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想和你聊聊关于技术的事-《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男子穿着朴素的中山装,但气质却很不一般。

  “您是...?”

  “我姓陈,从北京来的。”男子微笑着说,“想和你聊聊关于技术的事。”

  沈良心里一动。

  从北京来的?

  难道是上级部门的人?

  还是...别的什么人?

  “请进。”他让开身子,但心里保持着警惕。

  陈先生走进房间,环视了一圈,点点头:“环境不错,很适合搞技术研究。”

  他坐下来,直截了当地说:“听说你最近搞出了不少好东西?”

  沈良谨慎地回答:“只是一些小改进而已。”

  “小改进?”陈先生笑了,“能让省里的专家都跑来调研,这可不是小改进。”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我很好奇,你这些技术是从哪里来的?”

  沈良心里警铃大作。

  这个人的问话方式,和之前那些参观者完全不同。

  更像是...审讯?

  “都是平时学习积累的。”他坚持之前的说辞。

  陈先生盯着他看了几秒钟,然后突然笑了。

  “放心,我不是来找茬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工作证,递过来。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陈建军。”

  沈良接过工作证,仔细看了看。

  确实是中科院的证件。

  但他还是不敢完全相信。

  陈建军收回工作证,神色变得严肃:“沈良同志,不管你的技术从哪里来,有一点我可以确定——你确实有真本事。”

  “我这次来,是想邀请你参加一个特殊项目。”

  “什么项目?”沈良小心翼翼地问。

  陈建军压低声音:“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需要你这样的技术人才。”

  “具体的内容现在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项目对国家意义重大,成功了你就是英雄。”

  沈良的心跳开始加速。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这听起来就像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这是个考验,那他必须通过。

  如果这是个陷阱,那他必须小心应对。

  “我需要考虑一下。”他没有立即答应。

  陈建军点点头:“理解,这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他站起身来:“我在市里住两天,你有决定了随时联系我。”

  说完,他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酒店的地址和房间号。

  等陈建军离开后,沈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这个突然出现的邀请,来得太巧合了。

  就在他被质疑的关键时刻,中科院的人找上门来?

  这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

  他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他整个计划的成败!沈良走到窗边,透过玻璃看着陈建军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那个男人走路的姿态很特别,腰板笔直,步伐沉稳。看起来确实像搞技术的,但又有种军人的气质。

  他回到桌前,反复端详着那张纸条。

  字迹工整,酒店地址是真的。但这些都能伪造。

  沈良放下纸条,开始仔细回想刚才的谈话。陈建军问话的方式很专业,不像是随便找个理由来套话的。而且他对沈良的技术改进了解得很详细,连省里专家调研的事都知道。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确实有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要么是真的中科院的人,要么就是更高级别的部门。

  沈良走到书架旁,随手抽出一本《金属材料学》。书页间夹着他手写的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

  这些知识对1980年来说太超前了。

  如果陈建军真的是搞技术的,他一定能看出这些东西的价值。

  问题是,沈良现在还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万一是想挖走他的技术秘密呢?

  万一是想把他调离现在的岗位呢?

  他合上书本,脑海中开始推演各种可能性。

  最好的情况:陈建军真的是中科院的人,这个项目能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坏的情况:这是个陷阱,目的是把他调到一个能被严密监控的地方。

  还有一种可能:对方确实来自国家部门,但项目本身可能存在问题。

  沈良回到桌前坐下,开始在纸上分析利弊。

  参加这个项目的好处很明显:能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技术资源,有机会推动国家重大技术突破,这正是他穿越回来想要实现的目标。

  但风险也不小:一旦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离开现在的环境,他就失去了已经建立的信任基础。

  正思考间,外面传来脚步声。

  沈良迅速收起纸张,打开技术手册装作在看书。

  “咚咚咚!”

  又是敲门声,但这次的节奏和刚才不同。

  沈良走到门前:“谁?”

  “是我,老张。”

  张工程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

  沈良打开门,看到张工程师脸色凝重地站在走廊里。

  “刚才那个人走了?”张工程师左右看了看,确认走廊里没有其他人。

  “走了。”沈良让他进来,“张师傅,你认识他?”

  张工程师摇摇头:“不认识,但我觉得这个人有问题。”

  “什么问题?”

  “他刚才在楼下和门卫老李聊天,问了很多关于你的事。”张工程师压低声音,“老李说他问得很细,包括你平时的作息时间、有什么朋友、家里还有什么人。”

  沈良心里一紧。

  这确实不像普通的技术交流。

  “还有,”张工程师继续说,“他走的时候我注意到,楼下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牌号码是北京的,但不是一般的民用牌照。”

  沈良眉头紧锁:“你是说他可能是...?”

  “我也说不准。”张工程师叹了口气,“但小沈啊,你最近确实太出风头了。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你懂的。”

  沈良点点头,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看来自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张师傅,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张工程师沉思了一会儿:“如果他真的是中科院的人,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如果不是...”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两人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儿,张工程师站起身来:“不管怎么样,你要小心一点。有什么事及时和我说。”

  等张工程师离开后,沈良重新审视这个突然出现的邀请。

  现在看来,这件事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他必须找到一个办法来验证陈建军的真实身份。

  沈良走到电话机旁,想了想,还是没有拿起话筒。

  现在打电话查询太冒险了。

  他需要更隐蔽的方式。

  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人——大学时的同学李明华。

  李明华毕业后分配到了北京的科研院所,如果陈建军真的是中科院的人,李明华可能会有办法帮他确认。

  但怎么联系李明华呢?

  直接写信太慢,而且不够隐蔽。

  沈良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脑子里快速转动。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明天是周六,他可以以探亲的名义去市里,顺便打听一下陈建军住的那家酒店。

  如果真的有这个人登记入住,而且身份证明齐全,那基本可以确认他的身份。

  如果没有,或者登记信息有问题,那就说明这个人确实有问题。

  想到这里,沈良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重新拿起那张纸条,仔细记下了酒店的地址和房间号。

  明天一早,他就去实地查看。

  不管陈建军是什么人,他都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他整个重工业科技树的宏大计划能否顺利实施。

  夜已经很深了,但沈良毫无睡意。

  他坐在桌前,开始制定明天的行动计划。第二天一早,沈良就踏上了去市里的班车。

  车子在颠簸的公路上摇摆,他紧紧攥着那张纸条,脑子里反复琢磨着验证计划。

  两个小时后,班车停在了市区的汽车站。沈良下车后直奔纸条上写的那家酒店——华侨大厦。

  这家酒店在市中心,算是当地最高档的住宿场所。能住这里的人确实身份不一般。

  沈良走到前台,装作随意地询问:“请问昨天有个叫陈建军的先生入住吗?”

  前台服务员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您是?”

  “我是他的朋友,约好今天见面的。”沈良掏出工作证,“我叫沈良。”

  服务员翻看登记簿,点点头:“确实有这位客人,205房间。”

  “那太好了。”沈良松了口气,“他还在吗?”

  “昨天晚上就退房了。”服务员合上登记簿,“说是有急事要连夜赶回北京。”

  连夜赶回北京?

  沈良眉头一皱。这个时间点确实符合昨晚谈话结束的时间。

  “他留下什么话吗?”

  “没有。”服务员摇头,“不过他结账时用的是单位介绍信,盖的章是中科院的。”

  中科院的章!

  这下沈良心里的疑虑消散了大半。

  他谢过服务员,走出酒店大门。看来陈建军的身份基本可以确认了。

  但他心里还有个疑问——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北京?

  难道是因为自己表现得太谨慎,让对方觉得没有合作的可能?

  还是说,对方回去汇报情况,等待上级决定?

  沈良在大街上慢慢踱步,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现在有两个选择:主动联系陈建军表示愿意合作,或者继续观望等对方再次联系。

  正犹豫间,街角传来熟悉的声音。

  “小沈?你怎么在这里?”

  沈良转身一看,竟然是厂里的老赵师傅。

  “赵师傅!”沈良有些意外,“您也来市里了?”

  老赵走过来,上下打量着他:“我来给女儿办事。倒是你,大周末的不在家休息,跑这么远干什么?”

  “我...我来看个朋友。”沈良随口应付。

  老赵眼珠一转,压低声音:“不会是昨天那个找你的人吧?”

  沈良心里一跳。看来张工程师把昨晚的事告诉了不少人。

  “您都知道了?”

  “厂里就这么大,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能听到。”老赵神秘兮兮地说,“小沈啊,那个人的来头不小。我有个朋友在市里工作,他说昨天确实有北京来的重要客人。”

  重要客人?

  沈良心里又是一紧:“您朋友还说什么了?”

  “他说这次来的人级别很高,市里的领导都很重视。”老赵四下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才继续说,“听说是为了一个国家项目选人才。”

  国家项目选人才!

  这和陈建军昨晚说的完全吻合。

  沈良心里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除了。

  看来这次邀请是真的,而且意义重大。

  “赵师傅,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沈良试探着问。

  老赵拍拍他的肩膀:“小沈啊,机会难得。虽然离开厂子会舍不得,但国家需要你,这是光荣的事。”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老赵眼中闪着光芒,“你有这个本事,就应该到更大的舞台去发挥。我们这些老家伙没什么出息了,但你不一样。”

  听到老赵这么说,沈良内心深受触动。

  这些老师傅对他的信任和期望,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国家重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那我...”

  “回去好好考虑考虑。”老赵看看手表,“不过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那个陈先生就会再次联系你。这种事急不得,但也拖不得。”

  两人分别后,沈良乘车返回了厂里。

  一路上他不停地思考着这个选择。

  参与国家项目确实是他穿越回来后梦寐以求的机会。凭借未来的技术知识,他完全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要离开现在熟悉的环境,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和风险。

  回到宿舍时,夜幕已经降临。

  沈良刚打开房门,就发现桌上放着一份电报。

  发报人:陈建军。

  内容很简短:项目紧急,望速决定,三日内回复。

  三天!

  看来对方确实等不了太久。

  沈良放下电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三天时间做出人生重大决定,确实有些仓促。

  但仔细想想,他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既然穿越回来就是为了改变历史,推动国家工业发展,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沈良走到桌前,提起笔开始起草回复电报。

  他要接受这个邀请,但也要提出自己的条件。

  毕竟,合作是相互的,他有权知道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