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铺平道路-《神农传承:我的农业天赋觉醒了》

  林野掐灭烟头:“按程序办就行。”

  徐德突然扑向林野。

  “都是你!”

  “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外地来的......”

  两名警员立刻架住徐德。

  杨威冷着脸。

  “从现在起暂停徐德一切职务。”

  “成立专案组彻查徐虎违法犯罪事实。”

  “老董你亲自带队。”董大余点头,“明白。”

  等徐德被带走杨威搓着手对林野说。

  “让您见笑了。”

  “港西市出这样的干部,我这个当市长的实在汗颜。”

  “哪个地方没几个害群之马?”

  “及时清除就行。”

  林野看了眼手表。

  “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等等!”

  杨威赶紧拦住。

  “已经给您安排了酒店就在市政府旁边。”

  “小张送林同志过去。”

  走廊上张哲追上董大余。

  “董队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连杨市长都......”

  “做好你分内的事。”

  董大余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哲气得踹了脚垃圾桶回到办公室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是个金龙标志的加密文件。

  他试了七次密码都打不开。

  “C!”

  他捶了下键盘。

  与此同时网监科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真的是林队?”闻锦庆抓着手机的手在发抖。

  “他人在哪?”柳沁雪已经冲了出去闻锦庆赶紧跟上。

  两人一路狂奔到局长办公室。

  砰地撞开门时,把正在研究金龙图案的张哲吓了一跳。

  “人呢?”

  闻锦庆气喘吁吁地问。

  柳沁雪直接扑到电脑前,看到屏幕上的照片时眼泪啪嗒掉在键盘上。

  “真的是他......”

  “被杨市长接走了。”

  张哲皱眉。

  “你们这是......”闻锦庆一把揪住张哲衣领。

  “你怎么不拦着?”

  “我拦市长?”张哲掰开他的手,“你们疯了吧?”

  “人又没丢,就在友谊宾馆。”

  柳沁雪抹了把脸。

  “带我们过去。”

  闻锦庆已经冲到门口。

  “快点!”

  张哲慢吞吞地起身对着两人背影咬牙切齿。

  “什么毛病......”

  友谊宾馆三楼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

  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人。

  林野坐在主位上,手里转着一支钢笔。

  对面是杨威市长和分管农业的董大余副市长。

  “林总,你这个分区分片的收粮计划确实稳妥。”

  杨威喝了口茶翻开面前的文件夹。

  “全市十二个产粮区先从哪个开始?”

  林野把钢笔放下。

  “云渚吧,那边粮食产量大农民积压的陈粮最多。”

  “好,分区的事我们市里会全力配合。”杨威转头对董大余说,“老董你们工作组准备得怎么样了?”

  董大余推了推眼镜。

  “已经抽调了粮食局、农业局,二十多名骨干分成四个小组随时待命。”

  杨威点点头突然欲言又止地搓了搓手。

  林野注意到了。

  “杨市长有话直说。”

  “这个...“

  杨威有些尴尬。

  “林总,咱们市农民手里的余粮光是三年以上的陈粮就有四十多万吨。”

  “我是担心...“

  “担心我资金不够?”林野笑了。

  杨威连忙摆手。

  “不是不信任林总。”

  “是这样市里可以拿出一部分无息资金等粮食出手了再还...“

  林野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金卡推到杨威面前。

  “杨市长要是不放心可以让人查查这张卡的额度。”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杨威拿起金卡看了看起身说。

  “稍等。”快步走了出去。

  十分钟后杨威回来时脸色不太自然。

  他把金卡双手递还给林野。

  “林总是我多虑了。”

  “这...这确实够买下全市的粮食还有余。”

  林野收起金卡。

  “现在有个新问题。”

  “我们仓库容量有限,运输船只也不够按分区分片的收购,速度太慢了。”

  董大余插话。

  “林总需要多少仓库?市里可以协调...“

  “不是仓库的问题。”

  林野摇头。

  “我想知道咱们港西市有多少国际运输船公司?”

  分管交通的赵副市长立刻接话。

  “港西是港口城市远洋运输公司少说有三十多家。”

  “大大小小的远洋货轮我估摸着一千艘总是有的。”

  林野眼睛一亮。

  “我有个想法。”

  “不如由粮食局组建二十支收购队同时在全市铺开。”

  “收购的粮食直接用卡车运到码头装船,既不用找仓库又能让农民当场拿到钱。”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吸气声。

  杨威瞪大眼睛。

  “这...这规模也太大了。”

  “想想看“林野比划着,“二十支队伍每天收两万吨,一周就能完成全市收购。”

  “上千艘船在码头排队装货,粮食从田间直接上船,省去所有中间环节。”

  董大余喃喃道。

  “那场面...得动用全市多少卡车啊。”

  “交通局可以协调运输公司。”赵副市长已经开始计算,“按每车二十吨算每天需要一千车次...“

  杨威突然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干!”

  “老董你今天就组织工作队培训。”

  “老赵你负责联系运输公司和码头。”

  他转向林野。

  “林总这计划要是成了,咱们济北的农民可算是有救了。”

  林野站起身。

  “那就拜托各位了。”

  “三天后我要看到第一批粮食装船。”

  走出会议室时几位领导还在小声议论。

  董大余拉着赵副市长说。

  “老赵你见过一千艘船同时装粮的场面吗?”

  赵副市长摇摇头。

  “别说见了想都不敢想。”

  “这林野...手笔可真大。”会议室里杨威放下手中的报告抬头看向林野。

  “林总您刚才说的收粮计划是要全面铺开?”

  林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好!”

  杨威一拍桌子转向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

  “运输局老赵,马上调集全市所有能用的运输车辆卡车、农用车、三轮车都算上优先保障粮食运输。”

  运输局长立刻掏出手机:“我这就安排保证今晚前把车辆调度到位。”

  “海事局张局“杨威继续道,“联系几家海运公司把能用的货轮都给我集中起来。”

  海事局长点点头。

  “已经跟几家船运公司打过招呼,他们答应全力配合。”

  “交通局“杨威敲了敲桌子,“明天起,开辟粮食运输绿色通道,所有检查站对运粮车辆一律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