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刨根问底-《神农传承:我的农业天赋觉醒了》

  宴会厅里卢少峰和李强峰正就着国际经济形势聊得兴起。

  杨威站在一旁时不时往门口张望。

  “林总到!”服务生通报。

  林野快步走进来。

  “抱歉路上耽搁了。”

  卢少峰眯起眼睛打量这个年轻人。

  身材挺拔步伐沉稳,说话时眼神不闪不躲。

  他在心里暗暗点头。

  李强峰却愣住了。

  “这不是......之前咖啡馆那位么??”

  “来来来“杨威拉着林野过来,“这位就是我跟您二位提过的林野,我们港西的收粮工作能顺利推进多亏了他。”

  “杨市长言重了。”林野微微欠身。

  李强峰盯着林野看了又看。

  杨威继续介绍:“这位是岭南省议会卢书记。”

  林野看向卢少峰,对方身上有种久经沙场的沉稳,让他想起老朋友军政部长陆承钧。

  卢少峰转过身上下打量着林野。

  “你就是林野?比我想象中年轻。”

  “卢省长好。”林野自然地伸出手握手时既不卑不亢也没有刻意讨好。

  卢少峰笑了。

  “年轻人不错有气度。”

  “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见了领导还紧张得说不出话呢。”

  “时代不同了。”林野坐下。

  “现在年轻人能放开手脚做事多亏了您们老一辈打下的基础。”

  这话说得卢少峰眼睛一亮,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他给林野倒了杯茶。

  “说得好!来尝尝这茶武夷山的大红袍。”

  这时杨威插话。

  “对了,林总再给您介绍个人。”

  “这位是李强峰,归国华侨,可是金融高材生,在华尔街工作多年,手里有真本事的。”

  林野抬头一看愣住了。

  “是你?”

  李强峰也站起身:“林先生?那天在咖啡厅我们已经见过了!”

  “你们认识?”杨威来回看着两人。

  “上周在一家咖啡厅遇到过。”林野笑了笑,“当时强峰在等人,我们还聊了几句。”

  “这太巧了!”杨威拍了下大腿。

  “强峰你怎么不早说?”

  李强峰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我也不知道林总就是......”

  卢少峰哈哈大笑。

  “缘分啊!来来来先吃饭。”

  酒过三巡卢少峰的脸已经微微发红。

  他拍了拍林野的肩膀。

  “小野兄弟啊......”

  林野眉头微皱。

  “卢省长我姓林。”

  “哎呀别介意。”卢少峰摆摆手

  “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喜欢给年轻人起外号。”

  “你看老杨我们都叫他'杨白劳'。”

  杨威苦笑着摇头。

  “领导您又拿我开玩笑。”

  卢少峰收敛笑容正色道。

  “说正事。”

  “小林啊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请你帮个忙。”

  “您说。”

  “港西的粮食收购做得很好,但其他地市的情况就不乐观了。”卢少峰叹了口气。

  “仓库里积压的粮食越来越多农民都快急死了。”

  林野放下筷子。

  “卢省长的意思是......”

  “能不能把其他地市的粮食也收了?”卢少峰直截了当。

  “政府这边会全力配合要政策给政策要补贴给补贴。”

  林野沉吟片刻。

  “中东那边目前只有波斯和野们两个国家有明确需求。”

  “以他们的市场容量恐怕消化不了岭南全省的粮食。”

  “中东那么大就这两个国家缺粮?”卢少峰不信,“那边不是天天打仗吗?粮食缺口应该很大才对。”

  “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林野解释道,“有些国家虽然缺粮但受限于外汇储备;有些则是政治因素我们暂时还进不去。”

  卢少峰给林野倒了杯酒。

  “想想办法嘛。”

  “你年轻脑子活肯定有主意。”

  林野端起酒杯没急着喝,思考了一会儿才说。

  “这样吧!我先按计划把港西的粮食运过去。”

  “如果市场反应好两国需求还没饱和我们再谈全省收购的事。”

  “如果市场已经饱和......”

  “那就只能这样了。”卢少峰接过话头又给林野夹了块鱼肉,“来来吃菜。”

  “这事就拜托你了。”

  一车车粮食从各村镇汇集到县里,又从县里运往市里。

  公路上装满粮食的大卡车排成长龙场面壮观。

  岭南省议会书记卢少峰的车正好经过。

  他看着连绵不断的运粮车好奇地问。

  “这些粮食往哪儿运?”

  秘书王翔马上下车去问。

  不一会儿他回来汇报。

  “书记,司机说是运到码头装船。”

  “听说码头已经停了上千艘运输船了。”

  卢少峰眼睛一亮。

  “走,我们去码头看看。”

  “书记您要不要先休息一下?让港西市长杨威先来汇报?”王翔建议道。

  卢少峰摆摆手。

  “中央刚开了会现在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

  “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些事我都要亲自过问。”

  “去码头!”

  王翔开着车,不时从后视镜里瞥一眼闭目养神的卢少峰。

  “书记您这半个月跑了七个县。”

  “今天要不要先休息?”

  卢少峰睁开眼摇下车窗点了支烟。

  “农民在地里晒脱皮的时候你跟他说休息?”

  “可您这脸色......”

  “我有工资拿。”卢少峰吐出口烟,“老张家五亩玉米遭了虫害颗粒无收的时候谁给他发工资?”

  车拐进港区大道王翔突然说。

  “现在要不要通知粮食局董主任?”

  “别打扰他。”卢少峰把烟头摁灭。

  “济北今年粮食产量破纪录,他现在怕是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他忽然笑起来

  “不过我猜这小子八成是捣鼓出海外销路了,要不哪来这么多车往码头跑。”

  卡车长龙从收费站排到港区门口。

  王翔亮证才开进码头。

  卢少峰刚下车就定在原地。

  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货轮。

  桅杆像剃须刀片似的插满视野。

  每个泊位都趴着条万吨巨轮,传送带正把金黄的麦浪吞进船船舱。

  “第一百零三艘了。”王翔指着最远的泊位。

  “听调度说今天要发十二万吨。”

  卢少峰突然拽他袖子。

  “那不就是董大余么?”

  五十米开外穿蓝衬衫的秃顶男人正对着对讲机吼叫。

  王翔小跑过去。

  “董主任,我们省议会卢书记来了。”

  “扯淡!卢书记在省城,我们这港口正干活呢,你在这开什么玩笑。”董大余转头看见走来的卢少峰对讲机差点掉地上,赶忙迎上去。