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回来时,姜栀经过院门口守着的丫鬟银铃身边,闻到那股特殊的味道时,便知道是她了。
银铃是几年前继母送来的几个丫鬟之一。
看起来伶俐又踏实肯干,姜栀便将她留在了春棠苑外间做事。
上辈子自己被继母下药,她虽然知道定是身边的丫鬟做了手脚,但那时候她自顾尚且不暇,又很快被送入伯爵府,再没了查明真相的机会。
且银铃在春棠苑的存在感不高,平日里只埋头做自己的事,很少主动凑到她近前来。
自己几乎没怎么怀疑过她。
今日继妹算是帮了她大忙,让她将这叛主之人提前揪了出来,解决了她的心头之患。
得知是银铃,青杏气得声音都在抖,“亏我平日里还将她当成姐妹,没想到竟是这么个背主忘恩的东西!我这就去将她提进来,听候小姐发落!”
却再次被姜栀阻止。
“既已知道是她,平日里多防着点就是,我的吃食衣物都不要让她经手,就让她在外院待着。”
青杏不得其解,“可将这么个钉子放在眼前,后患无穷啊小姐。”
姜栀知道青杏是为她着想,只笑了笑道:“且留着,日后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赶走银铃简单,但继母定会想着法子再送个人过来。
还不如就让她认为自己并未察觉,放松警惕,说不定还能利用银铃反过来掣肘继母。
*
这边姜芸浅得了谢祁的玉佩欣喜不已,放在掌心爱不释手。
正轻柔摩挲着上面的雕刻纹路,忽地发觉
其中有条丝线已经断了。
怎么回事,之前在姜栀处见到的时候还好好的。
难道是那小丫头拿的时候毛手毛脚,弄坏了玉佩?
她气不打一处来,连声吩咐桃枝,“快取我的针线笸箩过来。”
可她和桃枝两人比对了许久,都没挑选出和原来天青色络子相同颜色材质的丝线来。
姜芸浅脸上阴云密布,恨恨摔了手中线团,“该死。”
桃枝仔细翻看络子,忽地眼睛一亮,“小姐莫气,这络子的材质工艺奴婢瞧着像是出自玲珑斋,咱们要不要去那问问看?”
桃枝自小跟着姜芸浅,早就知道她对谢世子的心思,自然也知道小姐将这枚玉佩看得有多重。
果然一听桃枝说完,姜芸浅便登时坐不住了,“那还等什么?快去吩咐门房套车,本小姐要亲自过去!”
玲珑斋是京都最大的首饰铺子,出入皆是达官贵人,名流显赫云集。
位于最上层的顶楼雅间内,楼下的喧嚣被隔绝于雕花门槛之外。武邑侯夫人刚拿起茶盏,忽听得外面丫鬟来报,说玲珑斋的女掌事求见。
身边的崔嬷嬷顿时板着脸训道:“夫人今日只是出来散心,侯爷早就吩咐了所有人不可随意打扰,免得夫人操心劳累。这女掌事怎的如此不懂事?”
武邑侯夫人前些时日生了场病刚好转,面容还有些憔悴苍白,却仍不失温婉雍容。
她放下茶盏,柔声道:“无妨,现下来找我定是有要紧事,先让她进来回话。”
女掌事得了允准进来,刚行完礼还没等武邑侯夫人开口,便急急地将手中玉佩给她看,“夫人,方才有人拿了这枚玉佩来玲珑斋,奴家瞧着眼熟,还请夫人掌眼。”
“这是……”崔嬷嬷看到玉佩顿时十分惊讶,哪里还有闲心去怪罪这位掌事的打扰。
只一眼武邑侯夫人便认出了这枚螭龙玉佩乃是自家儿子随身佩戴之物。想起那夜他匆匆赶回探望,虽然特意换了衣物,但她还是闻到了他身上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也不知又受了什么伤。
他只待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又匆匆离去,临走前与她说了在普昭寺被当成刺客,被尚书府姜家小姐救下,留了玉佩为信物一事。
“这玉佩是何处得来?”
女掌事立时回禀,“回夫人,是尚书府的姜家小姐,见玉佩上坠的络子松散破旧,想配些同色的丝线重新打过。”
“奴家见这玉佩眼熟,极有可能出自侯府,正好夫人今日在此,便借口要去比对颜色将玉佩送上来请您定夺。”
果然是姜家,那便没错了。
“夫人可要将这玉佩收回?”崔嬷嬷问。
这是世子惯用的贴身之物,放在一个闺阁女子身上,若是被人看到传出去,恐有私相授受之嫌。
武邑侯夫人却揉着额头摆手,“我头疼,懒得管他们小年轻的事。祁儿素来是个有主意的,用不着我操心。”
“你下去将络子修复后好生还给那姜小姐,莫要让她知道我见过这玉佩,知道么?”
说完她想了想又道:“我看我还是下去瞧一眼比较放心。”
也不知那姜家小姐是如何模样性情,竟然会让自家这个不开窍的儿子连日日不离的贴身玉佩都送了出去。
她实在好奇极了。
旁边的崔嬷嬷匆忙跟上,“夫人您身体还没好全慢着点,让老奴扶着您下楼。”
武邑侯夫人和崔嬷嬷从楼梯上下来,顺着掌事指认的方向,便远远见到了在大厅挑选首饰的姜芸浅和丫鬟桃枝。
姜芸浅今日穿了一身天青色交领襦裙,粉黛轻施,容貌清丽娇美,正在低头让桃枝试戴一副碧玉耳环。
“瞧着的确端庄秀丽,只是不知品性如何。”武邑侯夫人道。
崔嬷嬷无奈,“夫人,咱们还不知道世子爷是什么想法呢。”
“我自己生的儿子最了解,”武邑侯夫人睨了崔嬷嬷一眼,“这姜家小姐能在锦衣卫这般严格的搜查下救出祁儿,可见是个有勇有谋,聪慧果敢之人,我瞧着极好。”
“祁儿常年领兵戍边,哪有时间相看女郎?他又是个有自己主意的,寻常闺秀镇不住他,我看啊就得姜家小姐这样的才好。”
崔嬷嬷忍不住苦笑劝阻,“夫人,您也知道世子是个有主意的,这事还得问过他才知晓,您这般,若是最后世子无意,岂不是对姜家小姐不好?”
武邑侯夫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再过一月便是婆母寿辰,祁儿也该动身回来了,你记着到时候给姜府也下封帖子,务必要请姜夫人和姜小姐赴宴。”
“是,老奴记下了。”
银铃是几年前继母送来的几个丫鬟之一。
看起来伶俐又踏实肯干,姜栀便将她留在了春棠苑外间做事。
上辈子自己被继母下药,她虽然知道定是身边的丫鬟做了手脚,但那时候她自顾尚且不暇,又很快被送入伯爵府,再没了查明真相的机会。
且银铃在春棠苑的存在感不高,平日里只埋头做自己的事,很少主动凑到她近前来。
自己几乎没怎么怀疑过她。
今日继妹算是帮了她大忙,让她将这叛主之人提前揪了出来,解决了她的心头之患。
得知是银铃,青杏气得声音都在抖,“亏我平日里还将她当成姐妹,没想到竟是这么个背主忘恩的东西!我这就去将她提进来,听候小姐发落!”
却再次被姜栀阻止。
“既已知道是她,平日里多防着点就是,我的吃食衣物都不要让她经手,就让她在外院待着。”
青杏不得其解,“可将这么个钉子放在眼前,后患无穷啊小姐。”
姜栀知道青杏是为她着想,只笑了笑道:“且留着,日后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赶走银铃简单,但继母定会想着法子再送个人过来。
还不如就让她认为自己并未察觉,放松警惕,说不定还能利用银铃反过来掣肘继母。
*
这边姜芸浅得了谢祁的玉佩欣喜不已,放在掌心爱不释手。
正轻柔摩挲着上面的雕刻纹路,忽地发觉
其中有条丝线已经断了。
怎么回事,之前在姜栀处见到的时候还好好的。
难道是那小丫头拿的时候毛手毛脚,弄坏了玉佩?
她气不打一处来,连声吩咐桃枝,“快取我的针线笸箩过来。”
可她和桃枝两人比对了许久,都没挑选出和原来天青色络子相同颜色材质的丝线来。
姜芸浅脸上阴云密布,恨恨摔了手中线团,“该死。”
桃枝仔细翻看络子,忽地眼睛一亮,“小姐莫气,这络子的材质工艺奴婢瞧着像是出自玲珑斋,咱们要不要去那问问看?”
桃枝自小跟着姜芸浅,早就知道她对谢世子的心思,自然也知道小姐将这枚玉佩看得有多重。
果然一听桃枝说完,姜芸浅便登时坐不住了,“那还等什么?快去吩咐门房套车,本小姐要亲自过去!”
玲珑斋是京都最大的首饰铺子,出入皆是达官贵人,名流显赫云集。
位于最上层的顶楼雅间内,楼下的喧嚣被隔绝于雕花门槛之外。武邑侯夫人刚拿起茶盏,忽听得外面丫鬟来报,说玲珑斋的女掌事求见。
身边的崔嬷嬷顿时板着脸训道:“夫人今日只是出来散心,侯爷早就吩咐了所有人不可随意打扰,免得夫人操心劳累。这女掌事怎的如此不懂事?”
武邑侯夫人前些时日生了场病刚好转,面容还有些憔悴苍白,却仍不失温婉雍容。
她放下茶盏,柔声道:“无妨,现下来找我定是有要紧事,先让她进来回话。”
女掌事得了允准进来,刚行完礼还没等武邑侯夫人开口,便急急地将手中玉佩给她看,“夫人,方才有人拿了这枚玉佩来玲珑斋,奴家瞧着眼熟,还请夫人掌眼。”
“这是……”崔嬷嬷看到玉佩顿时十分惊讶,哪里还有闲心去怪罪这位掌事的打扰。
只一眼武邑侯夫人便认出了这枚螭龙玉佩乃是自家儿子随身佩戴之物。想起那夜他匆匆赶回探望,虽然特意换了衣物,但她还是闻到了他身上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也不知又受了什么伤。
他只待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又匆匆离去,临走前与她说了在普昭寺被当成刺客,被尚书府姜家小姐救下,留了玉佩为信物一事。
“这玉佩是何处得来?”
女掌事立时回禀,“回夫人,是尚书府的姜家小姐,见玉佩上坠的络子松散破旧,想配些同色的丝线重新打过。”
“奴家见这玉佩眼熟,极有可能出自侯府,正好夫人今日在此,便借口要去比对颜色将玉佩送上来请您定夺。”
果然是姜家,那便没错了。
“夫人可要将这玉佩收回?”崔嬷嬷问。
这是世子惯用的贴身之物,放在一个闺阁女子身上,若是被人看到传出去,恐有私相授受之嫌。
武邑侯夫人却揉着额头摆手,“我头疼,懒得管他们小年轻的事。祁儿素来是个有主意的,用不着我操心。”
“你下去将络子修复后好生还给那姜小姐,莫要让她知道我见过这玉佩,知道么?”
说完她想了想又道:“我看我还是下去瞧一眼比较放心。”
也不知那姜家小姐是如何模样性情,竟然会让自家这个不开窍的儿子连日日不离的贴身玉佩都送了出去。
她实在好奇极了。
旁边的崔嬷嬷匆忙跟上,“夫人您身体还没好全慢着点,让老奴扶着您下楼。”
武邑侯夫人和崔嬷嬷从楼梯上下来,顺着掌事指认的方向,便远远见到了在大厅挑选首饰的姜芸浅和丫鬟桃枝。
姜芸浅今日穿了一身天青色交领襦裙,粉黛轻施,容貌清丽娇美,正在低头让桃枝试戴一副碧玉耳环。
“瞧着的确端庄秀丽,只是不知品性如何。”武邑侯夫人道。
崔嬷嬷无奈,“夫人,咱们还不知道世子爷是什么想法呢。”
“我自己生的儿子最了解,”武邑侯夫人睨了崔嬷嬷一眼,“这姜家小姐能在锦衣卫这般严格的搜查下救出祁儿,可见是个有勇有谋,聪慧果敢之人,我瞧着极好。”
“祁儿常年领兵戍边,哪有时间相看女郎?他又是个有自己主意的,寻常闺秀镇不住他,我看啊就得姜家小姐这样的才好。”
崔嬷嬷忍不住苦笑劝阻,“夫人,您也知道世子是个有主意的,这事还得问过他才知晓,您这般,若是最后世子无意,岂不是对姜家小姐不好?”
武邑侯夫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再过一月便是婆母寿辰,祁儿也该动身回来了,你记着到时候给姜府也下封帖子,务必要请姜夫人和姜小姐赴宴。”
“是,老奴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