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幕观影412-《莲花楼:神明入世》

  李相夷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去厨房大展身手、一秀厨技。

  李莲花做的饭,狐狸精都嫌弃。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颜姑娘第一次去酒楼的时候说过,原来她没吃过好的,足以证明李莲花做的饭有多难吃。

  李相夷追妻第一则,把颜姑娘的嘴养刁,日日惦记他做的美食,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的那种。

  少年思绪乱飞,越想越得意得飘飘欲仙。

  李莲花听到傻笑声,酸某人的情绪一滞,一卡一顿地扭过头看着李相夷,眉头都拧成一团了。

  李莲花嗤笑一声:“你四顾门门主的形象呢?”

  这小崽子怕不是真傻了吧?

  就他如今这副蠢样,钓他都不稀得打窝。

  李相夷说不过他,选择不跟他硬怼,直接往他心窝扎:“我懂,你就是酸,你就是嫉妒我比你漂亮,嫉妒我比你前科少,嫉妒我比你身体好,嫉妒……”

  少年嘚啵嘚说个没停,神情得瑟。

  他再也不是三日前的李相夷了。

  他学聪明了,跟李莲花正儿八经打唇战,他就不可能赢,还窝一肚子气。

  既然如此,大家就一起不开心,好啦!

  没皮没脸,可能就是他能从李莲花身上学到的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吧。

  李莲花:……

  他长本事了啊。

  李莲花不阴不阳道:“李门主的舌头舔一下上下嘴皮子,估计能把自己给毒死呢。”

  “没死,好好的。”李相夷果断把不要脸发挥到极致,舔了下唇瓣,摇头晃脑地炫耀,没皮没脸道,“呦,急了急了,你急了。”

  难怪李莲花惯来不要脸,要脸面苦的是自己,不要脸气的是对方。

  李莲花嘴角抽了抽,深吸一口气道:“咬你,你不急啊!!”

  说完,还礼貌地扯出一个笑容。

  言下之意,李相夷是狗。

  李相夷“哇”了一下,眼神将他全身扫了一遍,好整以暇地开口:“第一次见这么大一坨,有点兴奋。”

  话外音,李莲花是粑粑。

  后方听着两人吵架的四顾门等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两位门主针尖对麦芒,正经话不出三句就开始吵架。

  以前门主回回败,现在门主长大了,真是让人倍感欣慰啊,瞅着都能跟大门主有来有往几回了。

  就是门主那一句,属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四顾门一群大老粗一抹泪。

  欣慰啊~

  也就在大门主面前,门主才能这么活泼。

  想想也是,门主估计心里也是期待有个哥哥的,大门主看着挺适合的。

  除了这个哥哥有点毒。

  李相夷:哪只眼睛看到我这是活泼?

  李莲花没想到这人狠到连自己都不放过。

  一只狗,一坨…

  这难道是什么好话吗?

  他头疼地捏了捏眉心,垂眸轻叹:“休战吧,李门主。”

  骂来骂去,骂的不还是自己吗?

  何必呢?

  见他这一副伏低做小的做派,李相夷就忍不住牙疼:“喂喂喂,你别这一副我欺负你的狐狸样,是你先挑事的啊喂。”

  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偷偷记住李莲花伏低做小的模样,这都是他的经验。

  当然,也有前车之鉴。

  李相夷追妻第二则,学会李莲花这朵心机小白花的狐媚手段,颜姑娘就会变成为色所迷的“昏…神”。

  李莲花眼皮一跳,温声道:“我是真心求和的,我们两个吵来吵去,毫无意义,一起蛐蛐天幕上那人,岂不更快乐?”

  李相夷狐疑地盯着他的眼睛,好像是没撒谎。

  不过李莲花说得也对,他们两个唇枪舌战的,水火不容的,天幕上那人依旧跟颜姑娘甜甜蜜蜜的。

  他们俩都没有颜姑娘,应该一致对外。

  他也没有颜姑娘!!!

  少年成功扎了自己一刀。

  李相夷撇了撇嘴:“那行吧。”

  话音刚落,李莲花举起自己的右手,朝他微挑了挑眉。

  这个动作——

  立下约定,击掌为誓。

  少年抿起唇角,别别扭扭地举起自己的右手与他击掌。

  “啪!”

  李相夷迅速缩回手,握成拳,掌心有些麻麻的。

  李莲花可算是松了口气:“李门主,那我们就说好了啊。”

  吵来吵去,浪费脑子。

  有这功夫,他还不如想想怎么填坑?

  老狐狸是半点儿都不记得,是他先开口挑事的。

  这重要吗?

  不重要。

  他也没少被李相夷戳心窝子。

  短暂的、虚伪的、孤寡的,“兄弟”联盟暂时成立。

  弹幕:

  「哈哈哈哈,李神医也心知他的脸是追妻利器啊。」

  「哈哈哈,李门主气冲冲地冲到花间坊找颜姑娘,最后甜言蜜语撩的未来夫人动心了,他也开心了,结账时屁颠屁颠去付钱。」

  「颜姑娘使坏,李门主纵容,一个闹一个笑,这难道还不算真夫妻?我宣布,他们就是真夫妻。」

  「这糖葫芦小贩也跟颜姑娘有缘啊,都遇见两次了,以酸成功让颜姑娘铭记于心啊。」

  「我的糖葫芦不酸,甜的很,以后颜姑娘来云州,我请她吃最甜最甜的糖葫芦。」

  糖葫芦小贩也是这么觉得,但是后半句他可不认啊,他的糖葫芦不酸。

  李相夷:菜单加一,冰糖葫芦。

  天幕上两人回到莲花楼,李莲花将徐州知府赠送的三千两银票上交,还告知她,徐州知府说,回头给他们立功德碑。

  天幕下徐州知府见到天幕上徐州百姓的诉求,也有意建立功德碑,后仔细一想,颜姑娘是神仙,也拯救徐州万千百姓于水火,区区一座功德碑怎么够?

  加上有富商直接传信,他们愿意出钱,替颜姑娘建立神女祠,享受百姓香火。

  老百姓们最在意鬼神之说,更遑论真神近在眼前,他们岂有不拜之理?!

  徐州知府也半推半就应了。

  至于皇帝会不会震怒,他反而觉得皇帝有那心没那胆儿,自古以来,皇权天授,如今颜姑娘就是天,哪怕他是一呼百应的皇帝在颜姑娘面前也得乖乖卧着。

  徐州百姓见状,一股脑自发参加神祠的建造,做人要懂得感恩,他们没钱,但是有把子力气。

  徐州,是他们的根啊

  若非颜姑娘,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