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摸来支好枪-《重回八零,不当冤种,白月光一家急疯了》

  哪怕一斤赚不多,就赚两毛钱,积少成多也能赚不少。甲鱼比较好养活,收购得多也不愁。

  随后,三人便各自去布置捕甲鱼的笼子。

  布置完笼子,杨承宇抓到两只甲鱼,沈梦洁运气颇佳,抓到四只,杨承旭没什么经验,发现两只,只抓到一只,另一只他让沈梦洁帮忙抓了。

  沈梦洁顺便教杨承旭如何绑住甲鱼的四肢。

  “走吧,咱们先回去,凌晨四点多再来收笼子。”说着,杨承宇掏出一根烟递给杨承旭。

  他知道杨承旭抽烟,杨承旭回来时身上有烟味,还带了几条烟给杨建国。

  “这么早啊?”杨承旭接过烟点上,微微皱眉。

  “毕竟是到别的村子设笼子,被发现了不太好。”杨承宇解释道,“而且刚开始得防着别人眼红,来偷咱们笼子,抢走赚钱的门道。”

  这么一说,杨承旭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早知道我就不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跟你一起,也能赚不少钱。”杨承旭不禁感慨。

  “那可不行,以前没现在这环境,只能走黑市,容易出事。”杨承宇无奈说道,“你觉得爹娘能让咱们干那事儿?”

  也就是现在政策放宽,没人抓了。不然以杨建国和程千兰谨小慎微的性格,肯定不会允许。

  “确实,农村不像深市,那边去年就完全开放了。”杨承旭弹弹烟灰,“可惜没积蓄,不然我也学着去摆摊了。”

  杨承旭确实有过这个想法,但缺魄力,又没人带路,始终没迈出那一步。

  一路聊着,他们很快回到家。杨建国和程千兰已经睡了,给杨承旭和杨承泽留了个单独房间。

  沈梦洁和杨清妍一起睡,方依婷和方依婉的房间有两张床。

  杨承宇回到自己和安以沫的房间,从储物空间拿出一个盒子。

  这盒子是在仓库得到的,他还没打开看过。盒子挺沉,杨承宇好奇里面装着什么。

  打开盖子,两支黑色枪械出现在杨承宇眼前。

  “M1911,这苗永强从哪搞来的,真有他的!”杨承宇赶紧拿起一支,脸上露出笑意。他很喜欢这玩意儿。

  两支枪

  杨承宇把玩一会儿,给两支枪的弹夹装满子弹,收进储物空间,方便随时取用。

  收拾好心情,杨承宇钻进被窝。这么多天过去,被窝已没了安以沫的气味。辗转一阵,他才慢慢睡着。

  第二天,到时间他就自然醒了。走出房间时,沈梦洁也正好从屋里出来。

  “就咱俩去吧,别吵醒大哥了。”沈梦洁直接说道。她觉得就她和杨承宇去最好,能有独处机会。而且杨承旭刚回家,没必要让他起这么早。

  杨承宇点点头,走向院子,推车出门。现在两家虽没安门,但没人敢上门。

  村里都知道杨承宇养了两条狗,其中一只是厉害的猎犬。

  偷谁家都不能偷杨家和方家,最好连旁边的王家和刘家也别去,不然狗叫会吵醒大家。

  杨承宇骑车带着沈梦洁直奔五峰村。

  如他所料,昨晚收获不多,黄鳝和泥鳅加起来不到五十斤。

  回到家还不到六点,家里其他人都没醒。于是沈梦洁去煮早饭。

  今天要清理土墙、挖地基,都是体力活,所以早上吃米饭,吃别的不顶饱。

  刚开始煮,杨承旭也起床了。

  “昨晚收获咋样?”杨承旭好奇问道。毕竟他昨晚也参与了,自然想知道结果。

  “还行,估计有三十斤黄鳝,十几斤泥鳅。”杨承宇回答。

  “那挺不错啊,能卖不少钱。”杨承旭开心地说。他有些迫不及待,想着赶紧把这生意做起来。

  觉得自己要是成了万元户,赵灵雁父母就不会看不起他了。

  不过他也清楚,这几天杨承宇肯定没空找店铺,今天家里还有很多活,他也准备一起干。

  这时,其他人陆续起床。

  早饭过后,他们开始清理土墙。杨建国借来两辆板车运土。

  加上杨承旭和王永康,一共六个人干活,效率挺高。

  杨承宇力气大、耐力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干了很多活。

  他一个人就能轻松拉走一车土,都不用别人帮忙。他轮流拉车,其他人负责装车。

  下午三点左右,所有土都运完了。杨承宇把土拉到宇沫居门口,后续可能还用得上。

  整个大队都知道这地方归杨承宇,只是他还没搬过去住。

  清理完土方,接着挖地基。对于建房,杨承宇没干涉杨建国,让他按自己想法建。

  以后有钱了,他们回村住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到时候宇沫居建好,回村也有地方住。

  杨承宇这个亲儿子都没意见,杨承旭自然也不好提意见,只能多帮忙干活。

  这些年他没回来,活都是别人干的,如今回来,自然得多出份力。

  昨晚他和以前玩伴碰面,发现他们和自己离开时变化不大,家里还是吃地瓜米,而且很节俭,即便这样,也是辛勤劳作所得。

  想到自己这几年的好日子,他觉得亏欠,就想多干活。

  只是杨承旭发现,干活方面他根本比不上杨承宇。杨承宇觉得轻松的事,他做起来却很吃力。

  “杨承宇,你现在力气咋这么大啊?”杨承旭忍不住问道。

  “别羡慕了,杨承宇力气比两个我都大,这是天生的。”王永康拍着杨承旭肩膀说道。之前他见识到杨承宇的力气时,也同样震惊。

  “小时候没见你力气比别人大啊,现在咋这么夸张。”杨承旭一脸羡慕。

  力气大,干活轻松,要是他有这力气,这些年在外面能多赚不少钱。

  到吃晚饭时,地基挖好了。因为挖得不太深,能放石条就行,也没挖化粪池。杨建国准备建两层的砖木结构房子,这样的地基足够牢固。明天铺上青石条,就可以砌砖墙了。这种房子盖起来比较快,还能节省木材,要是盖纯木屋,工程量就大了。

  晚上,杨承宇又带着沈梦洁和杨承旭去下笼子。今天换了个村子,五峰村的黄鳝抓得差不多了。

  每个笼子里都放了用布包着的碎鱼肉,这些鱼是用捕鱼工具抓来的。

  到地方后,三人一边放笼子一边找甲鱼。今晚收获不错,杨承宇抓三只,沈梦洁抓三只,杨承旭抓两只。

  “真没想到,能抓到这么多甲鱼。”杨承旭看着水桶里的甲鱼,满脸笑意。

  “这是以前没人吃,也没人抓。等咱们抓完,以后就会越来越少。”杨承宇说,“以后还得靠养殖,等生意走上正轨,可以让村民们都养殖甲鱼和黄鳝,给咱们稳定供货,也给他们个赚钱机会。”

  听到杨承宇要让村民养殖甲鱼和黄鳝,杨承旭很诧异。

  “能行吗?养殖可不容易,养不好死了,不仅本钱没了,还得亏钱。”杨承旭担忧地说。

  “这确实需要技术,但也不是特别难,可以去农技站寻求技术指导。”杨承宇淡定回应。

  他知道术业有专攻,到时候可以请懂养殖技术的人指导。

  只要自己养殖成功,其他人肯定会跟着做。赚钱机会送到眼前都不要,他也没办法。

  “看来你规划得挺长远啊。”杨承旭一脸佩服地看着杨承宇。

  原本他以为杨承宇只是看到水产生意能做,就打算租个店铺试试。

  现在看来,杨承宇早有长远打算,不只是开个门店那么简单。

  “水产行业潜力很大,还能带动其他产业,能赚不少钱。”杨承宇自信满满,“你们就等着,咱们家肯定能成为县里首富。”

  首富?听到这个词,杨承旭热血沸腾。他打工时见识过有钱人的风光,羡慕得不行。

  “真希望这天早点来!”杨承旭不禁憧憬起来。

  “会的,明天我先进山打猎,多赚点钱,然后去县里租店面。”杨承宇微笑着说。

  明天就有师傅来干活,他能抽出时间打猎。

  家里有父母帮忙就行,如果杨承旭愿意,他也可以带着一起。

  不过以他对杨承旭的了解,杨承旭应该不会跟他进山打猎。

  不知不觉,三人回到家。到家后,杨承旭跟着杨承宇来到他房间。

  “杨承宇,沈梦洁这事你打算怎么处理,心里有谱吗?”杨承旭神色凝重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