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狼子野心-《大唐第一皇子》

  大唐驻地,后院。

  李宽看着匆匆赶来的陈玉楼,轻笑了一声后才开口询问起来。

  “这段时间诃陵国主巴图新让你训练他们的宫廷禁卫,效果如何啊?”

  听到李宽在询问这件事儿,陈玉楼这才豁然,随后解释道:“效果还算不错,虽然说诃陵国是个小国,但这宫廷禁卫明显是精挑细选过的。”

  “虽然说比不上咱们圣人身边的禁军,但是也不算太差,本事还是有一些的。”

  “训练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

  “这么说,动起手来还是有点动静的?”

  陈玉楼不理解李宽话中的意思,也只是点了点头。

  “倒是也可以这么说。”

  说完,那陈玉楼又有些迟疑的看着李宽。

  “殿下,是不是属下做的不对,对这诃陵国国主禁军没有什么隐瞒?”

  见陈玉楼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李宽笑了。

  “谁怪你这个了?”

  “本王只是好奇,你在宫中这么久,就没发现诃陵国主有些异常吗?”

  听到李宽是这个意思,陈玉楼便歪着脑袋想了想,随后说道:“要说异常还真有一次,那诃陵国主巴图新有一次要看看属下的刀,属下没多犹豫就将其给他查看了。”

  “后来那诃陵国主说,要借走欣赏几日,属下当时没有答应,只是让其拿走了一天而已,晚上回营的时候就将那刀拿回来了。”

  “属下也不知道他要看什么,现在想想似乎也就只有这个有些异常了,其他倒是没什么。”

  听到诃陵国主借走了陈玉楼的刀,李宽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好似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大哥李承乾。

  “大哥,咱们这些年制造火炮用的钢材和军中制式长刀是不是一种材质?”

  李承乾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随后点了点头道:“按照工部的说法,确实是一种材质。”

  “制造火炮的钢材本就是很好的,余下的有些浪费,所以就回炉重造了长刀。”

  “不过这制式长刀都是宫中禁军和边军用的,玉楼如果中间没有换刀的话,那应该是一种钢材。”

  当听完李承乾的解释之后,李宽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样子这诃陵国主是打算先自己造一门火炮了。”

  闻言,李承乾和陈玉楼齐齐一怔。

  “这……仅凭这些就断定他要自己造火炮?不太可能吧?”

  见两人不太相信,李宽微微一笑。

  “你们还是太小瞧这位国主了,能忍辱负重这么多年,绝对不是个软弱可欺之人。”

  “咱们在诃陵国的这段时间里,你可否发现有人来冲撞咱们?”

  “咱们驻地周围那些诃陵国的军队,说是在保护咱们,实则也是在监视咱们。”

  “他巴图新打着你我的旗号,这段时间可没少杀人。”

  “如此做派,显然是想要撑着咱们给他撑腰的这会儿工夫,重新掌权。”

  李承乾听完之后,神色间多了几分迟疑。

  “那按照你这说法,咱们是不是要敲打敲打巴图新?”

  “敲打肯定是要敲打的,但怎么敲打却是个技术活。”

  李宽看了一眼大哥李承乾,解释道:“眼下最关键的是,南洋有野心的不止诃陵国主巴图新,其他一些势力也是蠢蠢欲动,试图寻找一些机会。”

  “我的想法是,如何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听了李宽的打算,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有些迟疑的看着李宽。

  “你这是要和南洋诸国全体开战?”

  在李承乾看来,这事儿谁都有可能做,而非只有诃陵国主巴图新。

  既然不知道是谁做的,那就都灭了就好了。

  虽然说李宽也知道李承乾这话带着几分赌气的成分,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大哥,不知道是谁也用不着全都杀了。”

  “布个局,全都调出来不就得了?”

  听到这话的李承乾双眼瞬间明亮起来。

  “布局?你又要挖什么坑?”

  李承乾这话一出口,那语气中的兴奋怎么也遮掩不住。

  李宽见状笑了笑。

  “李叔,把我这几天收拾的东西拿过来。”

  一旁站着的李钰听到这一声吩咐,点了点头后便转身回到了屋内。

  不过片刻后,便带着人将一个东西抬了出来。

  看着抬出来的东西,李承乾满是诧异之色。

  “这玩意儿是你这几天忙活出来的?”

  李承乾只知道李宽这段时间在做东西,但却没有想到会做出这么个东西!

  巨大的沙盘上,用蓝色琉璃烧制出来的海洋,中间还夹杂着不少岛屿和陆地。

  虽然李承乾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大致也能猜得出来。

  看了一眼李宽,李承乾趴在那海图上眼中光芒闪烁。

  “这是南洋的海图吧?”

  “大哥看出来了?”

  李承乾倒是老实的很,直接就摇了摇头。

  “我是猜的,能让你大费周章的做这么个东西出来,也就只有南洋了。”

  说话间,李承乾还伸手摸了摸那琉璃质感的岛屿,啧啧称奇起来。

  “这也不是在长安,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从各家商号里借了几个工匠过来,有些时候他们做的也不比朝廷的差,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一听这话,李承乾也将自己的手收了回来,瞧着李宽眨了眨眼睛。

  “你这是有打算给我上课?”

  李宽笑了笑,倒也没有闭口不言,而是直接开口道:“这事儿岂是可大可小,我没时间和你说,但你似乎也没有发现。”

  “朝廷的工匠太安逸了,迟早有被超过的一天,有些时候还是要往下看看的。”

  “大唐这么大,哪里有时间啊。”

  李承乾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事儿有些时候太多了,反倒是一些细节慢慢就被忽略了。

  李宽倒是没觉得有问题,看了一眼李承乾之后,便开口道:“这事儿也简单,回去之后办个大会就好了。”

  “佛门道门每次都有辩经大会,咱们也可以让天下工匠齐聚长安比试,这样一来也能够发现一些真正的人才,哪怕是不能为己所用,也要有个底不是?”

  “如此一来,还能够鼓励更多人精益求精,总归是一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