”
陈嬷嬷离开姜府的时候姜栀还年幼,对于她已经没多大印象了。
但是现在活生生的人就在眼前,幼时的画面便渐渐清晰起来。
“陈嬷嬷快起来。”姜栀连忙去拉她。
“旁边有静室,你们去那里说话便可。”萧允珩道。
“是。”她向襄王妃和萧允珩告了声罪,就和陈嬷嬷一同去静室了。
襄王妃看着姜栀离去的背影,声音淡得仿佛自天边而来,“怎么突然想到带女子入府了。”
“只是觉得有趣,”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手上的珠串,“当初把她从湖中拉起来的时候,她浑身湿淋淋狼狈又落魄,像极了花奴。”
襄王妃看了他一眼,“珩儿,她是人,不是你养的那只狸花猫。”
萧允珩以前养了一只叫花奴的狸花猫,没过两年被人发现溺毙在了荷花池中。
从那以后萧允珩便再也没养过宠物。
“儿子自然知晓,”萧允珩笑了笑,“只是闲来无事逗弄一下,母妃无需担心。”
这时候有下人来,说太子萧玄佑带着圣上的赏赐到了。
萧允珩眸光沉了沉,“那儿子先行告退。”
他被人推着轮椅来到前厅,萧玄佑已经被下人伺候着上了茶,看到他过来,放下手中茶盏笑吟吟道:“近来身子可好?父皇很是挂念你,你该多进宫陪陪父皇。”
萧允珩形容淡淡,“多谢圣上挂念,等臣身子好些了定会进宫请安。”
“上次你给太子妃的解药,孤还未特地谢过你,这次便和父皇的赏赐一起送来。”
萧玄佑让人将东西一样样清点完毕留下,关心了襄王妃的身体,又问他,“听闻下人说起,今日府中有客?可真是稀奇。”
襄王府闭门谢客多年,又有圣上金口不许随意打扰,已经许久没听说有外人来过了。
“是姜家大小姐来向母妃身边的婆子询问一些陈年往事,劳太子殿下费心了。”萧允珩神情淡淡。
“原来如此,”萧玄佑眉头挑了挑,起身道,“说起来母后也担忧王妃的身姿,孤过去请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