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合家欢燃起希望 喜宴间又起风波-《浊流滚滚》

  自从和金珠和张良定了亲这三个月,李翠兰时常过来,看金珠需要帮忙干啥,自己就搭搭手,金珠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在她心里,自己虽然穷,但有的是力气,她把情分看得重,把力气看得淡,多帮帮金珠,要把她当一家人对待,用行动去感动她的人,用热情去温暖她的心。

  听了金珠的话,李翠兰心里很高兴,她应道:“金珠,咱都百日时间都过了,也不急这几天,良儿说了,等把麦子收完了,你们去登个记领个证,再过来住在一起,那样就名正言顺了,这几天,我就来回跑跑,给孩子做饭的事,你就别担心,有我在就饿不着他们。”

  她突然看到金珠的手用布包着,就问道:“你的手是不是起泡了?没握过镰把,不像我们这干活多的,手早就磨出老茧了,不会掉皮,让我看看。”顺手拉过金珠的手,打开看着血泡,心疼的说道:“看你这细皮嫩肉的,这血泡,看着就让人心疼,要不是我年纪大,我真想替你去割麦子,我给你弄点盐水洗洗。”她真心疼惜媳妇,说出话让金珠感动,说着就立刻行动。

  真是: 心疼媳妇情意真,只恨不能替她身。

  出手帮她做家务,饭端在前暖人心。

  “妈,你这么大年纪了,做家务还凑合,怎么还能去割麦?让人家笑我太矫情,你能给孩子做饭,让我回家能歇息一会,我就很满足了。”金珠立马说道,她也明白婆婆疼惜自己。

  李翠兰也感叹的说:“唉,过去我也割过麦子,哪些年,我这小脚,弯着腰就站立不住,没办法就在膝盖上,绑着鞋底,跪在地里割麦,等割完麦子,晚上回来膝盖肿得,比大腿还粗,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小脚女人,把罪受完了,不受的罪都受了。你看你们这大脚真好,小时候不受罪,长大走路干活也有力。我现在是心强力不强,真是干不动了,年龄不饶人呀。”

  发完感叹,李翠兰又对金珠说:“我让张良去说说情,你实在割不了,就不去割麦了,互助组那么多人,也不缺你一个,咱就不去挣那个工分,你也就不受那份罪了。”她给儿媳妇出着主意,不想让金珠去割麦,怕她受不了那份罪。

  “妈,你别让张良去说了,就是起个泡,掉点皮,这点伤还能忍不了?龙口夺食的时候,庄稼人都在拼死拼活的干,我岂能躲在家里?让别人说我的闲话?人们看不起我,我更受不了。我年轻,歇会就行,这样矫情,以后日子还咋过?”金珠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听了金珠的话,李翠兰心里感到高兴,这金珠变得真快,她还担心太太出身的她,受不了这个苦,看到金珠坚定地样子,她也就没有阻拦,只说了一句:“快吃饭,面都坨成一块了,吃了饭睡一会,精神就缓过来了。”金珠端起碗,开始吃饭,这会儿真觉得饿了。

  吃完饭,金珠就要去洗碗,李翠兰接过金珠手中的碗说:“你快歇会,家里的事就交给我,割麦的事做不了,洗碗还是能干的。”说完就把碗端走了,金珠看着婆婆的背影,心里感慨的想,依仗婆婆,分担了自己的家务,孩子吃饭不用管,自己还能借机歇会,看来自己这步路是走对了。

  终于麦子割完了,打碾也很顺利进行,一个夏收过去,风吹日晒,出力流汗,金珠变得又黑又瘦,跟原来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夏收结束,张良和金珠也去登录领证了。回家后,张良一边看着金珠,又一边看着结婚证,高兴快活的就像个小孩,出门进门都是两腿生风,说话的声音,也比往常高了三分。

  铜锁和老伴李翠兰商量,趁张良结婚摆两桌,宴请一下重要亲戚邻人,见证一下两人的婚事。李翠兰事先把大儿媳妇王小丫,及张善和张营兄弟俩的媳妇以及张兴媳妇都请来帮忙做饭。

  李仁作为媒人肯定出席,按金珠的要求,谢玉兰和戴莲莲也应邀出席,李义也没拉下,铜锁也没忘记,叫来大哥的儿子张善和张营,还有三弟媳妇胡凤莲和她儿子张兴。为张良金珠结婚贺喜,祝贺两人喜结连理。

  真是: 一家相聚贺新婚,喜结良缘配婚姻。

  端起酒杯来祝贺,两情相悦皆欢欣。

  一家人端起酒,正准备要喝酒,门外却来了一声呐喊:“等等我,我回来了,真是赶得早,不如赶的巧啊,没错过这喝酒的机会。”说话的声音里都带着兴奋。

  听到声音,胡凤莲诧异的对儿子张兴说:“兴儿,你听这好像是你大的声音,快去看看。”

  人们不约而同向门口看去,只见铁锁,和铁娃,一前一后迈着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

  经过几个月的管教,他们表现诚恳,认识到自己错误,在里边各种表现很积极。鉴于他们两人的表现,政府宽大处理,他们被放了回来。

  在回来的路上,两人商量说,回来应该给玉芝赔礼道歉,争取原谅,以后好重新做人。还有,铁娃就住在以前张家的牛窑里,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个结,还是解了的好。

  走到村口,碰到村里的人,就有人告诉铁锁,他们一家人都到张家堡城上,吃张良和金珠的喜酒去了,铁锁听了,心里一乐,直接和铁娃来城堡了。以铁锁张扬的性格,远远就呐喊起来,就像中了举的秀才回来,或者是在外边做着大官回乡,唯恐人们不知,回家来必须声势浩大,有着夹道欢迎热烈场面才是。

  庆幸的是铜锁借张良大婚之时,把大家都组织在一起,达到了铁锁要的效果。几个侄子,都上前问候了三叔铁锁,铁锁也和来客打过招呼。铜锁心里高兴,也对自己的三弟,说了几句嘘寒问暖的话,并让铁锁,坐到了上席的座位上,顺便让铁娃,也坐在旁边。今天张良的喜事,别的不说,吃饭要紧,添双筷子的事,不能因他们回来而冷了场面。

  金珠虽然心里不乐,从心底不欢迎这两个人,当面也不好说什么,尤其是现在正给她和张良办着喜事。看着张良面,也招呼了一声铁锁,也算是给两个人留着情面,必定是公公的亲弟弟,张良的亲叔父,过去的一切,就让过去吧。更不想和铁娃去计较,也就和他招呼,而不再理他。

  真是: 过去恩怨装在心,不想当面伤情分。

  假若说出绝情话,两家心情被搅混。

  铁锁心想着,借着酒场,给玉芝道歉,是最好不过的机会,何况金珠今天又嫁给张良,这不是成了一家人了嘛。做错了事,就得认错,他环视了一周,怎么看不见金珠的婆婆玉芝?心里疑惑,这个婆婆反对金珠嫁给张良,不愿出席?所以不在当面,他的眼扫到铁娃脸上,看到铁娃,他却有着一脸不高兴,心里想着:这个仔娃子,跟着自己来蹭酒席,怎么还不高兴了?

  铁娃这时却在想,自己在张家这么长的时间了,也算是半个主人了,如果他在,这金珠嫁人,肯定首选是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怪就怪在,这个铁锁,糊弄自己和玉芝翻了脸,又让去劳教了几个月,让张良钻了空子,大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他心里怎么想,表情就暴露出来。看见铁锁看他,这才低下头,把馍塞进自己嘴里,一副不甘罢休的样子。

  铁锁这时,没心思管铁娃,只想着给玉芝道歉,借机了却一桩心中之事。转过头低声问铜锁:“二哥,这金珠的婆婆玉芝怎么不在?我算是想通了,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玉芝认个错,我真做得不对,对不住她,应该当面道歉。”他表现出了自己的诚心。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今天这高兴的时刻,怎么能让铁锁说出的话扫兴冷场,铜锁不好解释,就压低声音对铁锁说:“吃你的饭,这么大的馒头,都堵不住你的嘴。”铜锁压根不想让提玉芝。如让金珠听见,冷了这个喜庆热烈的场面,这可是他不愿看到的。

  铁锁也是个灵醒人,见二哥压着他的话,就觉得这里边肯定有啥事,不便说明白,就端起酒,给铜锁说道:“二哥,我回来了,赶上了这场喜酒,这张良成家,就免去了你的一块心病,我在这里祝贺你,祝你和二嫂早日抱到孙子,张良金珠,也给你们道喜。”说完,一口喝完一杯酒。

  铜锁听了,也兴高采烈地说:“今天张良和金珠能成婚,多亏了李仁夫妇中间穿针引线,还有李义夫妇从中美言,今天这第一碗酒,就敬李家兄弟俩,来,我们一起喝了这一碗酒。”

  李仁、李义兄弟俩站起来,李仁也客气的回答道:“这桩婚事,也是两个人的缘分到了,我只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也没多大作用。不过,今天两个人能走到一起,也是可喜可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建立新家庭干了这碗酒,大家一起干。”

  李义也说道:“祝他们以后,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庭越来越兴旺,喝酒。”

  铜锁、铁锁、李仁、李义,四人的酒碗碰在一起,并且,都一饮而尽,顿时酒场的热烈的气氛开始上升。张良为了感谢李仁兄弟,领着金珠来给客人敬酒,不能让气氛冷下来。

  铁娃看着他们喝酒,心里很不得劲,他终于发现一个秘密,这金珠嫁人,她的婆婆怎么不在场?莫非张良倚官仗势,欺负老夫人,强行霸占了金珠?要不怎么不见老太太?。心里在想,这李家兄弟怎么也薄情寡义,老太太对你李仁不薄,你今天怎么也助纣为虐?有了这样的想法,铁娃心里立刻升起一股怒火,一碗酒下肚,借着酒劲,突然就炸了锅。

  铁娃站起来,对着给人敬酒的金珠说道:“金珠,你今天组成新家,怎么没见老太太出面主持,是不是他们逼着你,又不让老太太出面,硬要强行霸占你?今天我回来了,有我在,他们这种霸道行为就行不通。”他要再一次充当张家看护卫士,不让别人欺负在张家人头上,显示出一副和张家主人共存亡的气势。

  铁娃脾气突然爆发,铁锁听了心里一喜,终于有人替自己问话了。大家心明如镜,只有他俩蒙在鼓里。在座的其他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铁娃,如同看着怪物一样。

  铁娃的话,在金珠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往事不堪回首,言语无法解释,更有婆婆,就是自己亲生母亲的事,也不能明说出来。自己重新组家,母亲不能亲眼看着,深深感到遗憾,各种情绪交集,使她不由得流下两行眼泪来。喜庆热烈的气氛,随着金珠的泪水流下,而瞬间降温。谢玉兰和戴莲莲,都不知道怎么安慰金珠,都在心里怨铁娃,咋不搞清楚再说话?

  铜锁看着铁娃搅乱了大家的兴致,就想扑上去给他一记耳光,只因客人当面,才把怒气压着,眼中冒火,恨不得用眼睛把铁娃夹死。他回来,把他当客招待,他却把自己当主人了?

  看着金珠流泪,铁娃更坚信自己的想法,直接指着张良喊道:“张良,别看你是贫协主席,就可仗势欺人,横行霸道,我铁娃不吃你这一套。有我在,这个坎就过不去,你这个酒席今天就吃不成。”说着,就要推翻桌子,有一副把金珠抢回来的势头。

  张青和兄弟几人,看到铁娃气势汹汹的样子,慌忙上前拉住他。所有人都在呵斥铁娃,让他弄清楚事情再说话,铁娃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可昏头铁娃,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一副不死不罢休的样子,张家没人了,我就不能看着你们欺负人。

  真是: 有着愚忠刻在心,可叹悔恨难追魂。

  在世做人须正气,不留遗憾悔终身。

  金珠缓着了一下情绪,对铁娃说道:“铁娃,你刚回来,啥事情没弄清楚,胡成啥呢?咋听不进好言相劝呢?你真是个糊涂虫。”

  要说最生气的就是张良了,一家人的好心情,都被铁娃给破坏了不说,他还要打闹现场,真是无法可忍,他攥起拳头,真想给铁娃一拳来解怨气,想到今天是自己的喜事,不能昏了头,便忍着气,对着说道:“铁娃,你刚回来不知实情,我不想和你计较。放在平常,我就是违犯党纪国法,也要给你一个教训。谁仗势欺人了?谁横行霸道了?本来张家就处在多事之秋,而你却忘恩负义,落井下石,诬陷老太太,让她受了几个月的牢狱之灾。回来后,受了不白之冤的她,想不开,就跳进了泾河,她的百日祭日都过了。这件事说起来,最终要算到你的头上,你才是个不仁不义的小人,你不诬陷她,她能跳河吗?今天回来,却要充大头了,看看你这副嘴脸,有啥资格蹦跳呢?养一条狗,都知道护主人,而不是去咬主人。”说完,也看了一眼自己的三叔铁锁,在他认为,金珠婆婆之死,就是这两个祸害惹的祸,话语里也给他捎着话。

  听见老太太跳了泾河,铁锁顿时,眼睛睁的多大,相信不了这个事实。想不到张家太太有着这样的下场,心里又想着,给她道歉的事,这就免了,心中甚至有点窃喜。看着张良看他,其意自然明白,只好把头扭在一边,装作没看见,这事大家都清楚,他自然也很心虚。

  铁娃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嘴里辩道:“你骗人,你胡说,老太太怎么会跳河?”看着大家看他的眼神,觉得可能是自己误会了,再看看金珠,也没有反驳张良的意思,可能是事实。

  心里明白过来的铁娃,甩开拉他的手,大喊一声:“老太太,铁娃对不住你呀,你怎么不给我一个赔罪的机会?”喊完,就往门外奔去,他真心想悔过,觉得自己做错了。

  在被劳教的时候,铁娃静下心来,不知想了多少遍,觉得自己做的事,真是丧了良心,暗暗的抽过自己的耳光,真是悔不该听了谗言。他在回来的路上,心里想着回家来,就是跪在老太太面前,也要求得她原谅。而今老太太跳了泾河,怨恨结到阴间去了,成了死结,活人没法解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让他鬼迷心窍,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呢?如今只能自作自受了。因为,现实生活就是这样,错了就是错了,有的错可以改过,有的错,就是终生的结,永远都没法解开,老天爷不给你留下赎罪的机会。

  本来一家人高兴的情绪,却被铁娃搅和的失去了祥和的气氛,喜宴也就草草收场。

  金珠没有把自己当做新娘,直接走进厨房,要帮忙洗碗。李翠兰拦着金珠,不让她出手。王小丫和几个媳妇也都同时出声,都劝金珠不要动手,有她们在,一切都不在话下。

  看着一大家子人帮忙,金珠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失落的心情有所缓解。

  真是: 人生路上多坎坷,走出低谷再拼搏。

  步入新的大家庭,燃起希望重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