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宇将这些鱼分别装在两个桶里,同时解释道:“一个桶里鱼不能装得太满,不然容易缺氧,鱼就会死掉。”
安以沫乖巧地点点头,默默记下这些要点。毕竟她给方依婉和方依婷买了鱼笼,可肯定不能让她们亲自去下笼子。
因为安以沫在身边,杨承宇不方便把捕鱼笼收进储物空间。于是,他扛着鱼笼,提着水桶,带着安以沫朝着第二个鱼笼的位置走去。
一路上,杨承宇时刻留意着河里的动静。
【肉质鲜嫩肥美的大鲤鱼】
这个词条瞬间吸引了杨承宇的目光。大鲤鱼可是很值钱的渔获,要是能抓到一条七八斤重的,那能卖不少钱呢。
然而想用网抄抓住大鲤鱼并非易事,它游速极快,而且警惕性超高。
“鱼,好大的鱼呀,承宇哥你快看。”安以沫也发现了那条大鲫鱼,急忙喊道。
杨承宇不禁看了安以沫一眼,心里直犯嘀咕,她该不会也开挂了吧?
自己是依靠特殊能力才发现的,可安以沫纯粹靠眼力。
要是自己关闭天穹之瞳,恐怕很难察觉到好几米外的鲫鱼,而安以沫竟凭借肉眼就发现了。若说这背后没有运气的因素,杨承宇可不信。
两人轻手轻脚地靠近鲫鱼所在之处,此时鲫鱼还在水中缓缓游动,对岸边的杨承宇和安以沫并未有过多反应。
二人对视一眼,轻轻放下水桶和捕鱼笼。
这条鲫鱼距离岸边不算远,无需下水,用网抄和笊篱就能够得着。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手中工具缓缓伸入水面,试图慢慢靠近鲫鱼。可稍微接近一点,鲫鱼立马就游开了。
看来想跟昨天傍晚捞甲鱼那样顺利抓到鲫鱼可不容易,这鲫鱼比甲鱼要灵活得多,也更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它就会迅速游走。
杨承宇和安以沫再次交换眼神,随后杨承宇示意安以沫和自己互换工具。
换好工具后,安以沫拿着网兜静静等待。杨承宇打算借助安以沫的好运气,用笊篱驱赶鲫鱼,看能不能把它赶到安以沫的网兜里。
杨承宇不断变换位置,努力驱赶鲫鱼,迫使它朝网兜方向游去。
几分钟后,鲫鱼终于靠近了网兜。
安以沫瞅准时机,猛地朝着鲫鱼一抄,动作十分果断,仿佛胜券在握。
“厉害呀,我就知道你行!”杨承宇看着成功把鲫鱼网住并提到岸上的安以沫,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
“这条鱼可真大,估计得有五六斤呢。”安以沫看着在地上不断扑腾的鲫鱼,满脸喜悦地说道。
“媳妇,你这运气简直绝了,这样都能捞到。”说着,杨承宇走上前,轻轻捏了捏安以沫的小脸蛋。
以往,他还真没觉得安以沫运气有多好。甚至可以说,她以前的运气糟糕透顶。
家里穷不说,父母把她当佣人使唤,还常常让她饿肚子。
为了高额彩礼,又把她嫁给重病之人冲喜,之后便彻底断绝关系。
嫁到方家没多久,方家父子相继离世,安以沫背上了一身债务。
吃了不少苦,也受了很多饿。说她运气好,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但此刻,她的运气明显好转了。
安以沫看着杨承宇,感觉自己像个小孩子被宠爱着。
“承宇哥,这条鱼不能算我抓的,是咱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应该归你。”
她觉得昨天已经占了杨承宇抓到甲鱼的便宜,这条鲫鱼就不能再要了。
“什么你的我的,咱俩是夫妻,自然是我们的。”杨承宇笑容满面地说道。
安以沫听了这话,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轻轻点了点头。
接着,杨承宇打了些水,把鲫鱼放进了水桶里。
处理好鲫鱼后,杨承宇带着安以沫去收第二个鱼笼。
几分钟后,他们来到鱼笼所在位置。
这里的水比较深,杨承宇二话不说,直接脱掉了裤子。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安以沫吓了一跳,她连忙转过身去。
虽说她已经嫁人,但还是未经人事的姑娘,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过了一会儿,杨承宇提着动静很大的捕鱼笼回到岸边。上岸后,他赶忙穿上裤子。
“我穿好啦,过来帮下忙吧。”
说着,杨承宇打了些水。
这个捕鱼笼比较大,里面的鱼更多,估摸得有二十来斤。
除了空桶和装着鲫鱼的水桶,另外两个桶也装满了鱼。
装好鱼后,杨承宇赶忙说道:“走,咱们赶紧回家,别让鱼缺氧了。”
回去的路上,已经有一些吃过早饭的村民扛着锄头出门了。
看到杨承宇和安以沫提着水桶和鱼笼,村民们顿时好奇起来。
“杨承宇,安以沫,你们抓这么多鱼干啥呀?”
“该不会是抓来吃的吧,这鱼肉可不咋好吃。想吃肉,还不如多干点活呢。”
“不用猜,肯定是用来晒鱼干,虽说腥味重了点,但好歹也算肉啊。”
杨承宇没有直接回应,先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林叔,祥叔,王婶,你们起得真早啊?”
“家里不是养了狗嘛,没什么给它吃的,就抓点鱼试试。”
毕竟,他还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抓鱼是为了卖钱,能瞒着就瞒着吧。
“你这可有点瞎折腾,养的是狗又不是猫,狗哪肯吃鱼啊。依我看,你还不如把狗宰了吃肉呢。”
“对对对,我听说狗肉香得很,神仙闻了都走不动道,肯定好吃。你要是宰狗,我买半斤尝尝。”
“杨承宇,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还带着安以沫一起瞎胡闹,这不是白费力气嘛。”
“听婶一句劝,以后多帮家里和安以沫干点实事,别老给那郝家当免费劳动力了。”
杨承宇赶忙点头回应:“我知道啦,谢谢大家关心,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杨承宇加快了脚步,生怕再遇到更多人。
他暗自决定,下次收笼子还是选在晚上,或者天没亮之前。
现在这个时候,天刚蒙蒙亮就有人出门干活,太容易碰到人了。
倒不是他不想带着村民一起挣钱,而是镇上和县里的消费水平有限。
他一个人供应鱼货还能赚钱,要是大家都参与进来,供大于求,鱼价肯定暴跌,到时候谁都挣不到钱。
安以沫乖巧地点点头,默默记下这些要点。毕竟她给方依婉和方依婷买了鱼笼,可肯定不能让她们亲自去下笼子。
因为安以沫在身边,杨承宇不方便把捕鱼笼收进储物空间。于是,他扛着鱼笼,提着水桶,带着安以沫朝着第二个鱼笼的位置走去。
一路上,杨承宇时刻留意着河里的动静。
【肉质鲜嫩肥美的大鲤鱼】
这个词条瞬间吸引了杨承宇的目光。大鲤鱼可是很值钱的渔获,要是能抓到一条七八斤重的,那能卖不少钱呢。
然而想用网抄抓住大鲤鱼并非易事,它游速极快,而且警惕性超高。
“鱼,好大的鱼呀,承宇哥你快看。”安以沫也发现了那条大鲫鱼,急忙喊道。
杨承宇不禁看了安以沫一眼,心里直犯嘀咕,她该不会也开挂了吧?
自己是依靠特殊能力才发现的,可安以沫纯粹靠眼力。
要是自己关闭天穹之瞳,恐怕很难察觉到好几米外的鲫鱼,而安以沫竟凭借肉眼就发现了。若说这背后没有运气的因素,杨承宇可不信。
两人轻手轻脚地靠近鲫鱼所在之处,此时鲫鱼还在水中缓缓游动,对岸边的杨承宇和安以沫并未有过多反应。
二人对视一眼,轻轻放下水桶和捕鱼笼。
这条鲫鱼距离岸边不算远,无需下水,用网抄和笊篱就能够得着。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手中工具缓缓伸入水面,试图慢慢靠近鲫鱼。可稍微接近一点,鲫鱼立马就游开了。
看来想跟昨天傍晚捞甲鱼那样顺利抓到鲫鱼可不容易,这鲫鱼比甲鱼要灵活得多,也更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它就会迅速游走。
杨承宇和安以沫再次交换眼神,随后杨承宇示意安以沫和自己互换工具。
换好工具后,安以沫拿着网兜静静等待。杨承宇打算借助安以沫的好运气,用笊篱驱赶鲫鱼,看能不能把它赶到安以沫的网兜里。
杨承宇不断变换位置,努力驱赶鲫鱼,迫使它朝网兜方向游去。
几分钟后,鲫鱼终于靠近了网兜。
安以沫瞅准时机,猛地朝着鲫鱼一抄,动作十分果断,仿佛胜券在握。
“厉害呀,我就知道你行!”杨承宇看着成功把鲫鱼网住并提到岸上的安以沫,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赞。
“这条鱼可真大,估计得有五六斤呢。”安以沫看着在地上不断扑腾的鲫鱼,满脸喜悦地说道。
“媳妇,你这运气简直绝了,这样都能捞到。”说着,杨承宇走上前,轻轻捏了捏安以沫的小脸蛋。
以往,他还真没觉得安以沫运气有多好。甚至可以说,她以前的运气糟糕透顶。
家里穷不说,父母把她当佣人使唤,还常常让她饿肚子。
为了高额彩礼,又把她嫁给重病之人冲喜,之后便彻底断绝关系。
嫁到方家没多久,方家父子相继离世,安以沫背上了一身债务。
吃了不少苦,也受了很多饿。说她运气好,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但此刻,她的运气明显好转了。
安以沫看着杨承宇,感觉自己像个小孩子被宠爱着。
“承宇哥,这条鱼不能算我抓的,是咱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应该归你。”
她觉得昨天已经占了杨承宇抓到甲鱼的便宜,这条鲫鱼就不能再要了。
“什么你的我的,咱俩是夫妻,自然是我们的。”杨承宇笑容满面地说道。
安以沫听了这话,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轻轻点了点头。
接着,杨承宇打了些水,把鲫鱼放进了水桶里。
处理好鲫鱼后,杨承宇带着安以沫去收第二个鱼笼。
几分钟后,他们来到鱼笼所在位置。
这里的水比较深,杨承宇二话不说,直接脱掉了裤子。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安以沫吓了一跳,她连忙转过身去。
虽说她已经嫁人,但还是未经人事的姑娘,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过了一会儿,杨承宇提着动静很大的捕鱼笼回到岸边。上岸后,他赶忙穿上裤子。
“我穿好啦,过来帮下忙吧。”
说着,杨承宇打了些水。
这个捕鱼笼比较大,里面的鱼更多,估摸得有二十来斤。
除了空桶和装着鲫鱼的水桶,另外两个桶也装满了鱼。
装好鱼后,杨承宇赶忙说道:“走,咱们赶紧回家,别让鱼缺氧了。”
回去的路上,已经有一些吃过早饭的村民扛着锄头出门了。
看到杨承宇和安以沫提着水桶和鱼笼,村民们顿时好奇起来。
“杨承宇,安以沫,你们抓这么多鱼干啥呀?”
“该不会是抓来吃的吧,这鱼肉可不咋好吃。想吃肉,还不如多干点活呢。”
“不用猜,肯定是用来晒鱼干,虽说腥味重了点,但好歹也算肉啊。”
杨承宇没有直接回应,先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林叔,祥叔,王婶,你们起得真早啊?”
“家里不是养了狗嘛,没什么给它吃的,就抓点鱼试试。”
毕竟,他还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抓鱼是为了卖钱,能瞒着就瞒着吧。
“你这可有点瞎折腾,养的是狗又不是猫,狗哪肯吃鱼啊。依我看,你还不如把狗宰了吃肉呢。”
“对对对,我听说狗肉香得很,神仙闻了都走不动道,肯定好吃。你要是宰狗,我买半斤尝尝。”
“杨承宇,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还带着安以沫一起瞎胡闹,这不是白费力气嘛。”
“听婶一句劝,以后多帮家里和安以沫干点实事,别老给那郝家当免费劳动力了。”
杨承宇赶忙点头回应:“我知道啦,谢谢大家关心,我们先回去了。”
说完,杨承宇加快了脚步,生怕再遇到更多人。
他暗自决定,下次收笼子还是选在晚上,或者天没亮之前。
现在这个时候,天刚蒙蒙亮就有人出门干活,太容易碰到人了。
倒不是他不想带着村民一起挣钱,而是镇上和县里的消费水平有限。
他一个人供应鱼货还能赚钱,要是大家都参与进来,供大于求,鱼价肯定暴跌,到时候谁都挣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