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继续升级无尽号-《诸天金手指之打造快乐人生》

  由于之前获得的积分已经足够了,李扬决定对无尽号继续升级,升级后的无尽号各项参数如下:

  无尽号(光环原着 科幻升级整合版)属性参数

  一、基础物理参数

  - 全长:7700米(原着经典长度)

  - 全宽:1900米

  - 全高:780米

  - 标准排水量:1800万吨(振金装甲占比40%)

  - 舰体结构:

  主体框架为钛合金蜂窝矩阵,外层覆盖300毫米振金复合装甲(瓦坎达振金与UNSC钛合金分子融合),具备能量吸收(90%能量武器吸收率)与动能偏转(85%动能弹偏转率)特性,内置纳米自愈单元可修复15%以下装甲损伤。

  二、动力与跃迁系统

  - 核心引擎:

  两座**“星陨-2”级反物质湮灭引擎**(每座装载800克反氢燃料,理论续航25年),峰值功率1.5×101?千瓦(较原着核聚变引擎提升125倍),可维持全舰武器全功率运转120小时。

  - 推进性能:

  - 常规航速:光速的8%(8%c),可维持15天持续加速

  - 空间跃迁引擎:第三代“裂隙行者”空间跃迁模块(非曲率技术),通过撕裂微型空间裂隙实现跃迁,单次跃迁距离15光年,充能时间10分钟,跃迁误差30米(可精准锁定行星级目标)。

  三、防御系统

  1. 三层防御体系:

  - 振金复合装甲:300毫米厚度,等效防御可抵御100万吨TNT当量单点爆炸,对光剑、能量束等高频武器有特殊吸收效果。

  - “北极星-4”能量护盾:多层叠加立场,常态下可抵御5000万吨TNT当量能量冲击,全功率启动时能硬接恒星级能量束5秒(较原着提升300%)。

  - 反物质力场护盾:舰体分子间隙内置力场发生器,形成0.5米厚偏转立场,对直径15厘米以下的动能弹(如坦克炮弹、陨石)实现98%偏转,对光束武器折射效率达50%。

  2. 主动防御:

  4000门**“守护者-4”近防炮**(升级为反物质脉冲 电磁动能双模式),射速每分钟3500发,可拦截时速50万公里的来袭目标(如钛战机、陨石碎片)。

  四、武器系统(原着经典 科幻强化)

  (一)主力舰炮

  1. MAC主炮阵列:

  - 数量:12座双联装(保留原着核心配置)

  - 弹丸质量:1000吨贫铀合金

  - 初速:0.1倍光速(10%c),可击穿15米厚均质装甲,对行星地表造成直径80公里的撞击坑。

  2. “深空守望者-3”粒子束炮台:

  - 数量:16座双联装(新增强化项)

  - 能量密度:5×101?焦耳/立方米,可在30公里内融化20米厚的中子星物质,对护盾穿透力较原着提升200%。

  (二)战略武器

  1. 深空鱼雷:

  - 数量:480座发射巢(备弹960枚)

  - 技术:搭载“裂隙跃迁”引擎,弹体脱离后生成微型空间裂隙,可在目标50米内显形,误差较原着缩小90%。

  - 弹头:100亿吨TNT当量反物质炸药(可调至100万吨级战术当量),单点爆炸威力可摧毁中等行星地表。

  2. G73反舰导弹:

  - 数量:500枚(保留原着常规武器)

  - 弹头:500万吨TNT当量高爆弹头,用于清扫敌方护卫舰级目标。

  (三)近程武器

  6000门**“雷暴-3”脉冲激光炮**(分布舰体各棱线),形成360度无死角火力网,对钛战机级目标命中率99%,可瞬间汽化10厘米厚的合金板。

  五、舰载作战集群(原着载具 科幻单位混搭)

  (一)《光环》原着载具(保留经典)

  1. 空中载具:

  - 鹈鹕号运输艇:1500架(D77-TC型,每架运输36名士兵 15台终结者,可挂载M510火箭巢)。

  - 长剑号截击机:800架(UNSC原装,20机炮 AIM-152导弹,负责近距空优)。

  - 魅影号运输机:500架(星盟缴获隐形型号,可搭载70名战斗人员,用于特种渗透)。

  2. 地面载具:

  - 疣猪号(M12LTV):辆(12.7重机枪 M51火箭发射器,越野速度150公里/小时)。

  - 天蝎号坦克(M808B):2000辆(120滑膛炮,可抵御150穿甲弹直击)。

  - 亡魂号坦克:800辆(星盟缴获改装版,等离子主炮 防空炮,用于对抗能量护盾目标)。

  (二)新增科幻作战单位(强化项)

  1. 钛战机蜂群:

  - 型号:TIE/IN-EX(星战改良版),数量架,折叠存放于舰体两侧蜂巢式机库(每架折叠后体积1.5米×1米×0.5米)。

  - 性能:反物质微型引擎(最高速度0.2倍光速,0.2c),六门改进型离子炮(可穿透80振金装甲),搭载亚空间无限弹药系统(由舰体反物质引擎供能),可组成覆盖半径1000公里的空战网络。

  2. 战斗机器人军团:

  - B1战斗机器人:80万台(星战量产型,身高1.9米,装备E-11爆能步枪(改装为适配UNSC能量电池),具备集群量子网络协议,由终结者指挥官实时调度,可执行自杀式冲锋、工程作业等任务。

  - 终结者军团:

  - T-800 EX型:台(配备20机关炮 等离子切割刀,可抵御12.7穿甲弹)。

  - T-1000液态金属型:2000台(可变形为任意原着载具,如疣猪号、天蝎号,免疫常规动能攻击)。

  - T-X猎杀者:800台(装备能量炮 导弹发射器,可短距飞行,负责猎杀敌方指挥官单位)。

  六、指挥与能源系统

  - 指挥中枢:

  量子智能核心(由2048个终结者核心处理器并联),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可同时处理个战斗单位的实时数据,决策速度较人类指挥官提升400倍。

  - 能源储备:

  反物质储存舱:装载15公斤反氢燃料(可维持全舰满负荷运转12年),备用能源为500台微型核聚变反应堆(分布各舱室,作为冗余系统)。

  - 生命维持:

  可支持15万名人员长期驻留(当前由30万台终结者机器人值守),生态循环系统效率99.9%,可模拟地球重力、大气成分及温度。

  七、特殊功能

  1. 维度锚定:可短暂锁定目标空间维度(持续40分钟,冷却24小时),使敌方跃迁引擎失效,对《三体》水滴的强相互作用力攻击有0.5秒缓冲效果。

  2. 行星改造:舰体底部隐藏20台地质重塑炮,可对行星表面进行地形改造(如制造熔岩河、人工陨石坑),用于战略防御或资源开采。

  3. 跨位面通讯:保留李扬专属系统通讯模块,可实时调用积分兑换常规物资(如弹药、燃料),紧急情况下可兑换一次性超限武器(如反物质炸弹)。

  八、与原着对比强化点总结

  模块 原着基础 升级后效果

  动力 核聚变引擎 反物质引擎 空间跃迁,航速提升200%,具备跨星系快速部署能力。

  装甲 钛合金装甲 300振金复合装甲,防御能力提升500%,同时吸收能量与偏转动能。

  武器 MAC主炮 常规导弹 新增深空鱼雷(跃迁打击) 粒子束炮台(能量密度提升300%),战略打击范围扩大10倍。

  舰载单位 鹈鹕号 长剑号 疣猪号 新增2.5万架钛战机 80万战斗机器人,形成“空天-地面”立体作战网络,兵力投送能力提升100倍。

  防御 单一能量护盾 三层防御(振金 能量 力场),对能量/动能攻击的综合防御能力达原着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